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汉室宗亲,刘表对刘备不能委以重任呢?

同是汉室宗亲,刘表对刘备不能委以重任呢?

  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对他都很重视。当时的一些杰出人物,像袁绍、吕布对他都非常重视。袁绍甚至在关羽斩掉华雄之后,仍然刘备格外器重,甚至让他和文丑分兵进攻曹操。结果文丑被杀,刘备因为话语说得周全,而死里逃生。吕布为了刘备,甚至得罪了袁术。

  不过,刘备从袁绍那里逃走,收拾好关羽张飞赵云等残兵,前来投奔刘备,二人同为汉室宗亲,彼此之间亲近得很,可是除了让他驻守新野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打算。

  新野是个小县,乃弹丸之地,要想和曹操抗衡,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方针政策。刘备乃世之枭雄,而刘表想当年单骑入荆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如今为何对于刘备迟迟不肯重用呢。

  却原来刘表这个人是一个管理一方州牧的高手,并不是开拓疆域的好汉。他之所以不肯重用刘备,原因有以下几条:

  其一,刘表不思进取。他想到的只是荆州自保,以观天下之变。袁绍与曹操官渡之战,他既不帮助曹操,也不帮助袁绍,但是他不知道曹操灭掉袁绍之后,下一个目

标灭掉的就是他。他是一个没有远谋的人。

  其二,刘表不能重用贤才。刘表这个人有爱贤之名,不过他不能赏识人才,荆州一代卧虎藏龙,诸葛亮、庞统等都是当时杰出的人物,而且与刘表有亲戚之实。诸葛亮的岳父和刘表是连襟,如果刘表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积极招募,刘表自然会重用诸葛孔明等人。

  其三,刘表文采比较好,但是仅仅是夸夸其谈而已。当时曹操首席谋士郭嘉说说:刘表座谈尔,刘表只是个徒有虚名的人物而已。和手下人谈论,往往只是说说而已,从来不付诸于实施。

  其四,刘表对刘备有猜疑之心。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都是世之虎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赵云也是一员大将,这些人每日里操练兵马,引起刘表的惶恐不安。刘表害怕后院起火,所以不敢放权给刘备。

  其五,怕激怒曹操。刘表这个人一直想中立。他不重用刘备,也可能怕刘备是曹操的对头,曹操会因此怀恨在心。事实上,政治家的对手常常会发生变化。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就像曹操与袁绍曾经是铁哥们,而后来兵戎相见;刘备也曾经和曹操在一起称兄道弟,在许都度过了他美好而胆战心惊的岁月,刘表看事情太表面化,缺乏想象力。

  其六,刘备的反复无常的经历。刘备这个人曾经和很多人共事。曹操、吕布、袁

绍、陶谦,且看他的人生历程。吕布对他恩爱有加,甚至辕门射戟解了他的围,但是

白门楼当吕布让他救命的时候,他却一句话,送了吕布的命;曹操赐予他宜城亭侯的爵位,并任命为左将军、豫州牧,他却突围之后,把曹操手下大将车胄给杀死了,甚至在许都时,参与董承组织的衣带诏反曹事件;袁绍对他不错了,毕竟他曾经帮助曹操灭掉袁绍的弟弟袁术,大将关羽也曾除掉颜良,可是袁绍不仅没有杀他,却让他在军前效力,可是他却找准机会逃跑了。

  第七,刘备屡战屡被,尽管身边有关羽张飞超一流的高手,可是在早期的征战中,刘备缺乏张良式的人物来指点迷津,打仗,不能仅凭匹夫之勇。所以吕布虽然骁勇善战,却被曹操所败。当时刘备手下没有人才,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不过是杜撰的故事,事实上刘备早期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俗话说,败军之将,何以言勇,这一点,刘表恐怕是有顾忌的。

  第八,刘表不是伯乐,他是个书生,崇尚的是虚名,在当时应该有所革新,重用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荆州一代人才济济,不仅有诸葛亮,而且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是一个杰出的人才,投奔江东,委以重用,还有以后刘备手下的一流大将如黄忠、魏延等如今都默默无闻。在乱世豺狼当道的时候,刘表想的只是苟且偷安,当然于事无补。

  最后,重用外戚。刘表的小妻子蔡氏因为受到刘表宠幸,的确在当时举足轻重。蔡氏的兄弟蔡瑁有一定的将略,由于他们大都偏爱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所以羽翼已非,在当时刘表未死时,且成定局,所以刘表的继承人其实刘表说的不算,形成被

动。如果将权力分给刘备一些,对于大权独揽的蔡氏等人,自然无法接受。

  江湖道:刘表,非治理乱世的人才,太平盛世之间,仅能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大臣,乱世之间,仅能自保,无法开疆拓土。贾诩说刘表:“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裴潜说:“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都是对刘表很中肯的评价。他不重用刘备,的确有他自身的原因,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重用了刘备,想以荆州来抗衡曹操,也很难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刘表和刘备是什么关系

  刘表和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同为汉景帝的后代。

同是汉室宗亲,刘表对刘备不能委以重任呢?

  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对他都很重视。当时的一些杰出人物,像袁绍、吕布对他都非常重视。袁绍甚至在关羽斩掉华雄之后,仍然刘备格外器重,甚至让他和文丑分兵进攻曹操。结果文丑被杀,刘备因为话语说得周全,而死里逃生。吕布为了刘备,甚至得罪了袁术。

  不过,刘备从袁绍那里逃走,收拾好关羽张飞赵云等残兵,前来投奔刘备,二人同为汉室宗亲,彼此之间亲近得很,可是除了让他驻守新野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打算。

  新野是个小县,乃弹丸之地,要想和曹操抗衡,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方针政策。刘备乃世之枭雄,而刘表想当年单骑入荆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如今为何对于刘备迟迟不肯重用呢。

  却原来刘表这个人是一个管理一方州牧的高手,并不是开拓疆域的好汉。他之所以不肯重用刘备,原因有以下几条:

  其一,刘表不思进取。他想到的只是荆州自保,以观天下之变。袁绍与曹操官渡之战,他既不帮助曹操,也不帮助袁绍,但是他不知道曹操灭掉袁绍之后,下一个目

标灭掉的就是他。他是一个没有远谋的人。

  其二,刘表不能重用贤才。刘表这个人有爱贤之名,不过他不能赏识人才,荆州一代卧虎藏龙,诸葛亮、庞统等都是当时杰出的人物,而且与刘表有亲戚之实。诸葛亮的岳父和刘表是连襟,如果刘表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积极招募,刘表自然会重用诸葛孔明等人。

  其三,刘表文采比较好,但是仅仅是夸夸其谈而已。当时曹操首席谋士郭嘉说说:刘表座谈尔,刘表只是个徒有虚名的人物而已。和手下人谈论,往往只是说说而已,从来不付诸于实施。

  其四,刘表对刘备有猜疑之心。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都是世之虎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赵云也是一员大将,这些人每日里操练兵马,引起刘表的惶恐不安。刘表害怕后院起火,所以不敢放权给刘备。

  其五,怕激怒曹操。刘表这个人一直想中立。他不重用刘备,也可能怕刘备是曹操的对头,曹操会因此怀恨在心。事实上,政治家的对手常常会发生变化。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就像曹操与袁绍曾经是铁哥们,而后来兵戎相见;刘备也曾经和曹操在一起称兄道弟,在许都度过了他美好而胆战心惊的岁月,刘表看事情太表面化,缺乏想象力。

  其六,刘备的反复无常的经历。刘备这个人曾经和很多人共事。曹操、吕布、袁

绍、陶谦,且看他的人生历程。吕布对他恩爱有加,甚至辕门射戟解了他的围,但是

白门楼当吕布让他救命的时候,他却一句话,送了吕布的命;曹操赐予他宜城亭侯的爵位,并任命为左将军、豫州牧,他却突围之后,把曹操手下大将车胄给杀死了,甚至在许都时,参与董承组织的衣带诏反曹事件;袁绍对他不错了,毕竟他曾经帮助曹操灭掉袁绍的弟弟袁术,大将关羽也曾除掉颜良,可是袁绍不仅没有杀他,却让他在军前效力,可是他却找准机会逃跑了。

  第七,刘备屡战屡被,尽管身边有关羽张飞超一流的高手,可是在早期的征战中,刘备缺乏张良式的人物来指点迷津,打仗,不能仅凭匹夫之勇。所以吕布虽然骁勇善战,却被曹操所败。当时刘备手下没有人才,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不过是杜撰的故事,事实上刘备早期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俗话说,败军之将,何以言勇,这一点,刘表恐怕是有顾忌的。

  第八,刘表不是伯乐,他是个书生,崇尚的是虚名,在当时应该有所革新,重用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荆州一代人才济济,不仅有诸葛亮,而且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是一个杰出的人才,投奔江东,委以重用,还有以后刘备手下的一流大将如黄忠、魏延等如今都默默无闻。在乱世豺狼当道的时候,刘表想的只是苟且偷安,当然于事无补。

  最后,重用外戚。刘表的小妻子蔡氏因为受到刘表宠幸,的确在当时举足轻重。蔡氏的兄弟蔡瑁有一定的将略,由于他们大都偏爱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所以羽翼已非,在当时刘表未死时,且成定局,所以刘表的继承人其实刘表说的不算,形成被

动。如果将权力分给刘备一些,对于大权独揽的蔡氏等人,自然无法接受。

  江湖道:刘表,非治理乱世的人才,太平盛世之间,仅能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大臣,乱世之间,仅能自保,无法开疆拓土。贾诩说刘表:“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裴潜说:“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都是对刘表很中肯的评价。他不重用刘备,的确有他自身的原因,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重用了刘备,想以荆州来抗衡曹操,也很难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刘表和刘备是什么关系

  刘表和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同为汉景帝的后代。

相关内容

  • UC头条:此人是真正的汉室宗亲, 却做了魏国的三朝元老, 谋略不在郭嘉之下
  • 此人便是刘晔,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曹操手下缺一不可的谋士. 刘晔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但刘备究竟是不是已经很难考证,而刘晔不同,他可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正宗的汉室宗亲. 刘晔生逢乱世,知道汉室已经无法兴盛,而曹操恰是乱世中难得的英主,199年,在曹操统一中 ...

  • 诸葛亮与中国士大夫精神(转)
  • 诸葛亮与中国士大夫精神 文学与新闻学院对外汉语 学生:姜维夫人     指导老师:沈伯俊 摘要:诸葛亮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深受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喜爱.士大夫们也不例外.诸葛亮能如此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诸葛亮的品德修养,为人处事深得中国士大夫精神,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本文以诸葛亮一生中比较重 ...

  • "面相"与命运:[三国演义]中刘备外貌描写的隐含意义解读
  • 摘 要:传统方式解析文本,多从写作手法.故事脉络.象征隐喻.风俗民俗等方面着眼.这些部分固然是时代的缩影,能体现作者在"大"处布局的能力,但提及作者运笔处微妙的区别,以上诸点就很难对其分析有深入的帮助.如果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外貌描写入手,解剖其隐含的人物命运走向, ...

  •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
  •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 [摘要]<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出自罗贯中之笔,他融合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材料,并且还结合了自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真实生活经历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从而使作品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形象,读起来使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同时作品也鲜明地刻画了众多的 ...

  • 三国管理篇
  •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 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建设: ● 掌握留住人才的秘诀: ● 懂得如何搭建管理平台. 第一讲 刘备的管理之道 一.目标管理 刘备的目标管理包括两个要点: 1.明确最高目标,绝不动摇 刘备创业历经坎坷,成败起伏,但其始终明确自己的最高目标- ...

  • 刘备创业为什么能够成功?
  • 谁都知道,创业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三国演义>,我们也许能从三国刘备的身上学习到一些创业的经验. 刘备的成功,绝对堪称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立业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潦倒的卖草席的小贩而已. 用现代商业的眼光来探究刘备的成功原因,主要有这几个: 一.弄了个好项目 镇压黄巾军,给了刘备一 ...

  • 三国演义诸葛亮有关论文资料
  • 72 2010年第5期·总第149期漫谈诸葛亮的"生不逢时"黄志英"既生瑜,何生亮!"这是由于诸葛亮比周瑜处处计高一筹,周瑜因生不逢时而发出人生苦闷之叹.当然,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文学描述,历史上周瑜未曾有过此语.不过,生不逢时却是许多英雄豪杰都有 ...

  • [HR]60后刘备聘用80后诸葛亮的启示
  • 而在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孙权在江东也建立了基业,刘备忙忙碌碌几十年,将不过关张赵云,文不过孙乾简雍,依附刘表却总遭刘表身边的人排挤.与曹操相比,刘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不强.在这个时候,刘表把荆州委托给刘备镇守,曹操有意攻打荆州,派曹仁设下乌龙八卦阵,刘备派关羽前去进攻,结果失败.回来后经徐庶指点, ...

  • 扶不起的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
  • 扶不起的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 猛然看到这个题目,读者也许会认为我在匆忙中产生了笔误.因为众所周知:诸葛亮辅佐刘皇叔(刘备)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为蜀汉的开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起了的.刘阿斗(刘禅)是由他父亲向诸葛亮托孤,由诸葛亮长期辅佐,最后还是不免当了亡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不起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