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前村有人口1914人,土地面积6880亩。棚菜是该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已有高标准温室大棚680栋,180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26%,棚菜专业收入今年人均达到662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0%,预计到2011年棚菜面积可达3500亩。远程教育这项工作在养前村开展近一年时间以来,村里的党员群众对这一新事物,从不认识到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可以说,收获非常大,反映特别好。现在,它已经成为村民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到目前为止,该村共开展远程教育集中学习近40次,参学党员群众达12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抓专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要想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农民技术缺乏的问题。以前,很多种植户、养殖户对学习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热情不高,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质量、产量一般般就知足了。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村党支部根据时节,根据产业需要,定期组织党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强行灌输。通过学习,这些人突然发现,远程教育电视节目里的内容太多了,太好了,太实用了,他们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在这里不仅学到了高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还懂得了什么是无公害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这些概念。村民张宏家的芹菜有病,原以为用药喷洒就可以解决了,后来在远程教育农业技术栏目里才发现是土壤中细菌造成的。后来经过测土、化验,找到了真正的病因。蔬菜协会会长田精山几乎每天都要到村里去查看棚菜生产技术资料,他个人种植的茄子不仅不生病,而且产量高。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他所在的蔬菜协会的蔬菜效益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很多有头脑的菜农还将通过远程教育学到的实用知识做了学习笔记,以便遇到问题及时查找。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广大村民们都说:不学不知道,一学才知道,远程教育真是我们不花钱请来的老师,即直观又方便理解,想查啥信息有啥信息,想找啥技术就有啥技术。现在在养前村,到村远程教育站点学知识,开眼界,找答案已成为一种风气和习惯。
二、抓经营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
有句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通过远程教育,广大村民才对这句话有了更亲切的理解。以前,可以说是井底之蛙、视野不宽。比如在棚菜生产这一块,菜农们只知道生产,但对于销售只会坐家等客,人家给多少钱是多少钱,有时就象哑巴、聋子,原因是不知道外面的行情,没法讨价还价。现在不一样了,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东西南北,北京、哈尔滨的行情都能查到,不给好价咱不卖。也正是有了这些信息,村里一些有头脑的人像赵启家、杨守刚、朱秀锦等人做起了经纪人生意,不仅自己有了很高的收入,也使广大菜农的销售渠道更加顺畅。
还有,在种植养殖的品种上,原来是只知道跟着人家的后面转,走不到市场的前面。现在通过远程教育,了解的市场面宽了,啥快啥好啥领先,老百姓就干啥。村民汤朝喜养起了貉子,由原来的200只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只,有几户农民已经着手种植130亩五味子药材。一些棚菜户开始以种植高产高效的布里塔棚茄取代原来种植多年的美国西芹。可以说,这些都是远程教育带给养前村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抓乡村风貌建设,培育农民良好的风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组织学习中,村党支部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定期为党员群众播放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专题片,播放先进人物,致富典型,法律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等专题片。同时利用村里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现在在养前村崇尚科学、文明向上已成一种风气。在这种大气候的相互影响下,每一个村民都人心思进。封建迷信、赌博、不思进取的人被人耻笑,勤劳致富、讲究卫生、文明友善的人被人尊敬。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义务劳动,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村民们都积极参加,一呼百应。村里有什么重大事情,村民们都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养前村的热情十分高涨,“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已经成为每个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如:在绿色村庄建设中,全村有能力的党员和团员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仅去年秋季就植各种风景树1.5万多株,人均超过百株,为绿化、美化家乡做出了贡献。
四、抓党的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学习,培育“复合型”新型农民。
站点除了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外,还建立了学习需求调查登记簿,根据群众需求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适时组织学习辅导,强化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需施教,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致富本领。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干部和优秀青年农民重点开展中央对农政策、民主法制、文明卫生知识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接受新观念、树立新风尚,掌握复合型新知识,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先行者。
五、抓教学组织管理,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养前村的广大农民真正在远程教育活动中产生了兴趣、学到了东西,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养前村党支部始终重视抓好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密不可分。首先,村里要求管理员要保证定时开机,全面接收课件信息资源,并做到规范整理。其次,由村组干部负责按照农时、产业等不同方面收集群众的观看需求,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再由管理员做好集中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安排。在这一点上村里安排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村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最后,认真抓好组织学习这一环节。严格做到保证学习人数,保证学习次数,保证学习效果。开展远教工作以来,养前村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从未间断过,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参加学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除有组织的集中学习外,农民个人也时常来村里查找资料,查询致富等有关信息。
六、抓典型引路,比照先进,找准差距。
近几年,养前村在发展生产、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通过远程教育,村党支部感觉到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的还不够深,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在工作中,特别是通过看外面先进地区先进村镇建设,经济的发展速度,感到差距还很大,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观念上也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还相差甚远。工作方法欠缺,工作思路不新。山东的寿光,丹东的大梨树,这些村的发展建设,王德义、毛凤美,这些村党员干部的超前思维,发展意识,为百姓谋利益的执政理念,都使养前村班子很受启发,很受教育。远程教育的大量信息给养前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远程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对知识相对贫乏的农村党员群众来说,就是一部字典,一位老师,更是一个加油站。村党支部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识技能,使养前村的新农村建设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养前村有人口1914人,土地面积6880亩。棚菜是该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已有高标准温室大棚680栋,180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26%,棚菜专业收入今年人均达到662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0%,预计到2011年棚菜面积可达3500亩。远程教育这项工作在养前村开展近一年时间以来,村里的党员群众对这一新事物,从不认识到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可以说,收获非常大,反映特别好。现在,它已经成为村民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到目前为止,该村共开展远程教育集中学习近40次,参学党员群众达12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抓专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要想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农民技术缺乏的问题。以前,很多种植户、养殖户对学习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热情不高,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质量、产量一般般就知足了。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村党支部根据时节,根据产业需要,定期组织党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强行灌输。通过学习,这些人突然发现,远程教育电视节目里的内容太多了,太好了,太实用了,他们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在这里不仅学到了高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还懂得了什么是无公害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这些概念。村民张宏家的芹菜有病,原以为用药喷洒就可以解决了,后来在远程教育农业技术栏目里才发现是土壤中细菌造成的。后来经过测土、化验,找到了真正的病因。蔬菜协会会长田精山几乎每天都要到村里去查看棚菜生产技术资料,他个人种植的茄子不仅不生病,而且产量高。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他所在的蔬菜协会的蔬菜效益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很多有头脑的菜农还将通过远程教育学到的实用知识做了学习笔记,以便遇到问题及时查找。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广大村民们都说:不学不知道,一学才知道,远程教育真是我们不花钱请来的老师,即直观又方便理解,想查啥信息有啥信息,想找啥技术就有啥技术。现在在养前村,到村远程教育站点学知识,开眼界,找答案已成为一种风气和习惯。
二、抓经营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
有句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通过远程教育,广大村民才对这句话有了更亲切的理解。以前,可以说是井底之蛙、视野不宽。比如在棚菜生产这一块,菜农们只知道生产,但对于销售只会坐家等客,人家给多少钱是多少钱,有时就象哑巴、聋子,原因是不知道外面的行情,没法讨价还价。现在不一样了,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东西南北,北京、哈尔滨的行情都能查到,不给好价咱不卖。也正是有了这些信息,村里一些有头脑的人像赵启家、杨守刚、朱秀锦等人做起了经纪人生意,不仅自己有了很高的收入,也使广大菜农的销售渠道更加顺畅。
还有,在种植养殖的品种上,原来是只知道跟着人家的后面转,走不到市场的前面。现在通过远程教育,了解的市场面宽了,啥快啥好啥领先,老百姓就干啥。村民汤朝喜养起了貉子,由原来的200只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只,有几户农民已经着手种植130亩五味子药材。一些棚菜户开始以种植高产高效的布里塔棚茄取代原来种植多年的美国西芹。可以说,这些都是远程教育带给养前村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抓乡村风貌建设,培育农民良好的风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组织学习中,村党支部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定期为党员群众播放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专题片,播放先进人物,致富典型,法律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等专题片。同时利用村里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现在在养前村崇尚科学、文明向上已成一种风气。在这种大气候的相互影响下,每一个村民都人心思进。封建迷信、赌博、不思进取的人被人耻笑,勤劳致富、讲究卫生、文明友善的人被人尊敬。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义务劳动,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村民们都积极参加,一呼百应。村里有什么重大事情,村民们都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养前村的热情十分高涨,“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已经成为每个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如:在绿色村庄建设中,全村有能力的党员和团员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仅去年秋季就植各种风景树1.5万多株,人均超过百株,为绿化、美化家乡做出了贡献。
四、抓党的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学习,培育“复合型”新型农民。
站点除了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外,还建立了学习需求调查登记簿,根据群众需求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适时组织学习辅导,强化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需施教,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致富本领。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干部和优秀青年农民重点开展中央对农政策、民主法制、文明卫生知识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接受新观念、树立新风尚,掌握复合型新知识,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先行者。
五、抓教学组织管理,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养前村的广大农民真正在远程教育活动中产生了兴趣、学到了东西,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养前村党支部始终重视抓好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密不可分。首先,村里要求管理员要保证定时开机,全面接收课件信息资源,并做到规范整理。其次,由村组干部负责按照农时、产业等不同方面收集群众的观看需求,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再由管理员做好集中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安排。在这一点上村里安排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村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最后,认真抓好组织学习这一环节。严格做到保证学习人数,保证学习次数,保证学习效果。开展远教工作以来,养前村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从未间断过,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参加学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除有组织的集中学习外,农民个人也时常来村里查找资料,查询致富等有关信息。
六、抓典型引路,比照先进,找准差距。
近几年,养前村在发展生产、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通过远程教育,村党支部感觉到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的还不够深,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在工作中,特别是通过看外面先进地区先进村镇建设,经济的发展速度,感到差距还很大,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观念上也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还相差甚远。工作方法欠缺,工作思路不新。山东的寿光,丹东的大梨树,这些村的发展建设,王德义、毛凤美,这些村党员干部的超前思维,发展意识,为百姓谋利益的执政理念,都使养前村班子很受启发,很受教育。远程教育的大量信息给养前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远程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对知识相对贫乏的农村党员群众来说,就是一部字典,一位老师,更是一个加油站。村党支部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识技能,使养前村的新农村建设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