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狼》练习题
一、作者 ,字 ,,世称 , (朝代)人,文章选自 。
二.解释加点字。
止有剩骨 ( )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 恐前后其受敌( ) ....
顾野有麦场(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
驰担持刀 ( ) 眈眈相向( ) 少时( ) 一狼径去( ) .......
屠暴起( ) 一狼洞其中( )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 .....
狼亦黠矣( ) 而顷刻两毙( ) ...
三、翻译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理解内容
1、本文按照 、 和 、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
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
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
2、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
是什么? 。
3、全文以 和 的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狼 的本质,说明 告诫人们
4、16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
5、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中考链接: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24《寓言四则》练习题
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二、《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
三、《穿井得人》
(一)、解释加点的词
1. 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常一人居外( ) 3.及其家穿井( ) .....
4.国人道之( ) 5. 丁氏对曰( ) 6.不若无闻也( ) ...
(二)、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三)、“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危害。
四、《杞人忧天》(一)、解释加点的词
1. 身亡所寄( ) 2.因往晓之( ) 3.积气耳( ) ....
4.若屈伸呼吸( ) 5. 只使坠( ) 6. 亦不能有所中伤( ) .....
7.积块耳( ) 8.躇步跐蹈( ) 9. 其人舍然大喜( ) ........
(二)、翻译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 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 奈地坏何
4. 奈何忧其坏
(三)、“杞人忧天”的寓意
参考答案:
《狼》四、1、遇狼 惧狼 御狼 发展 高潮和结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 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3、记叙和议论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烟四起 杯盘狼藉
中考链接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参考答案:
三、《穿井得人》
一、1.打水浇田 2.在外面打水 3.待,等到 4、讲述 5、应答,回答 6.如
二、、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三、以讹传讹
20《狼》练习题
一、作者 ,字 ,,世称 , (朝代)人,文章选自 。
二.解释加点字。
止有剩骨 ( )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 恐前后其受敌( ) ....
顾野有麦场(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
驰担持刀 ( ) 眈眈相向( ) 少时( ) 一狼径去( ) .......
屠暴起( ) 一狼洞其中( )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 .....
狼亦黠矣( ) 而顷刻两毙( ) ...
三、翻译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理解内容
1、本文按照 、 和 、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
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
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
2、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
是什么? 。
3、全文以 和 的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狼 的本质,说明 告诫人们
4、16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
5、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中考链接: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24《寓言四则》练习题
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二、《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
三、《穿井得人》
(一)、解释加点的词
1. 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常一人居外( ) 3.及其家穿井( ) .....
4.国人道之( ) 5. 丁氏对曰( ) 6.不若无闻也( ) ...
(二)、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三)、“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危害。
四、《杞人忧天》(一)、解释加点的词
1. 身亡所寄( ) 2.因往晓之( ) 3.积气耳( ) ....
4.若屈伸呼吸( ) 5. 只使坠( ) 6. 亦不能有所中伤( ) .....
7.积块耳( ) 8.躇步跐蹈( ) 9. 其人舍然大喜( ) ........
(二)、翻译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 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 奈地坏何
4. 奈何忧其坏
(三)、“杞人忧天”的寓意
参考答案:
《狼》四、1、遇狼 惧狼 御狼 发展 高潮和结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 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3、记叙和议论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烟四起 杯盘狼藉
中考链接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参考答案:
三、《穿井得人》
一、1.打水浇田 2.在外面打水 3.待,等到 4、讲述 5、应答,回答 6.如
二、、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三、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