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城市化"和"城市乡村化"

“乡村城市化”与“城市乡村化”的理性对话

------对南北盘江红水河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龙青松1

什么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一个人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也如“双刃剑”,弄不好也会割自己的手;有“乡村城市化”的说法,当然也有“城市乡村化”的实践,它们并不矛盾,只是看经世致用者怎么去运用。

1. 不要自己摧毁自己家园的灵魂

时下总给人一种感觉,谁都可以到乡村指点江山。总认为乡村的一切都是落后的,布依族社区的危房改造工程一下子就变成了黔北民居,街道也拉直了;更有甚者,认为高楼大厦是现代化,于是就有“请农民上楼”的说法,这种流毒正在侵蚀到我们这里。

望谟县打尖乡有一个喜毫小学,为修建一个小学,毁掉文物------三个布依族粮仓,设计时我们为何不把校园建设和粮仓结合在一起?要知道,粮仓文化是可以转化成为现代教育的资源,把粮仓知识引进校园,我们孩子享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不要到处立图腾柱,不要把布依族的铜鼓画在地板上任人踩,不要破坏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能绕道尽量绕道,不能绕道就用文化的方式迁址)……

在大工业化全力推动下的乡村城市化的当代社会,不可避免地对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诚然,乡村的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不论你是在这一破坏的过程中从多大程度上防止了这种必然的破坏。

在这里强调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不是说乡村人过现在城市人的生活,也不是要乡村人守望“贫困”,而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的城市化,市民和村民,能在教育、医疗等资源上共享一样的国民待遇,城市和乡村在公共服务方面均衡发展,让乡村独有的传统文明形态依然能和城市文化并存,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和风貌。

2. 怎样在建设中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乡村和城市的灵魂?

2.1 乡村和城市的灵魂

1972年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时,人类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还不完整,只看到了遗产的物质性一半,还没有看到另一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2007年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球执行,至此,人类将另一半文化遗产拥入了自己的怀抱。

2冯骥才先生认为:“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一直被认为

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 “新的一轮直接对文化遗产构成影响的是高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某些误区。现在可以说,中国的六百多座城市基本一样。残余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有的城市甚至连一点历史踪迹都没有留下。我们可以解释为对城市的改造缺乏文化准备;可以解释为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可以解释为在政绩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终究在1 作者是国际奖学金获得者(IFP)、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IVLP),现任教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文的研究来自“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的课题《南北盘江红水河布依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把科研成果运用于“南龙古寨布依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 冯骥才,全面解析“文化遗产日”,在光明讲坛上的演讲,2006年06月15日。

来源: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095.html

这个世界城市史上绝无仅有的全国性的“造城运动”中,已经将我们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抹去历史记忆,彼此克隆,彼此相象。同时,堆满了罗马花园、意大利广场、美国小镇、英国郡。是不是应当反问自己一句: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珍视自己的家园、自己的遗产与文明? 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脉,找不到自我的历史与文化凭借。当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亲手把一个个沉甸甸、深厚的城市生命,变成亮闪闪的失忆者,一定会斥骂我们这一代人的无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乡村和城市建设的灵魂,她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以此推论,“盘江文明”和以布依族文化为基础的“盘江文化”就是我们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乡村和城市的灵魂;离开灵魂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我们的家园就是一个“空壳”,没有生命力。

2.2 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乡村和城市的物质基础

2.2.1民居

 布依族民居:茅草房、吊脚楼、石板房、干栏式建筑、砖瓦结构等。

 历史文化民居:布依族土目官邸、庄园、故居、骑楼等。

 布依族粮仓:有圆形和方形,粮仓是和谐社会的建筑标志,可以成为布依族和黔西南州

的建筑标志物。

 亭子:是布依族议事的场所,应该成为政府、法律等部门不可缺少的建筑物。

2.2.2布依族古村落

古村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望谟某乡镇并村后,把人家的古老名称去掉,合并为一村、二村、三村、直到九村,有点像文盲家庭给九个儿子取的名称。

城市化浪潮中的乡村建设要有自己的风貌特色。据了解,世界很多国家,也曾提出过类似理念。比如英国有过保护乡村运动,韩国、日本都有过类似运动。今天的英国,除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大都市之外,整个国土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这要归功于1926年成立的英国乡村保护环保组织CPRE。该组织认为,城市的过度发展将会侵吞整个乡村的自然与传统人文景观,提倡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风景,遏制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当时的首相鲍德温说:“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

2.2.3古街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贞丰县行文保护布依族“浪哨”街道,使之成为赶集时城市的一道风景;而兴仁的“浪哨”街道因多种原因而消失,重新恢复“浪哨”街道应该成为兴仁“撤县建市”的一项工作。

2.2.4古乡镇

南北盘江红水河有很多屯、堡、哨、卡文化地名。

2.2.5历史名城

安龙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望谟的王母寨是布依族历史上的“千户布依寨”。

2.2.6史前文化遗产

以盘县大洞、普定穿洞、兴义猫猫洞为代表的旧石器,比如说手斧、磨盘、台地;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新石器直接反映布依族先民的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每个县都有史前文化遗址,处处留有古人的脚印,展示了南北盘江红水河先民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2.2.7土木工程文化遗产

如水井、水碾、灌溉系统、桥梁、码头、要塞、烽火台等。

2.2.7绿化工程

以用乡土物种绿化为基础;有的花再好看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何必跟人家打抢争“一个

老婆”而粉饰自己的美丽、开放。

2.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乡村和城市的精神基础

2.3.1乡村和城市的名称要有文化

 可以用始祖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标志物(大型雕塑作品)

“自从盘古开天地”,人们不禁要问盘古是哪里的人?盘古能否成为黔西南州的史前文化创意?值得史学大家的斟酌。黔西南州做盘古文化不是空穴来风,南北盘江红水河有很多地名与“盘”有关,如南北盘江、盘水、盘县、盘州、盘关等,有的名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布依族的古歌里有很多处说到盘古王、混沌王。大禹治水,史学家证实大禹是羌族。因此,黔西南州以盘古王做文化创意未尝不可!至少可以做布依族的盘古王文化。

布依族的始祖还有“布罗陀”(Bauslogdoz)和“摩洛岬”(Molrogtjaabt),望谟县还有“乜王的传说”。

 用历史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改“黔西南州”为“盘江州”是文化创意,更是历史的期待。我们要珍惜盘江文化的价值,地球上的区域很少有这样区位,即两条江从一个地方发源出来,各走几百公里后又牵手走在一起。盘江就是这样滋润两岸的布依族及各族人民,黔西南州的真正名称应该是“盘江自治州”,而不是“黔西南自治州”。黔西南和黔南、黔东南正如三胞胎一样,三个自治州如果花巨资做创意,外面的世界都搞不清楚他们谁是谁。因此,黔西南州要做文化创意产业先从名称做起,过程虽然很难,但是不这样想,以后要改变自己的文化形象就更艰难。没有灵魂的名称不能用。

 用政治历史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安龙有知府文化、贞丰有知州文化、册亨有州同文化、晴普有卫所屯文化、望谟有亭目文化等。《兴义府志》上都有每个治所的地图,我们在构建城市建设时,一定要参考这本书,以便做好规划。黔西南是自治州,但缺乏首府文化,城市的民族文化建设不突出,对国家政策做内在化转变的工作做得不多;传统民风民俗正在流失。

温家宝总理在其《再回兴义忆耀邦》中写到:“1986年2月7日傍晚,耀邦同志风尘仆仆赶到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入住在州府低矮破旧的招待所。”可见,兴义的建设不要忘记“首府”,这是一张有灵魂附体的名片。

 用布依族地名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当今不要为经济利益去更改布依族的地名和街道,我们应该尊重布依族的情感而恢复他们原有的地名,特别是带有封建王朝殖民思想的地名应该提请人大讨论,报请上级取缔。自治州的地名就应该有民族名称,尊重少数民族从地名开始。

表1. 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部分县市的布依族居住地名 33 温家宝:再回兴义忆耀邦,人民日报,2010年4月15日2版。

2.3.2用制度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布依族社区都有村规民约,乡村城市化不能以牺牲乡村文化为代价的,类似村头风水树、界碑、栈道、宗祠、山神庙等,是家族、村落的DNA,是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归属感。

子曰:“礼失而求诸野”,哲理常常从乡土中汲起力量,我们应该从奔腾不息的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史前文化遗产中感到这里孕育有----“盘江文明”,从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民族多样性中获取不可低估的文化知识----“盘江文化”。

2.3.3用民俗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民族性情体现在民俗之中,民俗节最能体现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有很多民俗节,比如说“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八”等,这些节日是构建乡村和城市建设的文化资源。

“传统节日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是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文化生命———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体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是民族或族群生存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它以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心意表象,通过节日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外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和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基石。因而,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不可能完全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性地改造。”

2.3.4用民族语言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语言是最基本的人权,黔西南州应该向上级申请开通“北壮布依语卫视节目”。“布依语卫视节目”的开通,再加上“村村通工程”的完成,布依族的语言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语言美了,什么都美了,乡村和城市就更美了。

3. 结论

不管是选择“乡村城市化”还是“城市乡村化”?我们可以根据文化遗产的状况做建设,因为城市有城市发展所需的文化遗产,乡村有乡村发展所需的文化遗产,做到:

 要在城市和乡村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和谐的社会结构,使得乡村和城市公共服务得到均

衡发展。

 不是简单的克隆硬件设施和工业模式,不是消灭城市变农村、农村变城市,而是要珍视

保护好人类城市和乡村的历史文脉,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 不能单一地改变城市和农村的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平等机遇。

黔西南州需要“乡村城市化”是因为我们的大多数乡村是温饱社区,“城市化”是追求的目标;黔西南州需要“城市乡村化”,是因为这里有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完全脱离乡村文化做大做强城市,完全推倒乡村的生态文化做“新农村”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44 陈勤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解放日报,2005年10月30日。http://www.sina.com.cn

“乡村城市化”与“城市乡村化”的理性对话

------对南北盘江红水河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龙青松1

什么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一个人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也如“双刃剑”,弄不好也会割自己的手;有“乡村城市化”的说法,当然也有“城市乡村化”的实践,它们并不矛盾,只是看经世致用者怎么去运用。

1. 不要自己摧毁自己家园的灵魂

时下总给人一种感觉,谁都可以到乡村指点江山。总认为乡村的一切都是落后的,布依族社区的危房改造工程一下子就变成了黔北民居,街道也拉直了;更有甚者,认为高楼大厦是现代化,于是就有“请农民上楼”的说法,这种流毒正在侵蚀到我们这里。

望谟县打尖乡有一个喜毫小学,为修建一个小学,毁掉文物------三个布依族粮仓,设计时我们为何不把校园建设和粮仓结合在一起?要知道,粮仓文化是可以转化成为现代教育的资源,把粮仓知识引进校园,我们孩子享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不要到处立图腾柱,不要把布依族的铜鼓画在地板上任人踩,不要破坏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能绕道尽量绕道,不能绕道就用文化的方式迁址)……

在大工业化全力推动下的乡村城市化的当代社会,不可避免地对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诚然,乡村的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不论你是在这一破坏的过程中从多大程度上防止了这种必然的破坏。

在这里强调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不是说乡村人过现在城市人的生活,也不是要乡村人守望“贫困”,而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的城市化,市民和村民,能在教育、医疗等资源上共享一样的国民待遇,城市和乡村在公共服务方面均衡发展,让乡村独有的传统文明形态依然能和城市文化并存,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和风貌。

2. 怎样在建设中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乡村和城市的灵魂?

2.1 乡村和城市的灵魂

1972年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时,人类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还不完整,只看到了遗产的物质性一半,还没有看到另一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2007年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球执行,至此,人类将另一半文化遗产拥入了自己的怀抱。

2冯骥才先生认为:“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一直被认为

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 “新的一轮直接对文化遗产构成影响的是高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某些误区。现在可以说,中国的六百多座城市基本一样。残余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有的城市甚至连一点历史踪迹都没有留下。我们可以解释为对城市的改造缺乏文化准备;可以解释为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可以解释为在政绩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终究在1 作者是国际奖学金获得者(IFP)、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IVLP),现任教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文的研究来自“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的课题《南北盘江红水河布依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把科研成果运用于“南龙古寨布依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 冯骥才,全面解析“文化遗产日”,在光明讲坛上的演讲,2006年06月15日。

来源: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095.html

这个世界城市史上绝无仅有的全国性的“造城运动”中,已经将我们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抹去历史记忆,彼此克隆,彼此相象。同时,堆满了罗马花园、意大利广场、美国小镇、英国郡。是不是应当反问自己一句: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珍视自己的家园、自己的遗产与文明? 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脉,找不到自我的历史与文化凭借。当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亲手把一个个沉甸甸、深厚的城市生命,变成亮闪闪的失忆者,一定会斥骂我们这一代人的无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乡村和城市建设的灵魂,她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以此推论,“盘江文明”和以布依族文化为基础的“盘江文化”就是我们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乡村和城市的灵魂;离开灵魂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我们的家园就是一个“空壳”,没有生命力。

2.2 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乡村和城市的物质基础

2.2.1民居

 布依族民居:茅草房、吊脚楼、石板房、干栏式建筑、砖瓦结构等。

 历史文化民居:布依族土目官邸、庄园、故居、骑楼等。

 布依族粮仓:有圆形和方形,粮仓是和谐社会的建筑标志,可以成为布依族和黔西南州

的建筑标志物。

 亭子:是布依族议事的场所,应该成为政府、法律等部门不可缺少的建筑物。

2.2.2布依族古村落

古村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望谟某乡镇并村后,把人家的古老名称去掉,合并为一村、二村、三村、直到九村,有点像文盲家庭给九个儿子取的名称。

城市化浪潮中的乡村建设要有自己的风貌特色。据了解,世界很多国家,也曾提出过类似理念。比如英国有过保护乡村运动,韩国、日本都有过类似运动。今天的英国,除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大都市之外,整个国土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这要归功于1926年成立的英国乡村保护环保组织CPRE。该组织认为,城市的过度发展将会侵吞整个乡村的自然与传统人文景观,提倡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风景,遏制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当时的首相鲍德温说:“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

2.2.3古街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贞丰县行文保护布依族“浪哨”街道,使之成为赶集时城市的一道风景;而兴仁的“浪哨”街道因多种原因而消失,重新恢复“浪哨”街道应该成为兴仁“撤县建市”的一项工作。

2.2.4古乡镇

南北盘江红水河有很多屯、堡、哨、卡文化地名。

2.2.5历史名城

安龙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望谟的王母寨是布依族历史上的“千户布依寨”。

2.2.6史前文化遗产

以盘县大洞、普定穿洞、兴义猫猫洞为代表的旧石器,比如说手斧、磨盘、台地;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新石器直接反映布依族先民的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每个县都有史前文化遗址,处处留有古人的脚印,展示了南北盘江红水河先民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2.2.7土木工程文化遗产

如水井、水碾、灌溉系统、桥梁、码头、要塞、烽火台等。

2.2.7绿化工程

以用乡土物种绿化为基础;有的花再好看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何必跟人家打抢争“一个

老婆”而粉饰自己的美丽、开放。

2.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南北盘江红水河乡村和城市的精神基础

2.3.1乡村和城市的名称要有文化

 可以用始祖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标志物(大型雕塑作品)

“自从盘古开天地”,人们不禁要问盘古是哪里的人?盘古能否成为黔西南州的史前文化创意?值得史学大家的斟酌。黔西南州做盘古文化不是空穴来风,南北盘江红水河有很多地名与“盘”有关,如南北盘江、盘水、盘县、盘州、盘关等,有的名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布依族的古歌里有很多处说到盘古王、混沌王。大禹治水,史学家证实大禹是羌族。因此,黔西南州以盘古王做文化创意未尝不可!至少可以做布依族的盘古王文化。

布依族的始祖还有“布罗陀”(Bauslogdoz)和“摩洛岬”(Molrogtjaabt),望谟县还有“乜王的传说”。

 用历史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改“黔西南州”为“盘江州”是文化创意,更是历史的期待。我们要珍惜盘江文化的价值,地球上的区域很少有这样区位,即两条江从一个地方发源出来,各走几百公里后又牵手走在一起。盘江就是这样滋润两岸的布依族及各族人民,黔西南州的真正名称应该是“盘江自治州”,而不是“黔西南自治州”。黔西南和黔南、黔东南正如三胞胎一样,三个自治州如果花巨资做创意,外面的世界都搞不清楚他们谁是谁。因此,黔西南州要做文化创意产业先从名称做起,过程虽然很难,但是不这样想,以后要改变自己的文化形象就更艰难。没有灵魂的名称不能用。

 用政治历史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安龙有知府文化、贞丰有知州文化、册亨有州同文化、晴普有卫所屯文化、望谟有亭目文化等。《兴义府志》上都有每个治所的地图,我们在构建城市建设时,一定要参考这本书,以便做好规划。黔西南是自治州,但缺乏首府文化,城市的民族文化建设不突出,对国家政策做内在化转变的工作做得不多;传统民风民俗正在流失。

温家宝总理在其《再回兴义忆耀邦》中写到:“1986年2月7日傍晚,耀邦同志风尘仆仆赶到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入住在州府低矮破旧的招待所。”可见,兴义的建设不要忘记“首府”,这是一张有灵魂附体的名片。

 用布依族地名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当今不要为经济利益去更改布依族的地名和街道,我们应该尊重布依族的情感而恢复他们原有的地名,特别是带有封建王朝殖民思想的地名应该提请人大讨论,报请上级取缔。自治州的地名就应该有民族名称,尊重少数民族从地名开始。

表1. 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部分县市的布依族居住地名 33 温家宝:再回兴义忆耀邦,人民日报,2010年4月15日2版。

2.3.2用制度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布依族社区都有村规民约,乡村城市化不能以牺牲乡村文化为代价的,类似村头风水树、界碑、栈道、宗祠、山神庙等,是家族、村落的DNA,是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归属感。

子曰:“礼失而求诸野”,哲理常常从乡土中汲起力量,我们应该从奔腾不息的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史前文化遗产中感到这里孕育有----“盘江文明”,从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民族多样性中获取不可低估的文化知识----“盘江文化”。

2.3.3用民俗文化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民族性情体现在民俗之中,民俗节最能体现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有很多民俗节,比如说“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八”等,这些节日是构建乡村和城市建设的文化资源。

“传统节日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是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文化生命———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体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是民族或族群生存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它以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心意表象,通过节日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外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和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基石。因而,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不可能完全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性地改造。”

2.3.4用民族语言来构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

语言是最基本的人权,黔西南州应该向上级申请开通“北壮布依语卫视节目”。“布依语卫视节目”的开通,再加上“村村通工程”的完成,布依族的语言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语言美了,什么都美了,乡村和城市就更美了。

3. 结论

不管是选择“乡村城市化”还是“城市乡村化”?我们可以根据文化遗产的状况做建设,因为城市有城市发展所需的文化遗产,乡村有乡村发展所需的文化遗产,做到:

 要在城市和乡村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和谐的社会结构,使得乡村和城市公共服务得到均

衡发展。

 不是简单的克隆硬件设施和工业模式,不是消灭城市变农村、农村变城市,而是要珍视

保护好人类城市和乡村的历史文脉,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 不能单一地改变城市和农村的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平等机遇。

黔西南州需要“乡村城市化”是因为我们的大多数乡村是温饱社区,“城市化”是追求的目标;黔西南州需要“城市乡村化”,是因为这里有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完全脱离乡村文化做大做强城市,完全推倒乡村的生态文化做“新农村”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44 陈勤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解放日报,2005年10月30日。http://www.sina.com.cn


相关内容

  •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
  •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 2010级建筑学2班 邹良杰 20105517 指导教师:杨宇振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一直是研讨中国发展问题的焦点.我们可以分几个步骤来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的论题是城乡发展关系,那我们就得知道城市与乡村的定义以及它们的起源形成. 根据百 ...

  • 主题五:聚落地理学
  • 聚落地理学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 学号:[1**********] 摘要:聚落地理学是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着重研究人口分布的具体形式-聚落.聚落地理分为乡村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两大部分.从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城市化.城市 ...

  • 中国沿海地区乡村
  •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 第一节 世界的城市化浪潮 第二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第三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第四节 我国三大城市群将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空间 第二章 乡村―城市转型机理 第一节 乡村―城市转型的含义 第二节 沿海地区乡村―城市 ...

  • 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儒学
  • 乡村儒学 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儒学 --乡村儒学笔谈 主持人:赵法生 作者:赵法生 张玉林 桂华 干春松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30日   07 版) 拔根时代的乡村儒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张玉林 主持人:应该说,拔根是一个敏锐而有概括力的说法.它从社会学的视野揭示了乡村在城 ...

  • 乡村美学|一个70后旅游创业者眼中的乡村美学梦
  • 乡村美学|一个70后旅游创业者眼中的乡村美学梦 李关平/文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创业不仅是一场商业冒险,更被打上了情怀主义的标签.没有情怀,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创业.二爷是一个天生的概念主义者,这是学哲学出身人的毛病,或许也只是学哲学出身人的武器.管他的呢,在没有成熟的产品出来之前,先讲讲情怀吧. ...

  • 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
  • 第29卷第6期2008年11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 Vol.29No.6Nov.2008 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 秦学 (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区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旅游产业整 体实力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 ...

  •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针对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元分隔状况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 ...

  • 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 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摘 要:通过比较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客观分析目前山区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山区乡村旅游优势开发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山区:乡村旅游:优化策略.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

  • 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传承
  • ◆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乡村旅游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本文在分析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如何传承乡村旅游的文化提出对策建议,以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体现文化意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对策建议 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