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社会化网络连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翟旭瑾(1991―) 女 汉族 山东大学 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

摘 要: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角度分析博客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博客的社会化网络连接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博客 经济 社会 传播

一、博客的三重界定

博客以其自身优势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化网络连接。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博客是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的传递载体,博客本身亦是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都将博客作为发布动态、信息的重要广告平台。博客已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看,信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三种资源之一,博客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既可以用于国家机构、企业、个人的信息发布和共享,也可用作社会管理的工具和社会信息数据库。以企业为例,博客可以作为内部数据库和提升管理效率的工具,又可以作为公关、客户服务的接口。喻国明教授在《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一书中指出:“微博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可以让企业推送的信息更加准确地投向特定用户群体;微博内容的实时性监测,可以实现与客户的及时互动,实现顾客关系管理的创新。”①作为微博的“孪生哥哥”,博客亦可担任推送信息、与客户互动的角色。

再次,从传播学角度看,作为新媒介,博客补充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上的不足,也以全时化、互动性、零门槛的特点冲击了传统媒介,给予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个性化,更重要的是,博客变传统受众单一的、被动的接收信息为主动的接收信息、发布信息。使受众真正成为传播中的主体,集传者、受者角色于一身。传统传者与受者的社会关系亦由此发生较大改变。

博客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新纽带,似“望远镜”般为受众扩大生活圈、开阔想象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虚拟空间中,博客丰富了人际传播,加大了人际传播的频率和深度。同时,博客扩大了人们生活的圈子、想象的空间。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到:“社会因媒介而成为可能,因新媒介而成为新的可能。社会是个人之间相互挂念、相互意识到而成为可能的。在短短一天和有限的一生里,个人在多大范围里意识到多少他人的存在、记挂多大范围的他人,这是靠媒介运作的结果。基于集体意识和共同想象而形成内在联系的社会是存在于媒介运作中的。”博客这一新媒介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可能,让置身其中的受众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现实生活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在虚拟空间自由交流,体验“第二人生”。

二、博客的社会化网络连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在经济方面,经济主体拥有了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广告方式、方法。以经营者的广告方式变化为例,企业和个人博主们发布或转载的网络视频广告、微电影的相继出现,为广告信息的传播带来新变革,形成新景观。

在社会学方面,博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大事的关注,对民生、民权的重视也促使许多事件影响力大大提高,许多不会为传统媒体关注的、可能永远沉默的信息浮出水面、引发关注。而博客中一些感性、真诚、民间化的表达,也使我们接收的信息更丰富,为我们准确判断、评价事件、信息提供了全面的观照。“911”发生后,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报道不在任何一家传统大型媒体,而在亲历者的博客中。

博客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使其深深植根与民意的土壤中,并且真诚地为民众呐喊,担当民意表达的使者。

从传播学方面考虑,博客作为节点②传播的重要代表,使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的地位日

益接近,使受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在发布信息的同时,本身也是媒介的内容。博客用户作为传播的节点实体,也是节点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节点互动,催生新的信息。

博客下放话语权,冲击了传统媒体的绝对主导地位,使得传播媒介多元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以往话语权和解释权属于专业媒体,而今天,民意有了新的表达出口。身份不再是话语权大小、传播效果好坏的条件和限制。新颖、客观、具有说服力和普世价值的信息才能拥有感召力和可信性,才能赢得受众的支持和赞同。

博客给予每个人表达平台,只要受众拥有表达的意愿和能力,就可以将观点公之于众并实现大众传播。跨越数字鸿沟需要具备四要素:access(接入)、basic skills(基本技能)、content(网络内容提供)和desire(受众上网的意愿)。

(二)消极影响:

在经济学方面,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之处给微博的宣传、营销等方面留下漏洞,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利用博客发布垃圾信息、低俗信息。这不仅使受众受到干扰、注意力被分散,也降低了其使用博客的兴趣和对博客的关注度、信任度。

社会学方面,博客较为强调界面的版面布置,篇幅较长,对用户的文化水平、设备操作能力、网络技术应用的要求较高。虽然表面上博客给予每一位用户以发表观点的权利、平等地给予用户话语权,但用户在文化水平、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方面的差异化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实际应用和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

在传播学方面,博客在理论上可以实现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并借助于网络的海量性而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对比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文中的阐释,博客实现了“偏向时间的媒介”与“偏向空间的媒介”的统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篇博文的传播力、一位博主的影响力取决于其关注度、关注用户的数量。更多的博文在发布后仅仅是用户“自娱自乐”消费的精神产品,并未产生理论中的涟漪效应,辐射到大众。博客仅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体传播。而在海量的信息之中,每个信息个体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受众在海量信息时代可能恰恰是缺乏信息的,可能处于信息的“孤岛”。

博客圈的群体传播一定程度上促使博主的个性化加强,在虚拟环境中的活动范围减小。博主大多与价值观、观点相近的博客链接,彼此观点相近的博客在互动交流中易产生共鸣感和共振效应,自身观点在得到他人认可和支持后会有满足效用,愈发强化个人观点,排斥相异观点,这有可能出现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探讨的问题和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中阐释的问题。这将不利于观点多样化、个人发展全面化和社会发展多元化。(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 注解

① 摘自《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二十八页。

② 节点:既用来指参与信息互动的用户,也指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的信息。

作者简介:翟旭瑾(1991―) 女 汉族 山东大学 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

摘 要: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角度分析博客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博客的社会化网络连接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博客 经济 社会 传播

一、博客的三重界定

博客以其自身优势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化网络连接。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博客是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的传递载体,博客本身亦是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都将博客作为发布动态、信息的重要广告平台。博客已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看,信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三种资源之一,博客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既可以用于国家机构、企业、个人的信息发布和共享,也可用作社会管理的工具和社会信息数据库。以企业为例,博客可以作为内部数据库和提升管理效率的工具,又可以作为公关、客户服务的接口。喻国明教授在《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一书中指出:“微博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可以让企业推送的信息更加准确地投向特定用户群体;微博内容的实时性监测,可以实现与客户的及时互动,实现顾客关系管理的创新。”①作为微博的“孪生哥哥”,博客亦可担任推送信息、与客户互动的角色。

再次,从传播学角度看,作为新媒介,博客补充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上的不足,也以全时化、互动性、零门槛的特点冲击了传统媒介,给予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个性化,更重要的是,博客变传统受众单一的、被动的接收信息为主动的接收信息、发布信息。使受众真正成为传播中的主体,集传者、受者角色于一身。传统传者与受者的社会关系亦由此发生较大改变。

博客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新纽带,似“望远镜”般为受众扩大生活圈、开阔想象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虚拟空间中,博客丰富了人际传播,加大了人际传播的频率和深度。同时,博客扩大了人们生活的圈子、想象的空间。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到:“社会因媒介而成为可能,因新媒介而成为新的可能。社会是个人之间相互挂念、相互意识到而成为可能的。在短短一天和有限的一生里,个人在多大范围里意识到多少他人的存在、记挂多大范围的他人,这是靠媒介运作的结果。基于集体意识和共同想象而形成内在联系的社会是存在于媒介运作中的。”博客这一新媒介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可能,让置身其中的受众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现实生活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在虚拟空间自由交流,体验“第二人生”。

二、博客的社会化网络连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在经济方面,经济主体拥有了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广告方式、方法。以经营者的广告方式变化为例,企业和个人博主们发布或转载的网络视频广告、微电影的相继出现,为广告信息的传播带来新变革,形成新景观。

在社会学方面,博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大事的关注,对民生、民权的重视也促使许多事件影响力大大提高,许多不会为传统媒体关注的、可能永远沉默的信息浮出水面、引发关注。而博客中一些感性、真诚、民间化的表达,也使我们接收的信息更丰富,为我们准确判断、评价事件、信息提供了全面的观照。“911”发生后,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报道不在任何一家传统大型媒体,而在亲历者的博客中。

博客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使其深深植根与民意的土壤中,并且真诚地为民众呐喊,担当民意表达的使者。

从传播学方面考虑,博客作为节点②传播的重要代表,使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的地位日

益接近,使受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在发布信息的同时,本身也是媒介的内容。博客用户作为传播的节点实体,也是节点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节点互动,催生新的信息。

博客下放话语权,冲击了传统媒体的绝对主导地位,使得传播媒介多元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以往话语权和解释权属于专业媒体,而今天,民意有了新的表达出口。身份不再是话语权大小、传播效果好坏的条件和限制。新颖、客观、具有说服力和普世价值的信息才能拥有感召力和可信性,才能赢得受众的支持和赞同。

博客给予每个人表达平台,只要受众拥有表达的意愿和能力,就可以将观点公之于众并实现大众传播。跨越数字鸿沟需要具备四要素:access(接入)、basic skills(基本技能)、content(网络内容提供)和desire(受众上网的意愿)。

(二)消极影响:

在经济学方面,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之处给微博的宣传、营销等方面留下漏洞,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利用博客发布垃圾信息、低俗信息。这不仅使受众受到干扰、注意力被分散,也降低了其使用博客的兴趣和对博客的关注度、信任度。

社会学方面,博客较为强调界面的版面布置,篇幅较长,对用户的文化水平、设备操作能力、网络技术应用的要求较高。虽然表面上博客给予每一位用户以发表观点的权利、平等地给予用户话语权,但用户在文化水平、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方面的差异化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实际应用和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

在传播学方面,博客在理论上可以实现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并借助于网络的海量性而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对比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文中的阐释,博客实现了“偏向时间的媒介”与“偏向空间的媒介”的统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篇博文的传播力、一位博主的影响力取决于其关注度、关注用户的数量。更多的博文在发布后仅仅是用户“自娱自乐”消费的精神产品,并未产生理论中的涟漪效应,辐射到大众。博客仅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体传播。而在海量的信息之中,每个信息个体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受众在海量信息时代可能恰恰是缺乏信息的,可能处于信息的“孤岛”。

博客圈的群体传播一定程度上促使博主的个性化加强,在虚拟环境中的活动范围减小。博主大多与价值观、观点相近的博客链接,彼此观点相近的博客在互动交流中易产生共鸣感和共振效应,自身观点在得到他人认可和支持后会有满足效用,愈发强化个人观点,排斥相异观点,这有可能出现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探讨的问题和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中阐释的问题。这将不利于观点多样化、个人发展全面化和社会发展多元化。(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 注解

① 摘自《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二十八页。

② 节点:既用来指参与信息互动的用户,也指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的信息。


相关内容

  •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
  • 1. 传媒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 ...

  • 川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 川教版八年级信息技 术下册教案 (参考教案)第一课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题]第1课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型]新授课(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1. 分析本册教材,明确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本学科的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 ...

  • 网络推广是什么意思?如何做网络推广?1
  • 网络推广是什么意思?如何做网络推广? 网络推广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的一切活动活动都将视为网络推广.被推广对象可以是企业.产品.政府.信息以及个人等等. 广义含义 网络推广广义上讲,企业从开始申请域名.租用空间.建立网站开始就算是介入了网络推广活动,而通常我们所指的网络推广是指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 ...

  •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复习
  • 1.电子商务概念.功能: 电子商务是通过基于Internet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商务活动的背景下相结合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这种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给传统的交易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 ,电子商务通过Internet技术将参与商务活动的各方,商家.顾客.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卡公司. ...

  • 产品网络营销方案2017
  • 产品网络营销方案2017 篇一 一. 产品现状分析 优势: 1. 地方特产,具有地域性,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 2. 网上开店具有价格优势. 劣势: 1. 网店整体的设计不完善 2. 网店的知名度不高 二. 解决方案 (一) 网店的建设 1. 网店的制作.网店的设计应该简单精美,图文并茂.在有限的 ...

  • 微博的特点
  • 微博的特点 微博有140个字的长度限制,以英文为例,一个英文单词加上空格平均也要五六个字符,而中文以双字词为主流,这样每条Twitter能够传达的信息量,就只有一条中文微博的 1/3左右.那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微博的特点: 微博便捷性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 ...

  • 我国网上零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课程论文 授课教师:课程名称: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 号: 论文题目: 我国网上零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2015年12月18日 1 我国网上零售企业网络营销的问题分析 本章从网上零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出发,分析其在搜索引擎优化方面.Email营销方面.博客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1. ...

  • 网络营销方法――博客营销
  • 网络营销方法--博客营销 一.博客营销的理论基础―博客 博客就是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在上面发表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言论或是自己的心得,可以是几句话,或者一篇文章,可以在上面展现自己的个性的平台. 二.博客营销 博客营销就是基于博客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营销活动.博客营销是利用博客这种网络营销形式开展网络营 ...

  • 互联网资源及其应用
  • 第9章 互联网资源及应用 9.1 互联网资源简介 9.1.1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 9.1.2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组织与分类 9.2门户网站 9.2.1 新华网 9.2.2 新浪 9.2.3 网易 9.2.4搜狐 9.3电子邮件 9.3.1 电子邮件的的概念 9.3.2电子邮件的特点 9.3.3电子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