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总结实习报告

在**报社,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记者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广告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记者,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记者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顶级记者》。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记者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猫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新闻有这样一个规律:稿子越长,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黄编辑也有一个口头禅“写得这么啰嗦,一句话就可以搞定吗!”每次改稿时,都会豪不留情的删除累赘、复杂以及没有必要的语句。短短一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亲身力行,收获颇丰,懂得了实践中的采访技巧、党报写作的注意点以及记者不同场合表现的身份等等,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实习回来,认清缺点,去除缺点,补自己不足,扬自己之长。

在**报社,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记者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广告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记者,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记者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顶级记者》。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记者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猫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新闻有这样一个规律:稿子越长,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黄编辑也有一个口头禅“写得这么啰嗦,一句话就可以搞定吗!”每次改稿时,都会豪不留情的删除累赘、复杂以及没有必要的语句。短短一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亲身力行,收获颇丰,懂得了实践中的采访技巧、党报写作的注意点以及记者不同场合表现的身份等等,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实习回来,认清缺点,去除缺点,补自己不足,扬自己之长。


相关内容

  • 暑期报社实习心得总结报告
  • 情况 一.实习动机:由于对新闻写作有很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 ...

  • 2009年暑期报社实习心得总结报告
  •   情况   一.实习动机:由于对新闻写作有很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 ...

  • 2011年暑期报社实习心得总结报告
  • 情况 一.实习动机:由于对新闻写作有很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

  • 2011年寒假报社实习总结报告
  • 已经念"大二"了,这以前看着班上的同学们一个个似有所获地实习归来,我终于也下定决心去报社实习.在喻老师辛苦的奔波下,我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便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江南都市报>实习,理论知识固然都明白,但真枪实弹的参与新闻活动,对于从来没什么经 ...

  • 报社编辑终总结
  • 报社编辑年终总结第一篇:报社编辑工作 上半年很快的过去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今年单位的调整,使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了新的变化,不仅仅自己要做好自己的编辑工作.更多是要去协调,沟通编辑部内部的工作.事情多了许多,自己在其中努力了很多,也学习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 ...

  • 2011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
  • 在我再做这一论述的时候忽而想到现在在三秦报社的思考更多的是种对于中国新闻自由的排斥。记者说我怎么新闻写成那样了,而我只有在私下里去修改,不看三秦的人你期望他把新闻写成什么样呢?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一般不看什么都市类报纸,更别说什么三秦都市报。就如美国历史上的廉价报纸一样,这类报纸的适应人群都是些社会上 ...

  • 2014年暑期报社实习实践报告总结
  •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仅供参考!   从7月7号开始到8月1号,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杭州日报社记者部做了一名实习生记者。想到7月6号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开始兴奋。后来更是得知我是将两名大二新闻专业学生给踢掉,自己抢到了那个实习岗位时,更加的觉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广场想,明天我一定要行 ...

  • 暑期报社实习生活总结
  •   从7月7号开始到8月1号,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杭州日报社记者部做了一名实习生记者。想到7月6号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开始兴奋。后来更是得知我是将两名大二新闻专业学生给踢掉,自己抢到了那个实习岗位时,更加的觉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广场想,明天我一定要行为得体到位,注意细节。没有经验不要紧,但一定要让 ...

  • 暑期报社实习生活总结范文
  • 从7月7号开始到8月1号,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杭州日报社记者部做了一名实习生记者.想到7月6号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开始兴奋.后来更是得知我是将两名大二新闻专业学生给踢掉,自己抢到了那个实习岗位时,更加的觉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广场想,明天我一定要行为得体到位,注意细节.没有经验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人家 ...

  • 2013年暑期报社实习生活总结
  • 从7月7号开始到8月1号,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杭州日报社记者部做了一名实习生记者。想到7月6号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开始兴奋。后来更是得知我是将两名大二新闻专业学生给踢掉,自己抢到了那个实习岗位时,更加的觉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广场想,明天我一定要行为得体到位,注意细节。没有经验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