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现代企业精神的培育

“进取、实干、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企业精神,构成了鹤矿集团企业精神的完整体系。在鹤岗矿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激励着一代一代矿区人为煤炭事业而奋斗。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进取、实干、奉献”的企业精神也必须具有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惟有如此,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鹤矿人的蓬勃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

一、提高职工的认知力

管理学认为:认知是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情感体验;意向是人对态度的反应倾向。认知产生情感。情感产生意向。职工的知、情、意组合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说,提高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知力,让职工接受企业精神是培育现代企业精神的关键。

选准切入点——塑造良好形象。一是塑造领导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和其它工作一样,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对被领导者有一种示范力和导向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精神是领导者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优良品质以及工作能力,在职工中产生楷模效应,提升领导的形象。用较强的影响力带领职工改革、勇于进取,同舟共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二是塑造职工形象。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遵守职工道德为主要内容,开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遵章守纪教育。教育职工加强修养,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树立外观庄重、举止得体,品质高尚的文明形象。三是塑造环境形象。环境可以造就人,它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改造企业环境,让环境渗透着企业精神,以“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开展“美化环境达标准,岗位文明建小家”加强食堂、浴池和职工之家建设和改造,通过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在丰富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

抓住根本点——提升职工境界。一是通过提升职工境界。坚持两个文明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把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造就合格矿区人结合起来。要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真正把“根”留住,使矿井的建设和发展保持良性循环,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推行行为养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各个岗位上的职工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统一标识、统一标志,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宣传教育,实现组织意识和群众意愿的高度融合。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提高职工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创造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把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学习理念的内涵加以显现,形成亮点,在企业中塑造学习文化,进而,提升现代企业文化的品位,不断增强职工的群体意识,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培育坚定的信念,确立一致的行为准则,从而激发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育职工的稳定情感

在新的形势下,要使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事业之根、精神之柱。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识,加深情感,具体要树立“三观”。

——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奋发进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纵观鹤岗矿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五”时期的初建,到“七八破千万,八五翻一番,十五年增长一千万”无不凸显着广大职工顽强进取的信念。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重点在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演讲、知识竞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爱企业、当主人、创业绩的自我教育,把体现光荣传统、创业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精神动力等内容的企业精神,深深注入广大职工的脑海中,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关键在实践。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

——树立创新实干的事业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实干又是鹤矿集团企业精神的本质。依靠实干的工作作风,鹤岗矿工闯过创业的艰难,战胜发展过程中的险阻,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开创出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在看,从今年到2010年,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巩固工作成果,实现“两年打基础,四年翻一番,六年百亿两千万”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辉煌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创新实干的精神,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奋发有为。

——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无私奉献是鹤矿精神的核心,也是煤矿工人的真实写照。更是煤矿工人的高尚情操。无论是在计划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鹤矿人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承受各种困难与考验,把全部精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煤炭事业。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鼓励职工群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增强职工的正确意向

企业精神体现企业经营风格和追求目标,反映企业准则和精神风貌,集中了广大干部职工智慧和意愿,企业精神是广大职工的精神支柱,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有了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强化引导职工树立对企业精神的正确意向。

(一)认识人,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改变过去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从各个环节上调动和全面发挥积极作用。俗话说,职工的心,企业的根,企业要想生存,事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培育现代企业精神,就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二)依靠人,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能动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健全企业民主制度,认真搞好企务公开,保证职工群众依法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各项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关心人,为职工排忧解难。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群众的疾苦,把他们的问题提在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解决,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通过情感的培养和投入,使职工自觉把企业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有了这样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人际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便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管理并创造最佳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进取、实干、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企业精神,构成了鹤矿集团企业精神的完整体系。在鹤岗矿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激励着一代一代矿区人为煤炭事业而奋斗。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进取、实干、奉献”的企业精神也必须具有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惟有如此,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鹤矿人的蓬勃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

一、提高职工的认知力

管理学认为:认知是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情感体验;意向是人对态度的反应倾向。认知产生情感。情感产生意向。职工的知、情、意组合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说,提高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知力,让职工接受企业精神是培育现代企业精神的关键。

选准切入点——塑造良好形象。一是塑造领导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和其它工作一样,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对被领导者有一种示范力和导向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精神是领导者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优良品质以及工作能力,在职工中产生楷模效应,提升领导的形象。用较强的影响力带领职工改革、勇于进取,同舟共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二是塑造职工形象。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遵守职工道德为主要内容,开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遵章守纪教育。教育职工加强修养,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树立外观庄重、举止得体,品质高尚的文明形象。三是塑造环境形象。环境可以造就人,它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改造企业环境,让环境渗透着企业精神,以“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开展“美化环境达标准,岗位文明建小家”加强食堂、浴池和职工之家建设和改造,通过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在丰富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

抓住根本点——提升职工境界。一是通过提升职工境界。坚持两个文明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把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造就合格矿区人结合起来。要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真正把“根”留住,使矿井的建设和发展保持良性循环,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推行行为养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各个岗位上的职工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统一标识、统一标志,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宣传教育,实现组织意识和群众意愿的高度融合。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提高职工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创造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把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学习理念的内涵加以显现,形成亮点,在企业中塑造学习文化,进而,提升现代企业文化的品位,不断增强职工的群体意识,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培育坚定的信念,确立一致的行为准则,从而激发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育职工的稳定情感

在新的形势下,要使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事业之根、精神之柱。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识,加深情感,具体要树立“三观”。

——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奋发进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纵观鹤岗矿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五”时期的初建,到“七八破千万,八五翻一番,十五年增长一千万”无不凸显着广大职工顽强进取的信念。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重点在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演讲、知识竞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爱企业、当主人、创业绩的自我教育,把体现光荣传统、创业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精神动力等内容的企业精神,深深注入广大职工的脑海中,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关键在实践。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

——树立创新实干的事业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实干又是鹤矿集团企业精神的本质。依靠实干的工作作风,鹤岗矿工闯过创业的艰难,战胜发展过程中的险阻,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开创出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在看,从今年到2010年,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巩固工作成果,实现“两年打基础,四年翻一番,六年百亿两千万”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辉煌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创新实干的精神,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奋发有为。

——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无私奉献是鹤矿精神的核心,也是煤矿工人的真实写照。更是煤矿工人的高尚情操。无论是在计划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鹤矿人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承受各种困难与考验,把全部精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煤炭事业。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鼓励职工群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增强职工的正确意向

企业精神体现企业经营风格和追求目标,反映企业准则和精神风貌,集中了广大干部职工智慧和意愿,企业精神是广大职工的精神支柱,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有了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强化引导职工树立对企业精神的正确意向。

(一)认识人,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改变过去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从各个环节上调动和全面发挥积极作用。俗话说,职工的心,企业的根,企业要想生存,事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培育现代企业精神,就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二)依靠人,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能动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健全企业民主制度,认真搞好企务公开,保证职工群众依法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各项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关心人,为职工排忧解难。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群众的疾苦,把他们的问题提在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解决,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通过情感的培养和投入,使职工自觉把企业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有了这样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人际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便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管理并创造最佳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内容

  •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刍议
  • 摘 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精品课程的内涵与作用出发,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职 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改革 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

  • 刍议企业核心能力的角色定位与管理
  • 作者:严若森 经济师 1999年09期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仅靠单项或几项诸如市场战略.产品战略等外在与显性化的职能战略至多只能获得短时的优势,唯有追求企业核心能力才是企业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对于我国多数企业而言,企业核心能力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我国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 ...

  • 追寻现代士人精神--"士以天下为己任"刍议
  • 2015年1月 第16卷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TheJournalofShanghaiAdministrationInstituteJan.,2015Vol.16,No.1中图分类号:B22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76(2015)01-020-(7) 追寻"现代士人精 ...

  • 刍议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 [摘 要]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建设现代大学的两大重要因素.大学文化是实现大学理想和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渗透在大学文化血液里的大学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其凝聚着当代大学所应具备的创新精神.育人要旨和 ...

  •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刍议
  • 教改论坛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刍议 郭耀峰 (461670 河南省禹州市电力工业公司) 摘 要: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队伍建设.塑造企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应着力从强化学习.人本管理和培树企业价值观等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核心竞争力 市 ...

  • 刍议林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但是,建国以来,由于过量采伐,森林木材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大幅下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林业管理体制落后.经济严重危困.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及不相适应,因此,分析林业经济发展 ...

  •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进步合作刍议
  • 作者:秦洪明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01期 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发展很快,1995年两岸科技交流项目247项,相当于1989至1994年6年两岸科技交流总量的48%.但重要领域的合作项目不多,"参观考察"和"学术会议"占全年交流总量的2/3以 ...

  • 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刍议
  • 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刍议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实行"三打两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 ...

  • 粮食浪费现象及对策刍议
  • 粮食(本文中属广义概念,包括粮.油.豆等类食物)浪费现象古今中外并不鲜见,于今为甚.和浪费水.电等资源一样,当今世界浪费粮食也不是孤立现象,而是一个遍及全球的普遍性问题. 粮食浪费可以划分为粮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粮食消费领域的浪费.粮食生产领域的浪费主要是指粮食收获过程中的浪费.粮食流通又包括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