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外面的面教学案例

《露在外面的面》教学案例

柳州市弯塘路小学 温晓春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小学数第十册P20-P21。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

题,发展空间观念。

2、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会数露在外面的面,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猜图游戏:

师:瞧,这个图形有些部分被遮挡住了,只露出一个角。你猜它会是个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答案多种多样)

师:(图形再露出一个角,教师引导学生再猜)它还可能是三角形吗?

生:不可能了!

师:再猜?(图形再露一个部分,通过观察想象推理可以判断出图形的样子)

生:正方形

师:对!是一个正方形。

师:有6个这样的正方形,可以围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呢?

生:正方体。

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它的表面积怎样算?

生:棱长×棱长×6

2、引入:

师:前面同学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今天这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表面

积的问题。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观察、想象、推理的学习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教学设计:

活动一:体会“露在外面的面”

1、 将正方体悬空:

师:这有一个正方体,它有几个面?

生:6个

2、 将正方体放到桌面上:

师:现在哪个面被遮挡住了?

生:下面。

师:露在外面的面有哪些?

生:正面、上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

3、 将正方体放入墙角:

师:再看!现在有几个面被遮挡住了?哪些面是露在外面的?

生:3个,正面、上面、侧面

4、 计算面积:

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怎样计算它露在外面的面积呢?

生:10*10*3=300CM2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0*10表示一个面的面积,乘3表示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

{设计意图:体会什么叫“露在外面的面”;探求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

活动二:数一数

1、

数《露在外面的面》

师:一个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很容易数!如果再增加几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变多了,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又快又准的数出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先想一想,把你的数法跟你的

同伴说一说。

2、 反馈:

师:你们组有几种数法?

生A:无序的数。

师:有别的数法吗?

生B:从1-9数

师:还有更简便的数法吗?

生C:3个面,3个面的数。

师评价:这个同学真有办法,每个正方体都有3个面露在外面的,3个正方体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生D:从正面、上面、侧面数。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每个角度看到的也都是3个面(板书:正

面、侧面、上面)

3、小结:

师:同样是数露在外面的面,大家的数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先数出每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

然后求总数;有的是按不同的观察角度去数,这些有序的数法都可行。

4、计算面积:

师: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动笔算一算!

生:10*10*9=900CM2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到四个正方体,通过分析、对比,教师逐步引

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序的去观察,为学生今后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提供依

据}

活动三:摆一摆

1、出示活动要求

像这样摆放时露在外面的面积是900 CM2 ,如果将这四个正方体换一种方法放在墙

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呢?在小组里摆一摆,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

2、汇报反馈:

生:代表汇报各种不同的摆法。

师:刚才我看到一个组是这样摆的

(出示:露出10个面的图)大家数数这种摆法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生A:9个

生B:10个

师:请数出9个面的同学上来数数。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B:我认为有10个面,我是这样数的„„

师追问生A:你还坚持你的意见吗?

生A:不坚持了!

师:这个同学真善于学习,通过跟大家的交流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你看你对露在外面的面

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恭喜你,进步了。

师:这种摆法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变化了吗?那是不是换了一种摆法后,露

在外面的面积就一定会有变化呢?

生1:一定有!

生2:不一定!

师:摆出9个面上来展示。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跟原来的比,有变化吗?

生:没有!

师:摆出不是9个面的展示。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跟原来的比,有变化吗?

生:有!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答案是不一定的,可能有变化,也可能没变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与形成表象中,通过归纳、整理提升学生的理解:物

体个数相同,堆放的方法不同,露出的面积可能不同}

活动四:找规律

(一)横摆:

1、师:刚才大家是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如果我们都按一定的规律去摆:在桌面上,第一次摆

1个,第二次摆2个,第三次摆3个,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一

边摆一边记录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1个小正方体有( 5 )个面露在外面。

2个小正方体有( 8 )个面露在外面。

3个小正方体有( 11 )个面露在外面。

2、代表汇报数据:

师:你是怎么数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生:汇报数据,数法。

4、发现规律:

师:你们把这些小正方体横着摆时,有什么发现?

生:小正方体每次增加一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二)竖摆:

1、师:横着摆,大家发现了规律;如果像这样竖着摆,露在外面的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请你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个表格在书上的21页,你可以边摆边填,也可以直接填

写。填完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的数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3、 汇报数据: 师:谁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填的。

生:汇报数据,数法。

4、 找规律:

师:这些小正方体竖着摆,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小正方体每次增加一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

5、 拓展:

师:照这样摆下去,当露在外面的面有41个时,需要多少个正方体?请你算一算。

生1:(14-1)/4=10

生2:(41-5)/4+1=10

师: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由表格

中单纯数字上的变化规律,逐步引导学生从观察的角度去分析,使学生的思

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个提升。}

活动五: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大家能运用规律推算出小正方体的数量,真不简单。如果我们把这3列正方体挨

在一起放,会是什么样的呢?从事家庭装修的木工师傅利用正方体设计的鞋柜就很有

创意,你们看!

师:木工师傅要给这个鞋柜刷漆,请大家帮忙算算刷漆的面积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棱长

师:还要知道什么?(

生:有多少个面需要刷漆。

师:刷漆的面其实也就是露在外面的面。怎么数出露在外面的面呢?

生:正面:6,侧面:3+3,上面:3,共:15个面

师:现在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动笔算算!

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露在外面的面》,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收获?

2、同学们能有序的数出露在外面的面,并能运用观察、想象、推理的方法去研究露在外面的

面数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数法: 面积:

1、3*3=9(个) 10*10*3=300CM2

2、正面:3个 10*10*9=900CM2

侧面:3个

上面:3个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效提问,让每个孩子的思维在操作、交流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的原有认知水平不同,思维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在动手实验后

做出的结论判断就产生了差异。例如:在探讨4个小正方体换一种摆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时,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了不同的摆法,有的摆出9个面露在外面,有的摆出10个面、8个面露在外面,但在做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这个结论时,学生认识的程度不一样。摆出9个面的认为没有变化,摆出10个面的认为有变化,大部分学生可以摆出不同的情况,既有9个面的,也有不是9个面的,但在下结论时,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是有变化的。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通过提问:“那是不是换了一种摆法后,露在外面的面积就一定会有变化呢?”激起学生们的讨论,让学生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明晰:不同的摆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可能有变化的(既有时有变化,有时没变化)。

第二,抓住学生的认知差异,激化认知冲突,发展空间观念。例如:还是在探讨4

个小正方体换一种摆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这一环节时,教师抓住了学生中有人摆出10个面露在外面的一个特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种摆法有一个面很特殊,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不到的,一部分学生因为观察不到这个面,所以只数出有9个面露在外面;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能想象得到这个面并没有被遮挡住,仍然是露在外面的。教师立刻抓住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出了不同层次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并通过实物教具直观操作让学生看到特殊的那个“看不到”的面,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了露在外面的面的概念。学生由看不到,想不到,经过通过交流和思维碰撞达到看不到,想得到。

第三,解决问题策略体现多样化。例如:在数露在外面的面数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

的数法。学生在交流各种数法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各种数法面对不同摆法时的优劣,体会如何选择正确的数法。

另外,在本课的最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课知识算一算鞋柜该刷几个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运用不同的解决策略,有的是根据鞋柜的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规律来计算面数;有的是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面数相加的方法来计算面数。

第四,将教材化静为动,有效理解“露在外面的面”。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其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或顺应,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的过程。学生只有积极自觉地进行认知活动,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实现在内化中的再建构。数学教材在编写时所考虑的是适合一般学生的材料,它不可能顾及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事实上,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差别,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本课在开课的第一个环节认识“露在外面的面”,将单个正方体放在墙角的静态的例题动态化。本课中“求露在外面的面积”实际上是求正方体表面积的特例,随着正方体被遮挡住的面数越多,露在外面的面数就会越少,所以在求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被遮挡住的面的面积就不必再求,只需求出露出的面的面积就行了,故而学生首要理解的概念就是:什么叫“露在外面的面”?本课在设计时将例一分解成了3步,设计了三个环节:将正方体悬空—放在桌面上---推入墙角;在动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叫“露在外面的面”使静态例题动态化,让每一个学生对露在外面的面有个充分的认识。

此外,在教学中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教学小正方体横着摆在桌面上,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时,教师如果能够将增加的面利用学具进行两种操作对比:一种是将增加的正方体防入中间,另一种是将增加的正方体放在末尾;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情况增加的3个面分别是哪三个面,教学效果会更好。

《露在外面的面》教学案例

柳州市弯塘路小学 温晓春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小学数第十册P20-P21。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

题,发展空间观念。

2、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会数露在外面的面,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猜图游戏:

师:瞧,这个图形有些部分被遮挡住了,只露出一个角。你猜它会是个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答案多种多样)

师:(图形再露出一个角,教师引导学生再猜)它还可能是三角形吗?

生:不可能了!

师:再猜?(图形再露一个部分,通过观察想象推理可以判断出图形的样子)

生:正方形

师:对!是一个正方形。

师:有6个这样的正方形,可以围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呢?

生:正方体。

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它的表面积怎样算?

生:棱长×棱长×6

2、引入:

师:前面同学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今天这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表面

积的问题。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观察、想象、推理的学习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教学设计:

活动一:体会“露在外面的面”

1、 将正方体悬空:

师:这有一个正方体,它有几个面?

生:6个

2、 将正方体放到桌面上:

师:现在哪个面被遮挡住了?

生:下面。

师:露在外面的面有哪些?

生:正面、上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

3、 将正方体放入墙角:

师:再看!现在有几个面被遮挡住了?哪些面是露在外面的?

生:3个,正面、上面、侧面

4、 计算面积:

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怎样计算它露在外面的面积呢?

生:10*10*3=300CM2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0*10表示一个面的面积,乘3表示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

{设计意图:体会什么叫“露在外面的面”;探求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

活动二:数一数

1、

数《露在外面的面》

师:一个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很容易数!如果再增加几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变多了,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又快又准的数出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先想一想,把你的数法跟你的

同伴说一说。

2、 反馈:

师:你们组有几种数法?

生A:无序的数。

师:有别的数法吗?

生B:从1-9数

师:还有更简便的数法吗?

生C:3个面,3个面的数。

师评价:这个同学真有办法,每个正方体都有3个面露在外面的,3个正方体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生D:从正面、上面、侧面数。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每个角度看到的也都是3个面(板书:正

面、侧面、上面)

3、小结:

师:同样是数露在外面的面,大家的数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先数出每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

然后求总数;有的是按不同的观察角度去数,这些有序的数法都可行。

4、计算面积:

师: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动笔算一算!

生:10*10*9=900CM2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到四个正方体,通过分析、对比,教师逐步引

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序的去观察,为学生今后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提供依

据}

活动三:摆一摆

1、出示活动要求

像这样摆放时露在外面的面积是900 CM2 ,如果将这四个正方体换一种方法放在墙

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呢?在小组里摆一摆,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

2、汇报反馈:

生:代表汇报各种不同的摆法。

师:刚才我看到一个组是这样摆的

(出示:露出10个面的图)大家数数这种摆法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生A:9个

生B:10个

师:请数出9个面的同学上来数数。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B:我认为有10个面,我是这样数的„„

师追问生A:你还坚持你的意见吗?

生A:不坚持了!

师:这个同学真善于学习,通过跟大家的交流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你看你对露在外面的面

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恭喜你,进步了。

师:这种摆法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变化了吗?那是不是换了一种摆法后,露

在外面的面积就一定会有变化呢?

生1:一定有!

生2:不一定!

师:摆出9个面上来展示。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跟原来的比,有变化吗?

生:没有!

师:摆出不是9个面的展示。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跟原来的比,有变化吗?

生:有!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答案是不一定的,可能有变化,也可能没变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与形成表象中,通过归纳、整理提升学生的理解:物

体个数相同,堆放的方法不同,露出的面积可能不同}

活动四:找规律

(一)横摆:

1、师:刚才大家是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如果我们都按一定的规律去摆:在桌面上,第一次摆

1个,第二次摆2个,第三次摆3个,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一

边摆一边记录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1个小正方体有( 5 )个面露在外面。

2个小正方体有( 8 )个面露在外面。

3个小正方体有( 11 )个面露在外面。

2、代表汇报数据:

师:你是怎么数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生:汇报数据,数法。

4、发现规律:

师:你们把这些小正方体横着摆时,有什么发现?

生:小正方体每次增加一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二)竖摆:

1、师:横着摆,大家发现了规律;如果像这样竖着摆,露在外面的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请你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个表格在书上的21页,你可以边摆边填,也可以直接填

写。填完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的数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3、 汇报数据: 师:谁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填的。

生:汇报数据,数法。

4、 找规律:

师:这些小正方体竖着摆,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小正方体每次增加一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

5、 拓展:

师:照这样摆下去,当露在外面的面有41个时,需要多少个正方体?请你算一算。

生1:(14-1)/4=10

生2:(41-5)/4+1=10

师: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由表格

中单纯数字上的变化规律,逐步引导学生从观察的角度去分析,使学生的思

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个提升。}

活动五: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大家能运用规律推算出小正方体的数量,真不简单。如果我们把这3列正方体挨

在一起放,会是什么样的呢?从事家庭装修的木工师傅利用正方体设计的鞋柜就很有

创意,你们看!

师:木工师傅要给这个鞋柜刷漆,请大家帮忙算算刷漆的面积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棱长

师:还要知道什么?(

生:有多少个面需要刷漆。

师:刷漆的面其实也就是露在外面的面。怎么数出露在外面的面呢?

生:正面:6,侧面:3+3,上面:3,共:15个面

师:现在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动笔算算!

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露在外面的面》,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收获?

2、同学们能有序的数出露在外面的面,并能运用观察、想象、推理的方法去研究露在外面的

面数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数法: 面积:

1、3*3=9(个) 10*10*3=300CM2

2、正面:3个 10*10*9=900CM2

侧面:3个

上面:3个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效提问,让每个孩子的思维在操作、交流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的原有认知水平不同,思维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在动手实验后

做出的结论判断就产生了差异。例如:在探讨4个小正方体换一种摆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时,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了不同的摆法,有的摆出9个面露在外面,有的摆出10个面、8个面露在外面,但在做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这个结论时,学生认识的程度不一样。摆出9个面的认为没有变化,摆出10个面的认为有变化,大部分学生可以摆出不同的情况,既有9个面的,也有不是9个面的,但在下结论时,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是有变化的。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通过提问:“那是不是换了一种摆法后,露在外面的面积就一定会有变化呢?”激起学生们的讨论,让学生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明晰:不同的摆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可能有变化的(既有时有变化,有时没变化)。

第二,抓住学生的认知差异,激化认知冲突,发展空间观念。例如:还是在探讨4

个小正方体换一种摆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这一环节时,教师抓住了学生中有人摆出10个面露在外面的一个特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种摆法有一个面很特殊,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不到的,一部分学生因为观察不到这个面,所以只数出有9个面露在外面;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能想象得到这个面并没有被遮挡住,仍然是露在外面的。教师立刻抓住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出了不同层次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并通过实物教具直观操作让学生看到特殊的那个“看不到”的面,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了露在外面的面的概念。学生由看不到,想不到,经过通过交流和思维碰撞达到看不到,想得到。

第三,解决问题策略体现多样化。例如:在数露在外面的面数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

的数法。学生在交流各种数法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各种数法面对不同摆法时的优劣,体会如何选择正确的数法。

另外,在本课的最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课知识算一算鞋柜该刷几个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运用不同的解决策略,有的是根据鞋柜的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规律来计算面数;有的是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面数相加的方法来计算面数。

第四,将教材化静为动,有效理解“露在外面的面”。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其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或顺应,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的过程。学生只有积极自觉地进行认知活动,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实现在内化中的再建构。数学教材在编写时所考虑的是适合一般学生的材料,它不可能顾及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事实上,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差别,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本课在开课的第一个环节认识“露在外面的面”,将单个正方体放在墙角的静态的例题动态化。本课中“求露在外面的面积”实际上是求正方体表面积的特例,随着正方体被遮挡住的面数越多,露在外面的面数就会越少,所以在求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被遮挡住的面的面积就不必再求,只需求出露出的面的面积就行了,故而学生首要理解的概念就是:什么叫“露在外面的面”?本课在设计时将例一分解成了3步,设计了三个环节:将正方体悬空—放在桌面上---推入墙角;在动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叫“露在外面的面”使静态例题动态化,让每一个学生对露在外面的面有个充分的认识。

此外,在教学中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教学小正方体横着摆在桌面上,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时,教师如果能够将增加的面利用学具进行两种操作对比:一种是将增加的正方体防入中间,另一种是将增加的正方体放在末尾;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情况增加的3个面分别是哪三个面,教学效果会更好。


相关内容

  • 五年级长方体(一)教案
  •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 ...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5.3
  • 课 题:折纸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 ...

  • [露在外面的面]教学反思
  • <露在外面的面>教学反思 这节数学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观察,从中发现规律.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我侧重教学的活动化,把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 ...

  • 露在外面的面
  • 爱始于心 行承于诺 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1.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2.探索堆放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 一. 导入: 1. 一个四方桌,砍掉一个桌角,还剩几个桌角?---( )个 2. 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在它的一个角挖掉一块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 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二.呈 ...

  • 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 2002年第8期总第16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 2002,l8Seriall161 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余卫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摘 要:本文在简述了需求分析的概念.涵义.发展和使用范围的基础上 ...

  • 比访活动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 比访活动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自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就一直努力地进行着相关活动,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教学,我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受益良多,比一比,评一评,才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实在太多太多,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不多的教师压力颇大,教学经验就像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这只有一 ...

  • 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 第19卷第4期 2011年7月 河南社会科学 Jul. ,2011 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康立新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30年来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现状做了一个较为全 面的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梳理:(1)图式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

  •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摘要:外语教学法的各个流派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外语教学法界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探讨.认识和成就,他们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借助各个流派的长处,来指导幼儿英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流派:幼儿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都是历史的产物,它一方 ...

  •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 xx县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0.7万人,农业人口约占75.4%.全县在外务工人口为43043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7317人,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为全面了解xx县农村留守儿童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