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掌握区域特征总结答题思路

高考前3个月高三教师全科点拨来源:北京考试报

离高考只有3个月了,高三生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全面复习,进入第二轮的综合复习阶段。在本阶段,考生如何才能高效复习,为高考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呢?本报特别约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一线骨干教师提出复习建议,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在短时间内使考生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地理:掌握区域特征总结答题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闫桂红

地理学科的高考主旨就是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区域现象,解决区域问题。

区域可以大到世界,小到国家或省区。区域最重要的是定位,目前要做的就是把各大洲的定位定准。在世界版图中可以找到几个点,然后移动点位,推出区域大体位于大洲的方位,再根据大洲概况,推出区域特点。例如可以找出30°N与(30°E、90°E、120°E、120°W、90°W)的交点。而中国区域要细,从四个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人手,然后关注分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图要勤看,从现在起涉及区域的问题就要拿图辨认,养成做题图不离手的习惯。直到可以形成脑图。

现象和问题可以来自当前的热点,也可以来自区域的典型特征。

1.关注新闻,了解和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区域。例如新闻: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针对这条新闻就可以以新西兰作为一个区域,去了解板块位置、地震相关知识,气候类型、农业发展等区域问题。

2.区域典型特征就是区域特色,关注区域差异:例如就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分析看,东北、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南方地区光热水充足且组配好;西北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青藏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地理原理和规律主要是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按其要素归类就是自然地理。

要素有地形、大气、河湖海洋、岩石圈、土壤;自然带、自然灾害;人文地理要素有入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贸易、旅游等。自然地理要素要关注运动规律,特点描述、成因分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人文地理要素要关注特点描述、影响因素或条件分析(区位分析),发展变化、产生问题及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

上述内容高考命题者会以新颖的情景呈现,新图、新角度、新材料,但是基点还是以上的内容。

最后实战演练,要进行地理单科演习和文综综合演习。11道选择题和1道36分的综合题、2道10分的问答题大约要在50分钟完成。每周要进行一次这样的演习。习题训练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演练,对知识的检验是必须的。练习中要加强对图的认识,要进行积累,包括统计图、原理图、景观图、等线图等,还要对区域图的问题设置进行总结积累,了解问题角度和标答语言的表述。

考生要按照《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内容,还要建构好考点之间的关系,灵活迁移。

例如拿人口要素而言,在复习中要建构的体系是:

如果你的基础还比较差,那么在100天的时间里就要注意突破地理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以题带点,增加实战经验。特别关注36题区域练习,整合地理原理和规律。

考生集中训练区域综合题,要总结一些答题思路:比如一个区域最起码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描述和评价。2.地形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3.气候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4.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5.自然景观及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6,自然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评价。7.自然灾害种类及成因分析及防减灾措施。8.生态问题及原因及措施等方面回答。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要回答的是:

1.人口增长状况特征描述、成因分析、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2.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原因、城市发展变化及条件分析、城市化水平评价及解决措施。3.农业类型、农业发展区位分析(变化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条件分析。4,工业区位分析及工业区发展变化及产业转移的成因分析和影响。5交通区位分析及交通方式选择与评价。6.商业贸易的条件分析。7.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及旅游资源类型及价值、旅游安全措施、旅游业的影响等。

最后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内涵,考生要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选择包括上述问题的区域把原理在区域中落实,注重答题思路和技巧的积累。

高考前3个月高三教师全科点拨来源:北京考试报

离高考只有3个月了,高三生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全面复习,进入第二轮的综合复习阶段。在本阶段,考生如何才能高效复习,为高考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呢?本报特别约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一线骨干教师提出复习建议,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在短时间内使考生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地理:掌握区域特征总结答题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闫桂红

地理学科的高考主旨就是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区域现象,解决区域问题。

区域可以大到世界,小到国家或省区。区域最重要的是定位,目前要做的就是把各大洲的定位定准。在世界版图中可以找到几个点,然后移动点位,推出区域大体位于大洲的方位,再根据大洲概况,推出区域特点。例如可以找出30°N与(30°E、90°E、120°E、120°W、90°W)的交点。而中国区域要细,从四个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人手,然后关注分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图要勤看,从现在起涉及区域的问题就要拿图辨认,养成做题图不离手的习惯。直到可以形成脑图。

现象和问题可以来自当前的热点,也可以来自区域的典型特征。

1.关注新闻,了解和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区域。例如新闻: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针对这条新闻就可以以新西兰作为一个区域,去了解板块位置、地震相关知识,气候类型、农业发展等区域问题。

2.区域典型特征就是区域特色,关注区域差异:例如就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分析看,东北、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南方地区光热水充足且组配好;西北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青藏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地理原理和规律主要是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按其要素归类就是自然地理。

要素有地形、大气、河湖海洋、岩石圈、土壤;自然带、自然灾害;人文地理要素有入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贸易、旅游等。自然地理要素要关注运动规律,特点描述、成因分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人文地理要素要关注特点描述、影响因素或条件分析(区位分析),发展变化、产生问题及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

上述内容高考命题者会以新颖的情景呈现,新图、新角度、新材料,但是基点还是以上的内容。

最后实战演练,要进行地理单科演习和文综综合演习。11道选择题和1道36分的综合题、2道10分的问答题大约要在50分钟完成。每周要进行一次这样的演习。习题训练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演练,对知识的检验是必须的。练习中要加强对图的认识,要进行积累,包括统计图、原理图、景观图、等线图等,还要对区域图的问题设置进行总结积累,了解问题角度和标答语言的表述。

考生要按照《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内容,还要建构好考点之间的关系,灵活迁移。

例如拿人口要素而言,在复习中要建构的体系是:

如果你的基础还比较差,那么在100天的时间里就要注意突破地理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以题带点,增加实战经验。特别关注36题区域练习,整合地理原理和规律。

考生集中训练区域综合题,要总结一些答题思路:比如一个区域最起码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描述和评价。2.地形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3.气候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4.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5.自然景观及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6,自然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评价。7.自然灾害种类及成因分析及防减灾措施。8.生态问题及原因及措施等方面回答。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要回答的是:

1.人口增长状况特征描述、成因分析、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2.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原因、城市发展变化及条件分析、城市化水平评价及解决措施。3.农业类型、农业发展区位分析(变化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条件分析。4,工业区位分析及工业区发展变化及产业转移的成因分析和影响。5交通区位分析及交通方式选择与评价。6.商业贸易的条件分析。7.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及旅游资源类型及价值、旅游安全措施、旅游业的影响等。

最后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内涵,考生要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选择包括上述问题的区域把原理在区域中落实,注重答题思路和技巧的积累。


相关内容

  • 高考地理容易失分的六种原因
  • 高考地理容易失分的六种原因 以历年高考阅卷分析报告来看,考生的失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 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要领和原理混淆不清: 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 ...

  • 浅析近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
  • 浅析近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 探讨09年复习应考对策 内容摘要:本理性地分析了近三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总结出地理试题仍以主干知识为命题重点,注重考查创新能力.图表思维能力.空间综合分析能力等特点.提出了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对策. 关键词:浅析 高考文综地理 命题特点 探讨 ...

  • 临沂市高中地理三五四
  • 临沂市高中地理 "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 临沂市高中地理课改研究小组 一.指导思想 遵循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市教研室提出的高中教学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的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q ...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一.山东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下面将山东省近五年(2007-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 1. 试卷结构及分值 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 ...

  • 如何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 复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区域位置:二是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三是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它们正好反映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三个不同层次上的要求.下面以"南亚"课堂教学为例,笔者就如何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经纬线,掌 ...

  • 高考地理答案中常出现的问题研究及矫正策略
  • 高考地理答案中常出现的问题研究及矫正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我在新高一的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你喜欢地理吗?为什么?有将近50%的学生不喜欢或者不确定喜不喜欢地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知识繁杂而凌乱2.记不住地名.弄不清位置3.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但表达不清楚4.看了答案就 ...

  • 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 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遵循高中地理教材,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依据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旅游地理和环保地理,适当兼顾初中地理,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本事实.原理及规律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以及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各部 ...

  •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种
  •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类题型 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特征描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分析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分析 一. 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技巧 目前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形--组合型选择题),分值为44分,而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好选择题至关重要.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注意找出题干中关键指导性词语.如"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