狼.寓意四则练习题及答案

20《狼》练习题

一、作者 ,字 ,,世称 , (朝代)人,文章选自 。

二.解释加点字。

止有剩骨 ( )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 恐前后其受敌( ) ....

顾野有麦场(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

驰担持刀 ( ) 眈眈相向( ) 少时( ) 一狼径去( ) .......

屠暴起( ) 一狼洞其中( )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 .....

狼亦黠矣( ) 而顷刻两毙( ) ...

三、翻译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理解内容

1、本文按照 、 和 、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

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

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

2、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

是什么? 。

3、全文以 和 的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狼 的本质,说明 告诫人们

4、16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

5、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中考链接: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24《寓言四则》练习题

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二、《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

三、《穿井得人》

(一)、解释加点的词

1. 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常一人居外( ) 3.及其家穿井( ) .....

4.国人道之( ) 5. 丁氏对曰( ) 6.不若无闻也( ) ...

(二)、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三)、“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危害。

四、《杞人忧天》(一)、解释加点的词

1. 身亡所寄( ) 2.因往晓之( ) 3.积气耳( ) ....

4.若屈伸呼吸( ) 5. 只使坠( ) 6. 亦不能有所中伤( ) .....

7.积块耳( ) 8.躇步跐蹈( ) 9. 其人舍然大喜( ) ........

(二)、翻译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 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 奈地坏何

4. 奈何忧其坏

(三)、“杞人忧天”的寓意

参考答案:

《狼》四、1、遇狼 惧狼 御狼 发展 高潮和结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 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3、记叙和议论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烟四起 杯盘狼藉

中考链接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参考答案:

三、《穿井得人》

一、1.打水浇田 2.在外面打水 3.待,等到 4、讲述 5、应答,回答 6.如

二、、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三、以讹传讹

20《狼》练习题

一、作者 ,字 ,,世称 , (朝代)人,文章选自 。

二.解释加点字。

止有剩骨 ( )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 恐前后其受敌( ) ....

顾野有麦场(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

驰担持刀 ( ) 眈眈相向( ) 少时( ) 一狼径去( ) .......

屠暴起( ) 一狼洞其中( )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 .....

狼亦黠矣( ) 而顷刻两毙( ) ...

三、翻译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理解内容

1、本文按照 、 和 、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

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

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

2、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

是什么? 。

3、全文以 和 的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狼 的本质,说明 告诫人们

4、16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

5、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中考链接: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24《寓言四则》练习题

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二、《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

三、《穿井得人》

(一)、解释加点的词

1. 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常一人居外( ) 3.及其家穿井( ) .....

4.国人道之( ) 5. 丁氏对曰( ) 6.不若无闻也( ) ...

(二)、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三)、“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危害。

四、《杞人忧天》(一)、解释加点的词

1. 身亡所寄( ) 2.因往晓之( ) 3.积气耳( ) ....

4.若屈伸呼吸( ) 5. 只使坠( ) 6. 亦不能有所中伤( ) .....

7.积块耳( ) 8.躇步跐蹈( ) 9. 其人舍然大喜( ) ........

(二)、翻译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 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 奈地坏何

4. 奈何忧其坏

(三)、“杞人忧天”的寓意

参考答案:

《狼》四、1、遇狼 惧狼 御狼 发展 高潮和结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 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3、记叙和议论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烟四起 杯盘狼藉

中考链接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参考答案:

三、《穿井得人》

一、1.打水浇田 2.在外面打水 3.待,等到 4、讲述 5、应答,回答 6.如

二、、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三、以讹传讹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寓言四则30
  • 课题:<寓言四则> 课型:讲读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组长签字: 编写时间学习目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

  • 30.寓言四则
  • 30.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故事情节.2.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故事情节(重点). 3.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难点) 教学课时: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

  • 30[寓言四则]导学案附答案
  • 30寓言四则 导学案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更有人说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 ...

  • 寓言故事教学反思
  •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一: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这两则语言都出自<战国策>.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解释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在把握故事内容上,结合生 ...

  • 沪教版上海语文六年级中国古代寓言四则练习
  •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加点字(每空两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 )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 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 未可谓善鬻珠也. 选自< > 椟( ) 为( ) 木兰( ) 柜( ) 桂椒( ) 缀( ) 玫瑰( ...

  • 小五-分数四则运算知识点.经典例题及练习题带答案
  • 环 球 雅 思 教 育 学 科 教 师 讲 义 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 签字日期: [考纲说明] 1. 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进行运算. 2. 理解分数乘除的意义,能熟练的将除法变成乘法进行计算. [趣味链接] 小王和小郑聚在一起,小王对小郑说 ...

  • 30寓言四则(1)
  •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 分析故事情节. 3.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法: 讲授法 学 ...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2及答案
  • 第2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解方程. x×1+=250 x-x=4125110 31199x= 5x+4x= 74510 2.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17353÷8+× ÷3 1281210310 333119×8÷-×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