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二次污染: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4、固体废物:指人们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

5、碱度:是表征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

6、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7、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8、水体自净:当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9、采样效率:是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10、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11、污泥沉降比: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30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

12、控制断面 :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14、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及危害人类健康。

15、瞬时水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集的水样。

16、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17、总氧化剂:指大气中除氧以外的具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离子的物质,主要是臭氧、少量过氧乙酰硝酸酯及氧化氢。以臭氧浓度表示总氧化剂的含量。

18、水体自净:当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19、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20、五天生物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吸收转化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所需要的氧化物的量,通常用氧气的mg/L。通常我们测的是BOD5,即五天内COD的变化值。

2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22、总残渣:是水和废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总不可滤残渣和总可滤残渣。

23、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4、飘尘: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25、基体:在环境样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一般在1×10-6或1×10-9甚至1×10-12级水平,而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则称为基体。

简答题

1、大气降水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在降水过程中从空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某些污染组分的性质和含量,为分析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依据,特别是形成酸雨对各种环境的影响。

2.简述危险固体废物的危害特性?

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

3.写出昼夜等效连续声级公式?

P355

4 /13. 简述生物监测方法

①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 )监测

② 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

③ 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④ 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答:固定:(现场进行)

5、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P352

6、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 监测方案制订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7、简述测定水质COD的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式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8、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区别?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正常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他们的性质与一次污染物性质截然不同,多位胶态,毒性较大。

9、如何合理的布置某个河段的水质监测断面?

为评价完整的江湖水系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对于一个河段,只需设置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1)在对调研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寸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和经济性选择检测断面采样点。(2)有大量污水排放口的居民区、工业区的上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口及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设检测断面。(3)饮用水源、主要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生地、严重水土流失区设臵检测断面。(4)检测断面避开死水区、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地区,无浅滩。(5)检测断面尽可能与水文监测断面重合,要求有明显的岸边标志。

10/23、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

应采用溶解氧瓶进行采样,采样时要十分小心,避免曝气,注意不使水样与空气相接触。瓶内需完全充满水样,盖紧瓶塞,瓶塞下不要残留任何气泡。若从管道或水龙头采取水样,可用橡皮管或聚乙烯软管,一端紧接龙头,另一端深入瓶底,任水沿瓶壁注满溢出数分钟后加塞盖紧,不留气泡。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因生物活动而发生变化,应立即加入必要的药剂,使氧“固定”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其余操作可携回实验室进行,但也应尽快完成测定程序。

11、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

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最苏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12.简述测定水中SS的过程。

悬浮固体的测量指剩留在滤纸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量的重量减去滤料的重量,即为悬浮物的重量。

14、固体废物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固体废物是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它可以污染我们的环境,危害任何其他生物的健康,有些是危险废物,根据鉴别标准(1)引起或导致人类和动物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对人或环境造成现实或潜在危害的。

15.简述何为吸入性试验中的静态染毒法?

在静态染毒柜中通入毒气,把养好的小白鼠放入柜中染毒。注意小白鼠应在实验室饲养一星期还是比较活泼才能做实验,做实验前8小时禁止喂食。观察小白鼠中毒状况,绘制投毒量与死亡率的曲线,查出半致死浓度。

16、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六价铬的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

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总铬的测定

水样用KMnO4氧化,铬以六价铬形式存在,过

量的氧化剂用NaNO2分解,过量的NaNO2用尿素消

除,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在540nm处测定吸光

度。

三价铬的测定

三价铬的含量为总铬与六价铬之差。

17.制定监测方案一般应包括那几步?

(1)确定监测目的(2)收集相关资料(3)布点(4)采样(5)样品运输与保存(6)测定(7)数据处理与利用

18.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标准制定有一个操作可行性问题,国家标准必须考虑整个国家范围,相对的要求可能会制定的比较低一点,但对于发达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要求制定的比国家标准高,这种情况就需要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一般比国家标准高,反过来不可以。

19.简述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原理。 答:TSP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的原理为用采用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用重量法测定PM10的原理是使用安装有大粒子

PM10收集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

膜质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出PM10的质量浓度。

20.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多采用哪些措施?

条件的改变,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而改变。

措施:冷藏或冷冻法: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加入化学药剂保存法:如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 剂或还原剂

21.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是指哪种粒子状污染物?简述其采样及总悬浮颗粒浓度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 100 微米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粒。 P192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22.,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太高。需要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稀释时,所需水样两不得少于5mL。

24.设计一套监测方案,监测公路边植物中重金属含量?

1)、充分调查监测环境的资料;

2)、根据风向、地势布设采样点,下风向多设,上风向少设点;

3)、采集植物样品,注意不用金属器械,采集整株植物样品;

4)、洗净植物,

5)、风干样品

6)、用剪刀剪碎(或先剪碎再烘干),再用磨碎机磨碎。

7)、将粉碎好的样品过筛。

8)、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样品。

25.简述COD、BOD、TOD、TOC的含义。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有一定关系,并解释之?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常用单位mg/L。 TOD总需氧量,它几乎能反映全部有机物燃烧所需要的氧量。 TOC。采用燃烧法测定,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 对于同一种水来说TOD值最大TOC比BOD、 COD更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在数值上TOD 〉TOC,COD 〉BOD ,TOD比BOD、COD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值。但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有的研究者指出:BOD5/TOD=0.1-0.6,COD/TOD=0.5-0.9。具体比值取决于废水的性质。 TOD和TOC从理论上说,TOD=2.67TOC。若某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可认为主要是含碳有机物。若TOD/TOC>4.0,则应考虑水中有较大量含S、PTOD/TOC

(BOD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水样的TOD/TOC

26、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和酚酞碱度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P

27、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方案?

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

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

布点方法;

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

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

剂进行抽提;

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28.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P56

答:因为被污染的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测定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样品体系。 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分离。其中水样的消解包括: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富集与分离包括气提、顶空和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29、1.根据校园功能分区情况及大气污染源状况确定大气样品采集的方法和监测点位;

2.根据污染源确定监测项目;

3.进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选择国标分析方法

5.进行结果分析,出具监测报告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准确度:准确度是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量值和重复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量度。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第二种时“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以确定准确度,多次回收试验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是目前常用而方便的方法,其计算式为:

% 100-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量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常用标准偏差表示。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含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空白试验(比较各次试验中的参比和名称)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量同时进行,样品分析时一起的响应值不仅是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分析响应值,还包括所有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质,环境及操作过程的玷污等的响应值,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为了了解他们对样品测量的综合影响,在每次测量时,均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所得的响应值称为空白试验值。对空白试验用水有一定的要求,即其中待测物质浓度应低于方法的检出限。 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略样品的预处理)。

检出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测定限:测定限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量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含量;测定上限是指在

测定误差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和含量。 最佳测定范围又叫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订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方法使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最佳测定范围小于方法使用范围。 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 灵敏度:是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在被测物质改变单位质量单位浓度时所引起的相

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反映了该方法或仪器的分辩能力。 检出限:指一个分析方法对被测物质在给定的可靠度内能够被检出的最小质量或最低浓度。 瞬时水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集的水样。 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

连续声级。

水体自净:水体在流动过程中,水体通过水解、络和等作用使水中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反应,导致水体中污染物降低的作用。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被人们抛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物质。 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及危害人类健康

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二次污染: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4、固体废物:指人们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

5、碱度:是表征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

6、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7、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8、水体自净:当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9、采样效率:是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10、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11、污泥沉降比: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30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

12、控制断面 :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14、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及危害人类健康。

15、瞬时水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集的水样。

16、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17、总氧化剂:指大气中除氧以外的具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离子的物质,主要是臭氧、少量过氧乙酰硝酸酯及氧化氢。以臭氧浓度表示总氧化剂的含量。

18、水体自净:当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19、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20、五天生物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吸收转化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所需要的氧化物的量,通常用氧气的mg/L。通常我们测的是BOD5,即五天内COD的变化值。

2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22、总残渣:是水和废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总不可滤残渣和总可滤残渣。

23、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4、飘尘: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25、基体:在环境样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一般在1×10-6或1×10-9甚至1×10-12级水平,而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则称为基体。

简答题

1、大气降水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在降水过程中从空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某些污染组分的性质和含量,为分析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依据,特别是形成酸雨对各种环境的影响。

2.简述危险固体废物的危害特性?

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

3.写出昼夜等效连续声级公式?

P355

4 /13. 简述生物监测方法

①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 )监测

② 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

③ 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④ 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答:固定:(现场进行)

5、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P352

6、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 监测方案制订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7、简述测定水质COD的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式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8、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区别?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正常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他们的性质与一次污染物性质截然不同,多位胶态,毒性较大。

9、如何合理的布置某个河段的水质监测断面?

为评价完整的江湖水系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对于一个河段,只需设置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1)在对调研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寸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和经济性选择检测断面采样点。(2)有大量污水排放口的居民区、工业区的上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口及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设检测断面。(3)饮用水源、主要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生地、严重水土流失区设臵检测断面。(4)检测断面避开死水区、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地区,无浅滩。(5)检测断面尽可能与水文监测断面重合,要求有明显的岸边标志。

10/23、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

应采用溶解氧瓶进行采样,采样时要十分小心,避免曝气,注意不使水样与空气相接触。瓶内需完全充满水样,盖紧瓶塞,瓶塞下不要残留任何气泡。若从管道或水龙头采取水样,可用橡皮管或聚乙烯软管,一端紧接龙头,另一端深入瓶底,任水沿瓶壁注满溢出数分钟后加塞盖紧,不留气泡。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因生物活动而发生变化,应立即加入必要的药剂,使氧“固定”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其余操作可携回实验室进行,但也应尽快完成测定程序。

11、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

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最苏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12.简述测定水中SS的过程。

悬浮固体的测量指剩留在滤纸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量的重量减去滤料的重量,即为悬浮物的重量。

14、固体废物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固体废物是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它可以污染我们的环境,危害任何其他生物的健康,有些是危险废物,根据鉴别标准(1)引起或导致人类和动物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对人或环境造成现实或潜在危害的。

15.简述何为吸入性试验中的静态染毒法?

在静态染毒柜中通入毒气,把养好的小白鼠放入柜中染毒。注意小白鼠应在实验室饲养一星期还是比较活泼才能做实验,做实验前8小时禁止喂食。观察小白鼠中毒状况,绘制投毒量与死亡率的曲线,查出半致死浓度。

16、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六价铬的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

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总铬的测定

水样用KMnO4氧化,铬以六价铬形式存在,过

量的氧化剂用NaNO2分解,过量的NaNO2用尿素消

除,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在540nm处测定吸光

度。

三价铬的测定

三价铬的含量为总铬与六价铬之差。

17.制定监测方案一般应包括那几步?

(1)确定监测目的(2)收集相关资料(3)布点(4)采样(5)样品运输与保存(6)测定(7)数据处理与利用

18.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标准制定有一个操作可行性问题,国家标准必须考虑整个国家范围,相对的要求可能会制定的比较低一点,但对于发达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要求制定的比国家标准高,这种情况就需要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一般比国家标准高,反过来不可以。

19.简述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原理。 答:TSP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的原理为用采用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用重量法测定PM10的原理是使用安装有大粒子

PM10收集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

膜质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出PM10的质量浓度。

20.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多采用哪些措施?

条件的改变,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而改变。

措施:冷藏或冷冻法: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加入化学药剂保存法:如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 剂或还原剂

21.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是指哪种粒子状污染物?简述其采样及总悬浮颗粒浓度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 100 微米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粒。 P192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22.,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太高。需要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稀释时,所需水样两不得少于5mL。

24.设计一套监测方案,监测公路边植物中重金属含量?

1)、充分调查监测环境的资料;

2)、根据风向、地势布设采样点,下风向多设,上风向少设点;

3)、采集植物样品,注意不用金属器械,采集整株植物样品;

4)、洗净植物,

5)、风干样品

6)、用剪刀剪碎(或先剪碎再烘干),再用磨碎机磨碎。

7)、将粉碎好的样品过筛。

8)、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样品。

25.简述COD、BOD、TOD、TOC的含义。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有一定关系,并解释之?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常用单位mg/L。 TOD总需氧量,它几乎能反映全部有机物燃烧所需要的氧量。 TOC。采用燃烧法测定,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 对于同一种水来说TOD值最大TOC比BOD、 COD更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在数值上TOD 〉TOC,COD 〉BOD ,TOD比BOD、COD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值。但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有的研究者指出:BOD5/TOD=0.1-0.6,COD/TOD=0.5-0.9。具体比值取决于废水的性质。 TOD和TOC从理论上说,TOD=2.67TOC。若某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可认为主要是含碳有机物。若TOD/TOC>4.0,则应考虑水中有较大量含S、PTOD/TOC

(BOD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水样的TOD/TOC

26、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和酚酞碱度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P

27、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方案?

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

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

布点方法;

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

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

剂进行抽提;

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28.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P56

答:因为被污染的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测定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样品体系。 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分离。其中水样的消解包括: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富集与分离包括气提、顶空和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29、1.根据校园功能分区情况及大气污染源状况确定大气样品采集的方法和监测点位;

2.根据污染源确定监测项目;

3.进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选择国标分析方法

5.进行结果分析,出具监测报告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准确度:准确度是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量值和重复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量度。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第二种时“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以确定准确度,多次回收试验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是目前常用而方便的方法,其计算式为:

% 100-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量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常用标准偏差表示。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含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空白试验(比较各次试验中的参比和名称)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量同时进行,样品分析时一起的响应值不仅是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分析响应值,还包括所有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质,环境及操作过程的玷污等的响应值,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为了了解他们对样品测量的综合影响,在每次测量时,均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所得的响应值称为空白试验值。对空白试验用水有一定的要求,即其中待测物质浓度应低于方法的检出限。 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略样品的预处理)。

检出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测定限:测定限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量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含量;测定上限是指在

测定误差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和含量。 最佳测定范围又叫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订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方法使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最佳测定范围小于方法使用范围。 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 灵敏度:是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在被测物质改变单位质量单位浓度时所引起的相

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反映了该方法或仪器的分辩能力。 检出限:指一个分析方法对被测物质在给定的可靠度内能够被检出的最小质量或最低浓度。 瞬时水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集的水样。 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

连续声级。

水体自净:水体在流动过程中,水体通过水解、络和等作用使水中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反应,导致水体中污染物降低的作用。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被人们抛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物质。 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及危害人类健康


相关内容

  • 环境学概论 考试重点复习题
  •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 2. 原生环境 3. 次生环境 4. 最差限制律 二.思考题 1. 环境要素的重要属性 2. 环境结构的主要特点 3. 环境系统的特点 3. 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的关系 4. 环境问题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5. 环境科学 ...

  • [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
  • 发布: 信息中心 2008-04-10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川环发[2008]41号 关于印发<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 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州)环保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县建设,为生态省建设打好基础,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开展省级生态县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省 ...

  •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纲要
  • 第一章 旅游景区概述 一. 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景区的概念,熟悉景区类型:掌握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遭遇的问题:掌握旅游景区管理目标理念,熟悉景区治理模式等. 二. 本章重点.难点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类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旅游 ...

  • 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
  • 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 1.效用价值论:所谓效用是指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价值论则是从物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里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2.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它指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也就是说,当某一 ...

  • 环境微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学 1 绪 论 一.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1.原核微生物:包括各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黏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 2.真 ...

  • 职业辅导考点
  • <职业辅导> 生涯辅导的理论.发展.实施(一.二.三.十一) 影响生涯发展的因素(四.五) 职业生涯发展评估(六) 职业生涯辅导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方法(七.八.十) 第一章 生涯辅导概述 1.汉迪描述的5类工作: 工资.报酬.家政.志愿.学习工作. 2.舒伯认为生涯满足的3种需要: 生活 ...

  •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一)
  •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消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 ...

  •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总汇
  •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总汇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2003----2004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2003)一 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 洪积扇 土壤结构 沙漠化 植物群落 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 干洁空气 雪线 潜水 二 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 ...

  • 北京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模拟题库
  • 2015北京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模拟题库 周三多<管理学>重点笔记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重点,经常考察,注意理解掌握) 第一节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1.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变 ...

  • 污染环境致一人死亡即可加重处罚
  • 制图/李晓军 本报记者袁定波 本报见习记者蒋皓 为确保法律准确.统一使用,依法严厉惩治.有效防范环境污染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对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今天在此间表示,将以6月19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