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规则》试读:二——决胜千里之外(贵速)
上一篇讲庙算。讲完庙算,就该讲实战了。实战,第一步是野战,第二步是攻城。这里先讲野战。 兵权谋,强调“先计而后战”(《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先计”是先庙算,“后战”是后实战。这个定义,估计就是根据《孙子兵法》。 《计》篇讲庙算,定计是一段,用计是一段。定计是庙算,用计是野战和攻城。真正的庙算只限于定计。定计以后是“拜将授算”。这种仪式,《孙子》没有讲,但它提到“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军争》、《九变》)。“合军聚众”,不光是把军队组织起来,还要把他们武装起来。兵车,要从武库中拉出来,武器和甲盾要发下去,古人叫“授甲授兵”。“授甲授兵”,《孙子》也没讲,但《左传》有描述。这些事,都属于“内”。“内”是国内。 有了人,有了武器,两者加在一起,才叫“兵”。有了“兵”才谈得上“用兵”。用兵是在国外。古人说,“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管子·七法》),计定于内,才兵出于外。兵出于外,就是越过边境,开进敌国。“开进”的学问很大,这里也没讲,但《九地》篇的结尾讲了,可参看。开进以后,才有“示形”、“造势”,“因利制权”,“以佐其外”。“外”是国外。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庙算之前,庙算之后,战争的准备还有很多环节。此书没讲,但我们要心里有数。●1 ●1 第一是庙算前的武备,军赋制度和演习训练;第二是庙算后的拜将授算和授甲授兵;第三是出兵前的禡祭和誓师;第四是出兵前的伐交。 “作战”,“作”是发动,表示“始用战”;“战”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战”是泛指一切战争、战役和战斗,狭义的“战”则专指野战,特别是列阵而战的野战。讲到这一步,战争的序幕才真正拉开,“内”与“外”的转换才得以完成。 什么叫“野战”?我可以把这两个字拆开来讲。 (一)什么是“野” 我国古代,建城选址,讲究表里山河。山,有如城墙,可以作城市的屏障,但很少把城建在山上。他们选址,都是选择高山之下、大河之上,有水源又不会被水淹,比较平坦也比较高亢的地方。大河顺山谷流,冲积出平原,利于农业;大道沿河边走,构成道路网,利于交通,才是城市所依托。城市周围的“野”往往都是这种“野”,不是田野就是荒野,兵车易于开进,阵形易于展开。 中国早期有国野制,国野对立是城乡对立。国是首都(包括城里和城外的郊区),野是它外面的乡村。次级城市,古代叫都、县(都是有宗庙的大县),都、县的外面也有乡村环绕,这种
乡村叫鄙。无论哪种城市,都是“农村包围城市”:城市是核心,乡村是外围,点是包在面里。打仗,总是从外往里攻,先打外面,再打里面。野战顺利,才会兵临城下。故野战是第一步,攻城是第二步。 总之,野战是在旷野里打。 (二)什么是“战” 《春秋左传》有“五十凡”(50个凡例),其中一条,叫“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意思是只有双方摆好阵势才能开打,这样的“战”才叫“战”。可见“战”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和“陈”(即“阵”的本字)有关,和车徒混编,靠阵法打仗有关。 春秋早期的野战,多在两国接壤的空旷地带,古人叫“疆埸”(埸音yì)。比如齐鲁长勺之战的长勺就是位于临淄和曲阜之间的边界上。当时,打法很简单,都是速战速决,短可短到一顿饭的工夫,长也长不过一天,双方摆好阵势,呼啦一冲,胜负立见。距离近,时间短。 这种打法,后来有改变。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深入敌国互为主客的战争逐渐增多。《孙子》把到国外打仗叫“为客”。“为客”的麻烦是补给线太长,花钱太多,耗时太久,时间和金钱都是问题。《作战》就是针对这两个问题。 总之,“野战”是泛指城市以外的战斗,●1 ●1 现代军语的“野战”是借自日语,日语是借中国古语翻译西语,英文叫field operation。field是森林和建筑以外的空地,和我们的概念还不完全一样。我们的“野”是指城外。有别于攻城的战斗。 我把《作战》分为五段: 第一段讲“费”,打仗费钱。 第二段讲“耗”,打仗耗时间。●2 第三段讲“抢”,取敌之利,就地补充。●2 这两条,《火攻》篇叫“费留”。 第四段讲“快”,强调速战速决。 第五段是说,将军要“知兵”,懂得上面的道理。 这五段,前两段是讲“用兵之害”,后两段是讲“用兵之利”。“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最后一段是总结。 2.1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打仗,要有钱有粮,有人有武器。这一切要精打细算。 军事家要精通战争经济学。 《孙子兵法》有一大特点是精于计算,处处都要算账。庙算只是预算,这里是第二次算账。 “凡用兵之法”,是《孙子》常用的说法。《作战》、《谋攻》、《军争》、《九变》、《九地》开头都有这类话(《谋攻》开头作“夫用兵之法”,《九地》开头作“用兵之法”,其他作“凡用兵之法”)。《谋攻》、《九变》的当中,《军争》篇的结尾,也有这类话(除《军争》篇的最后一句是“此用
兵之法也”,其他都作“故用兵之法”)。古书讲条例,喜欢用“凡”字,习称“凡例”或“发凡起例”。比如《春秋左传》有所谓“五十凡”,就是这种东西。“凡”字总是同“法”有关,同规则有关。“法”的反面是“变”,“变”是与规则相反的东西。“用兵之法”,不是使用武器的方法,而是使用军队或使用兵力的方法。军人是披坚执锐用武器武装起来的人,讲人自然有武器。战国以来,兵书多称“兵法”。“兵法”就是“用兵之法”的简称。兵书分两种,一种是军法,一种是兵法。军法是条例规定,讲的是建军之法、治兵之法。兵法是指挥艺术,讲的是行师之法、用兵之法。兵法是脱胎于军法,但还保留着它的某些特点。比如《司马法》讲军法,《尉缭子》讲军令,就经常用“凡”字开头的句式。这种句式可以叫“条例体”。《孙子》也有这类用法。这里是讲,当时的用兵规模一般有多大,要花多少钱。 下面的话,是先讲“兵马”,再讲“粮草”,再讲“花钱”。 (一)兵马 作者讲战争动员的规模,只用三句话,“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前两句是说战车有多少,后一句是说战士有多少。 读《作战》,读《谋攻》,我们要学点军制史,学点兵器史,知道古人靠什么打仗。 早期野战,商周时期,主要是车战。车战是靠马拉的战车。快马、轻车和利刃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发明。 马是军事文化的象征。比如两周时期的“司马”,就是古代的军事长官。比这更早,商代的军事长官,甚至就叫“马”。 马是欧亚大陆的“军事传染病”。驯化马,最早出现于中亚,距今约6000年。后来南传到西亚、北非,西传到欧洲,东传到东亚。美洲和澳洲比较晚,是欧洲殖民者带过去的。 马车也是中亚的发明,距今约4000年。马车是马和轮的结合,轮的发明很伟大,距今也有6000年。 马的使用,都是先拉车,后骑乘,全世界一样。故车兵先于骑兵。骑兵的发展要取决于很多条件,一是马嚼子(还有马笼头和缰绳),二是马鞍子(和肚带),三是马镫子,还有一身短打扮的“胡服”。 我国,古书说“奚仲作车”(《世本·作篇》佚文),似乎夏代就有车。但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驯化马和战车都是出现于商代晚期,距今约3000年。 古代军种,主要是陆军。●1 ●1 古代没有空军,除了陆军,只有海军。我国,用船打仗,不管内河,还是海上,都叫舟师或水师。欧洲古典时代,地中海沿岸的战争,经常都是两栖作战,海军很发达。同一时期,我国记载比较少,可考者只有吴越两国的舟师。陆军,早期是两个兵种,车兵、徒兵(步兵)混编;
晚期是三个兵种,车兵、骑兵、徒兵混编。《孙子》没有提到骑兵。 我国古代的三大兵种,车兵、步兵和骑兵,都和北方民族有很大关系。车兵,不是华夏的发明,而是北方民族的馈赠。步兵,本来很古老,但车战时代是附属于战车,不是独立建制的兵种。骑兵,早期也没有。春秋晚期,“毁车为行”(《左传》昭公元年),独立建制的步兵从晋国崛起,是为了对付擅长山地作战的戎狄,特别是山西北部的无终戎(注意:这种戎是属于“山戎”)。战国晚期,骑兵从赵国崛起,也是为了对付匈奴南下的骑兵。它们都和对付北方民族的流动作战有关。 草原地区对世界军事史的贡献很大。 这里讲车,车是野战的重要装备。 古代的车分两类,一类是战车,一类是辎重车。战车是马车,古人叫“小车”;辎重车是牛车,古人叫“大车”。《孙子》也讲这两种车。如下文“破车罢马”就是马车,“丘牛大车”就是牛车。但这里讲的两种车,都是战车,不包括牛车。 “驰车”是比较轻便,利于驰骋的战车;“革车”也是战车,相当“装甲车”,有皮甲装护,比较坚固,比较笨重。前者利于攻,后者利于守。曹操说,“驰车”是战车,“革车”是辎重车,不对。“革车”也是战车。●1 ●1 他是把“驰车”当《司马法》的“轻车”,“革车”当《司马法》的“重车”。但《司马法》的“轻车”是战车,“重车”是辎重车。古书中的“驰车”、“轻车”、“革车”都是马拉的战车,用以载人;“重车”是牛拉的辎重车,用以载兵器、衣装、粮秣。革车绝不是重车。 这里,“驰车”是以“驷”(音sì)计,“革车”是以“乘”(音shèng)计。“驷”是以马计,四匹马驾一辆车叫一驷;“乘”是以车计,一辆车叫一乘。“千驷”是1000辆,“千乘”也是1000辆。两种战车加一块儿,一共有2000辆。“带甲”,指穿戴甲胄的战士,数量是“十万”。早期,车徒编组,盛行十人制,一辆战车配甲士10人,3人在车上,7人在车下,其他徒兵,没有甲胄。战国,甲胄进一步普及,带甲之士,数量激增,古书常用这个词,但这个词,可能更早就有,比如《国语》的《吴语》和《越语》就有这个词。这里,“十万”是总数,既包括车上的,也包括车下的。古代战车,一般为三人制:车左居左,执弓矢;车御居中,执辔(缰绳);车右居右,执戈矛。如果将帅在车上,也是居中,执桴鼓。2000辆战车,车上的甲士要有6000人。其他人,94000人,是跟在战车后面跑。 商周时期,战争规模有多大?主要看两样,一是战车有多少,二是兵员有多少。 牧野之战,武王克商,据说“革
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总共只有300辆战车,3000名战士。春秋早期,还是这种制度。春秋时代的大国,一般都有1000辆战车,当时叫“千乘之国”(《左传》哀公十四年),但实际作战,往往只有几百辆。“千乘之国”,只有甲士一万,加上徒兵,大概也就三万多人。但春秋晚期不一样,有些大国已突破这一规模。如晋、楚两国,战车很多,大约在5000辆左右,兵力可能超过15万人。 这里讲的规模,是反映春秋晚期的规模。这个数字,比起春秋早、中期的车千乘、人三军(约37500人)当然要大。过去,辨伪学家说,春秋不可能有车两千、士十万,恐怕是低估了当时的水平。《孙子》的话,不一定是夸大。 (二)粮草 “千里馈粮”,是讲军队开拔后的运输补给问题,下文叫“远输”。 上面讲“兵马”,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十万人吃饭,是个大问题。2000辆战车配8000匹战马,也需要很多草料。这里还没算驾辎重车的牛。驾车的牛有多少,《司马法》讲的丘赋制度,是出一匹马就要出三头牛,照此推算,2000辆马车,就得配6000辆牛车。8000匹马,6000头牛,这个数字很大。 (三)花钱 “内外之费”,“内”是国内,“外”是国外。它包括三项开支。 “宾客之用”,“宾客”是外交使节。这里是指用于外交的巨大开支,当时的外交官,很多都是说客和间谍。这是第一项开支。 “胶漆之材”,胶漆是修缮战车、戈矛之柄、弓弩和盾牌的主要材料。这是第二项开支。 “车甲之奉”,战车和甲胄,要不断补充。这是第三项开支。 “日费千金”,这句话也见于《用间》篇,是讲每日的开支。我计算过,当时的“千金”是374公斤重的铜。古人常以“千金”形容价值很高,如“一诺千金”,后人还把富贵人家的女孩称为“千金”。这里是极言其多,不一定是精确数字。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是讲军队开拔,兵出于境。 此篇是讲野战,但并没有具体讲野战怎么进行,重点是讲战争动员,前提是我刚才讲的一系列制度。 用兵之害的头一条是费钱。 这段话很重要,它说明,中国古代,战争动员,规模非常大。早在春秋晚期,规模就很大。当时,一个面积不足今日一省的国家,就能养一支两千辆战车、十万人的军队。春秋时期,大家挂在嘴边的还是“千乘之国”,顶多有五千辆战车。到了战国时期,则常有“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的说法。 战国中期以来,七大国都有几十万军队,秦国甚至有上百万军队。当时,各国的领土和人口都很有限,但养兵之多,难以想象。比如,秦灭六国,光是著名的“四大战役”(伊阙之战、鄢之战、
华阳之战、长平之战),死伤就达上百万,完全是“世界大战”的水平。 2.2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有四个“久”字,都是讲耗费时间。耗费时间是“用兵之害”的第二条。 “其用战也”,是指投入野战。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战”是放在“攻城”前面讲,明显不同于“攻城”。●1 曹注无说。旧注多以“胜久”为一词,如杜牧曰:“胜久,谓淹久而后能胜也,言与敌相持久而后胜,则甲兵钝弊,锐气挫衄,攻城则人力殚尽屈折也。”梅尧臣曰:“虽胜且久,则必兵仗钝弊,而军气挫锐;攻城而久,则力必殚屈。”王皙曰:“屈,穷也。求胜以久,则钝弊折挫,攻城则益甚也。”张预曰:“及交兵合战也,久而后能胜,则兵疲气沮矣。千里攻城,力必困屈。” “胜久则钝兵挫锐”,过去有争论。下文有“故兵贵胜,不贵久”,似乎“胜”和“久”应分开读,但旧注多以“胜久”为一个词,认为“胜久”和“速决”相反,是胜于持久,即靠消耗战,把敌人拖垮。●1 作者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其实是自己把自己拖垮,不但对野战不利,还影响到下一步的攻城。“钝兵挫锐”,比较简单,是消耗兵力、挫伤锐气的意思。大家要注意,“胜久”是一个词,下文“故兵贵胜,不贵久”正是拆解这个词,意思是说,“胜”才是目的,“久”不是目的,我们看重的是“胜”,而不是“久”。大家不要把“胜”字放到上一句,读成“其用战也胜”。●2 ●2 古人也有这种读法,如贾林曰:“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兵贵全胜,钝兵挫锐,士伤马疲则屈。”现代学者多采用这种断句,如杨丙安《孙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7页;郭化若《孙子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54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4页;杨丙安(《孙子会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20—21页。案:明赵本学《孙子校解引类》说“‘胜’上疑脱一‘贵’字”,乃妄改。杨氏说《武经》系统各本如此,不确。宋本《武经七书》、金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都没有这个字。还有人说,“胜”、“速”双声,“胜”应读为“速”,也不可信。●3 “胜”是书母蒸部字,“速”是心母屋部字,古音相差甚远。 “攻城则力屈”,野战久拖不决,不仅对野战不利,还对
后面的“攻城”不利,造成后劲不足,攻城攻不动。这是讲连带的后果。“屈”(音ju),是耗尽的意思。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久”字。“久暴师”是长时间把自己的军队暴露在国外。“暴”(音pù)是暴露的意思。“国用不足”是指国家的财政入不敷出。 “屈力殚货”,“屈”,音义同于上文,“殚”(音dàn),也是消耗殆尽的意思。“人”是人力资源,既包括前方的将士,也包括后方的百姓。“货”是钱财。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诸侯”指交战双方以外其他国家的君主,“弊”是衰败。这也是讲野战久拖不决的后果。 (接上页) ●3 杨丙安《孙子会笺》,20—21页。“虽有智者”,简本作“虽知者”。“知者”等于“有智者”。“虽有智者”,不是说“即使是有/智慧的人”,而是说“即使是/有智慧的人”。 最后两句,作者的结论很简单,“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即兵家讲究的是快,宁肯在“快”字上下笨工夫,也绝不在“慢”字上抖机灵。 春秋早期,旷日持久的战役少,攻城也少。《孙子》讲的战争到底有多长,《作战》篇没说,但《用间》篇说了,是“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可见很长。这样长的战争,春秋时期好像还没有,比较像是后起的特点,战国时期的特点。 2.3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屈力〕(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六〕;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弓,戟楯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七〕。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这段话和下面一段是讲“用兵之利”,即什么对用兵有好处。 开头两句,“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是讲“用兵之利”和“用兵之害”的关系。“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用兵之害”有两条,一是费钱,二是耗时间。对策也是两条,一条是抢,一条是快。这里先讲第一条。 这段话是针对第一段话,第一段话讲战争规模大,补给线长,前方后方开销大,三大问题,关键是补给难。 补给之难分两方面,一是征发,二是运输。 (一)征发 征发属于军赋制度。《孙子》中的军赋制度,特点是什么都征,第一是征兵员,第二是征马
车、牛车(包括马牛)和各种武器,第三是征粮草,这里都讲到了。 本篇开头,“带甲十万”是讲第一样;“驰车千驷,革车千乘”是讲第二样,“千里馈粮”是讲第三样。 下文,“破车罢马,甲胄矢弓,戟楯矛橹,丘牛大车”,也是讲第二样。 (二)运输 作者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远输”是长途运输,补给线太长。上面讲的“千里馈粮”就是“远输”。“远输”的危害是劳民伤财。 读这段话,我们可以看一下后面。《用间》篇开头有段话,也是讲“远输”。它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远输”对百姓的伤害是,10万人打仗,要有70万家负责后勤保障,很多人被政府征调,全在这条补给线上搞运输,顾不上种地,把家里的地荒了,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叫“百姓贫”。 还有一个伤害,是物价上涨。古代打仗,军队所过,常设军市,突然跑来一堆人,需求太大,供给不足,会引起物价上涨。老百姓不但要吃没吃,手里的钱也毛了,这叫“百姓财竭”。 如此劳民伤财,再从国内征发,是雪上加霜。 这里提到“丘役”。丘役就是“丘赋”(《左传》昭公四年)。 丘赋的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现在还不太清楚。至少春秋中期的晚段已有。如公元前590年,鲁“作丘甲”(《春秋》成公元年),就是较早的记载。公元前538年,“郑子产作丘赋”(《左传》昭公四年),也是这种制度。兵书,《司马法》中有这种制度,《孙子》中也有这种制度。 《司马法》讲军赋,分两种,都是“算地出卒”。一种是十进制,一种是四进制。十进制,是按井、通、成、终、同、封、畿出赋。四进制是按井、邑、丘、甸、县、都出赋。 这里的“丘役”是属于后一种。它是从丘这一级征牛马,从甸一级征战车、辎重车和战士,并包括甲、盾、戈等兵器。 丘出的牛马,《司马法》佚文叫“匹马丘牛”。这里也提到“丘牛大车”。 战争有三大消耗,一是粮食短缺,二是武器消耗,三是人员伤亡。 (一)粮草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一条很重要。人要吃饭,马要吃草,没有粮草怎么打仗? 古代军赋,兵员、车马是主要征集对象。比如《司马法》佚文讲的两种出军制度,就是如此。它们都没提粮草。但春秋晚期以来,因为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时间延长,粮草的问题越来越重要。 说到征粮草,有件事很有名。公元前484年,季康子想以“田”为征发单位,在鲁国征军粮。“田”是什么?“田”就是“井”,一井之地,
合900亩。上面提到,《司马法》的两种军赋,都是以“井”为基础。事先,季康子派他的管家,孔子的学生冉求,向孔子征求意见。孔子对这种新制度很不满,有尖锐批评。他批评什么?主要是说,征粮太多,不合古制。 孔子的话,有两种记载,分别见于《左传》哀公十一年和《国语·齐语》,两条不一样。后一条比前一条更重要,它直接提到粮草的征发。原文是: 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国语·齐语》) 孔子说的“先王”之法,应该出自当时还在的“周公之典”(见《春秋左传》哀公十一年)。他说,周公征粮是量力而征,远近、有无、老幼、鳏寡、孤独、病弱,都要斟酌,打仗才征,不打仗不征。征,也很少,顶多一井出40把禾秆、1把柴禾、16斗米。●1 ●1 一井,也叫一田,方一里(1里×1里),合900亩。禾是用来喂牛马的禾秆。刍是用来烧火做饭的柴禾,也叫刍藳。米是人吃的谷米,没舂的叫粟,脱壳的叫米。稯禾是40把禾秆,秉刍是1把柴禾,缶米是16斗米。 一井出16斗米是什么概念?我可以替大家算一下。 (1)古代“算地出卒”,不管10家出一个兵,7.68家出一个兵(均见于《司马法》佚文),一井顶多出一个兵。这16斗米是多少?是一个士兵的口粮。 (2)古代士兵,每顿饭,标准分五等:“半食”,每顿吃1/2斗;“参食”,每顿吃1/3斗;“四食”,每顿吃1/4斗;“五食”,每顿吃1/5斗;“六食”,每顿吃1/6斗(《墨子·杂守》)。 (3)当时人,每天吃几顿饭?一般是两顿饭。每个士兵,定量最高,一天也顶多吃一斗米;最低,一天只能吃1/3斗。 (4)这样算下来,16斗米,最多能吃48天,最少能吃16天,平均下来,大约也就是一个月的口粮。 西周时期,春秋早中期,战争规模小,时间短,这点粮草也就够了。但照《孙子》讲的“凡用兵之法”,10万口人吃饭,8000匹马吃草(还没算牛),恐怕不行。所以,上面讲的那个故事,故事的结果是,第二年一开春,季氏一意孤行,不管孔子高兴不高兴,还是按田征赋(《春秋》哀公十二年、《左传》哀公十二年)。 (二)装备 粮草有了,还有武器。 第一类武器是车,战车和辎重车: (1)“破车罢马”。是指马车,包括上面说的驰车和革车。 (2)“丘牛大车”。是从丘征发上来,用牛拉的辎重车。 这两种车,上面已经谈到。 第
二类武器是单兵使用的武器和护具: (1)“甲胄矢弓”。 (2)“戟楯矛橹”。楯音dùn,同盾;橹音lǔ,是大可蔽身的盾牌。“矛橹”,《十一家注》本作“蔽橹”,“橹”或“蔽橹”都是长可蔽身的大盾。 甲,用来护体;胄,用来护头;盾、橹,用来抵挡矢石。这些是防御性的武器,类似动物的甲壳。 进攻性的武器,戟、矛、弓、矢,都是靠锋刃杀人,类似动物的爪牙和犄角。 戟,同戈是一类,是戈的变形,详下。 矛,是刺兵,一锋两刃,以锋为主。 弓矢,以弓送矢,以矢杀人,可用于远程射杀。 《十一家注》本,“弓矢”作“矢弩”。弩是用弩机控弦的射具,杀伤力比一般的弓矢更大。 这里没提到的武器是戈和剑。 戈,是勾兵。戈头用青铜制造,叫“戈”,戈柄用竹木制造,叫“柲”。戈头,形状有点像镰刀,横置于长柄上,与长柄垂直。其前端,有如刀的锋刃,叫“援”;后端,有如刀的短柄,叫“内”;援、内之间有横格,用以缚柲,叫“阑”。戈的特点是“旁敲侧击”,用“勾啄”(勾和凿)的方法杀人,因此柄是扁的。 商代的戈,以一字形为主,有援有内,并流行銎内戈、曲内戈、三角援戈,丁字形戈的也已出现。 两周时期的戈,以丁字形为主。这种戈,戈刃向下延伸,叫“胡”;在阑侧加孔,便于穿绳缚柲,叫“穿”(从一穿到四穿不等)。丁字形的戈,通常是由援、胡、内三部分组成。 战国秦汉,戈加矛刺,向十字形发展,才有多枝的戟。戟的本义,就是指多枝。它的发展趋势是,戈援逐渐上扬,援胡连线逐渐接近45°,戈内也逐渐上扬。戈援、戈内,每一面都有刃,前冲,侧击,左右挥砍,每个方向都有杀伤力。三叉戟、多戈戟,也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剑,也是一锋两刃,但与戈、矛、戟不同,属于短兵,没有柄,主要用于近身格斗。 古代打仗,武器从哪儿来?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春秋早期的制度,武器藏在国家的武库里,民间不大有,出兵前才授甲授兵;另一种是春秋晚期的制度,武器不光由国家供应,还从民间征发。如《司马法》讲丘赋,说丘甸要出戈、盾(佚文)。《春秋》说鲁“作丘甲”(成公元年),还从丘甸征甲。 战国以来,武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光从民间征发不够,还靠罪犯制造。当时,有用货币、实物或劳役抵罪的制度。用来抵罪的东西,经常是武器,如睡虎地秦简的律令,就有用甲、盾赎刑的例子。出土发现,很多兵器都是犯人造。 武器,车最贵。夺车等于夺坦克。作者说,“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对兵车最看重。 (三)兵员 战斗减员,非战斗减员
,情况如何,原书未说,但减员就要补充。从哪儿补充?从远离身后的大后方?太远。如果能利用敌方的战斗人员,岂不更好?下文“卒善而养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 针对三大消耗,作者的对策是: (1)“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这是讲吃敌人的粮食。 “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是说不要多次征发。这里“役”是征发人力,“籍”是注册登记。古代老百姓,吃粮当兵,要注册登记,登记姓名、籍贯,来自某郡某县某里,这叫“伍籍”。“役不再籍”,是说国内征兵,征多少算多少,出兵之后,就不再从国内抓壮丁。“粮不三载”,是说军粮也不再从国内运输。“再”、“三”不是实际数目,只是表示多次。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作者说“役不再籍,粮不三载”,那一切吃的用的从哪里来?答案是,先从国内征一次,以后就不征了,什么都靠敌人,一切就地解决。 “故智将务食于敌”,就是讲吃敌人的粮食。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是说就地征粮和从国内征粮相比便宜得多,价格比是1∶20。古代称粮食多用量器,称草料多用衡器。“食敌一钟”是讲粮食。“钟”是齐国的容量单位。齐国量制分两种。姜齐量制是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四釜为钟,属于四进制;陈齐量制是四升为豆,五豆为釜,五釜为区,十区为钟,属于十进制。两种量制,都是以“钟”为最高一级。姜齐量制的“钟”是256升,陈齐量制的“钟”是1000升。孙武时代的“钟”应该是前一种,折合今制,约合205公升。“秆一石”是讲草料。“”同萁(音qí),是豆秸。“秆”(音gǎn),是谷草。这两样都属于草料。“石”(音shí,今读dàn),是重量单位。齐国的一石,折合今制,约合30公斤。 (2)“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这是讲夺取敌人的战车。作者说,杀敌靠愤怒,夺敌靠奖赏。如果有人能夺取10辆战车,一定要奖赏先得者。“更其旌旗”,是说更换旌旗,把敌车变成己车。 (3)“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这是讲兵员和武器的补充。怎么补充?不是从后方往前方送,而是取之于敌,就地补充。“车杂而乘之”,是把缴获的战车和自己的战车混编在一起。这是补充武器。“卒善而养之”,是优待俘虏,把俘虏养起来,反过来为我方作战。这是补充兵员。这两条,前一条容易,后一条难。 古代战争很残酷,种族灭绝,司空见惯
。这是笨办法。如果不杀,抓回来当奴隶,才比较聪明。但养活奴隶,谈何容易?它有两大前提,一是除了自己吃,还有余粮,二是有办法对付俘虏暴动。仔细想想,全是人对付动物的办法。●1 ●1 人类打猎,最初也是逮住就杀,后来才学会畜养、繁育和驯化动物。畜养、繁育和驯化的前提也是这两条,一要有多余的粮食,二要有足够的安全。 当时,俘虏人的人比现在残忍,被俘虏的人比现在害怕,非常敏感。 古代战争,对待俘虏,经常是活埋。比如长平之战,赵军在战场上只死了5万人,40万人都是俘虏。这么多人,吃住疗伤怎么办?发生暴动怎么办?白起很头疼,也很害怕。古人碰到这种事,想法很简单,干脆全都杀掉。怎么杀?用刀剑斩杀,太麻烦,他们觉得,活埋最省事,所以“诈杀降卒”很普遍。白起说,“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除把年幼的240人放归,全部活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1 ●1 《史记·赵世家》:“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过遗址中的永录1号尸骨坑,坑中尸骨几乎都是先杀后埋,推测是阵亡的赵卒。参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6期,33—40页。案:长平之战的遗址尚未全面揭露,永录1号尸骨坑只是个面积不足25平方米,埋尸130个的小坑。这一发现,既不能证实也不能推翻司马迁的记载。有人怀疑司马迁的说法,参看:王树新等《战国长平之战新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95—99页。司马迁的年代离长平之战(前260年)并不太久,他讲七国史,秦国史料最丰富,秦尚首功,对斩首捕虏的记载最重视,此说不容轻易否定。更何况,坑杀降卒,古代很普遍,当时杀人多,不止这一数字。这里仍用《史记》旧说。 秦灭六国是这样,六国造反也是这样,一报还一报。比如项羽,就是到处坑杀。司马迁说,楚军沿途“阬杀人以千万数,布常为首虐”(《史记·黥布列传》)。新安之战,“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理由是“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史记·项羽本纪》),同样害怕俘虏暴动。●2 我们不要以为,只有古代野蛮人才会这么干。现代战争,虐杀俘虏,包括活埋,这样的事仍然很多。南京大屠杀就是显例。 《孙子》的时代,还没有《日内瓦公约》,也没
有“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这一说。联系这样的背景读《孙子》,你会觉得,“卒善而养之”,实在不容易。 粮食就地补充,武器就地补充,兵员就地补充。这三条加起来,就是所谓“胜敌而益强”。 2.4 故兵贵胜,不贵久。 这段话只有七个字,是讲“用兵之利”在于“速”。 它是针对第二段。第二段说“用兵之害”在于“久”,这里就是针对“久”。“久”的反义词是“速”。 前人注释这段话,都说“兵贵胜”是强调“速”。如孟氏说“贵速胜疾还也”,梅尧臣说“上所言,皆贵速也”。因此有人干脆在“胜”字上加了个“速”字。如赵本学《孙子校解引类》就提到过这类妄改,说“一本‘胜’上有‘速’字,非●2 坑杀降卒的将军,内心也不是滋味,往往害怕是”。 (接上页) 报应。如白起自杀前就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李广跟王朔发牢骚,说自己身经百战,反无尺寸之功以封侯。王朔说,“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李广说,“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史记·李将军列传》)。上面提到,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胜”应读为“速”,●3 也不对。 我们不必添字解经,也不必改字解经。 作者说“兵贵胜,不贵久”,从字面含义讲,他强调的是“胜”而不是“速”。但我们应该分析一下他所谓的“胜”。 打仗,目的都是求胜。“胜”是什么意思?只是把敌人打败打服,让对方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是拼消耗,不是拼持久。胜可胜于“速”,也可胜于“久”。胜于“久”,就是第二段讲的“胜久”。“胜久”是持久战,靠持久取胜。这里讲“不贵久”,就是不贵“胜久”,不贵“胜久”贵什么?当然是贵“胜速”。这样的“胜”当然是“速胜”。●3 杨丙安《孙子会笺》,20—21、31—32页。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快”对军事很重要。 古代战争,骑马民族的特点是速度快,来如洪水,去如飘风。《孙子》论战,主于“为客之道”,也强调快。古今中外,到别国作战,毫无例外,都强调快。 快的道理是什么?是怕补给跟不上,反制措施是什么?是拖、耗。这是以慢制快。对方拖、耗怎么办?还有反反制措施。反反制措施是什么?主要是抢。不抢不行。你抢,他就坚壁清野,斗争是反反复复。 骑马民族之所以快,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补给方式,牛羊随行,不需转输粮饷。他们擅长抄掠,擅长就地补充给养。抢是对付拖、耗。他们是靠抢掠维持其“无后方作战”。历史
上的侵略战争都靠“抢”,《孙子》的办法也是“抢”。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对付德国,中国对付日本,都是采用持久战。毛泽东写《论持久战》就是讲这种反制措施。他说,战略可以持久,但战术还靠速决。●1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字典纸四卷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228—229页。 快仍然很重要。 2.5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段话是全篇的结语,可以和《计》篇的开头对着看。 “知兵之将”的“兵”是军队或军事,不要翻成“武器”,不要翻成“战争”。军旅之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当将军的不可不细心研究。《计篇》开头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知兵之将”,就是深明此理的将军。 “司命”,是天上的星官,掌握人的生命。《史记·天官书》说,文昌宫有六星,其中第四星叫司命。司命是定人死生寿夭的神。文昌六星,还有一颗星叫司中,是第五星。司中也叫“司过”或“司祸”,则是计人罪过,定人寿数的神。前者是大司命,后者是少司命。《孙子》把将军比喻为这种神,是因为人民的死生、国家的安危,全都攥在他一个人的手里。
《唯一的规则》试读:二——决胜千里之外(贵速)
上一篇讲庙算。讲完庙算,就该讲实战了。实战,第一步是野战,第二步是攻城。这里先讲野战。 兵权谋,强调“先计而后战”(《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先计”是先庙算,“后战”是后实战。这个定义,估计就是根据《孙子兵法》。 《计》篇讲庙算,定计是一段,用计是一段。定计是庙算,用计是野战和攻城。真正的庙算只限于定计。定计以后是“拜将授算”。这种仪式,《孙子》没有讲,但它提到“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军争》、《九变》)。“合军聚众”,不光是把军队组织起来,还要把他们武装起来。兵车,要从武库中拉出来,武器和甲盾要发下去,古人叫“授甲授兵”。“授甲授兵”,《孙子》也没讲,但《左传》有描述。这些事,都属于“内”。“内”是国内。 有了人,有了武器,两者加在一起,才叫“兵”。有了“兵”才谈得上“用兵”。用兵是在国外。古人说,“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管子·七法》),计定于内,才兵出于外。兵出于外,就是越过边境,开进敌国。“开进”的学问很大,这里也没讲,但《九地》篇的结尾讲了,可参看。开进以后,才有“示形”、“造势”,“因利制权”,“以佐其外”。“外”是国外。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庙算之前,庙算之后,战争的准备还有很多环节。此书没讲,但我们要心里有数。●1 ●1 第一是庙算前的武备,军赋制度和演习训练;第二是庙算后的拜将授算和授甲授兵;第三是出兵前的禡祭和誓师;第四是出兵前的伐交。 “作战”,“作”是发动,表示“始用战”;“战”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战”是泛指一切战争、战役和战斗,狭义的“战”则专指野战,特别是列阵而战的野战。讲到这一步,战争的序幕才真正拉开,“内”与“外”的转换才得以完成。 什么叫“野战”?我可以把这两个字拆开来讲。 (一)什么是“野” 我国古代,建城选址,讲究表里山河。山,有如城墙,可以作城市的屏障,但很少把城建在山上。他们选址,都是选择高山之下、大河之上,有水源又不会被水淹,比较平坦也比较高亢的地方。大河顺山谷流,冲积出平原,利于农业;大道沿河边走,构成道路网,利于交通,才是城市所依托。城市周围的“野”往往都是这种“野”,不是田野就是荒野,兵车易于开进,阵形易于展开。 中国早期有国野制,国野对立是城乡对立。国是首都(包括城里和城外的郊区),野是它外面的乡村。次级城市,古代叫都、县(都是有宗庙的大县),都、县的外面也有乡村环绕,这种
乡村叫鄙。无论哪种城市,都是“农村包围城市”:城市是核心,乡村是外围,点是包在面里。打仗,总是从外往里攻,先打外面,再打里面。野战顺利,才会兵临城下。故野战是第一步,攻城是第二步。 总之,野战是在旷野里打。 (二)什么是“战” 《春秋左传》有“五十凡”(50个凡例),其中一条,叫“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意思是只有双方摆好阵势才能开打,这样的“战”才叫“战”。可见“战”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和“陈”(即“阵”的本字)有关,和车徒混编,靠阵法打仗有关。 春秋早期的野战,多在两国接壤的空旷地带,古人叫“疆埸”(埸音yì)。比如齐鲁长勺之战的长勺就是位于临淄和曲阜之间的边界上。当时,打法很简单,都是速战速决,短可短到一顿饭的工夫,长也长不过一天,双方摆好阵势,呼啦一冲,胜负立见。距离近,时间短。 这种打法,后来有改变。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深入敌国互为主客的战争逐渐增多。《孙子》把到国外打仗叫“为客”。“为客”的麻烦是补给线太长,花钱太多,耗时太久,时间和金钱都是问题。《作战》就是针对这两个问题。 总之,“野战”是泛指城市以外的战斗,●1 ●1 现代军语的“野战”是借自日语,日语是借中国古语翻译西语,英文叫field operation。field是森林和建筑以外的空地,和我们的概念还不完全一样。我们的“野”是指城外。有别于攻城的战斗。 我把《作战》分为五段: 第一段讲“费”,打仗费钱。 第二段讲“耗”,打仗耗时间。●2 第三段讲“抢”,取敌之利,就地补充。●2 这两条,《火攻》篇叫“费留”。 第四段讲“快”,强调速战速决。 第五段是说,将军要“知兵”,懂得上面的道理。 这五段,前两段是讲“用兵之害”,后两段是讲“用兵之利”。“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最后一段是总结。 2.1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打仗,要有钱有粮,有人有武器。这一切要精打细算。 军事家要精通战争经济学。 《孙子兵法》有一大特点是精于计算,处处都要算账。庙算只是预算,这里是第二次算账。 “凡用兵之法”,是《孙子》常用的说法。《作战》、《谋攻》、《军争》、《九变》、《九地》开头都有这类话(《谋攻》开头作“夫用兵之法”,《九地》开头作“用兵之法”,其他作“凡用兵之法”)。《谋攻》、《九变》的当中,《军争》篇的结尾,也有这类话(除《军争》篇的最后一句是“此用
兵之法也”,其他都作“故用兵之法”)。古书讲条例,喜欢用“凡”字,习称“凡例”或“发凡起例”。比如《春秋左传》有所谓“五十凡”,就是这种东西。“凡”字总是同“法”有关,同规则有关。“法”的反面是“变”,“变”是与规则相反的东西。“用兵之法”,不是使用武器的方法,而是使用军队或使用兵力的方法。军人是披坚执锐用武器武装起来的人,讲人自然有武器。战国以来,兵书多称“兵法”。“兵法”就是“用兵之法”的简称。兵书分两种,一种是军法,一种是兵法。军法是条例规定,讲的是建军之法、治兵之法。兵法是指挥艺术,讲的是行师之法、用兵之法。兵法是脱胎于军法,但还保留着它的某些特点。比如《司马法》讲军法,《尉缭子》讲军令,就经常用“凡”字开头的句式。这种句式可以叫“条例体”。《孙子》也有这类用法。这里是讲,当时的用兵规模一般有多大,要花多少钱。 下面的话,是先讲“兵马”,再讲“粮草”,再讲“花钱”。 (一)兵马 作者讲战争动员的规模,只用三句话,“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前两句是说战车有多少,后一句是说战士有多少。 读《作战》,读《谋攻》,我们要学点军制史,学点兵器史,知道古人靠什么打仗。 早期野战,商周时期,主要是车战。车战是靠马拉的战车。快马、轻车和利刃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发明。 马是军事文化的象征。比如两周时期的“司马”,就是古代的军事长官。比这更早,商代的军事长官,甚至就叫“马”。 马是欧亚大陆的“军事传染病”。驯化马,最早出现于中亚,距今约6000年。后来南传到西亚、北非,西传到欧洲,东传到东亚。美洲和澳洲比较晚,是欧洲殖民者带过去的。 马车也是中亚的发明,距今约4000年。马车是马和轮的结合,轮的发明很伟大,距今也有6000年。 马的使用,都是先拉车,后骑乘,全世界一样。故车兵先于骑兵。骑兵的发展要取决于很多条件,一是马嚼子(还有马笼头和缰绳),二是马鞍子(和肚带),三是马镫子,还有一身短打扮的“胡服”。 我国,古书说“奚仲作车”(《世本·作篇》佚文),似乎夏代就有车。但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驯化马和战车都是出现于商代晚期,距今约3000年。 古代军种,主要是陆军。●1 ●1 古代没有空军,除了陆军,只有海军。我国,用船打仗,不管内河,还是海上,都叫舟师或水师。欧洲古典时代,地中海沿岸的战争,经常都是两栖作战,海军很发达。同一时期,我国记载比较少,可考者只有吴越两国的舟师。陆军,早期是两个兵种,车兵、徒兵(步兵)混编;
晚期是三个兵种,车兵、骑兵、徒兵混编。《孙子》没有提到骑兵。 我国古代的三大兵种,车兵、步兵和骑兵,都和北方民族有很大关系。车兵,不是华夏的发明,而是北方民族的馈赠。步兵,本来很古老,但车战时代是附属于战车,不是独立建制的兵种。骑兵,早期也没有。春秋晚期,“毁车为行”(《左传》昭公元年),独立建制的步兵从晋国崛起,是为了对付擅长山地作战的戎狄,特别是山西北部的无终戎(注意:这种戎是属于“山戎”)。战国晚期,骑兵从赵国崛起,也是为了对付匈奴南下的骑兵。它们都和对付北方民族的流动作战有关。 草原地区对世界军事史的贡献很大。 这里讲车,车是野战的重要装备。 古代的车分两类,一类是战车,一类是辎重车。战车是马车,古人叫“小车”;辎重车是牛车,古人叫“大车”。《孙子》也讲这两种车。如下文“破车罢马”就是马车,“丘牛大车”就是牛车。但这里讲的两种车,都是战车,不包括牛车。 “驰车”是比较轻便,利于驰骋的战车;“革车”也是战车,相当“装甲车”,有皮甲装护,比较坚固,比较笨重。前者利于攻,后者利于守。曹操说,“驰车”是战车,“革车”是辎重车,不对。“革车”也是战车。●1 ●1 他是把“驰车”当《司马法》的“轻车”,“革车”当《司马法》的“重车”。但《司马法》的“轻车”是战车,“重车”是辎重车。古书中的“驰车”、“轻车”、“革车”都是马拉的战车,用以载人;“重车”是牛拉的辎重车,用以载兵器、衣装、粮秣。革车绝不是重车。 这里,“驰车”是以“驷”(音sì)计,“革车”是以“乘”(音shèng)计。“驷”是以马计,四匹马驾一辆车叫一驷;“乘”是以车计,一辆车叫一乘。“千驷”是1000辆,“千乘”也是1000辆。两种战车加一块儿,一共有2000辆。“带甲”,指穿戴甲胄的战士,数量是“十万”。早期,车徒编组,盛行十人制,一辆战车配甲士10人,3人在车上,7人在车下,其他徒兵,没有甲胄。战国,甲胄进一步普及,带甲之士,数量激增,古书常用这个词,但这个词,可能更早就有,比如《国语》的《吴语》和《越语》就有这个词。这里,“十万”是总数,既包括车上的,也包括车下的。古代战车,一般为三人制:车左居左,执弓矢;车御居中,执辔(缰绳);车右居右,执戈矛。如果将帅在车上,也是居中,执桴鼓。2000辆战车,车上的甲士要有6000人。其他人,94000人,是跟在战车后面跑。 商周时期,战争规模有多大?主要看两样,一是战车有多少,二是兵员有多少。 牧野之战,武王克商,据说“革
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总共只有300辆战车,3000名战士。春秋早期,还是这种制度。春秋时代的大国,一般都有1000辆战车,当时叫“千乘之国”(《左传》哀公十四年),但实际作战,往往只有几百辆。“千乘之国”,只有甲士一万,加上徒兵,大概也就三万多人。但春秋晚期不一样,有些大国已突破这一规模。如晋、楚两国,战车很多,大约在5000辆左右,兵力可能超过15万人。 这里讲的规模,是反映春秋晚期的规模。这个数字,比起春秋早、中期的车千乘、人三军(约37500人)当然要大。过去,辨伪学家说,春秋不可能有车两千、士十万,恐怕是低估了当时的水平。《孙子》的话,不一定是夸大。 (二)粮草 “千里馈粮”,是讲军队开拔后的运输补给问题,下文叫“远输”。 上面讲“兵马”,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十万人吃饭,是个大问题。2000辆战车配8000匹战马,也需要很多草料。这里还没算驾辎重车的牛。驾车的牛有多少,《司马法》讲的丘赋制度,是出一匹马就要出三头牛,照此推算,2000辆马车,就得配6000辆牛车。8000匹马,6000头牛,这个数字很大。 (三)花钱 “内外之费”,“内”是国内,“外”是国外。它包括三项开支。 “宾客之用”,“宾客”是外交使节。这里是指用于外交的巨大开支,当时的外交官,很多都是说客和间谍。这是第一项开支。 “胶漆之材”,胶漆是修缮战车、戈矛之柄、弓弩和盾牌的主要材料。这是第二项开支。 “车甲之奉”,战车和甲胄,要不断补充。这是第三项开支。 “日费千金”,这句话也见于《用间》篇,是讲每日的开支。我计算过,当时的“千金”是374公斤重的铜。古人常以“千金”形容价值很高,如“一诺千金”,后人还把富贵人家的女孩称为“千金”。这里是极言其多,不一定是精确数字。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是讲军队开拔,兵出于境。 此篇是讲野战,但并没有具体讲野战怎么进行,重点是讲战争动员,前提是我刚才讲的一系列制度。 用兵之害的头一条是费钱。 这段话很重要,它说明,中国古代,战争动员,规模非常大。早在春秋晚期,规模就很大。当时,一个面积不足今日一省的国家,就能养一支两千辆战车、十万人的军队。春秋时期,大家挂在嘴边的还是“千乘之国”,顶多有五千辆战车。到了战国时期,则常有“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的说法。 战国中期以来,七大国都有几十万军队,秦国甚至有上百万军队。当时,各国的领土和人口都很有限,但养兵之多,难以想象。比如,秦灭六国,光是著名的“四大战役”(伊阙之战、鄢之战、
华阳之战、长平之战),死伤就达上百万,完全是“世界大战”的水平。 2.2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有四个“久”字,都是讲耗费时间。耗费时间是“用兵之害”的第二条。 “其用战也”,是指投入野战。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战”是放在“攻城”前面讲,明显不同于“攻城”。●1 曹注无说。旧注多以“胜久”为一词,如杜牧曰:“胜久,谓淹久而后能胜也,言与敌相持久而后胜,则甲兵钝弊,锐气挫衄,攻城则人力殚尽屈折也。”梅尧臣曰:“虽胜且久,则必兵仗钝弊,而军气挫锐;攻城而久,则力必殚屈。”王皙曰:“屈,穷也。求胜以久,则钝弊折挫,攻城则益甚也。”张预曰:“及交兵合战也,久而后能胜,则兵疲气沮矣。千里攻城,力必困屈。” “胜久则钝兵挫锐”,过去有争论。下文有“故兵贵胜,不贵久”,似乎“胜”和“久”应分开读,但旧注多以“胜久”为一个词,认为“胜久”和“速决”相反,是胜于持久,即靠消耗战,把敌人拖垮。●1 作者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其实是自己把自己拖垮,不但对野战不利,还影响到下一步的攻城。“钝兵挫锐”,比较简单,是消耗兵力、挫伤锐气的意思。大家要注意,“胜久”是一个词,下文“故兵贵胜,不贵久”正是拆解这个词,意思是说,“胜”才是目的,“久”不是目的,我们看重的是“胜”,而不是“久”。大家不要把“胜”字放到上一句,读成“其用战也胜”。●2 ●2 古人也有这种读法,如贾林曰:“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兵贵全胜,钝兵挫锐,士伤马疲则屈。”现代学者多采用这种断句,如杨丙安《孙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7页;郭化若《孙子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54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4页;杨丙安(《孙子会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20—21页。案:明赵本学《孙子校解引类》说“‘胜’上疑脱一‘贵’字”,乃妄改。杨氏说《武经》系统各本如此,不确。宋本《武经七书》、金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都没有这个字。还有人说,“胜”、“速”双声,“胜”应读为“速”,也不可信。●3 “胜”是书母蒸部字,“速”是心母屋部字,古音相差甚远。 “攻城则力屈”,野战久拖不决,不仅对野战不利,还对
后面的“攻城”不利,造成后劲不足,攻城攻不动。这是讲连带的后果。“屈”(音ju),是耗尽的意思。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久”字。“久暴师”是长时间把自己的军队暴露在国外。“暴”(音pù)是暴露的意思。“国用不足”是指国家的财政入不敷出。 “屈力殚货”,“屈”,音义同于上文,“殚”(音dàn),也是消耗殆尽的意思。“人”是人力资源,既包括前方的将士,也包括后方的百姓。“货”是钱财。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诸侯”指交战双方以外其他国家的君主,“弊”是衰败。这也是讲野战久拖不决的后果。 (接上页) ●3 杨丙安《孙子会笺》,20—21页。“虽有智者”,简本作“虽知者”。“知者”等于“有智者”。“虽有智者”,不是说“即使是有/智慧的人”,而是说“即使是/有智慧的人”。 最后两句,作者的结论很简单,“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即兵家讲究的是快,宁肯在“快”字上下笨工夫,也绝不在“慢”字上抖机灵。 春秋早期,旷日持久的战役少,攻城也少。《孙子》讲的战争到底有多长,《作战》篇没说,但《用间》篇说了,是“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可见很长。这样长的战争,春秋时期好像还没有,比较像是后起的特点,战国时期的特点。 2.3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屈力〕(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六〕;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弓,戟楯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七〕。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这段话和下面一段是讲“用兵之利”,即什么对用兵有好处。 开头两句,“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是讲“用兵之利”和“用兵之害”的关系。“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用兵之害”有两条,一是费钱,二是耗时间。对策也是两条,一条是抢,一条是快。这里先讲第一条。 这段话是针对第一段话,第一段话讲战争规模大,补给线长,前方后方开销大,三大问题,关键是补给难。 补给之难分两方面,一是征发,二是运输。 (一)征发 征发属于军赋制度。《孙子》中的军赋制度,特点是什么都征,第一是征兵员,第二是征马
车、牛车(包括马牛)和各种武器,第三是征粮草,这里都讲到了。 本篇开头,“带甲十万”是讲第一样;“驰车千驷,革车千乘”是讲第二样,“千里馈粮”是讲第三样。 下文,“破车罢马,甲胄矢弓,戟楯矛橹,丘牛大车”,也是讲第二样。 (二)运输 作者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远输”是长途运输,补给线太长。上面讲的“千里馈粮”就是“远输”。“远输”的危害是劳民伤财。 读这段话,我们可以看一下后面。《用间》篇开头有段话,也是讲“远输”。它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远输”对百姓的伤害是,10万人打仗,要有70万家负责后勤保障,很多人被政府征调,全在这条补给线上搞运输,顾不上种地,把家里的地荒了,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叫“百姓贫”。 还有一个伤害,是物价上涨。古代打仗,军队所过,常设军市,突然跑来一堆人,需求太大,供给不足,会引起物价上涨。老百姓不但要吃没吃,手里的钱也毛了,这叫“百姓财竭”。 如此劳民伤财,再从国内征发,是雪上加霜。 这里提到“丘役”。丘役就是“丘赋”(《左传》昭公四年)。 丘赋的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现在还不太清楚。至少春秋中期的晚段已有。如公元前590年,鲁“作丘甲”(《春秋》成公元年),就是较早的记载。公元前538年,“郑子产作丘赋”(《左传》昭公四年),也是这种制度。兵书,《司马法》中有这种制度,《孙子》中也有这种制度。 《司马法》讲军赋,分两种,都是“算地出卒”。一种是十进制,一种是四进制。十进制,是按井、通、成、终、同、封、畿出赋。四进制是按井、邑、丘、甸、县、都出赋。 这里的“丘役”是属于后一种。它是从丘这一级征牛马,从甸一级征战车、辎重车和战士,并包括甲、盾、戈等兵器。 丘出的牛马,《司马法》佚文叫“匹马丘牛”。这里也提到“丘牛大车”。 战争有三大消耗,一是粮食短缺,二是武器消耗,三是人员伤亡。 (一)粮草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一条很重要。人要吃饭,马要吃草,没有粮草怎么打仗? 古代军赋,兵员、车马是主要征集对象。比如《司马法》佚文讲的两种出军制度,就是如此。它们都没提粮草。但春秋晚期以来,因为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时间延长,粮草的问题越来越重要。 说到征粮草,有件事很有名。公元前484年,季康子想以“田”为征发单位,在鲁国征军粮。“田”是什么?“田”就是“井”,一井之地,
合900亩。上面提到,《司马法》的两种军赋,都是以“井”为基础。事先,季康子派他的管家,孔子的学生冉求,向孔子征求意见。孔子对这种新制度很不满,有尖锐批评。他批评什么?主要是说,征粮太多,不合古制。 孔子的话,有两种记载,分别见于《左传》哀公十一年和《国语·齐语》,两条不一样。后一条比前一条更重要,它直接提到粮草的征发。原文是: 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国语·齐语》) 孔子说的“先王”之法,应该出自当时还在的“周公之典”(见《春秋左传》哀公十一年)。他说,周公征粮是量力而征,远近、有无、老幼、鳏寡、孤独、病弱,都要斟酌,打仗才征,不打仗不征。征,也很少,顶多一井出40把禾秆、1把柴禾、16斗米。●1 ●1 一井,也叫一田,方一里(1里×1里),合900亩。禾是用来喂牛马的禾秆。刍是用来烧火做饭的柴禾,也叫刍藳。米是人吃的谷米,没舂的叫粟,脱壳的叫米。稯禾是40把禾秆,秉刍是1把柴禾,缶米是16斗米。 一井出16斗米是什么概念?我可以替大家算一下。 (1)古代“算地出卒”,不管10家出一个兵,7.68家出一个兵(均见于《司马法》佚文),一井顶多出一个兵。这16斗米是多少?是一个士兵的口粮。 (2)古代士兵,每顿饭,标准分五等:“半食”,每顿吃1/2斗;“参食”,每顿吃1/3斗;“四食”,每顿吃1/4斗;“五食”,每顿吃1/5斗;“六食”,每顿吃1/6斗(《墨子·杂守》)。 (3)当时人,每天吃几顿饭?一般是两顿饭。每个士兵,定量最高,一天也顶多吃一斗米;最低,一天只能吃1/3斗。 (4)这样算下来,16斗米,最多能吃48天,最少能吃16天,平均下来,大约也就是一个月的口粮。 西周时期,春秋早中期,战争规模小,时间短,这点粮草也就够了。但照《孙子》讲的“凡用兵之法”,10万口人吃饭,8000匹马吃草(还没算牛),恐怕不行。所以,上面讲的那个故事,故事的结果是,第二年一开春,季氏一意孤行,不管孔子高兴不高兴,还是按田征赋(《春秋》哀公十二年、《左传》哀公十二年)。 (二)装备 粮草有了,还有武器。 第一类武器是车,战车和辎重车: (1)“破车罢马”。是指马车,包括上面说的驰车和革车。 (2)“丘牛大车”。是从丘征发上来,用牛拉的辎重车。 这两种车,上面已经谈到。 第
二类武器是单兵使用的武器和护具: (1)“甲胄矢弓”。 (2)“戟楯矛橹”。楯音dùn,同盾;橹音lǔ,是大可蔽身的盾牌。“矛橹”,《十一家注》本作“蔽橹”,“橹”或“蔽橹”都是长可蔽身的大盾。 甲,用来护体;胄,用来护头;盾、橹,用来抵挡矢石。这些是防御性的武器,类似动物的甲壳。 进攻性的武器,戟、矛、弓、矢,都是靠锋刃杀人,类似动物的爪牙和犄角。 戟,同戈是一类,是戈的变形,详下。 矛,是刺兵,一锋两刃,以锋为主。 弓矢,以弓送矢,以矢杀人,可用于远程射杀。 《十一家注》本,“弓矢”作“矢弩”。弩是用弩机控弦的射具,杀伤力比一般的弓矢更大。 这里没提到的武器是戈和剑。 戈,是勾兵。戈头用青铜制造,叫“戈”,戈柄用竹木制造,叫“柲”。戈头,形状有点像镰刀,横置于长柄上,与长柄垂直。其前端,有如刀的锋刃,叫“援”;后端,有如刀的短柄,叫“内”;援、内之间有横格,用以缚柲,叫“阑”。戈的特点是“旁敲侧击”,用“勾啄”(勾和凿)的方法杀人,因此柄是扁的。 商代的戈,以一字形为主,有援有内,并流行銎内戈、曲内戈、三角援戈,丁字形戈的也已出现。 两周时期的戈,以丁字形为主。这种戈,戈刃向下延伸,叫“胡”;在阑侧加孔,便于穿绳缚柲,叫“穿”(从一穿到四穿不等)。丁字形的戈,通常是由援、胡、内三部分组成。 战国秦汉,戈加矛刺,向十字形发展,才有多枝的戟。戟的本义,就是指多枝。它的发展趋势是,戈援逐渐上扬,援胡连线逐渐接近45°,戈内也逐渐上扬。戈援、戈内,每一面都有刃,前冲,侧击,左右挥砍,每个方向都有杀伤力。三叉戟、多戈戟,也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剑,也是一锋两刃,但与戈、矛、戟不同,属于短兵,没有柄,主要用于近身格斗。 古代打仗,武器从哪儿来?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春秋早期的制度,武器藏在国家的武库里,民间不大有,出兵前才授甲授兵;另一种是春秋晚期的制度,武器不光由国家供应,还从民间征发。如《司马法》讲丘赋,说丘甸要出戈、盾(佚文)。《春秋》说鲁“作丘甲”(成公元年),还从丘甸征甲。 战国以来,武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光从民间征发不够,还靠罪犯制造。当时,有用货币、实物或劳役抵罪的制度。用来抵罪的东西,经常是武器,如睡虎地秦简的律令,就有用甲、盾赎刑的例子。出土发现,很多兵器都是犯人造。 武器,车最贵。夺车等于夺坦克。作者说,“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对兵车最看重。 (三)兵员 战斗减员,非战斗减员
,情况如何,原书未说,但减员就要补充。从哪儿补充?从远离身后的大后方?太远。如果能利用敌方的战斗人员,岂不更好?下文“卒善而养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 针对三大消耗,作者的对策是: (1)“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这是讲吃敌人的粮食。 “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是说不要多次征发。这里“役”是征发人力,“籍”是注册登记。古代老百姓,吃粮当兵,要注册登记,登记姓名、籍贯,来自某郡某县某里,这叫“伍籍”。“役不再籍”,是说国内征兵,征多少算多少,出兵之后,就不再从国内抓壮丁。“粮不三载”,是说军粮也不再从国内运输。“再”、“三”不是实际数目,只是表示多次。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作者说“役不再籍,粮不三载”,那一切吃的用的从哪里来?答案是,先从国内征一次,以后就不征了,什么都靠敌人,一切就地解决。 “故智将务食于敌”,就是讲吃敌人的粮食。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是说就地征粮和从国内征粮相比便宜得多,价格比是1∶20。古代称粮食多用量器,称草料多用衡器。“食敌一钟”是讲粮食。“钟”是齐国的容量单位。齐国量制分两种。姜齐量制是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四釜为钟,属于四进制;陈齐量制是四升为豆,五豆为釜,五釜为区,十区为钟,属于十进制。两种量制,都是以“钟”为最高一级。姜齐量制的“钟”是256升,陈齐量制的“钟”是1000升。孙武时代的“钟”应该是前一种,折合今制,约合205公升。“秆一石”是讲草料。“”同萁(音qí),是豆秸。“秆”(音gǎn),是谷草。这两样都属于草料。“石”(音shí,今读dàn),是重量单位。齐国的一石,折合今制,约合30公斤。 (2)“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这是讲夺取敌人的战车。作者说,杀敌靠愤怒,夺敌靠奖赏。如果有人能夺取10辆战车,一定要奖赏先得者。“更其旌旗”,是说更换旌旗,把敌车变成己车。 (3)“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这是讲兵员和武器的补充。怎么补充?不是从后方往前方送,而是取之于敌,就地补充。“车杂而乘之”,是把缴获的战车和自己的战车混编在一起。这是补充武器。“卒善而养之”,是优待俘虏,把俘虏养起来,反过来为我方作战。这是补充兵员。这两条,前一条容易,后一条难。 古代战争很残酷,种族灭绝,司空见惯
。这是笨办法。如果不杀,抓回来当奴隶,才比较聪明。但养活奴隶,谈何容易?它有两大前提,一是除了自己吃,还有余粮,二是有办法对付俘虏暴动。仔细想想,全是人对付动物的办法。●1 ●1 人类打猎,最初也是逮住就杀,后来才学会畜养、繁育和驯化动物。畜养、繁育和驯化的前提也是这两条,一要有多余的粮食,二要有足够的安全。 当时,俘虏人的人比现在残忍,被俘虏的人比现在害怕,非常敏感。 古代战争,对待俘虏,经常是活埋。比如长平之战,赵军在战场上只死了5万人,40万人都是俘虏。这么多人,吃住疗伤怎么办?发生暴动怎么办?白起很头疼,也很害怕。古人碰到这种事,想法很简单,干脆全都杀掉。怎么杀?用刀剑斩杀,太麻烦,他们觉得,活埋最省事,所以“诈杀降卒”很普遍。白起说,“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除把年幼的240人放归,全部活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1 ●1 《史记·赵世家》:“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过遗址中的永录1号尸骨坑,坑中尸骨几乎都是先杀后埋,推测是阵亡的赵卒。参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6期,33—40页。案:长平之战的遗址尚未全面揭露,永录1号尸骨坑只是个面积不足25平方米,埋尸130个的小坑。这一发现,既不能证实也不能推翻司马迁的记载。有人怀疑司马迁的说法,参看:王树新等《战国长平之战新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95—99页。司马迁的年代离长平之战(前260年)并不太久,他讲七国史,秦国史料最丰富,秦尚首功,对斩首捕虏的记载最重视,此说不容轻易否定。更何况,坑杀降卒,古代很普遍,当时杀人多,不止这一数字。这里仍用《史记》旧说。 秦灭六国是这样,六国造反也是这样,一报还一报。比如项羽,就是到处坑杀。司马迁说,楚军沿途“阬杀人以千万数,布常为首虐”(《史记·黥布列传》)。新安之战,“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理由是“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史记·项羽本纪》),同样害怕俘虏暴动。●2 我们不要以为,只有古代野蛮人才会这么干。现代战争,虐杀俘虏,包括活埋,这样的事仍然很多。南京大屠杀就是显例。 《孙子》的时代,还没有《日内瓦公约》,也没
有“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这一说。联系这样的背景读《孙子》,你会觉得,“卒善而养之”,实在不容易。 粮食就地补充,武器就地补充,兵员就地补充。这三条加起来,就是所谓“胜敌而益强”。 2.4 故兵贵胜,不贵久。 这段话只有七个字,是讲“用兵之利”在于“速”。 它是针对第二段。第二段说“用兵之害”在于“久”,这里就是针对“久”。“久”的反义词是“速”。 前人注释这段话,都说“兵贵胜”是强调“速”。如孟氏说“贵速胜疾还也”,梅尧臣说“上所言,皆贵速也”。因此有人干脆在“胜”字上加了个“速”字。如赵本学《孙子校解引类》就提到过这类妄改,说“一本‘胜’上有‘速’字,非●2 坑杀降卒的将军,内心也不是滋味,往往害怕是”。 (接上页) 报应。如白起自杀前就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李广跟王朔发牢骚,说自己身经百战,反无尺寸之功以封侯。王朔说,“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李广说,“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史记·李将军列传》)。上面提到,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胜”应读为“速”,●3 也不对。 我们不必添字解经,也不必改字解经。 作者说“兵贵胜,不贵久”,从字面含义讲,他强调的是“胜”而不是“速”。但我们应该分析一下他所谓的“胜”。 打仗,目的都是求胜。“胜”是什么意思?只是把敌人打败打服,让对方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是拼消耗,不是拼持久。胜可胜于“速”,也可胜于“久”。胜于“久”,就是第二段讲的“胜久”。“胜久”是持久战,靠持久取胜。这里讲“不贵久”,就是不贵“胜久”,不贵“胜久”贵什么?当然是贵“胜速”。这样的“胜”当然是“速胜”。●3 杨丙安《孙子会笺》,20—21、31—32页。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快”对军事很重要。 古代战争,骑马民族的特点是速度快,来如洪水,去如飘风。《孙子》论战,主于“为客之道”,也强调快。古今中外,到别国作战,毫无例外,都强调快。 快的道理是什么?是怕补给跟不上,反制措施是什么?是拖、耗。这是以慢制快。对方拖、耗怎么办?还有反反制措施。反反制措施是什么?主要是抢。不抢不行。你抢,他就坚壁清野,斗争是反反复复。 骑马民族之所以快,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补给方式,牛羊随行,不需转输粮饷。他们擅长抄掠,擅长就地补充给养。抢是对付拖、耗。他们是靠抢掠维持其“无后方作战”。历史
上的侵略战争都靠“抢”,《孙子》的办法也是“抢”。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对付德国,中国对付日本,都是采用持久战。毛泽东写《论持久战》就是讲这种反制措施。他说,战略可以持久,但战术还靠速决。●1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字典纸四卷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228—229页。 快仍然很重要。 2.5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段话是全篇的结语,可以和《计》篇的开头对着看。 “知兵之将”的“兵”是军队或军事,不要翻成“武器”,不要翻成“战争”。军旅之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当将军的不可不细心研究。《计篇》开头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知兵之将”,就是深明此理的将军。 “司命”,是天上的星官,掌握人的生命。《史记·天官书》说,文昌宫有六星,其中第四星叫司命。司命是定人死生寿夭的神。文昌六星,还有一颗星叫司中,是第五星。司中也叫“司过”或“司祸”,则是计人罪过,定人寿数的神。前者是大司命,后者是少司命。《孙子》把将军比喻为这种神,是因为人民的死生、国家的安危,全都攥在他一个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