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行业分析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现状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符合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2008年,中国新核准1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24组,总装机容量达2540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11台在役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总装机容量为908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692.63亿千瓦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7914小时,平均负荷因子达到90.34%,均创历史新高。2010年9月,随着岭澳核电二期一号机组顺利投产,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已达3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

截至2010年9月,国务院已核准34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开工在建机组达25台、装机容量2773万千瓦,是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将达到32.3亿吨标准煤,我国过去10

年能源

消费的增量是之前20年增量的两倍,发展核电能解决电力供求问题,而且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之一。

2、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宏观环境

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2007年,国家颁布的对电力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具有三大主线。首先是节能,其次是环保,三是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方面,新能源尤其是核电拥有天然的优势。为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已刻不容缓。 ✧ 电力布局与规划政策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的核电规划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进行大幅调整。根据规划,到2015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划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占届时总装机的5%左右,在建规模在4000万千瓦。从目前已经投产的1000万千瓦提到8600万千瓦,一下翻了8倍多。显然,国家在发展核电态度上已经从“积极发展”转变到“尽可能发展”。 ✧ 行政审批及行业准入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属于核能的以下11类行业受到鼓励:1. 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2. 低温核供热堆、快中子增殖堆、聚变堆、先进研究堆、高温气冷堆;3. 核电站建设;4. 高性能核燃料元件制造;5. 乏燃料后处理;6. 核分析、核探测仪器仪表制造;7. 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8. 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9. 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10. 核设施实体保护仪器仪表开发;11. 核能制氢。 ✧ 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政策

核电属于清洁能源,应积极推进建设。核电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核电的发展应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采用先进技术,注重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技术路线,实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工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本土化、批量化的目标.

✧ 电价和行业运行政策

《规划》首次明确了核电电价今后也要实行市场竞价,虽然这个日期可能依

我国核电发展水平在5-20年以后。但核电是否有能力与火电一起上网竞价,这取决于我国核电国产化水平。

2007年8月7日,国家电监会网站上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核电机组在电力调度排序表中占第三位,实际上仅在可再生能源之后。与其他电站不同,核反应堆停堆比较复杂,按照安全规程不参与日峰谷调峰,核电站最适于充当电网运行的基荷电站。

3、核电产业优势

✧ 相对经济效益最高,碳硫排放量极低,对环境依赖度较低。

✧ 虽然核电项目投资巨大,但是核电对气候和地理的依赖性低于风电和太阳能,

而且可以选址在用电需求大的地区。核电释放的温室气体也极其有限,几乎为零排放。

✧ 从长远经济效益来测算,核电发电成本略低于火力发电,远低于其他新能源,

是太阳能发电的1/10。

二、技术水平和产品概况

AP1000

APl000反应堆冷却剂泵(主泵) 、爆破阀、钢制安全壳CV 、主管道等设备与传统的核电站完全不同.是APl000的特殊重要设备。目前,AP1000核岛关键设备——大型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钢制安全壳等设备的国产化工作相继取得实质性进展。 NSSS

在核电站建造产业链中,反应堆设计是最关键,最核心,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世界核电巨头西屋、阿海珐(法马通)、GE 都不仅仅从事主设备制造,其实力核心正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设计(NSSS 公司)。国内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正在积极筹划形成集成供货能力,力争成为我国首个NSSS 公司。 核级阀

核电阀门的特点是批量大、型号多、安全要求高、维修成本高。阀门投资约占核电站设备总投资的6%,但却占设备全部维修费用的50%。核电阀门市场容量未来

5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5%。 暖通系统

在核电中,安全生产大于一切,因此对设备运行环境也有较高要求。一台百万千瓦机组的投资中暖通系统价值超过1亿元。

三、发展前景

新能源产业和十二五规划,都将核电发展作为新能源首选,投资建设将提速。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3900万千瓦,到2020年,则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5%,发电量的8%。基于目前(2010年7月止)1015.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十年国内核电将有近十倍的成长目标。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国内核电已经步入建设发展的加速期。

从投资来讲,核电站初始投资中设备、工程和其它投资占比约为5:3:2。以每千瓦投资12,000元测算,设备投资将占到6,000-7,000元。根据国金证券估计到2015年末以前,我国核电设备市场约2800亿,复合增长率达39%。

中国核电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在核电自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重要的核安全标准缺口较大;标准技术研究与验证基础薄弱;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经验反馈机制等。

核电相对其他行业,整个核电产业链比较长,在技术、资金和行业资质等方面门槛很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企业并不多,未来我国核电建设的加速将主要利好少数实力雄厚、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特别是加工制造难度较高、占比很大的核电主设备仅限于少数几家企业,目前国内三家核电企业中核、中广核、中电核,上市肯定是这些核电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四、核电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目前核工业产业链可以细分为如下子行业:一、核燃料、原材料生产,二、核电设备制造,三、核电站建设,四、核电站运行维护。 上游:核燃料、原材料生产

核燃料(主要是指铀矿)属于战略资源,且分布不均,所以核燃料主要由几

个公司垄断,利润率高

中游: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

核电设备制造,由于垄断程度高,技术壁垒高,在产业链条上处于有利的地位,定价能力强,同时,在其他辅助设备领域,由于核电产品属于高端产品,毛利率也普遍较高

下游:核电站建设及运营维护

核电企业由于政策倾向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盈利能力也很强

国内处于核电产业链上的上市企业简要介绍见“表1核电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简介”和“表2核电行业上市公司发行情况”,目前暂时没有只专业针对核电站运营、维护的公司上市。

据中原证券有关研究,在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分别占到45%以上的市场份额。常规岛设备市场则基本由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它们各自的国外合作方垄断。其中,哈电集团的合作方为GE ,东方电气集团的合作方为阿尔斯通,上海电气集团的合作方为西门子。中核集团的自主技术CP1000日前也通过了核电专家的评审,并且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建造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日前在北京就此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开发的CAP1400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根据协议, 西屋公司将为CAP1400开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表1 核电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简介

表2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发行情况

A 股中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有涉及到铀矿开发的,如中钢天源(002057)、中钢吉炭(000928)的母公司中钢,长江电力(600900)、中核科技(000777)的母公司中核等。

五、核电产业链各相关产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核电行业的产业链各个主体通过不断协商、议价的过程来决定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议价能力高的环节能够滞留更多的利润。这样的环节或部门往往表现在利用其强势地位,压低对上游的购买价格,抬高对下游的销售价格。

(一)核燃料行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从核工业部成立开始, 国家对核燃料实行财政收购的体制, 即国家按一定的价格收购所有的核燃料及相关的服务。2005年,国务院明确要求改革核燃料财政收购体制,核电商用核燃料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由企业双方按国际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随着国家新一轮核电建设高潮的到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核电商用铀产品价格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天然铀生产企业与核电企业的长期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以市场价格为纽带,理顺了这条产业链,有利于天然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及国内天然铀产能稳步提高,也有利于保证国内核电站燃料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二)电网行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核电和电网行业公有制成分很高,而且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很高,就是说每个员工拥有和控制的机器设备等资本数量更多。这样虽然行业基金利润率或者其他类似指标看着很低,其实人均产值很高。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的定价权全部在国家主管部门,因此国家的执政思路是决定这两个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质,国家制定的很多政策、规定都是单方面偏向核电站,而且为了核电机组的安全,核电机组一般不参与日峰谷调峰;因此电网调度在执行生产计划时,对核电机组不能列入日峰谷调峰计划;特殊需要的日调峰,包括节日调峰时,必须预先通知核电厂(紧急事故除外)等等。因此综合考虑,面对核电站系统,电网的要价能力相对较低。

(三)核电设备行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当前我国核岛设备市场基本由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所垄断,两者的市场份额分别占45%左右。具体表现为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分别与法国法玛通公司和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组成投标联合体,共同竞争中国的核岛设备市场。在常规岛设备市场,除去前二集团,还有哈动力作为国内常规岛设备生产的主要企业,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5%,国内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33%。

由于核岛设备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壁垒高,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哈动力三家就占有了核岛设备95%的市场,在产业链条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有很强的要价能力。

六、相关行业风险和机会总结

1、国际市场铀价格上涨

国际天然铀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本世纪初时仅为7.2美元/IbU3O8。自2006

年底始, 出现了天然铀飞速增长的局面,2007年的前6个月, 迅速由65美元/IbU3O8增长到138美元/IbU3O8, 8月下旬回落到90美元/IbU3O8,并开始保持稳定。因

为核电长期处于萧条, 再加上军用高浓铀投放对天然铀市场的冲击, 造成天然铀价格明显偏低。但是2007年天然铀价格的大幅上涨也是不正常的。

天然铀价格上涨, 会降低核电的经济竞争力, 但也会刺激铀矿产业,有利于发展核电所要求的铀资源供应问题的解决。总体而言,铀价上涨不会影响我国贯彻“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

2、核电设备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蛋糕

急剧扩大的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收益,同时也加剧了竞争,行业内只有哪些具备了大型设备制造工艺自主知识产权,规模较大,并拥有一定背景的设备公司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完成行业的重组,其他中小型设备生产厂则面临被收购甚至破产的危险。据预计,未来此行业收益最大的是上海动力,其次是东方动力,再次为哈动力。

3、不同地区风险和机会总结

广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能源缺口的急剧扩大,而本地基本没有煤炭等一次能源产出,与我国的各个煤炭输出大省如山西等省又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大力发展核电是最为可行的道路。

部分地区如辽宁,其能源的紧缺主要是由于电源设施建设的滞后,但本身靠近煤炭产地,煤炭运输成本较低,这种情况下核电相对火电的劣势更加明显。这些地区是否有必要大力发展核电,值得三思。

还有部分内陆省份例如宁夏、贵州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和平均收入较低,同时火电和水电开发潜力巨大。以我国目前核电上网价格来看,当地民众和企业未必乐于接受这种高价核电。这些省份的核电建设恐怕要过上10-20年才能够提上议事日程。

七、对策与建议

(一)相关行业评价

1、铀矿产业出现更好的前景

国际市场天然铀价格在2007年飞速上涨,使过去一部分非经济开采的铀资源变成为经济可采量, 增加了可利用的天然铀储量。天然铀价格上涨, 还会刺激铀资源勘查的积极性, 从而会找到更多铀矿储量。铀矿产业会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得到更大的发展。对铀矿产业的投资必然得到相当的回报。

2、核电相关设备制造国产率进一步提高,相应成本更低

秦山核电站一期的造价为5900人民币/千瓦,大亚湾为2030美元/千瓦,折合约16800人民币/千瓦,是前者的2.86倍左右。通过核电设备国产化,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从而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核电国产化率,秦山Ⅱ为55%;秦Ⅱ扩将达70%;岭澳Ⅰ为30%,岭澳Ⅱ的一号机组达50%,二号机组将达70%。随着我国逐渐掌握核电核心设备的制造技术,国产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届时核电站建设成本会更低,我国核电设备厂商也必然因此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对核电设备产业投资带来的收益是值得期许的。

(二)行业总体评价和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日见突出。如果说几年前,核电还只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选项的话,现在则是必须走的一条道路了。而且核电在电力行业中具有最高的盈利和最好的稳定性,在当前更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追捧,这个时期对核电的投资几乎是没有风险且有重利可图。

对各种情况综合来看,对核电投资的优先级首先应该是浙江、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次为湖南、安徽为代表的中部省份;具体到相关行业,则以核电投资与运营业最先,铀矿产业其次,与核电相关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再次之。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现状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符合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2008年,中国新核准1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24组,总装机容量达2540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11台在役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总装机容量为908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692.63亿千瓦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7914小时,平均负荷因子达到90.34%,均创历史新高。2010年9月,随着岭澳核电二期一号机组顺利投产,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已达3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

截至2010年9月,国务院已核准34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开工在建机组达25台、装机容量2773万千瓦,是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将达到32.3亿吨标准煤,我国过去10

年能源

消费的增量是之前20年增量的两倍,发展核电能解决电力供求问题,而且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之一。

2、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宏观环境

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2007年,国家颁布的对电力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具有三大主线。首先是节能,其次是环保,三是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方面,新能源尤其是核电拥有天然的优势。为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已刻不容缓。 ✧ 电力布局与规划政策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的核电规划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进行大幅调整。根据规划,到2015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划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占届时总装机的5%左右,在建规模在4000万千瓦。从目前已经投产的1000万千瓦提到8600万千瓦,一下翻了8倍多。显然,国家在发展核电态度上已经从“积极发展”转变到“尽可能发展”。 ✧ 行政审批及行业准入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属于核能的以下11类行业受到鼓励:1. 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2. 低温核供热堆、快中子增殖堆、聚变堆、先进研究堆、高温气冷堆;3. 核电站建设;4. 高性能核燃料元件制造;5. 乏燃料后处理;6. 核分析、核探测仪器仪表制造;7. 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8. 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9. 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10. 核设施实体保护仪器仪表开发;11. 核能制氢。 ✧ 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政策

核电属于清洁能源,应积极推进建设。核电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核电的发展应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采用先进技术,注重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技术路线,实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工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本土化、批量化的目标.

✧ 电价和行业运行政策

《规划》首次明确了核电电价今后也要实行市场竞价,虽然这个日期可能依

我国核电发展水平在5-20年以后。但核电是否有能力与火电一起上网竞价,这取决于我国核电国产化水平。

2007年8月7日,国家电监会网站上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核电机组在电力调度排序表中占第三位,实际上仅在可再生能源之后。与其他电站不同,核反应堆停堆比较复杂,按照安全规程不参与日峰谷调峰,核电站最适于充当电网运行的基荷电站。

3、核电产业优势

✧ 相对经济效益最高,碳硫排放量极低,对环境依赖度较低。

✧ 虽然核电项目投资巨大,但是核电对气候和地理的依赖性低于风电和太阳能,

而且可以选址在用电需求大的地区。核电释放的温室气体也极其有限,几乎为零排放。

✧ 从长远经济效益来测算,核电发电成本略低于火力发电,远低于其他新能源,

是太阳能发电的1/10。

二、技术水平和产品概况

AP1000

APl000反应堆冷却剂泵(主泵) 、爆破阀、钢制安全壳CV 、主管道等设备与传统的核电站完全不同.是APl000的特殊重要设备。目前,AP1000核岛关键设备——大型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钢制安全壳等设备的国产化工作相继取得实质性进展。 NSSS

在核电站建造产业链中,反应堆设计是最关键,最核心,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世界核电巨头西屋、阿海珐(法马通)、GE 都不仅仅从事主设备制造,其实力核心正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设计(NSSS 公司)。国内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正在积极筹划形成集成供货能力,力争成为我国首个NSSS 公司。 核级阀

核电阀门的特点是批量大、型号多、安全要求高、维修成本高。阀门投资约占核电站设备总投资的6%,但却占设备全部维修费用的50%。核电阀门市场容量未来

5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5%。 暖通系统

在核电中,安全生产大于一切,因此对设备运行环境也有较高要求。一台百万千瓦机组的投资中暖通系统价值超过1亿元。

三、发展前景

新能源产业和十二五规划,都将核电发展作为新能源首选,投资建设将提速。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3900万千瓦,到2020年,则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5%,发电量的8%。基于目前(2010年7月止)1015.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十年国内核电将有近十倍的成长目标。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国内核电已经步入建设发展的加速期。

从投资来讲,核电站初始投资中设备、工程和其它投资占比约为5:3:2。以每千瓦投资12,000元测算,设备投资将占到6,000-7,000元。根据国金证券估计到2015年末以前,我国核电设备市场约2800亿,复合增长率达39%。

中国核电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在核电自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重要的核安全标准缺口较大;标准技术研究与验证基础薄弱;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经验反馈机制等。

核电相对其他行业,整个核电产业链比较长,在技术、资金和行业资质等方面门槛很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企业并不多,未来我国核电建设的加速将主要利好少数实力雄厚、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特别是加工制造难度较高、占比很大的核电主设备仅限于少数几家企业,目前国内三家核电企业中核、中广核、中电核,上市肯定是这些核电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四、核电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目前核工业产业链可以细分为如下子行业:一、核燃料、原材料生产,二、核电设备制造,三、核电站建设,四、核电站运行维护。 上游:核燃料、原材料生产

核燃料(主要是指铀矿)属于战略资源,且分布不均,所以核燃料主要由几

个公司垄断,利润率高

中游: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

核电设备制造,由于垄断程度高,技术壁垒高,在产业链条上处于有利的地位,定价能力强,同时,在其他辅助设备领域,由于核电产品属于高端产品,毛利率也普遍较高

下游:核电站建设及运营维护

核电企业由于政策倾向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盈利能力也很强

国内处于核电产业链上的上市企业简要介绍见“表1核电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简介”和“表2核电行业上市公司发行情况”,目前暂时没有只专业针对核电站运营、维护的公司上市。

据中原证券有关研究,在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分别占到45%以上的市场份额。常规岛设备市场则基本由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它们各自的国外合作方垄断。其中,哈电集团的合作方为GE ,东方电气集团的合作方为阿尔斯通,上海电气集团的合作方为西门子。中核集团的自主技术CP1000日前也通过了核电专家的评审,并且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建造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日前在北京就此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开发的CAP1400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根据协议, 西屋公司将为CAP1400开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表1 核电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简介

表2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发行情况

A 股中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有涉及到铀矿开发的,如中钢天源(002057)、中钢吉炭(000928)的母公司中钢,长江电力(600900)、中核科技(000777)的母公司中核等。

五、核电产业链各相关产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核电行业的产业链各个主体通过不断协商、议价的过程来决定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议价能力高的环节能够滞留更多的利润。这样的环节或部门往往表现在利用其强势地位,压低对上游的购买价格,抬高对下游的销售价格。

(一)核燃料行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从核工业部成立开始, 国家对核燃料实行财政收购的体制, 即国家按一定的价格收购所有的核燃料及相关的服务。2005年,国务院明确要求改革核燃料财政收购体制,核电商用核燃料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由企业双方按国际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随着国家新一轮核电建设高潮的到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核电商用铀产品价格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天然铀生产企业与核电企业的长期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以市场价格为纽带,理顺了这条产业链,有利于天然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及国内天然铀产能稳步提高,也有利于保证国内核电站燃料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二)电网行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核电和电网行业公有制成分很高,而且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很高,就是说每个员工拥有和控制的机器设备等资本数量更多。这样虽然行业基金利润率或者其他类似指标看着很低,其实人均产值很高。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的定价权全部在国家主管部门,因此国家的执政思路是决定这两个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质,国家制定的很多政策、规定都是单方面偏向核电站,而且为了核电机组的安全,核电机组一般不参与日峰谷调峰;因此电网调度在执行生产计划时,对核电机组不能列入日峰谷调峰计划;特殊需要的日调峰,包括节日调峰时,必须预先通知核电厂(紧急事故除外)等等。因此综合考虑,面对核电站系统,电网的要价能力相对较低。

(三)核电设备行业要价能力分析及利润分配

当前我国核岛设备市场基本由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所垄断,两者的市场份额分别占45%左右。具体表现为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分别与法国法玛通公司和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组成投标联合体,共同竞争中国的核岛设备市场。在常规岛设备市场,除去前二集团,还有哈动力作为国内常规岛设备生产的主要企业,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5%,国内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33%。

由于核岛设备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壁垒高,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哈动力三家就占有了核岛设备95%的市场,在产业链条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有很强的要价能力。

六、相关行业风险和机会总结

1、国际市场铀价格上涨

国际天然铀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本世纪初时仅为7.2美元/IbU3O8。自2006

年底始, 出现了天然铀飞速增长的局面,2007年的前6个月, 迅速由65美元/IbU3O8增长到138美元/IbU3O8, 8月下旬回落到90美元/IbU3O8,并开始保持稳定。因

为核电长期处于萧条, 再加上军用高浓铀投放对天然铀市场的冲击, 造成天然铀价格明显偏低。但是2007年天然铀价格的大幅上涨也是不正常的。

天然铀价格上涨, 会降低核电的经济竞争力, 但也会刺激铀矿产业,有利于发展核电所要求的铀资源供应问题的解决。总体而言,铀价上涨不会影响我国贯彻“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

2、核电设备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蛋糕

急剧扩大的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收益,同时也加剧了竞争,行业内只有哪些具备了大型设备制造工艺自主知识产权,规模较大,并拥有一定背景的设备公司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完成行业的重组,其他中小型设备生产厂则面临被收购甚至破产的危险。据预计,未来此行业收益最大的是上海动力,其次是东方动力,再次为哈动力。

3、不同地区风险和机会总结

广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能源缺口的急剧扩大,而本地基本没有煤炭等一次能源产出,与我国的各个煤炭输出大省如山西等省又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大力发展核电是最为可行的道路。

部分地区如辽宁,其能源的紧缺主要是由于电源设施建设的滞后,但本身靠近煤炭产地,煤炭运输成本较低,这种情况下核电相对火电的劣势更加明显。这些地区是否有必要大力发展核电,值得三思。

还有部分内陆省份例如宁夏、贵州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和平均收入较低,同时火电和水电开发潜力巨大。以我国目前核电上网价格来看,当地民众和企业未必乐于接受这种高价核电。这些省份的核电建设恐怕要过上10-20年才能够提上议事日程。

七、对策与建议

(一)相关行业评价

1、铀矿产业出现更好的前景

国际市场天然铀价格在2007年飞速上涨,使过去一部分非经济开采的铀资源变成为经济可采量, 增加了可利用的天然铀储量。天然铀价格上涨, 还会刺激铀资源勘查的积极性, 从而会找到更多铀矿储量。铀矿产业会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得到更大的发展。对铀矿产业的投资必然得到相当的回报。

2、核电相关设备制造国产率进一步提高,相应成本更低

秦山核电站一期的造价为5900人民币/千瓦,大亚湾为2030美元/千瓦,折合约16800人民币/千瓦,是前者的2.86倍左右。通过核电设备国产化,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从而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核电国产化率,秦山Ⅱ为55%;秦Ⅱ扩将达70%;岭澳Ⅰ为30%,岭澳Ⅱ的一号机组达50%,二号机组将达70%。随着我国逐渐掌握核电核心设备的制造技术,国产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届时核电站建设成本会更低,我国核电设备厂商也必然因此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对核电设备产业投资带来的收益是值得期许的。

(二)行业总体评价和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日见突出。如果说几年前,核电还只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选项的话,现在则是必须走的一条道路了。而且核电在电力行业中具有最高的盈利和最好的稳定性,在当前更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追捧,这个时期对核电的投资几乎是没有风险且有重利可图。

对各种情况综合来看,对核电投资的优先级首先应该是浙江、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次为湖南、安徽为代表的中部省份;具体到相关行业,则以核电投资与运营业最先,铀矿产业其次,与核电相关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再次之。


相关内容

  • 2016年核电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核电设备行业研究分析及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287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

  • 2016年核电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核电行业研究分析及市场 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8117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 ...

  • 核电行业研究报告_目录
  • 公司背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互联网+转型咨询.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 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数据库营销服务等专项市场研究解决方案. 前瞻产业研究院现有480多 ...

  • 中国核电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 目 录 1 相关政府机构......................................................................................................... 1 2 核电企业集团...................... ...

  • 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
  • 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 情况的报告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能源局 中国地震局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立即部署对全国核设施开展综合安全检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地震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共同组织实施了运行和在建核电厂 ...

  • 我国核电站电缆研究与分析
  • 摘 要:我国核电站的电缆系统主要分布于电气厂房电缆夹层.核反应堆厂房.核辅助厂房.汽轮机厂房.机械廊道.电气廊道等,大多数电缆都集中在核辅助厂房主控制室内的控制配线架和电气厂房的电气配电盘和DCS盘柜的配线架上,用于电力传输.控制.计算机.仪表.测量等.文章主要研究与分析我国核电站电缆的分类.标准及 ...

  • 核电站的安全预测及分析
  • 核电站的安全预测及分析 谷江源,黄 冲,晋超超 摘要: 本文就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建立了相关模型,根据模型对核电站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预 测. 对于问题一,查阅资料得1990-2011年我国发电量与用电量详情,得出用电量,发电量以及去核缺口量的变化趋势,用边际效应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建立核电 ...

  • 我国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态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态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作者:陈俊国 郭廷凯 马得勋 丁环宇 汪明飞 冷怀明 秦宇彤 徐辉 沈娟 罗长坤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3期 [摘 要]本文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核电产业技术.法规.应急体系 ...

  • 绿色经济发展宏观分析
  • 绿色经济发展宏观分析 --核电站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 摘要: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高效,其中核电站经济的高效发展尤其突出.我国现行的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在经济效益方面成果显著,同时对周边经济也有极大的带动作用.最近,山东荣成石岛核电站的再次动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此,笔者即以山东荣成石岛核电站的建设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