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意见的通知

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军委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 a

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认真做好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对于保持部队稳定,加强部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队各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志愿兵转业的集中交接和安置工作;要切实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他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自觉服从组织分配,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今后每年度的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由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根据有关规定和本通知精神作出具体部署。

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

民政部、总参谋部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的意见

(1993年12月3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

自1991年冬季开始试行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办法以来,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全国有8万余名转业志愿兵及时得到了妥善安置,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志愿兵走不了、留不住、安不下的问题。在集中交接工作中,地方和军队各级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了集中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安置工作中,各级安置部门在坚持现行政策前提下,采取了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保底安置等多种

形式,积极组织各种培训,为转业志愿兵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创造了条件。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方安置部门多数无固定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二是一些省级财政部门未及时拨付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补助经费,对开展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少数用人单位有乱收费的现象,给安置工作和转业志愿兵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办法,有利于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快安置工作进度;由大分散到相对集中,可减轻基层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保证国家安置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建议从1994年春季开始,在全国正式实行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办法。根据前两年的试行情况,结合1994年春季志愿兵转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志愿兵转业去向。原则上按国发(1983)16号文件规定,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安置。在外地结婚(除部队驻地外)的志愿兵转业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安置有困难时,对服役期满、配偶婚前在当地有常住户口且家庭生活基础在当地、结婚满5年的,可以到配偶所在地安置。在服役期间家庭住址变迁的未婚志愿兵转业时,可到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其他有特殊情况需要易地安置的,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部门审批。个别经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军安办)审定需要易地安置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接收并负责安置。

二、关于转业志愿兵的工作安排。根据现行的安置政策规定和本人德才情况,尽量按专业技术对口分配。在坚持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前提下,积极改进和完善分配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安置转业志愿兵。

对自愿自谋职业的转业志愿兵,各级政府要积极给予支持,有关部门要给予照顾。

三、关于志愿兵因病或因精简整编提前转业问题。志愿兵因病提前转业的条件,按民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有关部门下发的《因病提前转业安置的志愿兵所患几种常见慢性病基本稳定条件》(〔1993〕卫联字156号)的规定执行。

1994年春季有精简整编任务的部队,服役期满10年未满13年的编余志愿兵,可安排部分退出现役,总数控制在××××人以内(因精简整编提前转业的由移交单位在《志愿兵退出现役登记表》备注栏中注明精简整编字样)。军队各大单位的移交人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收的人数由国务院军安办和总参谋部核定。

四、关于专项业务经费。安置工作所需各项经费,本着以地方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的原则,主要由地方财政解决。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当年接收安置情况拨付一定经费,作为实行集中交接安置的专项补助,具体标准和拨付办法由国务院军安办和财政部商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中央财政核拨的补助经费及时到位。

五、关于交接时间和办法。交接工作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进行,因特殊情况也可提前或推迟,具体时间由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商定。1994年春季的交接工作从1月25日开始,2月底结束。转业志愿兵从4月1日起开始离队,持《接收安置通知书》到地方安置部门报到,5月底基本结束。转业志愿兵的工资由部队发到7月底,8月1日以后由地方接收转业志愿兵的工作单位发给。批准转业时间统一填写1994年4月1日。

交接双方交接档案材料和有关证明,按总参谋部〔1992〕务传2号、民政部民电〔1992〕32号文件规定执行。档案材料原则上由军队派移交组赴各地移交。转业人数在30人以下的,也可在1月25日前将档案材料寄往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部门对收到的档案材料要及时复审,凡符合转业和安置条件的,应当及时签发《接收安置通知书》。当时不能签发的,最迟应在1994年3月底前寄给部队。邮寄时间均以邮出地的邮戳时间为准。需经国务院军安办审定易地安置的,其档案材料应在1月25日前报国务院军安办,经审定同意接收的,于2月底前通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下达《接收安置通知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各大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军安办、民政部、总参谋部下达的分配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各地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部门审查符合接收条件的转业志愿兵,要抓紧进行安置,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对不符合转业条件或弄虚作假的要退回部队,地方不予安置;对未经集中交接的也不得接收安置;对安置工作中违反规定的要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在接收和安置中,不得向志愿兵本人征收各种费用。已接到《接收安置通知书》的转业志愿兵无正当理由逾期3个月不报到的,由省级安置部门将其档案退回军队各大单位,由部队取消其志愿兵资格,改按义务兵退伍。

转业安置的其他有关问题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发〔1983〕16号文件、〔1983〕参务字第243号文件规定执行。

1994年春季全军(含武装警察部队)约有×·×万名志愿兵转业到地方工作(分配计划另行通知)。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

要从巩固国防这个大局出发,切实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接收安置工作。各部队要与地方密切配合,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体谅国家和地方的困难,自觉服从组织分配,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交接工作结束后,省级安置部门于1994年8月底前,军队各大单位于1994年7月底前将总结报告分别报国务院军安办、总参谋部军务部。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各大单位、武装警察部队遵照执行。★

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军委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 a

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认真做好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对于保持部队稳定,加强部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队各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志愿兵转业的集中交接和安置工作;要切实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他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自觉服从组织分配,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今后每年度的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由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根据有关规定和本通知精神作出具体部署。

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

民政部、总参谋部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的意见

(1993年12月3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

自1991年冬季开始试行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办法以来,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全国有8万余名转业志愿兵及时得到了妥善安置,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志愿兵走不了、留不住、安不下的问题。在集中交接工作中,地方和军队各级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了集中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安置工作中,各级安置部门在坚持现行政策前提下,采取了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保底安置等多种

形式,积极组织各种培训,为转业志愿兵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创造了条件。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方安置部门多数无固定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二是一些省级财政部门未及时拨付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补助经费,对开展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少数用人单位有乱收费的现象,给安置工作和转业志愿兵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办法,有利于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快安置工作进度;由大分散到相对集中,可减轻基层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保证国家安置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建议从1994年春季开始,在全国正式实行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办法。根据前两年的试行情况,结合1994年春季志愿兵转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志愿兵转业去向。原则上按国发(1983)16号文件规定,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安置。在外地结婚(除部队驻地外)的志愿兵转业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安置有困难时,对服役期满、配偶婚前在当地有常住户口且家庭生活基础在当地、结婚满5年的,可以到配偶所在地安置。在服役期间家庭住址变迁的未婚志愿兵转业时,可到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其他有特殊情况需要易地安置的,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部门审批。个别经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军安办)审定需要易地安置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接收并负责安置。

二、关于转业志愿兵的工作安排。根据现行的安置政策规定和本人德才情况,尽量按专业技术对口分配。在坚持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前提下,积极改进和完善分配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安置转业志愿兵。

对自愿自谋职业的转业志愿兵,各级政府要积极给予支持,有关部门要给予照顾。

三、关于志愿兵因病或因精简整编提前转业问题。志愿兵因病提前转业的条件,按民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有关部门下发的《因病提前转业安置的志愿兵所患几种常见慢性病基本稳定条件》(〔1993〕卫联字156号)的规定执行。

1994年春季有精简整编任务的部队,服役期满10年未满13年的编余志愿兵,可安排部分退出现役,总数控制在××××人以内(因精简整编提前转业的由移交单位在《志愿兵退出现役登记表》备注栏中注明精简整编字样)。军队各大单位的移交人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收的人数由国务院军安办和总参谋部核定。

四、关于专项业务经费。安置工作所需各项经费,本着以地方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的原则,主要由地方财政解决。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当年接收安置情况拨付一定经费,作为实行集中交接安置的专项补助,具体标准和拨付办法由国务院军安办和财政部商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中央财政核拨的补助经费及时到位。

五、关于交接时间和办法。交接工作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进行,因特殊情况也可提前或推迟,具体时间由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商定。1994年春季的交接工作从1月25日开始,2月底结束。转业志愿兵从4月1日起开始离队,持《接收安置通知书》到地方安置部门报到,5月底基本结束。转业志愿兵的工资由部队发到7月底,8月1日以后由地方接收转业志愿兵的工作单位发给。批准转业时间统一填写1994年4月1日。

交接双方交接档案材料和有关证明,按总参谋部〔1992〕务传2号、民政部民电〔1992〕32号文件规定执行。档案材料原则上由军队派移交组赴各地移交。转业人数在30人以下的,也可在1月25日前将档案材料寄往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部门对收到的档案材料要及时复审,凡符合转业和安置条件的,应当及时签发《接收安置通知书》。当时不能签发的,最迟应在1994年3月底前寄给部队。邮寄时间均以邮出地的邮戳时间为准。需经国务院军安办审定易地安置的,其档案材料应在1月25日前报国务院军安办,经审定同意接收的,于2月底前通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下达《接收安置通知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各大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军安办、民政部、总参谋部下达的分配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各地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部门审查符合接收条件的转业志愿兵,要抓紧进行安置,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对不符合转业条件或弄虚作假的要退回部队,地方不予安置;对未经集中交接的也不得接收安置;对安置工作中违反规定的要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在接收和安置中,不得向志愿兵本人征收各种费用。已接到《接收安置通知书》的转业志愿兵无正当理由逾期3个月不报到的,由省级安置部门将其档案退回军队各大单位,由部队取消其志愿兵资格,改按义务兵退伍。

转业安置的其他有关问题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发〔1983〕16号文件、〔1983〕参务字第243号文件规定执行。

1994年春季全军(含武装警察部队)约有×·×万名志愿兵转业到地方工作(分配计划另行通知)。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

要从巩固国防这个大局出发,切实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接收安置工作。各部队要与地方密切配合,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体谅国家和地方的困难,自觉服从组织分配,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交接工作结束后,省级安置部门于1994年8月底前,军队各大单位于1994年7月底前将总结报告分别报国务院军安办、总参谋部军务部。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各大单位、武装警察部队遵照执行。★


相关内容

  • 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 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 关于做好1996年春季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的通知 (1995年10月12日 国安(199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厅(局),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 ...

  • 郑州市军队转业干部
  • 郑州市军队转业干部(简称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全市军转干部接收安置 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军转干部安置政策,制定全市军转干部安置计划, 承办军转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组织落实军转干部培训工作,协助做好军转干部随调随迁 家属及子女的安置工作. 军转干部进郑的政策规定:(1 ...

  • 档案里缺少入团志愿书
  • 关于学生档案缺失材料的说明 档案馆将同学们提问比较多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缺失的材料具体指什么,到哪里去补办? ①高中档案指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学籍表.会考成绩.家庭情况调查表.体检表等.缺 少高中档案的同学请联系原就读高中. ②高招材料指高等学校招生报名登记表.考生志愿表.体格检查表等.缺少高招 ...

  • 军转干:2014年江西省军转干考试最新信息
  • 军转干: 2014年江西省军转干考试最新信息 2014年江西省军转干考试最新信息(按重要顺序排序) 点击进入>>>2014年江西省军转干考试报名入口 考试对象 1.符合省直安置条件,并志愿到省直机关工作的2013年营级及以下职务军队转业干部. 2.各设区市志愿到所在地政法部门和国税 ...

  •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
  •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 关于认定干部身份,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 1.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具体包括: (1)统招的中专如按干部分配就是干部: (2)统招的大专生及本科生毕业后派遣和转正了就是干部: (3)非统招类的五大毕业生,以前曾有录用 ...

  • 湖北省直军转安置新政策(2013)
  • 军转干考试 湖北省直军转安置新政策(2013)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军转安置工作机制,规范省直计划分配军转(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分配办法,切实做到政策公开.计划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根据<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转联[2012]1号)有关规定,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兵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
  • 第一条.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志愿兵具有下列原因之一者,可退出现役. (一)按志愿兵服役年限规定服役期满不需要继续留队的: (二)国家建设需要调出军队的: (三)军队编制员额缩减需退出现役的: (四)因战因公致 ...

  • 省直部门对县(市)放权申报与审定表
  • 部门名称:吉林省民政厅 (加盖公章) 部门负责人签字: 2005年6月13日 序号 现有权力名称及内容(审批和收费) 调整意见 如保留,说明依据和理由 省放权 领导小组 审核意见 省政府 常务会议审定意见 取消审批 下放到县 委托授权 1 组织起草全省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和规章 ...

  •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100问
  •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100问 1.退役士兵安置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 2.退役士兵包含哪些对象? 答:包含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 (一)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未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