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相国录(170)唐朝丞相柳奭

柳奭(shì)(?-659年),字子邵,一字子燕,蒲州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唐朝宰相、外戚,北周左仆射柳庆曾孙,高宗首任妻子王皇后的舅父。

柳奭出身于河东柳氏,历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他曾建议王皇后收养李忠为子,后因皇后失宠,请辞相位,罢为吏部尚书。

王皇后被废后,柳奭历贬遂州刺史、荣州刺史、象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诬称柳奭谋反,唐高宗遂将他处死,家产抄没。中宗年间平反。

基本信息

出生地

蒲州解县

字号

字子邵

一字子燕

官职

中书令

所处时代

唐朝

本名

柳奭

爵位

河东县男

民族族群

汉人

去世时间

659年

出生时间

不详

目录1人物生平

2轶事典故

3人物评价

4家庭成员

5史籍记载

6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柳奭出身于关中世家,祖父柳旦曾为隋朝太常少卿。叔父柳亨曾加入瓦岗军,后归降唐朝,累迁至邛州刺史,封寿陵县男。柳奭很可能是随叔父一同归唐,在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

折叠担任宰相

大陆版《武则天》中的柳奭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柳奭因是太子妃王氏的舅父,也被擢升为兵部侍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并任命柳奭为中书侍郎。永徽二年(651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三年(652年),柳奭升任中书令,监修国史。当时,王皇后无子。柳奭便建议她收养高宗庶长子李忠,又寻求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同年七月,唐高宗立李忠为皇太子。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独宠武昭仪(武则天)。王皇后因不善交际,在后宫逐渐受到孤立,其母魏国夫人与柳奭在进入后宫时同样不受礼遇。柳奭见皇后失宠,心中不安,请求辞去宰相职务,被罢为吏部尚书。

折叠被贬遇害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指控王皇后,称其行厌胜之术。唐高宗大怒,有意废后,并严禁魏国夫人入宫,将柳奭贬为遂州刺史。柳奭行至岐州时,岐州长史于承素揣摩皇帝意旨,又奏称柳奭泄露禁中语。柳奭因此又被贬为荣州刺史。不久,唐高宗不顾群臣反对,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将王皇后废为庶人,还将反对废后最激烈的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657年),褚遂良改贬桂州都督。许敬宗、李义府秉承武则天的意旨,诬奏宰相韩瑗、来济勾结褚遂良,图谋不轨。同年八月,韩瑗、来济、褚遂良均被贬刺史。而柳奭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象州刺史。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又诬称长孙无忌谋反,并奏称:"长孙无忌谋逆,都是因褚遂良、柳奭、韩瑗挑拨煽动而成。柳奭还暗通宫掖,意图鸩杀陛下。"唐高宗将长孙无忌流徙黔州,追削褚遂良官爵,并将韩瑗、柳奭除名。同年七月,唐高宗遣御史前往象州将柳奭押解回京,并命当地州县抄没其家产,随即又命将其就地处死。柳奭死后,近支亲属全部被发配岭南为奴婢。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遵照武则天遗命,追复柳奭官爵,并赦免其家族。开元元年(713年),柳奭的堂侄孙柳涣上疏皇帝:"臣堂伯祖柳奭,虽蒙平反,但子孙皆已亡故,只有曾孙柳无忝,仍在龚州,形同流放。臣请求将伯祖还葬乡里,让柳无忝返回原籍。"柳奭这才得以归葬蒲州。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柳奭的父亲柳则,隋朝时期曾任左卫骑曹,出使高句丽时病逝。柳奭亲自到高句丽迎回父亲灵柩,哀伤逾礼,深受高句丽人的景仰。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刘昫:柳氏世称謇谔,奭、泽有正人风彩,忠规献纳,抑有人焉。

王夫之:若宇文节、柳奭、崔敦礼、辛茂将、许圉师、窦德玄、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阎立本、陆敦信、杨弘武、戴至德、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郝处俊、来恒、薛元超、高智周、张大安、崔知温、王德真、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者,皆节不足以守筦库,才不足以理下邑,或循次而升,或一言而合,或趋歧径而诡遇,竞相踵以赞天工。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父亲:柳则,曾任左卫骑曹参军,追赠蒲州长史。

姐妹:柳氏,王皇后之母,封魏国夫人。

儿子:柳爽,追赠朝散大夫□州司马。

孙女:柳氏,唐睿宗后妃,生申王李捴。

孙子:柳嘉泰,官至右武卫将军。

折叠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三十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

折叠编辑本段影视形象

《无字碑歌》中的柳奭1963年《武则天》,谢之饰演柳奭。

1984年《一代女皇》,林照雄饰演柳奭。

1995年《武则天》,陈卫国饰演柳奭。

2004年《无字碑歌》,郑玉饰演柳奭。

2011年《武则天秘史》,吴利华饰演柳奭。

您可能也喜欢:

柳奭(shì)(?-659年),字子邵,一字子燕,蒲州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唐朝宰相、外戚,北周左仆射柳庆曾孙,高宗首任妻子王皇后的舅父。

柳奭出身于河东柳氏,历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他曾建议王皇后收养李忠为子,后因皇后失宠,请辞相位,罢为吏部尚书。

王皇后被废后,柳奭历贬遂州刺史、荣州刺史、象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诬称柳奭谋反,唐高宗遂将他处死,家产抄没。中宗年间平反。

基本信息

出生地

蒲州解县

字号

字子邵

一字子燕

官职

中书令

所处时代

唐朝

本名

柳奭

爵位

河东县男

民族族群

汉人

去世时间

659年

出生时间

不详

目录1人物生平

2轶事典故

3人物评价

4家庭成员

5史籍记载

6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柳奭出身于关中世家,祖父柳旦曾为隋朝太常少卿。叔父柳亨曾加入瓦岗军,后归降唐朝,累迁至邛州刺史,封寿陵县男。柳奭很可能是随叔父一同归唐,在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

折叠担任宰相

大陆版《武则天》中的柳奭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柳奭因是太子妃王氏的舅父,也被擢升为兵部侍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并任命柳奭为中书侍郎。永徽二年(651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三年(652年),柳奭升任中书令,监修国史。当时,王皇后无子。柳奭便建议她收养高宗庶长子李忠,又寻求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同年七月,唐高宗立李忠为皇太子。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独宠武昭仪(武则天)。王皇后因不善交际,在后宫逐渐受到孤立,其母魏国夫人与柳奭在进入后宫时同样不受礼遇。柳奭见皇后失宠,心中不安,请求辞去宰相职务,被罢为吏部尚书。

折叠被贬遇害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指控王皇后,称其行厌胜之术。唐高宗大怒,有意废后,并严禁魏国夫人入宫,将柳奭贬为遂州刺史。柳奭行至岐州时,岐州长史于承素揣摩皇帝意旨,又奏称柳奭泄露禁中语。柳奭因此又被贬为荣州刺史。不久,唐高宗不顾群臣反对,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将王皇后废为庶人,还将反对废后最激烈的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657年),褚遂良改贬桂州都督。许敬宗、李义府秉承武则天的意旨,诬奏宰相韩瑗、来济勾结褚遂良,图谋不轨。同年八月,韩瑗、来济、褚遂良均被贬刺史。而柳奭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象州刺史。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又诬称长孙无忌谋反,并奏称:"长孙无忌谋逆,都是因褚遂良、柳奭、韩瑗挑拨煽动而成。柳奭还暗通宫掖,意图鸩杀陛下。"唐高宗将长孙无忌流徙黔州,追削褚遂良官爵,并将韩瑗、柳奭除名。同年七月,唐高宗遣御史前往象州将柳奭押解回京,并命当地州县抄没其家产,随即又命将其就地处死。柳奭死后,近支亲属全部被发配岭南为奴婢。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遵照武则天遗命,追复柳奭官爵,并赦免其家族。开元元年(713年),柳奭的堂侄孙柳涣上疏皇帝:"臣堂伯祖柳奭,虽蒙平反,但子孙皆已亡故,只有曾孙柳无忝,仍在龚州,形同流放。臣请求将伯祖还葬乡里,让柳无忝返回原籍。"柳奭这才得以归葬蒲州。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柳奭的父亲柳则,隋朝时期曾任左卫骑曹,出使高句丽时病逝。柳奭亲自到高句丽迎回父亲灵柩,哀伤逾礼,深受高句丽人的景仰。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刘昫:柳氏世称謇谔,奭、泽有正人风彩,忠规献纳,抑有人焉。

王夫之:若宇文节、柳奭、崔敦礼、辛茂将、许圉师、窦德玄、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阎立本、陆敦信、杨弘武、戴至德、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郝处俊、来恒、薛元超、高智周、张大安、崔知温、王德真、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者,皆节不足以守筦库,才不足以理下邑,或循次而升,或一言而合,或趋歧径而诡遇,竞相踵以赞天工。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父亲:柳则,曾任左卫骑曹参军,追赠蒲州长史。

姐妹:柳氏,王皇后之母,封魏国夫人。

儿子:柳爽,追赠朝散大夫□州司马。

孙女:柳氏,唐睿宗后妃,生申王李捴。

孙子:柳嘉泰,官至右武卫将军。

折叠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三十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

折叠编辑本段影视形象

《无字碑歌》中的柳奭1963年《武则天》,谢之饰演柳奭。

1984年《一代女皇》,林照雄饰演柳奭。

1995年《武则天》,陈卫国饰演柳奭。

2004年《无字碑歌》,郑玉饰演柳奭。

2011年《武则天秘史》,吴利华饰演柳奭。

您可能也喜欢:


相关内容

  • 中华相国录175)唐朝丞相窦德玄
  • 窦德玄,唐高宗时宰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窦德玄 性    别 男 职    业 政治 宰相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目录 1人物简介 2人物典故 3实话实说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窦德玄,唐朝政治人物,高宗时宰相.窦德玄出身唐朝外戚,曾祖父窦毅,太穆皇后(唐高祖之妻,唐太宗之母) ...

  • 华夏相国录(192)唐朝丞相薛元超
  • 薛振(623-684年),字元超,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 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1] 仪凤元年(676年),薛元超拜相,授中书 ...

  • 宰相权力的衰落
  • 宰相权力的衰落 说宰相,大家都知道宰相刘罗锅.妙在刘墉与和珅,从相声戏曲斗到电视剧,折腾一辈子,谁都没真当过"宰相"这个官.不怪他们,只因为到清朝时,已经没宰相这个官位了. 若要正名的话,中文的宰相或总理,英语里的 Prime Minister (首相) ,都是政府首脑的意思.哪 ...

  • 高一历史学与练1
  • 高一历史学与练 第1课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本要求 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对宗法制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发展要求 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理解商朝的政治特点. 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

  • 中华文化常识之称谓文化
  • 第四编 称谓文化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些人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指哪些人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 ...

  •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三个著名的宰相
  •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三个著名的宰相.txt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既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三个著名的宰相 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历史很少作为具体官职的名称.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 ...

  • 古代将军.及封号
  • 1.项羽 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 ...

  • 略谈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
  • 略谈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 作者单位:安徽省萧县中学 祝庆松 邮编:235200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说文解字>注:"宰:在屋下执事者"."相:„„凡彼此交接皆曰相: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quo ...

  • 略论先秦宰相制度的起源
  • 2006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2006总第221期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dences)SumNo.221 略论先秦宰相制度的起源 谢乃和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