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监护系统设计分析过程
第1步:复查基本系统模型
第2步: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 如下图所示:
第3步: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
根据以上数据流图,可以看出,数据时沿着3条输入通路进入系统,然后沿着2条通路离开,
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事物中心。因此,可以认为这个信息流具有变换流的总特征。
第4步: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
从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存在输入流:病人生理信号、护士要求报告、当前时钟 输出流:病人警告信息、病情报告 变换中心:病人生理信号的变化
第5步:完成“第一级分解”
对于病人监护系统,第一级分解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构。图中每个模块的名称则表示了为它所控制的那些模块的功能。
第6步:完成“第二级分解”
可分为三个初始模块。第一模块:输入流1,接收病人的生理信号
输入流2,当前时钟信号的输入
输入流3,护士要求报告的信息录入。结构如下:
第二模块:变换中心 变换流1:病人生理信号变换 变换流2:时钟信号变换
第三模块:输出流
第7步: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
输出流中模块“产生病情报告”可以和“病人安全情况显示”合并
经过修改后,软件结构如下图示:
精化后的患者监护系统的软件结构
此次软件结构分析至此暂告一段落。
医院患者监护系统设计分析过程
第1步:复查基本系统模型
第2步: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 如下图所示:
第3步: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
根据以上数据流图,可以看出,数据时沿着3条输入通路进入系统,然后沿着2条通路离开,
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事物中心。因此,可以认为这个信息流具有变换流的总特征。
第4步: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
从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存在输入流:病人生理信号、护士要求报告、当前时钟 输出流:病人警告信息、病情报告 变换中心:病人生理信号的变化
第5步:完成“第一级分解”
对于病人监护系统,第一级分解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构。图中每个模块的名称则表示了为它所控制的那些模块的功能。
第6步:完成“第二级分解”
可分为三个初始模块。第一模块:输入流1,接收病人的生理信号
输入流2,当前时钟信号的输入
输入流3,护士要求报告的信息录入。结构如下:
第二模块:变换中心 变换流1:病人生理信号变换 变换流2:时钟信号变换
第三模块:输出流
第7步: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
输出流中模块“产生病情报告”可以和“病人安全情况显示”合并
经过修改后,软件结构如下图示:
精化后的患者监护系统的软件结构
此次软件结构分析至此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