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探讨甘肃特色农业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道路,注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甘肃实际,搞好农业制度创新和区位品牌塑造,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92-02�� 1 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 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 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吸引外资,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2.4 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精饲料为1716.6万t,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 3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3.1 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目前,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地膜覆盖造成的 “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3.3 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现代农业步伐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70%左右,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3.4 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 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覆盖不广,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 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4.1 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4.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 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4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要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4.5 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 ,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 ,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象枢.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与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3,(6).� [2]�刘春玲. 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
摘 要:分析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探讨甘肃特色农业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道路,注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甘肃实际,搞好农业制度创新和区位品牌塑造,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92-02�� 1 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 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 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吸引外资,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2.4 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精饲料为1716.6万t,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 3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3.1 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目前,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地膜覆盖造成的 “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3.3 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现代农业步伐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70%左右,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3.4 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 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覆盖不广,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 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4.1 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4.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 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4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要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4.5 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 ,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 ,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象枢.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与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3,(6).� [2]�刘春玲. 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