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帝国的反恐之累

本・拉登死了,很可能是一发子弹就要了他的命。本・拉登的死是不是来得有点太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算了笔账: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的两场战争,共花了1万多亿美元,夺走了15万人的生命。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9・11事件后的纽约证交所。

  2001年9月17日,纽约证交所在恐怖袭击后复市的铃声震响后,不到22分钟,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600多点,5900亿美元化为乌有。整个世界惴惴不安地注视着美利坚帝国的未来走向。

  随后传来的信息表明,本・拉登的目的是十分清晰的。这个曾经在阿富汗拖垮了另一超级大国苏联的阴谋高手,是想借恐怖袭击来长时间地折腾美国。他发动的是一场持久战,一场消耗这个帝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久战。

  应当说,选择9・11那个时机发动袭击是相当“聪明”的。它在美国经济出现周期性下滑的关口狠狠地出手一击,对因互联网泡沫破裂而处于低迷的市场信心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在反恐的危机关头,美国只能进不能退。美联储不得不再次提升货币闸门,试图逆经济规律而行,遏止周期性下滑。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货币扩张和低利率政策接连出笼,借贷成本大大降低,促使美国民众拥向房地产。

  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不断上涨的房价又不断地激励着美国人的消费勇气。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

  一场伟大的消费运动开始了。那个时候,在纽约市中心的时报广场上,可以看见一幅巨大的标语,上写:“让纽约重新站起来��去商店购物!下馆子吃饭!”

  布什政府必须让美国人“绝对放心”。塔利班倒台、本・拉登逃亡、萨达姆覆灭,胜利接踵而至,而美国也因此而债台高筑。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时间5月10日上午9时30分),美国“国家债钟”显示的数据是[1**********]463.21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扛着46173.82美元。

  是泡沫就总有一天会破灭。早在2004年,就有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都发出警告:华尔街可能要出大问题。但是,在“悠悠万事,反恐为大”的关键时刻,布什总统哪里还有精力去应对这样的“细枝末节”呢?监管的阀门一旦大开,贪婪便如洪水狂泻,直到房地产泡沫破裂,金融海啸将这个帝国的经济推向衰退边缘。

  现在回头去看,很多人会把矛头对准当初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但那时的美国,换了谁去干这个主席,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吗?与其说这是一种选择,不如说这更是一种现实:一个拼了老命要追求绝对安全的美国。

  去年我有机会重返纽约。比起我2003年离开那里时,这座世界级都市的保安装置显然要更多也更先进。朋友告诉我,这些年来,纽约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许多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都安装了监视器,仅公交系统就安装了5000多个摄像头。像自由女神像、艾丽丝岛等游人较多的区域,已全部实行严格的安检。进入市区的重要路段,甚至还安装了最先进的检测“脏弹”(即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炸弹)的装置。

  在随后短短的两天里,我来来回回至少接受了数十次安检。在我住的酒店门口,常常会有数十人排成长队,轮番接受安检。我还碰到两位西装革履的绅士想从边上“溜”进,被保安拉回后大发雷霆。而更多的人则是像登机时那样,取出手机,解下皮带,伸臂,转身,规规矩矩地做出一整套连贯的动作。

  差不多10年前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这样一直在深刻地改变着纽约,改变着美国,也改变着世界。没有人知道美国的安保还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才能让美国人不再把恐怖袭击当成第一威胁,就像没有人能预测到下一次恐怖袭击会在何时发生一样,即使是本・拉登已经被击毙。

本・拉登死了,很可能是一发子弹就要了他的命。本・拉登的死是不是来得有点太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算了笔账: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的两场战争,共花了1万多亿美元,夺走了15万人的生命。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9・11事件后的纽约证交所。

  2001年9月17日,纽约证交所在恐怖袭击后复市的铃声震响后,不到22分钟,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600多点,5900亿美元化为乌有。整个世界惴惴不安地注视着美利坚帝国的未来走向。

  随后传来的信息表明,本・拉登的目的是十分清晰的。这个曾经在阿富汗拖垮了另一超级大国苏联的阴谋高手,是想借恐怖袭击来长时间地折腾美国。他发动的是一场持久战,一场消耗这个帝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久战。

  应当说,选择9・11那个时机发动袭击是相当“聪明”的。它在美国经济出现周期性下滑的关口狠狠地出手一击,对因互联网泡沫破裂而处于低迷的市场信心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在反恐的危机关头,美国只能进不能退。美联储不得不再次提升货币闸门,试图逆经济规律而行,遏止周期性下滑。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货币扩张和低利率政策接连出笼,借贷成本大大降低,促使美国民众拥向房地产。

  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不断上涨的房价又不断地激励着美国人的消费勇气。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

  一场伟大的消费运动开始了。那个时候,在纽约市中心的时报广场上,可以看见一幅巨大的标语,上写:“让纽约重新站起来��去商店购物!下馆子吃饭!”

  布什政府必须让美国人“绝对放心”。塔利班倒台、本・拉登逃亡、萨达姆覆灭,胜利接踵而至,而美国也因此而债台高筑。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时间5月10日上午9时30分),美国“国家债钟”显示的数据是[1**********]463.21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扛着46173.82美元。

  是泡沫就总有一天会破灭。早在2004年,就有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都发出警告:华尔街可能要出大问题。但是,在“悠悠万事,反恐为大”的关键时刻,布什总统哪里还有精力去应对这样的“细枝末节”呢?监管的阀门一旦大开,贪婪便如洪水狂泻,直到房地产泡沫破裂,金融海啸将这个帝国的经济推向衰退边缘。

  现在回头去看,很多人会把矛头对准当初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但那时的美国,换了谁去干这个主席,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吗?与其说这是一种选择,不如说这更是一种现实:一个拼了老命要追求绝对安全的美国。

  去年我有机会重返纽约。比起我2003年离开那里时,这座世界级都市的保安装置显然要更多也更先进。朋友告诉我,这些年来,纽约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许多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都安装了监视器,仅公交系统就安装了5000多个摄像头。像自由女神像、艾丽丝岛等游人较多的区域,已全部实行严格的安检。进入市区的重要路段,甚至还安装了最先进的检测“脏弹”(即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炸弹)的装置。

  在随后短短的两天里,我来来回回至少接受了数十次安检。在我住的酒店门口,常常会有数十人排成长队,轮番接受安检。我还碰到两位西装革履的绅士想从边上“溜”进,被保安拉回后大发雷霆。而更多的人则是像登机时那样,取出手机,解下皮带,伸臂,转身,规规矩矩地做出一整套连贯的动作。

  差不多10年前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这样一直在深刻地改变着纽约,改变着美国,也改变着世界。没有人知道美国的安保还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才能让美国人不再把恐怖袭击当成第一威胁,就像没有人能预测到下一次恐怖袭击会在何时发生一样,即使是本・拉登已经被击毙。


相关内容

  • 9.11事件带给我们的全球化启示
  • 9.11事件十周年的历史祭典已经落幕,但这一事件的更深层次本质仍有待于揭示.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和全球大动荡阴影在世界各地的现身与徘徊,人类社会正处于重大变动的前夜.而9.11事件正是引导我们勘破历史迷雾的一个最适合的切入点. 全球化时代的三轮冲击波 行人远去,越远背影越模糊,历史远去, ...

  •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_袁鹏
  • 5现代国际关系6 2005年第4期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 袁 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研究员) [内容提要]自两国建交以来,尤其是/9#11事件0以来,中美关系在若干重大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这些成就只意味着非战略性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或解决,而制约双方关系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仍然存在 ...

  •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钟摆交替
  • 作者:杨鸿玺 太平洋学报 2010年10期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0)04-0028-13 一."超越遏制"战略和孤立主义思潮 1.1 老布什政府具有过渡特征的"超越遏制"战略 苏联解体后,美国实现了期盼已久 ...

  • 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
  • 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 5月底,北京社会面反恐防暴工作全面升级:85万名平安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巡逻:10万人收集涉恐涉暴信息:22个进京检查站实行一级查控,逢车必查:31条公交线路每车将配备乘务安全员:群众举报涉恐涉暴线索奖励办法发布,重要线索奖励不低于4万元,上不封顶„„ 媒体报道,与此同时, ...

  • 谈当代美国移民政策的改革_刘燏
  • 2010年第4期(总第116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No.4,2010 General.No.116 谈当代美国移民政策的改革 刘燏 (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 摘要: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

  • 人类各个历史时期上的最强大帝国
  • 标签: 杂谈 约700万年前:乍得民族(人类历史从此开始) 约580万年前:肯尼亚民族.埃塞俄比亚民族(并列) 非洲黑人民族 自从约700万年前今天非洲乍得共和国境内孕育了人类的祖先古乍得人后,善于长跑的非洲黑人民族在马拉松式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领跑了接近700万年.700万年后,非洲兄弟的智慧足以征 ...

  •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的民族
  • 约700万年前:乍得民族(人类历史从此开始) 约580万年前:肯尼亚民族.埃塞俄比亚民族(并列) 非洲黑人民族 自从约700万年前今天非洲乍得共和国境内孕育了人类的祖先古乍得人后,善于长跑的非洲黑人民族在马拉松式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领跑了接近700万年.700万年后,非洲兄弟的智慧足以征服飞禽走兽,但 ...

  • 工作文件应对恐怖主义的原则
  • 工作文件 委员会: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 议题: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应对措施 起草国:美利坚合众国沙特阿拉伯王国日本国土耳其共和国大韩民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加拿大索马里联邦共和国墨西哥合众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澳大利亚联邦叙利亚反对派及全国革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意大利共和国肯尼亚 ...

  • 白云先生看帝国(四):南海萨德铁幕再起,美国将彻底输掉新冷战
  • 南海萨德铁幕再起,美国将彻底输掉新冷战 一.南海仲裁与部署萨德,中美拉开了新冷战的大幕 随着南海仲裁和美韩部署萨德这两件事的发生,中美之间的新冷战,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既然是冷战,中美之间,就不可能在短期内爆发热战.更不要说是爆发全面战争了.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战争会在短期内爆发,也不用担心,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