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

一、摘要: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额、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方面的调查,总结了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本文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的生活消费调查,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他们在消费水平、消费构成和消费心理上,均有异于其他的消费者。对大学生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非常重要。我通过在校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抽样出有效的问卷来总结出数据。发放了50分问卷,回收率百分之百,基本全是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1调查结论得出,消费额在300-500元及500-800元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大,

由表1可以看出,58.70%的大学生月消费在300-500元之间,尽管10. 08%的大学生消费在800元以上,总体看来,理性消费是我校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的。 而大多数的生活费都是来自父母寄的,也有的同学通过打工做兼职来填补生活费。说明我们学生已经有了自食其力的想法,想减轻家庭负担,相信自己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满足生活。

2.贫困生双重压力一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们调查的有效问卷中,月消费低于300元的学生就有占全部的14.3%,在江苏这样的高消费城市,一天只有不到10元的生活费,也只能够满足基本的饮食问题和简要的学习资料充电等花费。针对月消费低于300元的同学,我们设我们学校应该采取减免学费、物质帮助、金钱资助、提供助学岗位等,来帮助我们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和保证基本的生活和娱乐。

3.高低消费群体开支差别显著

大部分同学的主要开支是伙食费,比率达到了90%。伙食费以外的开支居重要地位的同学比率为10%。月平均消费低于300元的低消费学生,主要开支是伙食费,而月消费高于700元的高消费生中67. 6%的同学伙食费开支占主要地位,另外29.4%的同学以购买服饰、日化用品及娱乐休闲为主要开支。 数据表明,高低消费学生在消费项目上有较大差别。总体看来,受我校餐厅供应品种限制,大学生用于伙食费开支的差距不是太大。高消费主要是由于购买服饰、日化用品带来的。另外,大学生用于学习用品的开支相对太少,仅占总消费的10.8%

4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但是缺乏理财的能力

表2消费观调查(单位:%)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趋于成熟,消费心态趋于稳定。51. 11%的同学认为钱来之不易,能省则省,不过仍有31. 99%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没有计划,比较随意,理财方式缺乏科学性。9.20%的同学认为人生几何,该花就花的观念,这个比率也靠近生活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同学占多数,8.70%的同学认为钱就是拿来花的。可见有些同学仍旧在满足家庭富裕带来的观念上的扭曲。也反映出很多同学没有形成很好的理财观念。

6 几乎所有的同学有手机,手机对于大学生太重要了,除了上课无聊可以拿来消磨时间,考试可以小瞄一下,更是很多不眠之夜助眠。89.7%的手机都是来自父母买的,说明这样的高消费品同学们仍旧是依靠家庭资助。但也有4.5%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虽然是凤毛翎角,是值得表扬的。

7在问卷中对于请客吃饭的费用68.2%选了50-100元,100以上的在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占90.6%。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通讯消费、休闲娱乐还有人情消费也可以说是人际交往消费人同学过生日,情人节、圣诞节、各种节日要送礼物送人情这些都需要花费。人情消费。还有恋爱消费,大学生的恋爱率超过学生总人数的一半。这些消费也是很大的。

四、总结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攀比。由于同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据调查,时尚服饰、名牌手机受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影响较大。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为了换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要面子使一些大学生丧失了管理金钱的能力,同时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显阔。大学生消费除了正常需求以外,很多是为了显示自己有钱。比如,手机在大学生中比比皆是,但手机真的如此不可或缺吗?答案:否。手机的安置也有讲究:藏着不如别着,别着不如挂着。有心直口快者说得明白:“买了就为给别人看的,要不花那冤枉钱干嘛。”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又充当了显阔的装饰品。

3.浪费严重。浪费现象在大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同学买了饭,觉得不好吃就扔掉;买了衣服,穿几天就不要了;一天发几十条短信等浪费现象极其普遍。有的同学一年换一部手机,一个月几十元的话费很平常,有的甚至达到三位数。白花花的银子在一声声“哈罗”与“拜拜”之间很快流失了。

4.恋爱消费支出过度。调查中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为了追求情感,经常难以理性的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每月大约多支出一二百元,高的达到1000元。

5.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消费反差大,出现两极分化。大学生消费两重天,城市“挥霍”,农村发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边是月消费几千元不以为然的贵族学生,一边是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的贫困生。城市大学生的吃、穿、住、行开支,是农村大学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一名城市大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几乎相当于一名贫困生一年的开支。被称为校园“3大件”的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城市大学生多数都有,而多数农村大学生则可望而不可及。

6.消费结构不合理,非学业支出比例大。过去大学生消费主要以生活费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中,伙食费又是主体。可现在,有近一半学生的其他消费已大于用于学习生活的必需消费。调查显示:饮食、日常用品在每月支出中已不是大头,所占比例不到40000

7.理念有误区。“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群的时尚。而没有收人来源的大学生有的也加人到了“负翁”一族,追求时尚,盲目消费。

8.诱发心理问题产生。攀比、歧视、怕人瞧不起等现象的存在,使有的贫困学生受到周围同学高消费的影响和压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致使很多学生耽于物欲,心理扭曲,影响同窗友谊,发展严重者则引起矛盾和纠纷,甚至动武斗殴,引发犯罪事件。

9.负债消费。负债消费在家境清寒的学生群中尤为突出。有些贫困大学生“打肿脸充胖子”,有些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学生是“寅吃卯粮”,刚刚开学没几天就花完了半学期的生活费。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中的负债消费表现为典型的超前享乐和及时行乐,消费项目多半是用于奢侈浪费的非必要生活消费,如下饭店、进歌厅、唱“卡拉OK”等。

10.家长纵容助长消费。很多家长怕孩子在外受苦,宁可自己省吃俭用受委屈,也要尽最大可能供子女花销,家里“源头”的充足提供让子女的支出更为任意,从而助长了学

生无节制消费。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不知“柴米”之不易,没有丝毫的节俭意识。

四、引导大学生消费及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就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消费道德”需引导,树立正确“荣辱观”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消费学生的奢侈性支出已经超过了他们的伙食支出而成为他们的主要支出,还有部分同学有着高消费的倾向,这些同学的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同学尤其是贫困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存在负面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和消费行为,进行以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有计划地消费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道德”教育,不能仅仅进行单纯的说教,而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理性引导,比如开设“消费常识”、“理财技巧”等课程。更重要的是,

在消费行为引导的同时更要进行消费观念的变更,要帮助同学们养成 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关注贫困大学生,学校责任重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经济负担沉重,面对周围的高消费同学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失落等心理压力,如何让他们在大学校园里身心得似健康成长,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学校应该多渠道帮助贫困生,除了助学贷款、勤工俭约以外,学校也要从精神上多给以关怀,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远离心理危机。比如要求每个辅导员对本院系的特困生给予重点关注,时常与特困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甚至可以请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这些同学克服由贫富差距带来的心理障碍。贫困大学生也要克服自卑感和失落感,与同学或老师多沟通,多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从自我封闭中走出去,不能让贫困绊住能力提高的脚步。

3.加强理财教育,合理计划开支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意识。

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对高消费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高消费主要是由于购买服饰、日化用品及娱乐休闲等带来的,而用于学习用品的开支相对来说太少。因此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奢侈性消费带来的好处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竞争力。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的理财专家来校讲课,向同学们教授现代化的理财方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的处理手中的闲散资金。同时也要注意,理财教育并不是让同学们去经商,偏离学生学习的主旋律,而是引导同学们将多余的金钱投人到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上来,合理利用剩余的财富,例如教育投资,向同学们介绍各种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同学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更多的金钱投人到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4.营造良好校风,养成节俭习惯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调查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身边同学的高消费,为了让贫困生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让高消费群体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学校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要通过系统的思想教育,让同学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杜绝奢侈攀比,盲目跟风和提前消费的不良习惯和思想,大力倡导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良好消费模式。其次,在学校范围内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同学们养成节俭的习惯,例如在食堂粘贴宣传画,提醒同学们养成节约好习惯,对浪费现象要大力批评和制止,规范同学们的不良行为。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

一、摘要: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额、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方面的调查,总结了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本文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的生活消费调查,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他们在消费水平、消费构成和消费心理上,均有异于其他的消费者。对大学生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非常重要。我通过在校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抽样出有效的问卷来总结出数据。发放了50分问卷,回收率百分之百,基本全是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1调查结论得出,消费额在300-500元及500-800元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大,

由表1可以看出,58.70%的大学生月消费在300-500元之间,尽管10. 08%的大学生消费在800元以上,总体看来,理性消费是我校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的。 而大多数的生活费都是来自父母寄的,也有的同学通过打工做兼职来填补生活费。说明我们学生已经有了自食其力的想法,想减轻家庭负担,相信自己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满足生活。

2.贫困生双重压力一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们调查的有效问卷中,月消费低于300元的学生就有占全部的14.3%,在江苏这样的高消费城市,一天只有不到10元的生活费,也只能够满足基本的饮食问题和简要的学习资料充电等花费。针对月消费低于300元的同学,我们设我们学校应该采取减免学费、物质帮助、金钱资助、提供助学岗位等,来帮助我们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和保证基本的生活和娱乐。

3.高低消费群体开支差别显著

大部分同学的主要开支是伙食费,比率达到了90%。伙食费以外的开支居重要地位的同学比率为10%。月平均消费低于300元的低消费学生,主要开支是伙食费,而月消费高于700元的高消费生中67. 6%的同学伙食费开支占主要地位,另外29.4%的同学以购买服饰、日化用品及娱乐休闲为主要开支。 数据表明,高低消费学生在消费项目上有较大差别。总体看来,受我校餐厅供应品种限制,大学生用于伙食费开支的差距不是太大。高消费主要是由于购买服饰、日化用品带来的。另外,大学生用于学习用品的开支相对太少,仅占总消费的10.8%

4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但是缺乏理财的能力

表2消费观调查(单位:%)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趋于成熟,消费心态趋于稳定。51. 11%的同学认为钱来之不易,能省则省,不过仍有31. 99%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没有计划,比较随意,理财方式缺乏科学性。9.20%的同学认为人生几何,该花就花的观念,这个比率也靠近生活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同学占多数,8.70%的同学认为钱就是拿来花的。可见有些同学仍旧在满足家庭富裕带来的观念上的扭曲。也反映出很多同学没有形成很好的理财观念。

6 几乎所有的同学有手机,手机对于大学生太重要了,除了上课无聊可以拿来消磨时间,考试可以小瞄一下,更是很多不眠之夜助眠。89.7%的手机都是来自父母买的,说明这样的高消费品同学们仍旧是依靠家庭资助。但也有4.5%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虽然是凤毛翎角,是值得表扬的。

7在问卷中对于请客吃饭的费用68.2%选了50-100元,100以上的在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占90.6%。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通讯消费、休闲娱乐还有人情消费也可以说是人际交往消费人同学过生日,情人节、圣诞节、各种节日要送礼物送人情这些都需要花费。人情消费。还有恋爱消费,大学生的恋爱率超过学生总人数的一半。这些消费也是很大的。

四、总结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攀比。由于同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据调查,时尚服饰、名牌手机受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影响较大。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为了换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要面子使一些大学生丧失了管理金钱的能力,同时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显阔。大学生消费除了正常需求以外,很多是为了显示自己有钱。比如,手机在大学生中比比皆是,但手机真的如此不可或缺吗?答案:否。手机的安置也有讲究:藏着不如别着,别着不如挂着。有心直口快者说得明白:“买了就为给别人看的,要不花那冤枉钱干嘛。”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又充当了显阔的装饰品。

3.浪费严重。浪费现象在大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同学买了饭,觉得不好吃就扔掉;买了衣服,穿几天就不要了;一天发几十条短信等浪费现象极其普遍。有的同学一年换一部手机,一个月几十元的话费很平常,有的甚至达到三位数。白花花的银子在一声声“哈罗”与“拜拜”之间很快流失了。

4.恋爱消费支出过度。调查中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为了追求情感,经常难以理性的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每月大约多支出一二百元,高的达到1000元。

5.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消费反差大,出现两极分化。大学生消费两重天,城市“挥霍”,农村发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边是月消费几千元不以为然的贵族学生,一边是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的贫困生。城市大学生的吃、穿、住、行开支,是农村大学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一名城市大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几乎相当于一名贫困生一年的开支。被称为校园“3大件”的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城市大学生多数都有,而多数农村大学生则可望而不可及。

6.消费结构不合理,非学业支出比例大。过去大学生消费主要以生活费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中,伙食费又是主体。可现在,有近一半学生的其他消费已大于用于学习生活的必需消费。调查显示:饮食、日常用品在每月支出中已不是大头,所占比例不到40000

7.理念有误区。“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群的时尚。而没有收人来源的大学生有的也加人到了“负翁”一族,追求时尚,盲目消费。

8.诱发心理问题产生。攀比、歧视、怕人瞧不起等现象的存在,使有的贫困学生受到周围同学高消费的影响和压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致使很多学生耽于物欲,心理扭曲,影响同窗友谊,发展严重者则引起矛盾和纠纷,甚至动武斗殴,引发犯罪事件。

9.负债消费。负债消费在家境清寒的学生群中尤为突出。有些贫困大学生“打肿脸充胖子”,有些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学生是“寅吃卯粮”,刚刚开学没几天就花完了半学期的生活费。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中的负债消费表现为典型的超前享乐和及时行乐,消费项目多半是用于奢侈浪费的非必要生活消费,如下饭店、进歌厅、唱“卡拉OK”等。

10.家长纵容助长消费。很多家长怕孩子在外受苦,宁可自己省吃俭用受委屈,也要尽最大可能供子女花销,家里“源头”的充足提供让子女的支出更为任意,从而助长了学

生无节制消费。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不知“柴米”之不易,没有丝毫的节俭意识。

四、引导大学生消费及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就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消费道德”需引导,树立正确“荣辱观”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消费学生的奢侈性支出已经超过了他们的伙食支出而成为他们的主要支出,还有部分同学有着高消费的倾向,这些同学的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同学尤其是贫困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存在负面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和消费行为,进行以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有计划地消费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道德”教育,不能仅仅进行单纯的说教,而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理性引导,比如开设“消费常识”、“理财技巧”等课程。更重要的是,

在消费行为引导的同时更要进行消费观念的变更,要帮助同学们养成 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关注贫困大学生,学校责任重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经济负担沉重,面对周围的高消费同学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失落等心理压力,如何让他们在大学校园里身心得似健康成长,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学校应该多渠道帮助贫困生,除了助学贷款、勤工俭约以外,学校也要从精神上多给以关怀,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远离心理危机。比如要求每个辅导员对本院系的特困生给予重点关注,时常与特困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甚至可以请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这些同学克服由贫富差距带来的心理障碍。贫困大学生也要克服自卑感和失落感,与同学或老师多沟通,多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从自我封闭中走出去,不能让贫困绊住能力提高的脚步。

3.加强理财教育,合理计划开支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意识。

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对高消费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高消费主要是由于购买服饰、日化用品及娱乐休闲等带来的,而用于学习用品的开支相对来说太少。因此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奢侈性消费带来的好处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竞争力。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的理财专家来校讲课,向同学们教授现代化的理财方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的处理手中的闲散资金。同时也要注意,理财教育并不是让同学们去经商,偏离学生学习的主旋律,而是引导同学们将多余的金钱投人到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上来,合理利用剩余的财富,例如教育投资,向同学们介绍各种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同学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更多的金钱投人到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4.营造良好校风,养成节俭习惯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调查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身边同学的高消费,为了让贫困生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让高消费群体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学校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要通过系统的思想教育,让同学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杜绝奢侈攀比,盲目跟风和提前消费的不良习惯和思想,大力倡导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良好消费模式。其次,在学校范围内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同学们养成节俭的习惯,例如在食堂粘贴宣传画,提醒同学们养成节约好习惯,对浪费现象要大力批评和制止,规范同学们的不良行为。


相关内容

  • 关于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 关于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 ...

  • [精品]市场调查报告格式
  • 本文目录 1市场调查报告格式 2××市居民家庭饮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3关于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第1篇:市场调查报告格式 市场调查报告是在对目标市场了解.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一般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或者是相关机构负责人阅读的,因此,在写市场调查报告时,一定要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调 ...

  • 关于大学生手机调研报告
  •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调查,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为此,我们主要采用网络问卷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合对下沙各商家的访问,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外显因素即手机本身特点(外观,质量,价格);第二,潜在因素即品牌(公司形 ...

  • 关于肯德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调查报告
  • 关于肯德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调查报告 一些调查 2009-08-18 18:42 阅读350 评论1 字号: 大 中 小 内容摘要 肯德基源于美国,是世界著名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全球拥有10000多家餐厅,截止到2007年11月底,肯德基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已经拥有2000余家餐厅.严格统一的管理, ...

  • 关于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动机分析市场调查报告
  • 摘 要:购买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一个人的消费心理,决定了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本次调查通过对智能手机用户和潜在的智能手机用户的购买动机调查,总结了消费者智能手机消费的主要特征,即理性消费为主,在此基础上带有较为强烈的求异.求新动机.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为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智能手机厂商决策行为提 ...

  • 关于大学生对护肤品需求的调研报告
  • 关于大学男生护肤品消费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这个经济繁荣.人人追求美丽的时代,人们早已不再只在乎自身的衣.食. 住.行.越来越多的人,就现在广大男性朋友,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所谓"人要脸,树要皮."皮肤情况在今日已成了大多数人极其关注的事情.再加上如今美容院,护肤品各大美肤行业盛行 ...

  • 关于奶茶市场的调查报告
  • 团队名称:国龙汇 团队成员:孙道帅张晶刘国龙(资环力学) 李晓桐李泽健 关于我校奶茶市场问卷调查统计的小组报告 一.调研背景介绍 随着饮料市场的不断丰富,奶茶等饮品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瓶装饮料不再是学生们课后唯一的选择,当奶茶不再只是作为一种解渴的饮料,而成为一种当代大学生乐活主义的生活方式时,奶 ...

  • 蛋糕店调研报告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市场调研报告 题 目: 关于消费者对罗莎蛋糕的购买情况调查 指导老师: 颜弘 小组成员:梁兆丰 田志雄 赵蓓 王玲 刘丹 何小路 邓艳莉 周晓明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本科班(5133005341) 关于消费者对罗莎蛋糕的购买情况的调研 [摘要] 随着孝感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孝 ...

  • 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报告(1)
  • 调查对象: 在读的大学生 调查方法: 本次通过采用网上向QQ好友发放问卷调查形式,发放问卷份数为100份 调查背景: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在互联网带动电子商务的同时, 新的购物方式也是层出不穷,上网人数不断的上升,人们对上网购物的热情大大加强,而大学生是这些网上购物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