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文章摘要】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学

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一、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

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

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三、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

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

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中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文章摘要】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学

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一、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

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

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三、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

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

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中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相关内容

  • 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 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文章摘要]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 ...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 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 2006-4-18 20:28:17 本科培养计划 (2004 年 9 月执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和 中医学专业知识, 系统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理论和诊疗技术以及运动医 ...

  • 中医教材出版〡[临床针灸学]
  • 针灸教材是针灸课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证,亦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还是学生获得系统针灸知识.发展针灸技能.提高针灸临床效果的重要工具.<临床针灸学>作为特色教材,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中医学类专业使用,旨在为更好地开拓学生临床针 ...

  •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师 2.大方脉 3.麻沸散 4.伊尹 5.广惠司 6.南丁格尔奖 7.太医局 8.陈藏器 9.温病10.涪翁 二.填空 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 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 ...

  • 自然科学之中医原理--脉诊原理
  • 三 脉诊理论 在现代自然科学中,有一种设备叫雷达,它发射出波,然后根据反射回来的波判断前面是静止的障碍物还是移动的飞行物.同样在人体中,心脏的周期运动,导致特殊的体液,也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波动,波动的血液与脏腑等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波形的改变,这些改变的波形就能传播出脏腑的部分信息. 棱镜 ...

  • [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摘要:<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中医必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内容存在知识点繁多,不同章节内容重复,前后内容衔接不好等问题.因此,对于该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 ...

  • 谈谈阴阳学说的起源与矛盾论起源的异同
  • 谈谈阴阳学说的起源与矛盾论起源的异同 --探索阴阳观念的起源(六) 先总结一下阴阳学说各系统的阴阳对应关系以及与立杆测影的四季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都是论述宇宙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造成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学说的萌芽产生发展阶段远早于矛盾论,与矛盾 ...

  • 中国医学史_参考试题八_及答案
  •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师 2.大方脉 3.麻沸散 4.伊尹 5.广惠司 6.南丁格尔奖 7.太医局 8.陈藏器 9.温病 10.涪翁 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2.大方脉 ...

  • 浅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关系
  • 浅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关系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关系的探讨逐年增多,各家学说不一,各执一辞.单一的辨证论治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医发展的需要,而单从辨病论治.全盘西化,又偏离了中医学发展的轨道.中医的辨证论治,西医的辨病论治,应该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但是二者孰主孰辅? 是辨证论治指导辨病论治,还是辨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