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古罗马篇 总第三十九回 波罗的海地区地缘结构特点

第一百一十六节   波兰人的崛起

附:西斯拉夫地缘结构图(公元1025年)

按照命名原则来推理,既然有“大波兰”,肯定就有“小波兰”了。所谓大、小波兰的命名,依据并不是各自的面积,而是一个老、新概念的对照。其中大波兰是“波兰民族”的起源之地,所对应的是维斯瓦河以西的“瓦尔塔河”流域;小波兰则对应的则是是华沙以北的维斯瓦河上游地区。因为位置上偏南、更靠近喀尔巴阡山脉,整个小波兰地区的地势较大波兰地区,要稍高一些。这片高地的主体,也被称之为“小波兰高地”。

包括小波兰高地在内的,整个维斯瓦河流域,都是波兰的扩张方向。这项工作在进入公元11世纪之前,基本就全部完成了。需要注意的是,在维斯瓦河最上游,紧邻喀尔巴阡山脉的部分,很多时候并未被归入“小波兰”的范畴,而是被单独称之为“加利西亚”。在这一地区,喀尔巴阡山脉与山前丘陵一起,围就了一个桔瓣形的盆地区——桑多梅盆地。从喀尔巴阡山脉上流淌下来的上游支流,先在盆地中合流,然后再切入小波兰高地。这一具有独立地理特征的地理单元,就是“加利西亚”成为独立地缘板块的基地。对加利西亚东部的征服,也是波兰人在维斯瓦河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

参看《西斯拉夫地缘结构图(公元1025年)》,大家应该能够发现加利西亚的战略价值了。为个盆地的西南角,正对着摩拉维亚门。要是摩拉维亚人或者德意志人,通过摩拉维亚门,进占加利西亚的话,整个小波兰地区及维斯瓦河流域,就将面临极大的压力。同时,如果加利西亚的占领者想向南发展的话,也可沿喀尔巴阡山北麓东出盆地。这样的话,就能对接上摩尔多瓦丘陵东部,南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河。事实上,当年的哥特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路径进入黑海流域,并最终祸乱罗马的。

北出摩尔多瓦门后,加利西亚并非是唯一的扩张方向,实际上与摩拉瓦河谷更为接近的,并非维斯瓦河上游,而是奥得河上游。发源于摩尔多瓦门西、苏台德山脉东麓的奥得河,在西北方向与苏台德山脉大致平行流淌至今天的德国、波兰国境线处时,与发源于苏台德山脉西端的“尼斯河”合流,转而向南注入波罗的海(途中汇入瓦尔塔河等支流)。尼斯河以东、瓦尔塔河流域之北的奥得河流域,地缘标签为“西里西亚”。公元9世纪,大摩拉维亚国强盛时期,摩拉维亚人曾经北出摩拉维亚门,控制了西里西亚及加利西亚地区。而在德意志人控制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后,这两个与之相邻的枢纽板块,也成为了他们北入中欧平原,所势在必得的桥头堡。

与今天的波兰领土相对照,我们会发现公元11世纪初的波兰王国,如果只是征服上述板块,那它的潜力将大打折扣。因为到目前为止,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还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上一节我们曾经说过,易北河以东,由于末世冰川的作用,在波罗的海沿岸,遗留了一条带状的冰碛湖带,并将之与中南部平原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亚板块。德志意在易北河以东所吞并的“梅克伦堡”地区,就是这条冰碛湖带的开始。

实际上,这条冰碛湖带本身,并不与海岸线相邻,而是与波罗的海之间,相隔了一条沿海低地带。这与整个欧洲北部平原的形成原因有关。我们知道,冰川对地势的抹平作用,远不如水流。因此所谓“冰碛平原”的地貌,整体呈现出丘陵广布、波状起伏的形态。只是在由于海侵的作用,此类波状平原的沿海地带,能够出现一条明显、平整的沿海低地带。海水不仅淤积平了低地上的冰碛湖,还能沿海岸线推就而成一条沙丘带,为之提供天然防护。在这种情况下,冰碛湖的遗存,则退至其身后的丘陵地带边缘了。

波罗的海东、南沿海平原身后的这条“冰碛丘陵带”,也有人将之称之为“波罗的山脉”。然而以其平均2、300米的海拔来看,将之称为山脉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更何况如果不是那些冰碛湖密集点缀其间的话,这些丘陵根本就和身后的丘陵地带融为一体,看不出任何“脉”的痕迹。有鉴于此,我们将之称为“波罗的丘陵”会更为准确。其中波兰人所面对的,奥得河口——维斯瓦河口之间的“波罗的丘陵”及沿海低地带,被称之为“波美拉尼亚”。

波美拉尼亚之名,在拉丁语之中即为“沿海国家”的意思。在斯拉夫人到来之前,这一地区究竟为何族所覆盖,已经很难查找了。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10世纪初,波兰吞并整个波美拉尼亚时,这一地区已经是斯拉夫人之地了(今天仍有非波兰族的斯拉夫原住民遗留,名为“卡舒比人”)。对于波兰人拿下波美拉尼亚,最为不爽的肯定是德意志人了。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会看到,德意志人围绕这条沿海走廊,投入了多么大的努力。

顺便说下,波兰在18世纪曾经三度被德意国家普鲁士、奥地利,以及东斯拉夫人国家俄国瓜分。被在一战结束后,为给复国的波兰留下一个出海口,战胜国在维斯瓦河西岸划出了一条长约80公里的沿海走廊——波兰走廊,就是波美拉尼亚地区的东端。由于波兰走廊的核心城市叫“但泽”(波兰语称“格但斯克”),所以这条走廊也被称之为“但泽走廊”。了解一、二战历史的朋友,对这段典故想来不会陌生。

公元1025年,天主教波兰王国的诞生,奠定了今日波兰的版图,以及民族基础。可以说,二战之后再次复国的波兰,其版图很大程度就是参照1000年前来划的。事实上,当时如日中天的波兰王国,还将摩拉维亚、斯洛伐克两个西斯夫之地,变成了自己的领地。也就是说,如果再进一步占领(或者联合)波希米亚的话,今天的整个西斯拉夫地区就完成统一了。

实际上,波希米亚与波兰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密切。波兰人最初就是捷克人那里,通过王室联姻引入天主教的(统一波兰的波列斯拉夫一世,还是老捷克公爵的外孙)。问题是,捷克人之所以对与波兰人结成同盟有兴趣,并不代表他们愿意成为波兰的一部分。恰恰相反,在摩拉维亚衰弱之后,捷克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斯拉夫人的领袖,并扛起向不信教的斯拉夫人传教的大旗。如果成功了的话,波希米亚也就能够彻底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自立门户了。然而事与愿为违,真正能够直面那些“野蛮”斯拉夫人的是波兰人;能够有扩张空间,并从这一地缘关系上受益的,自然也是波兰人。

在这种情况下,波希米亚并不愿意成为波兰的一部分。在整个11世纪,波兰也曾经数次试图吞并波希米亚。斯拉夫人之间这层微妙的关系,德意志人自然是能够体会到的。神圣罗马帝国深知,一旦波希米亚成为了波兰的一部分,那么波兰人就有足够的实力,与之相抗衡了。复制当年奥托大帝与法兰克人决裂的路径,进军罗马、谋求“罗马皇帝”的宝座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终在波希米亚的争夺当中,捷克人还是选择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为此付出的对价就是,承认捷克公爵为“波希米亚国王”(公元1086年)。其实德意志人,之所以用一个消失民族(凯尔特人波希部)的标签,来命名这个斯拉夫人王国,其中所隐含的地缘政治企图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捷克人,曾一度改称捷克王国)。在此之后,波希米亚王国在神圣罗马帝国中的特殊地位,也多次通过不同的形式予以确认(帝国内唯一的“王国”级诸侯国、认可波希米亚国王由地方贵族选举)。当14世纪,完成上层融合的德意志人,终于做到让捷克人能够接受一位德意志裔国王后,帝国的政治中心曾经移至波希米亚,并且由波希米亚王室,诞出了几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同一民族并不一定会统一在一个政治体下。这种情况日耳曼人,包括他们的直接继承者德意志人,都曾经碰到过(比如奥地利与德国)。从政治角度来看,神圣罗马帝国对波希米亚的整合还是成功的。最起码促成了西斯拉夫人的分裂,避免雄心勃勃的波兰人坐大,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要知道,波兰人所希望得到的,并不只是波希米亚。相比地理结构上更为安全的波希米亚,勃兰登堡和梅克伦堡的斯拉夫人,对于波兰的崛起要兴奋的多。他们热切希望波兰人能够将之从德意志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可以说,如果波希米亚和波兰合为一体的话,那么德意志人几乎无可避免的,会退回到易北河以西。有鉴于此,给予捷克贵族一点超国民的政治待遇,以换取地缘政治形式的反转,还是颇具战略眼光的。

第一百一十七节    波罗的人以及东、中欧平原的划分

附:波罗的人地缘位置图

通过对波兰、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斯洛伐克的解读,大家应该已经对“西斯拉夫”的范围以及源流有所了解了。应该说,相比被夹在中间的德意志人来说,斯拉夫人的空间要更大些。前者无论向西、南方向,其实都没有民族扩张的机会了。执意要做的话,也无非是为法兰西和意大利,再输出些金发碧眼的基因(到头来还是会拉丁化)。至于北欧这片苦寒之地,历来只有更加“纯正”的日耳曼亲戚向温暖的南方迁徙。反观斯拉夫人,还在大片的东欧平原可供开拓。一旦半个中欧能够和东欧平原统一在一起,那么斯拉夫人的实力,就不仅仅是PK德意志人的问题,而是能够和德意志+法兰西相抗衡了。

事实上,早在公元1世纪,斯拉夫人就已经向东欧平原渗透了。然而斯拉夫人的空间扩张,并不代表以波兰人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就是最终受益者。正如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后,最终演变成“拉丁化的日耳曼人”——法兰西人一样,谁又能保证,进入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就不会演变为一个新的民族,并诞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来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中欧的斯拉夫人之所以被称之为“西斯拉夫人”,就是因为那些渗透到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最终演变成为了地缘独立的“东斯拉夫人”。后来的“俄罗斯”,则是东斯拉夫人最强有力的地缘标签。

在波兰王国崛起之时,东斯拉夫人也已经在公元9世纪下半叶,以今天的乌克兰首都“基辅”为中心,统一东斯拉夫诸部,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基辅罗斯。基辅罗斯,也因此被今天的东斯拉夫民族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视为共同的源头。然而最初“帮助”东斯拉夫人立国的,却是来自波罗的海地区的,归属日耳曼人体系的“维京人”。因此要想搞清东斯拉夫的地缘结构,我们又得先把视线拉回到那片地缘结构复杂的波罗的海之所以说波罗的海地缘结构复杂,是因为分布在这片内海周边的,并不只有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两大族群。最起码波兰王国在向东扩张时期,他们还必须在波罗的海沿岸面对一支独立的民族——波罗的人。

波罗的人也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其语言也是印欧语系),不过他们从南俄草原北上的时间,要早于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进入文明视线之前,波罗的人的所占据的范围,应该要比现在更大。不过在斯拉夫人开始扩张之后,波罗的人的空间,就只限于波罗的海东南沿岸地区了。从地理角度来看,波罗的东南、东北沿岸地区,都属于东欧平原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地缘上的特殊性,这一区域往往在地缘政治层面上,又不隶属于东欧。要解释这个问题,又必须先弄清一点,哪里才是地理概念上的“东欧”。

经常有朋友会问,所谓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的分割线到底在哪?简单点的分割方法,可以在地形图上,以波罗的海东南角、黑海西北角为起始点画条直线。直线以西的平原算是中欧平原,以东则是东欧平原。还有个更简单,也更精确的方法,就是以乌克兰、白俄罗斯,与波兰的国境线为基线,划分中、东欧平原。当然,对于一个地缘帖子来说,只知其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知道,这样切割的地理依据是什么。

山形、水势是划分地缘板块的基础,中、东欧平原间的切割依据也在于此。按照刚才的两种方式,在地形图上切割两大平原的话,我们会发现中欧平原在所依托的,是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脉西段(西喀尔巴阡山脉)。这使得中欧地区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走势。尤其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更是体现为明显的三级阶梯地形;反观东欧地区,除了东侧充当欧亚分割线,平均海拔仅500——1200米的乌拉尔山脉,基本处于无山可依的情况。行走到黑海——里海——北冰洋——波罗的海之间的这片土地上,你根本感觉不到“山”的存在。换句话说,地理上的东欧与东欧平原,几乎就是重叠的。

东欧平原的基础也属于冰川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平原。除了沿海低地以外,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丘陵所覆盖,一条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交错其间。东欧平原的地势,因此整体呈现为中间高、南北低的走势。这样的地势,同时也使得东欧平原的河流,与中欧平原的河流尽皆北流有所不同。中部高地所收集的雨水,最终分成了三个方向。一路向北注入北冰洋;一路向西注入波罗的海;另一路则向南流入黑海、里海。事实上,这其间的落差也无非1、200米,如果不研究河流的走向,你甚至很难在地形图上,找到东欧平原的高点在哪里。

从水势角度来研究中、东欧的地理分割线(乃至地缘分割线),会让问题变得更清晰。简单点说,发源于西喀巴尔阡山北坡的,孕育出斯拉夫民族的维斯瓦河及其流域,就是中欧平原的最东部。维斯瓦河以东,则是东欧平原的范围了。根据这一标准,再对照乌克兰、白俄罗斯,或者说前苏联与波兰之间的国境线,大家应该能够发现,这条国境线其实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地理标准来划分的。

回到波罗的人的问题上来。就流域的面积来看,东欧平原南流地区,要明显大于北流和西流地区。这其中,流域面积最小的是波罗的海河流。这一方向入海的河流,源头大都并未深入丘陵腹地。其核心集水区,只是那条狭长的冰碛湖相间的“波罗的丘陵”。也就是说,所谓“波罗的地区”基本就是维斯瓦河以东的“波罗地的丘陵”,及与之相对应的沿海低地带了。

今天提到“波罗的”这个标签,除了那片海之外,大家能够想到的肯定就是“波罗的海三国”了。按照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来看,波罗的地区的范围相当于波罗的海三国,加上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然而这一地区却并非全然是“波罗的人”的天下。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个抱团取暖的波罗的海国家中,位置最北的爱沙尼亚人并不是“波罗的人”,而是属于另一支对欧洲地缘政治影响更大的族群——乌拉尔人的后裔(乌拉尔人的问题,我们后面会解读)。至于俄国人的那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现在也已经是俄罗斯人的天下了。

提到“加里宁格勒州”,估计很多朋友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到他的前身,德意志人的“东普鲁士”,相信对世界史略有兴趣的人,都会有如雷贯耳的感觉了。所谓“德意志第二帝国”,正是在19世纪由普鲁士人所建立的。德意志再次统一之前,与法国所进行的战争,也因此被称之为“普法战争”。然而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原来“普鲁士”这个标签,其实是源自于古波罗的人的。在波兰东扩之时,说着波罗的语的“普鲁士人”,正生活在这片后来让德、俄两国打破头的土地上。

第一百一十八节   波罗的海地区的地缘结构特点

附:波罗的人地缘位置图

分割波罗的海东部岸线的,是一个以“芬兰”命名的,深入大陆400公里的海湾——芬兰湾。芬兰湾与维斯瓦河下游之间,就是“波罗的地区”。整个地区有数十条体量不大、源自波罗的丘陵河流,独立流入波罗的海。今天充当立陶宛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界河的“尼曼河”(也译涅曼河),在当年也是普鲁士板块的北方边界。所谓“普鲁士地区”所初所指向的,就是维斯瓦河——尼曼河之间的沿海平原。

不过后来在德意志人以“飞地”的形式,殖民普鲁士并立国之后,为了打通与德意志本土的通道,吞并了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兰领土,“普鲁士”的概念也扩展到了这部分土地上(西普鲁士)。原来的普鲁士,则被命名为了“东普鲁士”。由于这段历史大家会比较熟悉,为了不至于引发混乱。在后面的行文中,会让“东普鲁士”这个标签提前几百年出现,以代表这片“古普鲁士”之地。

东普鲁士目前已经跟德意志人没什么关系了。在苏联代表斯拉夫民族,击败德意志人之后。东普鲁士故地,又被苏联和波兰所分割。更由于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俄国斯所占据的这部分东普鲁士领土(加里宁格勒州),最终演变成为了一块被波兰和立陶宛包围的“飞地”。一直以来,俄国人对地缘政治的研究,都是非常深入的。他们几个世界以来的扩张行为,也堪称地缘政治层面上的,教科书式的扩张。这一点,从对东普鲁士的切割上就可以看出。

按照我们以流域来分割东、中欧平原的标准来看。东普鲁士属于典型的缓冲地区。其西部的维斯瓦河三角洲,属于中欧的范畴,东部则属于东欧的地理范围。前苏联拟定的苏、波边境线,其实就是按照中、东欧的地理分割线来划的。至于波兰与德国的国境线,同样也是按照1000多年前,波兰王国立国之时,以奥得河划分斯拉夫人、德意志人领地的标准来做的。

当然,如果再往前追溯若干年,上溯到东法兰克王国,或者神圣罗马帝国初创时的时代,苏联人也可将斯拉夫人与德意志人之间的政治分割线,定位在易北河。不过德意志人经营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地区已有千年,勃兰登堡和它的中心城市柏林,甚至成为了德意志人的政治中心。真要这样做,地缘政治风险实在太大了(尤其西方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不过苏联人也并没有放过这片,原来曾经被斯拉夫人经营过的土地。以勃兰登堡地区为核心建立“东德”,并将之纳入社会主义阵营,正是俄国地缘政治思维体现。

将时空后移千年,提前触及东普鲁士的话题,主要是这段历史大家相对比较熟悉,波罗的人的早期历史,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事实上,由于与地中海文明相距甚远,波罗的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直到波兰人进入国家状态,并开始向东扩展空间,欧洲的天主教国家,才算对这支古老族群有所了解。在这一阶段,被记录下来的波罗的人部落,包括普鲁士人、立陶宛人在内的有七、八支(具体分布参见《波罗的人地缘位置图》)。今天的话,消失的消失,融合的融合,最终整合成了当下的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了。至于后来德志意人,是怎么跨越波兰控制下的“波美拉尼亚”,跑到波罗的地区去建立殖民飞地的,我们将在十字军东征阶段具体解读。现在的话,另一支跨越式殖民的日耳曼人——维京人,才是地缘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族群”。

日耳曼民族北支被打上的“维京人”标签,原意指的是“来自海湾的人”,以地理位置来命名的话,又可称之为“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北欧海盗。不过不管是维京,还是“北欧”的范畴,都不只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而是还应该包含之相对的日德兰半岛(包括附属岛屿)。以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来看,就是挪威、瑞典、丹麦三国了。

维京人开始为害欧洲的时间,始于查理曼时期(8世纪末、9世纪初)。从那时起,一直到公元11世纪,他们逐渐融合于天主教世界之前的200年时间里,西方人对他们的恐惧心理,并不亚于那些被称之为“黄祸”的,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匈人、蒙古人等)。不过包括西方人在内的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都是那些对西欧海岸线进行劫掠渗透的维京人,却不一定知道维京人其实在公元9世纪,曾经纵横东欧平原,建立了东欧平原最早的国家——罗斯国。

从地缘角度,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方面在维京人南下之时,西欧地区已经被罗马人、日耳曼人开发成了熟地,并且建立了文明国家。维京人的“恶行”有机会被详细记录下来。反观东欧平原,当时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土著处于原始部落联盟阶段的土地。维京人具体做了些什么,很难被具体的记录下来。更重要的一点是,维京人最建立的“罗斯”国,已经被东斯拉夫人认定为自己国家的源头。从民族感情上看,俄国人是绝不愿意认定,罗斯国最初其实是一个日耳曼殖民国家。

俄国人到底怎么想的,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抛开现实的地缘政治束缚,做出客观分析才是这个帖子的责任所在。实际上,维京人只是一个统称。渗透东欧平原的维京人,与为害西欧的维京人,其实在地缘分布上是有所区别的。简单点说,向东方扩张的是瑞典人,而沿大西洋海岸线南下的,是丹麦人和挪威人。

与大多数半岛一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实质上也是一条延伸入海洋的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加上沿海平原所组成的。其中生活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麓,面向大西洋一侧的维京人,演变成了今天的挪威人;向东面向波罗的海一侧的维京人,则成为了瑞典人。至于日德兰半岛,就是丹麦了。从地缘位置来看,面向西欧海岸线扩张的机会,属于丹麦和挪威,瑞典人则更有机会建成一个环波罗的海王国。只不过,波罗的海周边并非只有维京人。想一统波罗的海,最起码还得看看竞争对手的情况。

在解读过中欧、波罗的地区之后,我们对波罗的海南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地缘结构,已经有所了解了。当下比较陌生的,是北部的情况。波罗的海的北部海域被称之为“波的尼亚湾”。海湾西岸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东部则是另一个半岛形半岛——芬兰半岛。芬兰半岛的南部,则是将之与波罗的地区分隔开来的,面积只有波的尼亚湾四分之一的“芬兰湾”。

说起来,芬兰湾的面积和纵深,本来有机会大大增加的。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芬兰湾东部,顺着其延伸方向有两个面积巨大的湖泊: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其中前者是欧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我们后面会说到,这一地理特征,对波罗的海东部的地缘政治结构,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维京时代,日耳曼人主要分布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半岛南部。至于中、北部地区,则和芬兰半岛、爱沙尼亚地区一样,为“乌拉尔人”所覆盖。然而二者的实力并不是由土地面积来决定的。斯堪的纳半岛东南部与日德兰半岛,不仅纬度相对较低,亦拥有大片沿海平原。能够为维京人发展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好于北部的基础。即使今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人口密度也远低于南部地区(参看《北欧人口分布图》)。

附:北欧人口分布图

一般来说,基于环境原因,高纬度地区的民族比之低纬度民族,要更有迁徙的欲望。然而这种迁徙的欲望,并不一定意味着侵略性。如果身处的环境过于恶劣,不能维持一定人口数量,你基本上就只能努力去适应恶劣气候了。比如蒙古高原所能维持的人口基数,足以让游牧民族对东亚地区造成压力,但纬度更高、气候更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就有心无力了。

将维京人比作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乌拉尔人对应西伯利亚渔猎民族,相信会更有利于大家理解,二者之间的地缘差异。当然,维京人与游牧民族,在技术上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生存之地是一片草原,他们进行扩张时所凭借的,是基于游牧生活而生成的,依靠驾驭“马”而得来的机动性;至于维京人,要想征服其他民族,就得先具备征服海洋的能力。

一个民族并非临海,就一定具有海洋性的。要想征服海洋,首先需要有天然良港。一般来说,依山靠海的地区,更有机会形成天然的峡湾,并被人类开发为良港。就这一点来说,维京人比之波罗的海沿岸的其他民族,优势要明显的多。作为欧洲北部唯一的山脉,斯堪第纳维亚山脉的存在,使得整个半岛沿岸破碎曲折,造就了很多天然良港(尤其是西侧挪威境内)。相比之下,波罗的沿岸的其他地区,尤其是气候上更具竞争力的波罗的地区、中欧平原沿海地区,则在冰川和海洋、河流的作用下,把海岸线打磨的十分平缓。

天然港口的大量存在,使得维京人的地缘属性中,具备了浓厚的海洋气息。借驾驭船只的能力,维京人不仅成为了波罗的海的主导者,更把触角伸向了大西洋沿岸地区,以及东欧平原腹地。相比之下,维京人对西欧沿海地区的劫掠、殖民要更容易理解。驾船出海的维京人,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沿着海岸线航行,就可以进行他们所善长的“渔猎”活动了。比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瑞典人是怎么出现在东欧平原的土地上,并且在后来与威胁到拜占廷帝国安全的。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第一百一十九节   乌拉尔人与欧洲的植被带

附:全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上一节我们曾经提过,如果地质运动出现些许偏差,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应该很有机会,成为芬兰湾的一部分的。果真如此的话,芬兰半岛的地理独立性应该要比现在强很多,也会对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造成很大影响。比如俄国人在与芬兰切割这部分国境线时,就很有可能不水域中线为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渗透到两湖以北;生活在爱沙尼亚的,也许就是波罗的人,而不是与芬兰人同属乌拉尔人的爱沙尼亚人了。

乌拉尔人已经在我们的行文中出现过多次了,鉴于波罗的海周边的其他民族都已经出场,也是时候给这个边缘族群一个平台展现自己了。与印欧、闪含、突厥这类族群概念一样,“乌拉尔人”也更多是通过语言而不是基因来归类的。所谓“乌拉尔语系”,是一个与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闭含语系平级的语言分类。(在语系之下是“语族”的概念。比如突厥语、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就是阿尔泰语系下属的三大语族)

大多数情况下,语区的分布规律和种族的分布规律是相一致的。除了那些明确可以归类于几大人种的族群以外,在一些板块相接之地,也会出现混血种族。最典型的,就是身处欧洲草原与北亚草原之间的中亚地区了,今天覆盖于这一地区的突厥系民族,明显呈现出黄白混血状态。事实上,乌拉尔人也一定程度呈现出这样的特质。不过早在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之前,初始为黄种人的乌拉尔人就已经生活在欧洲了,所以对于身处亚洲的我们来说,欧洲乌拉尔人血液里到底带有多少黄种人基因,其实并无助于提升民族或者种族自豪感。

从“乌拉尔”这个标签来看,这个族群的生存之地,肯定跟欧亚大陆的分割线——乌拉尔山脉有关了。今天在乌拉尔山两侧,俄国人建制的行政区中,如:涅涅茨自治区、科米共和国、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汉特——曼西共和国,都仍然带有乌拉尔人的印记(涅涅茨、科米、汉特、曼西等,都是乌拉尔语民族)。不过乌拉尔人最初聚集之地,可能跟另一个地理标签——伏尔加河联系更为紧密。大约7000年前,原始乌拉尔人已经生活在乌拉尔山脉西侧,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

伏尔加河有两个源头,东源即发源于乌拉尔山西坡,被称之为“卡马河”;东西向横切俄罗斯中部丘陵地带的西源,则被认定为是伏尔加河正源。作为欧洲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伏尔加河流域的总面积就占了东欧平原的1/3(136万平方公里)。仅从这点来看,也能看得出伏尔加河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俄罗斯人也因此把伏尔加河称之为“母亲河”。

伏尔加河与卡马河合流之处,位于今天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合流之后的伏尔加河,开始向南穿越南俄草原,并最终注入里海。就地缘政治地位来看,今天“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河口附近、伏尔加河畔的“喀山”,与圣彼得堡、莫斯科处于同一等级(此三城也是俄罗斯三大历史名城)。很显然,“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得益于它在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中的枢纽位置。斯拉夫人要想控制伏尔加河流域,仅仅渗透到上游地区的莫斯科肯定是不够的。

不过从“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今天仍然挂着一个,带有异族属性标签的“鞑靼”,大家也能感觉到,斯拉夫人对这一地区的整合还称不上彻底。事实上,这个地缘枢纽一直以来,都在接受着来自亚洲的影响。最早占据于此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乌拉尔人。

我们知道,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属于南俄草原和欧洲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草原游牧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手段,但从生产力来看,比起纯粹靠天吃饭的“渔猎”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尤其在“马”被驯化之后,草原的经济、军事优势都被进一步的挖掘出来了。然而尽管后来的确有部分乌拉尔人,加入了游牧民族行业,但乌拉尔人的整体属性却更偏向于渔猎。

乌拉尔人没有能够成为欧亚草原的主人,是因为原始印欧人的存在。最初的乌拉尔人有可能与原始印欧人共同生活在南俄草原(并开始出现混血),然后在与原始印欧人的竞争中落败,被迫退出草原北上。而原始印欧人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最先驯化了“马”。凭借这一划时代的技术优势,印欧系游牧民族,曾经长期控制着“西干草原”(南俄草原+中亚草原)。这种情况,直到以匈人为代表的,来自亚洲的阿尔泰系游牧民族崛起后才得以改变。

“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或者说“鞑靼斯坦”)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在500毫米左右,相对较高的降水量,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所覆盖的植被,变成了森林。今天河口之南的伏尔加河干流上,已经筑坝蓄水形成了俄罗斯最大的水库——古比雪夫水库。如果你一定需要一个坐标,来标定这条森林地带南线范围,那么大坝本身应该可以承担这个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草原与森林之间,还有一条宽约跨100多公里的“森林草原”地带为之缓冲)。没有入主草原的原始乌拉尔人,最初就是在伏加尔河流域的这片森林地带聚落,并继续向西、北、东三个方向扩散的。因此也可以把伏尔加河中上游这片森林之地,定位为乌拉尔人的起源之地。

从环境来看,能够一直生活在伏尔加河中上游流域的乌拉尔人,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在欧亚大陆的另一侧,相同纬度已经是臭名昭著的“亚寒带”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亚寒带地区就是“西伯利亚”了。在解读东亚文明时我们曾经说过,甚至连更适应恶劣气候的游牧民族,都不曾真正征服过被亚寒带气候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即使在今天,亚寒带也是人类进行农业开发的禁区。在这片气候寒冷、湿度相对较高(蒸发量小)的土地上,最适合生长的植被,是以落叶松、云杉等树种为代表的,耐受严寒的“针叶松”。亚寒带气候区,也因此被称之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至于动物的种类,显然也不会太多。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要有能够抵御严寒的毛皮。

由于东西伯利亚高原及沿海高大山脉,对海洋暖湿气流有阻隔作用,而欧洲大陆整体的地势较为低平,更容易让大西洋暖湿气流渗入大陆腹地,所以欧亚大陆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并非起始于同一纬度。总的来说,地势低平的欧洲大陆、西西伯利亚平原,针叶林带的南线在北纬60度——55度之间。越往东,起始线的纬度越高(位置越靠南);北亚的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起始线则在北纬50度附近。在外东北的滨海地区,由于锡霍特山脉的向南延伸,针叶林气候带甚至向南延伸到了北纬45度(相当于中俄边境的“兴凯湖”一线)。

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相对应的,是四季分明、积温较高,适合农业开发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易北河以西的中、西欧平原,能够接受更多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地区,就属于它的范围。至于易北河以东(包括波希米亚高地在内)、亚寒带以南的森林地带,则属于过渡型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除了紧贴乌拉尔山脉的卡马河北部以外,伏尔加河流域都属于这一“不上不下”的混合气候区。

一个地区的气候环境,总是能够通过植被的生长状态反映出来,并且直接作用在人类身上的。中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这个道理。以欧洲的气候环境而言,身处亚热带范围的地中海气候区,肯定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了,由此也诞生了欧洲最初希腊、罗马文明;次之的,则是易北河、波希米亚高地以西的中、西欧地区(包括英格兰地区)。这一地区,也正是查理曼代表日耳曼人,“重建”罗马帝国的版图所在;至于斯拉夫人的地缘渗透方向,则定位为了统一“温带针阔混交林带”。问题是,他们在这个方向上,一定会遭遇到乌拉尔人的阻力,那么双方博弈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第一百二十节    从苔原、森林,还是草原——乌拉尔人的迁徙之路

附:全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当我们在地图上,把草原线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画出来,我们大致就清楚“温带针阔混交林带”的范围了。从地理的角度看,德湿斯特河、第聂伯河伏尔加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以及波罗的地区都属于这个范围。按东欧平原现有的政治格局划分,包括波罗的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北部;拉多加湖——卡马河以南,顿河以北的俄罗斯领土。

没有证据表明,乌拉尔人曾经全面控制东欧平原所有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带”。根据地缘位置看,波罗的人最初应该是沿着乌克兰境内的第聂伯河,上溯到今天的白俄罗斯境内,然后对接入尼曼河、道加瓦河等波罗的海河流的。这意味着,在斯拉夫人东扩之前,说着波罗的语的部落,很有可能散布于第聂伯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中。至于乌拉尔人,他们如果还想享受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伏尔加河上游地区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再往西渗透的话,乌拉尔人还能在芬兰湾南部,也就是爱沙尼亚一带切割掉一段海岸线。

上述迁徙线路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的波罗的地区,同时分布有波罗的人和乌拉尔人。如果不是因为斯拉夫人的强势插入,这一切本应更好理解的。斯拉夫人是在公元一世纪,开始从维斯瓦河流域向东扩张的。基于气候和与文明区(拜占庭)距离的原因,东斯拉夫人选择了条件更好的第涅聂河流域,作为渗透方向。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在维京人开始介入之前,波罗的人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波罗的地区,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北部也完成了斯拉夫化进程。

在印欧系民族的挤压之下,种族、语言与之都有明显区别的乌拉尔人,并没有太多机会,扩大他们在温带地区的影响力。不过在让人望而却步的亚寒带地区,能够对乌拉尔构成障碍的,就只有气候了。然而我们永远不能低估人类的适应性,虽然亚寒带地区几乎没有农业潜力,但针叶林和依附它生存的动物,还是足以支撑人类最基本的温饱需求的。只是依靠最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亚寒带乌拉尔人的人口数量将极其有限,基本没有可能对外部地区构成威胁了。当然,恶劣的环境也会大大降低外族对这片土地的兴趣,使得乌拉尔人有机会在封闭状态中,延续自己的民族文化。

原始乌拉尔人在公元前,肯定就已经覆盖了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不过乌拉尔人和印欧人一样,由于迁徙时间不同,分裂成了不同的部族。今天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西西伯利亚,生活在森林气候区的乌拉尔人,最初都是由伏尔加河中游开始扩散的,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伏尔加乌拉尔人”,以区别于更早的,来自亚洲的族源。

以语言归类的话,“伏尔加乌拉尔人”也可以称之为“芬兰-乌戈尔人”(芬兰-乌戈尔语族),归类为这一语族的乌拉尔人中,最为让人熟知的应该就是芬兰人了。不过“芬兰”这个标签已经成为了所有芬兰人标签,纯粹从民族角度划分的话,将之称为“芬人”会更加清晰。芬人是在公元1世纪迁入芬兰半岛的。迁徙的导火索,很可能和斯拉夫人的东进有关。而之前覆盖芬兰半岛,乃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的,则是另一支更早到达北欧乌拉尔人——萨米人。

要芬人和日耳曼人的挤压之下,今天萨米人已经成为一个“寒带”民族了。北极圈成内极度严酷的气候,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保护者。在这片极限之地上,树木因为寒冷基本已经无法生存了。只有那些紧紧贴附地面生长的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等,才有机会适应出耐寒品种。依据这一植被覆盖情况,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北的这片土地,也被称之为“苔原”(或“冰原”)。对于生存在苔原之上的民族,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生活在北美大陆最北部(白令海峡西岸的东西伯利亚山地也有分布)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了。

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整个美洲都是地球上的一个地缘孤岛,无法与多样性的“世界岛”(欧亚非大陆)交流,更别说是生活在苔原之上的因纽特人了。地缘环境的封闭,使得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处在“渔猎”阶段。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了,在如此极限之地,靠天吃饭难道不是唯一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最起码身处欧洲,有机会与其他文明接触的部分萨米人,学习到了另一种生产方式——游牧,以增加他们的食物来源。当然,凡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萨米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成为了“芬兰-乌戈尔语族”的一员。

在不同的地区,游牧民族会因地制宜驯养不同的有蹄类动物。雨水较多的“草甸草原”可以养牛(曾经让红军吃尽苦头,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大草原”就是草甸草原与沼泽地的混合体);相对干旱的“干草原”以牧羊为主;更加干旱的荒漠草原可以养骆驼。至于“苔原”上最有机会被训养的经济动物,就是“驯鹿”了。

萨米人大规模游牧驯鹿,是中世纪结束之后的事情了。不过这支极地民族驯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肯定要远早于这个时间了。这一奇特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融入了欧洲民间传说,并最终演变出了孩子们喜欢的“圣诞老人”。今天萨米人所在的芬兰、挪威北部拉普兰德地区,也被公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萨米人也被称之为“拉普人”)。基于圣诞老人为世界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在这个只关心强者的帖子里,也应该为他们留下一席之地。

回到竞争激烈的温带世界。受到印欧人挤压,逐渐边缘化的乌拉尔人,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让文明世界记住他们。只是他们要是一直呆在森林里,出头的机会就不大了。然而机会在哪呢?加入游牧者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受环境开放性的影响,游牧者对于接纳外来族群的态度,比之定居者要开放的多。换句话说,只要你愿意在草原上生活,那你就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然,前提是你自己要能适应艰苦的游牧生活。

游牧生活对于定居者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加入游牧阵营,也会一直思念故土那相对富庶、安定的生活。然而对于层级更低的渔猎者来说,这种身份转换障碍要小的多。一方面游牧生活所能提供的食物,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森林渔猎者出于机动的需要,通常也已经变身成为了“马上民族”(除非没有养马的条件),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事实上,很多游牧部落都有过这种身份的转换。比如我们熟悉的“鲜卑”,最早就是游牧的东胡民族的一员。在东胡被匈奴击败之后,他们选择退入了大兴安岭北部,被迫以渔猎为生。而在匈奴帝国遭遇汉帝国重压而崩溃后,鲜卑人又成为了蒙古草原的主人,甚至进而入主中原。

正常情况下,渔猎民族向游牧民族转换,有一个自然过渡过程。前面我们也说了,森林和草原之间存在一条过渡性的,森林、草原相间的“森林草原”地带。比如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之间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就是典型的“森林草原”地带。从这里走出的乌桓、契丹等民族,最初都具有鲜明的,渔猎、游牧混合结构的特点。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南俄草原与乌拉尔人所处的温带森林之间。也就是说,乌拉尔人如果愿意的话,是可以选择游牧生活的。在印欧系游牧民族统治南俄草原时,肯定已经有乌拉尔人这么做过了,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机会保留自己的文化(结局是被更为强势的草原民族所融合掉)。

愿意走出森林,进入草原打拼的乌拉尔人,终于在公元4世纪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当匈人挥师西进,让整个欧洲都为之战栗时,游牧者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也在欧亚大陆西端,迎来了自己的盛宴。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有着足以让所有游牧者分配的土地和利益(降低了内部竞争度)。在这种大背景下,一部分乌拉尔人也有机会分上一杯羹。他们中的一支,甚至成功的在欧洲地缘政治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以至于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喀尔巴阡山之南,看到一个带有乌拉尔人基因的地缘标签——匈牙利。至于这一转换过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第一百一十六节   波兰人的崛起

附:西斯拉夫地缘结构图(公元1025年)

按照命名原则来推理,既然有“大波兰”,肯定就有“小波兰”了。所谓大、小波兰的命名,依据并不是各自的面积,而是一个老、新概念的对照。其中大波兰是“波兰民族”的起源之地,所对应的是维斯瓦河以西的“瓦尔塔河”流域;小波兰则对应的则是是华沙以北的维斯瓦河上游地区。因为位置上偏南、更靠近喀尔巴阡山脉,整个小波兰地区的地势较大波兰地区,要稍高一些。这片高地的主体,也被称之为“小波兰高地”。

包括小波兰高地在内的,整个维斯瓦河流域,都是波兰的扩张方向。这项工作在进入公元11世纪之前,基本就全部完成了。需要注意的是,在维斯瓦河最上游,紧邻喀尔巴阡山脉的部分,很多时候并未被归入“小波兰”的范畴,而是被单独称之为“加利西亚”。在这一地区,喀尔巴阡山脉与山前丘陵一起,围就了一个桔瓣形的盆地区——桑多梅盆地。从喀尔巴阡山脉上流淌下来的上游支流,先在盆地中合流,然后再切入小波兰高地。这一具有独立地理特征的地理单元,就是“加利西亚”成为独立地缘板块的基地。对加利西亚东部的征服,也是波兰人在维斯瓦河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

参看《西斯拉夫地缘结构图(公元1025年)》,大家应该能够发现加利西亚的战略价值了。为个盆地的西南角,正对着摩拉维亚门。要是摩拉维亚人或者德意志人,通过摩拉维亚门,进占加利西亚的话,整个小波兰地区及维斯瓦河流域,就将面临极大的压力。同时,如果加利西亚的占领者想向南发展的话,也可沿喀尔巴阡山北麓东出盆地。这样的话,就能对接上摩尔多瓦丘陵东部,南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河。事实上,当年的哥特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路径进入黑海流域,并最终祸乱罗马的。

北出摩尔多瓦门后,加利西亚并非是唯一的扩张方向,实际上与摩拉瓦河谷更为接近的,并非维斯瓦河上游,而是奥得河上游。发源于摩尔多瓦门西、苏台德山脉东麓的奥得河,在西北方向与苏台德山脉大致平行流淌至今天的德国、波兰国境线处时,与发源于苏台德山脉西端的“尼斯河”合流,转而向南注入波罗的海(途中汇入瓦尔塔河等支流)。尼斯河以东、瓦尔塔河流域之北的奥得河流域,地缘标签为“西里西亚”。公元9世纪,大摩拉维亚国强盛时期,摩拉维亚人曾经北出摩拉维亚门,控制了西里西亚及加利西亚地区。而在德意志人控制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后,这两个与之相邻的枢纽板块,也成为了他们北入中欧平原,所势在必得的桥头堡。

与今天的波兰领土相对照,我们会发现公元11世纪初的波兰王国,如果只是征服上述板块,那它的潜力将大打折扣。因为到目前为止,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还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上一节我们曾经说过,易北河以东,由于末世冰川的作用,在波罗的海沿岸,遗留了一条带状的冰碛湖带,并将之与中南部平原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亚板块。德志意在易北河以东所吞并的“梅克伦堡”地区,就是这条冰碛湖带的开始。

实际上,这条冰碛湖带本身,并不与海岸线相邻,而是与波罗的海之间,相隔了一条沿海低地带。这与整个欧洲北部平原的形成原因有关。我们知道,冰川对地势的抹平作用,远不如水流。因此所谓“冰碛平原”的地貌,整体呈现出丘陵广布、波状起伏的形态。只是在由于海侵的作用,此类波状平原的沿海地带,能够出现一条明显、平整的沿海低地带。海水不仅淤积平了低地上的冰碛湖,还能沿海岸线推就而成一条沙丘带,为之提供天然防护。在这种情况下,冰碛湖的遗存,则退至其身后的丘陵地带边缘了。

波罗的海东、南沿海平原身后的这条“冰碛丘陵带”,也有人将之称之为“波罗的山脉”。然而以其平均2、300米的海拔来看,将之称为山脉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更何况如果不是那些冰碛湖密集点缀其间的话,这些丘陵根本就和身后的丘陵地带融为一体,看不出任何“脉”的痕迹。有鉴于此,我们将之称为“波罗的丘陵”会更为准确。其中波兰人所面对的,奥得河口——维斯瓦河口之间的“波罗的丘陵”及沿海低地带,被称之为“波美拉尼亚”。

波美拉尼亚之名,在拉丁语之中即为“沿海国家”的意思。在斯拉夫人到来之前,这一地区究竟为何族所覆盖,已经很难查找了。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10世纪初,波兰吞并整个波美拉尼亚时,这一地区已经是斯拉夫人之地了(今天仍有非波兰族的斯拉夫原住民遗留,名为“卡舒比人”)。对于波兰人拿下波美拉尼亚,最为不爽的肯定是德意志人了。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会看到,德意志人围绕这条沿海走廊,投入了多么大的努力。

顺便说下,波兰在18世纪曾经三度被德意国家普鲁士、奥地利,以及东斯拉夫人国家俄国瓜分。被在一战结束后,为给复国的波兰留下一个出海口,战胜国在维斯瓦河西岸划出了一条长约80公里的沿海走廊——波兰走廊,就是波美拉尼亚地区的东端。由于波兰走廊的核心城市叫“但泽”(波兰语称“格但斯克”),所以这条走廊也被称之为“但泽走廊”。了解一、二战历史的朋友,对这段典故想来不会陌生。

公元1025年,天主教波兰王国的诞生,奠定了今日波兰的版图,以及民族基础。可以说,二战之后再次复国的波兰,其版图很大程度就是参照1000年前来划的。事实上,当时如日中天的波兰王国,还将摩拉维亚、斯洛伐克两个西斯夫之地,变成了自己的领地。也就是说,如果再进一步占领(或者联合)波希米亚的话,今天的整个西斯拉夫地区就完成统一了。

实际上,波希米亚与波兰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密切。波兰人最初就是捷克人那里,通过王室联姻引入天主教的(统一波兰的波列斯拉夫一世,还是老捷克公爵的外孙)。问题是,捷克人之所以对与波兰人结成同盟有兴趣,并不代表他们愿意成为波兰的一部分。恰恰相反,在摩拉维亚衰弱之后,捷克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斯拉夫人的领袖,并扛起向不信教的斯拉夫人传教的大旗。如果成功了的话,波希米亚也就能够彻底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自立门户了。然而事与愿为违,真正能够直面那些“野蛮”斯拉夫人的是波兰人;能够有扩张空间,并从这一地缘关系上受益的,自然也是波兰人。

在这种情况下,波希米亚并不愿意成为波兰的一部分。在整个11世纪,波兰也曾经数次试图吞并波希米亚。斯拉夫人之间这层微妙的关系,德意志人自然是能够体会到的。神圣罗马帝国深知,一旦波希米亚成为了波兰的一部分,那么波兰人就有足够的实力,与之相抗衡了。复制当年奥托大帝与法兰克人决裂的路径,进军罗马、谋求“罗马皇帝”的宝座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终在波希米亚的争夺当中,捷克人还是选择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为此付出的对价就是,承认捷克公爵为“波希米亚国王”(公元1086年)。其实德意志人,之所以用一个消失民族(凯尔特人波希部)的标签,来命名这个斯拉夫人王国,其中所隐含的地缘政治企图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捷克人,曾一度改称捷克王国)。在此之后,波希米亚王国在神圣罗马帝国中的特殊地位,也多次通过不同的形式予以确认(帝国内唯一的“王国”级诸侯国、认可波希米亚国王由地方贵族选举)。当14世纪,完成上层融合的德意志人,终于做到让捷克人能够接受一位德意志裔国王后,帝国的政治中心曾经移至波希米亚,并且由波希米亚王室,诞出了几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同一民族并不一定会统一在一个政治体下。这种情况日耳曼人,包括他们的直接继承者德意志人,都曾经碰到过(比如奥地利与德国)。从政治角度来看,神圣罗马帝国对波希米亚的整合还是成功的。最起码促成了西斯拉夫人的分裂,避免雄心勃勃的波兰人坐大,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要知道,波兰人所希望得到的,并不只是波希米亚。相比地理结构上更为安全的波希米亚,勃兰登堡和梅克伦堡的斯拉夫人,对于波兰的崛起要兴奋的多。他们热切希望波兰人能够将之从德意志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可以说,如果波希米亚和波兰合为一体的话,那么德意志人几乎无可避免的,会退回到易北河以西。有鉴于此,给予捷克贵族一点超国民的政治待遇,以换取地缘政治形式的反转,还是颇具战略眼光的。

第一百一十七节    波罗的人以及东、中欧平原的划分

附:波罗的人地缘位置图

通过对波兰、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斯洛伐克的解读,大家应该已经对“西斯拉夫”的范围以及源流有所了解了。应该说,相比被夹在中间的德意志人来说,斯拉夫人的空间要更大些。前者无论向西、南方向,其实都没有民族扩张的机会了。执意要做的话,也无非是为法兰西和意大利,再输出些金发碧眼的基因(到头来还是会拉丁化)。至于北欧这片苦寒之地,历来只有更加“纯正”的日耳曼亲戚向温暖的南方迁徙。反观斯拉夫人,还在大片的东欧平原可供开拓。一旦半个中欧能够和东欧平原统一在一起,那么斯拉夫人的实力,就不仅仅是PK德意志人的问题,而是能够和德意志+法兰西相抗衡了。

事实上,早在公元1世纪,斯拉夫人就已经向东欧平原渗透了。然而斯拉夫人的空间扩张,并不代表以波兰人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就是最终受益者。正如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后,最终演变成“拉丁化的日耳曼人”——法兰西人一样,谁又能保证,进入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就不会演变为一个新的民族,并诞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来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中欧的斯拉夫人之所以被称之为“西斯拉夫人”,就是因为那些渗透到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最终演变成为了地缘独立的“东斯拉夫人”。后来的“俄罗斯”,则是东斯拉夫人最强有力的地缘标签。

在波兰王国崛起之时,东斯拉夫人也已经在公元9世纪下半叶,以今天的乌克兰首都“基辅”为中心,统一东斯拉夫诸部,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基辅罗斯。基辅罗斯,也因此被今天的东斯拉夫民族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视为共同的源头。然而最初“帮助”东斯拉夫人立国的,却是来自波罗的海地区的,归属日耳曼人体系的“维京人”。因此要想搞清东斯拉夫的地缘结构,我们又得先把视线拉回到那片地缘结构复杂的波罗的海之所以说波罗的海地缘结构复杂,是因为分布在这片内海周边的,并不只有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两大族群。最起码波兰王国在向东扩张时期,他们还必须在波罗的海沿岸面对一支独立的民族——波罗的人。

波罗的人也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其语言也是印欧语系),不过他们从南俄草原北上的时间,要早于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进入文明视线之前,波罗的人的所占据的范围,应该要比现在更大。不过在斯拉夫人开始扩张之后,波罗的人的空间,就只限于波罗的海东南沿岸地区了。从地理角度来看,波罗的东南、东北沿岸地区,都属于东欧平原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地缘上的特殊性,这一区域往往在地缘政治层面上,又不隶属于东欧。要解释这个问题,又必须先弄清一点,哪里才是地理概念上的“东欧”。

经常有朋友会问,所谓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的分割线到底在哪?简单点的分割方法,可以在地形图上,以波罗的海东南角、黑海西北角为起始点画条直线。直线以西的平原算是中欧平原,以东则是东欧平原。还有个更简单,也更精确的方法,就是以乌克兰、白俄罗斯,与波兰的国境线为基线,划分中、东欧平原。当然,对于一个地缘帖子来说,只知其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知道,这样切割的地理依据是什么。

山形、水势是划分地缘板块的基础,中、东欧平原间的切割依据也在于此。按照刚才的两种方式,在地形图上切割两大平原的话,我们会发现中欧平原在所依托的,是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脉西段(西喀尔巴阡山脉)。这使得中欧地区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走势。尤其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更是体现为明显的三级阶梯地形;反观东欧地区,除了东侧充当欧亚分割线,平均海拔仅500——1200米的乌拉尔山脉,基本处于无山可依的情况。行走到黑海——里海——北冰洋——波罗的海之间的这片土地上,你根本感觉不到“山”的存在。换句话说,地理上的东欧与东欧平原,几乎就是重叠的。

东欧平原的基础也属于冰川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平原。除了沿海低地以外,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丘陵所覆盖,一条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交错其间。东欧平原的地势,因此整体呈现为中间高、南北低的走势。这样的地势,同时也使得东欧平原的河流,与中欧平原的河流尽皆北流有所不同。中部高地所收集的雨水,最终分成了三个方向。一路向北注入北冰洋;一路向西注入波罗的海;另一路则向南流入黑海、里海。事实上,这其间的落差也无非1、200米,如果不研究河流的走向,你甚至很难在地形图上,找到东欧平原的高点在哪里。

从水势角度来研究中、东欧的地理分割线(乃至地缘分割线),会让问题变得更清晰。简单点说,发源于西喀巴尔阡山北坡的,孕育出斯拉夫民族的维斯瓦河及其流域,就是中欧平原的最东部。维斯瓦河以东,则是东欧平原的范围了。根据这一标准,再对照乌克兰、白俄罗斯,或者说前苏联与波兰之间的国境线,大家应该能够发现,这条国境线其实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地理标准来划分的。

回到波罗的人的问题上来。就流域的面积来看,东欧平原南流地区,要明显大于北流和西流地区。这其中,流域面积最小的是波罗的海河流。这一方向入海的河流,源头大都并未深入丘陵腹地。其核心集水区,只是那条狭长的冰碛湖相间的“波罗的丘陵”。也就是说,所谓“波罗的地区”基本就是维斯瓦河以东的“波罗地的丘陵”,及与之相对应的沿海低地带了。

今天提到“波罗的”这个标签,除了那片海之外,大家能够想到的肯定就是“波罗的海三国”了。按照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来看,波罗的地区的范围相当于波罗的海三国,加上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然而这一地区却并非全然是“波罗的人”的天下。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个抱团取暖的波罗的海国家中,位置最北的爱沙尼亚人并不是“波罗的人”,而是属于另一支对欧洲地缘政治影响更大的族群——乌拉尔人的后裔(乌拉尔人的问题,我们后面会解读)。至于俄国人的那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现在也已经是俄罗斯人的天下了。

提到“加里宁格勒州”,估计很多朋友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到他的前身,德意志人的“东普鲁士”,相信对世界史略有兴趣的人,都会有如雷贯耳的感觉了。所谓“德意志第二帝国”,正是在19世纪由普鲁士人所建立的。德意志再次统一之前,与法国所进行的战争,也因此被称之为“普法战争”。然而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原来“普鲁士”这个标签,其实是源自于古波罗的人的。在波兰东扩之时,说着波罗的语的“普鲁士人”,正生活在这片后来让德、俄两国打破头的土地上。

第一百一十八节   波罗的海地区的地缘结构特点

附:波罗的人地缘位置图

分割波罗的海东部岸线的,是一个以“芬兰”命名的,深入大陆400公里的海湾——芬兰湾。芬兰湾与维斯瓦河下游之间,就是“波罗的地区”。整个地区有数十条体量不大、源自波罗的丘陵河流,独立流入波罗的海。今天充当立陶宛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界河的“尼曼河”(也译涅曼河),在当年也是普鲁士板块的北方边界。所谓“普鲁士地区”所初所指向的,就是维斯瓦河——尼曼河之间的沿海平原。

不过后来在德意志人以“飞地”的形式,殖民普鲁士并立国之后,为了打通与德意志本土的通道,吞并了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兰领土,“普鲁士”的概念也扩展到了这部分土地上(西普鲁士)。原来的普鲁士,则被命名为了“东普鲁士”。由于这段历史大家会比较熟悉,为了不至于引发混乱。在后面的行文中,会让“东普鲁士”这个标签提前几百年出现,以代表这片“古普鲁士”之地。

东普鲁士目前已经跟德意志人没什么关系了。在苏联代表斯拉夫民族,击败德意志人之后。东普鲁士故地,又被苏联和波兰所分割。更由于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俄国斯所占据的这部分东普鲁士领土(加里宁格勒州),最终演变成为了一块被波兰和立陶宛包围的“飞地”。一直以来,俄国人对地缘政治的研究,都是非常深入的。他们几个世界以来的扩张行为,也堪称地缘政治层面上的,教科书式的扩张。这一点,从对东普鲁士的切割上就可以看出。

按照我们以流域来分割东、中欧平原的标准来看。东普鲁士属于典型的缓冲地区。其西部的维斯瓦河三角洲,属于中欧的范畴,东部则属于东欧的地理范围。前苏联拟定的苏、波边境线,其实就是按照中、东欧的地理分割线来划的。至于波兰与德国的国境线,同样也是按照1000多年前,波兰王国立国之时,以奥得河划分斯拉夫人、德意志人领地的标准来做的。

当然,如果再往前追溯若干年,上溯到东法兰克王国,或者神圣罗马帝国初创时的时代,苏联人也可将斯拉夫人与德意志人之间的政治分割线,定位在易北河。不过德意志人经营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地区已有千年,勃兰登堡和它的中心城市柏林,甚至成为了德意志人的政治中心。真要这样做,地缘政治风险实在太大了(尤其西方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不过苏联人也并没有放过这片,原来曾经被斯拉夫人经营过的土地。以勃兰登堡地区为核心建立“东德”,并将之纳入社会主义阵营,正是俄国地缘政治思维体现。

将时空后移千年,提前触及东普鲁士的话题,主要是这段历史大家相对比较熟悉,波罗的人的早期历史,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事实上,由于与地中海文明相距甚远,波罗的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直到波兰人进入国家状态,并开始向东扩展空间,欧洲的天主教国家,才算对这支古老族群有所了解。在这一阶段,被记录下来的波罗的人部落,包括普鲁士人、立陶宛人在内的有七、八支(具体分布参见《波罗的人地缘位置图》)。今天的话,消失的消失,融合的融合,最终整合成了当下的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了。至于后来德志意人,是怎么跨越波兰控制下的“波美拉尼亚”,跑到波罗的地区去建立殖民飞地的,我们将在十字军东征阶段具体解读。现在的话,另一支跨越式殖民的日耳曼人——维京人,才是地缘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族群”。

日耳曼民族北支被打上的“维京人”标签,原意指的是“来自海湾的人”,以地理位置来命名的话,又可称之为“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北欧海盗。不过不管是维京,还是“北欧”的范畴,都不只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而是还应该包含之相对的日德兰半岛(包括附属岛屿)。以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来看,就是挪威、瑞典、丹麦三国了。

维京人开始为害欧洲的时间,始于查理曼时期(8世纪末、9世纪初)。从那时起,一直到公元11世纪,他们逐渐融合于天主教世界之前的200年时间里,西方人对他们的恐惧心理,并不亚于那些被称之为“黄祸”的,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匈人、蒙古人等)。不过包括西方人在内的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都是那些对西欧海岸线进行劫掠渗透的维京人,却不一定知道维京人其实在公元9世纪,曾经纵横东欧平原,建立了东欧平原最早的国家——罗斯国。

从地缘角度,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方面在维京人南下之时,西欧地区已经被罗马人、日耳曼人开发成了熟地,并且建立了文明国家。维京人的“恶行”有机会被详细记录下来。反观东欧平原,当时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土著处于原始部落联盟阶段的土地。维京人具体做了些什么,很难被具体的记录下来。更重要的一点是,维京人最建立的“罗斯”国,已经被东斯拉夫人认定为自己国家的源头。从民族感情上看,俄国人是绝不愿意认定,罗斯国最初其实是一个日耳曼殖民国家。

俄国人到底怎么想的,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抛开现实的地缘政治束缚,做出客观分析才是这个帖子的责任所在。实际上,维京人只是一个统称。渗透东欧平原的维京人,与为害西欧的维京人,其实在地缘分布上是有所区别的。简单点说,向东方扩张的是瑞典人,而沿大西洋海岸线南下的,是丹麦人和挪威人。

与大多数半岛一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实质上也是一条延伸入海洋的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加上沿海平原所组成的。其中生活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麓,面向大西洋一侧的维京人,演变成了今天的挪威人;向东面向波罗的海一侧的维京人,则成为了瑞典人。至于日德兰半岛,就是丹麦了。从地缘位置来看,面向西欧海岸线扩张的机会,属于丹麦和挪威,瑞典人则更有机会建成一个环波罗的海王国。只不过,波罗的海周边并非只有维京人。想一统波罗的海,最起码还得看看竞争对手的情况。

在解读过中欧、波罗的地区之后,我们对波罗的海南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地缘结构,已经有所了解了。当下比较陌生的,是北部的情况。波罗的海的北部海域被称之为“波的尼亚湾”。海湾西岸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东部则是另一个半岛形半岛——芬兰半岛。芬兰半岛的南部,则是将之与波罗的地区分隔开来的,面积只有波的尼亚湾四分之一的“芬兰湾”。

说起来,芬兰湾的面积和纵深,本来有机会大大增加的。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芬兰湾东部,顺着其延伸方向有两个面积巨大的湖泊: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其中前者是欧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我们后面会说到,这一地理特征,对波罗的海东部的地缘政治结构,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维京时代,日耳曼人主要分布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半岛南部。至于中、北部地区,则和芬兰半岛、爱沙尼亚地区一样,为“乌拉尔人”所覆盖。然而二者的实力并不是由土地面积来决定的。斯堪的纳半岛东南部与日德兰半岛,不仅纬度相对较低,亦拥有大片沿海平原。能够为维京人发展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好于北部的基础。即使今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人口密度也远低于南部地区(参看《北欧人口分布图》)。

附:北欧人口分布图

一般来说,基于环境原因,高纬度地区的民族比之低纬度民族,要更有迁徙的欲望。然而这种迁徙的欲望,并不一定意味着侵略性。如果身处的环境过于恶劣,不能维持一定人口数量,你基本上就只能努力去适应恶劣气候了。比如蒙古高原所能维持的人口基数,足以让游牧民族对东亚地区造成压力,但纬度更高、气候更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就有心无力了。

将维京人比作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乌拉尔人对应西伯利亚渔猎民族,相信会更有利于大家理解,二者之间的地缘差异。当然,维京人与游牧民族,在技术上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生存之地是一片草原,他们进行扩张时所凭借的,是基于游牧生活而生成的,依靠驾驭“马”而得来的机动性;至于维京人,要想征服其他民族,就得先具备征服海洋的能力。

一个民族并非临海,就一定具有海洋性的。要想征服海洋,首先需要有天然良港。一般来说,依山靠海的地区,更有机会形成天然的峡湾,并被人类开发为良港。就这一点来说,维京人比之波罗的海沿岸的其他民族,优势要明显的多。作为欧洲北部唯一的山脉,斯堪第纳维亚山脉的存在,使得整个半岛沿岸破碎曲折,造就了很多天然良港(尤其是西侧挪威境内)。相比之下,波罗的沿岸的其他地区,尤其是气候上更具竞争力的波罗的地区、中欧平原沿海地区,则在冰川和海洋、河流的作用下,把海岸线打磨的十分平缓。

天然港口的大量存在,使得维京人的地缘属性中,具备了浓厚的海洋气息。借驾驭船只的能力,维京人不仅成为了波罗的海的主导者,更把触角伸向了大西洋沿岸地区,以及东欧平原腹地。相比之下,维京人对西欧沿海地区的劫掠、殖民要更容易理解。驾船出海的维京人,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沿着海岸线航行,就可以进行他们所善长的“渔猎”活动了。比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瑞典人是怎么出现在东欧平原的土地上,并且在后来与威胁到拜占廷帝国安全的。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第一百一十九节   乌拉尔人与欧洲的植被带

附:全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上一节我们曾经提过,如果地质运动出现些许偏差,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应该很有机会,成为芬兰湾的一部分的。果真如此的话,芬兰半岛的地理独立性应该要比现在强很多,也会对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造成很大影响。比如俄国人在与芬兰切割这部分国境线时,就很有可能不水域中线为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渗透到两湖以北;生活在爱沙尼亚的,也许就是波罗的人,而不是与芬兰人同属乌拉尔人的爱沙尼亚人了。

乌拉尔人已经在我们的行文中出现过多次了,鉴于波罗的海周边的其他民族都已经出场,也是时候给这个边缘族群一个平台展现自己了。与印欧、闪含、突厥这类族群概念一样,“乌拉尔人”也更多是通过语言而不是基因来归类的。所谓“乌拉尔语系”,是一个与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闭含语系平级的语言分类。(在语系之下是“语族”的概念。比如突厥语、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就是阿尔泰语系下属的三大语族)

大多数情况下,语区的分布规律和种族的分布规律是相一致的。除了那些明确可以归类于几大人种的族群以外,在一些板块相接之地,也会出现混血种族。最典型的,就是身处欧洲草原与北亚草原之间的中亚地区了,今天覆盖于这一地区的突厥系民族,明显呈现出黄白混血状态。事实上,乌拉尔人也一定程度呈现出这样的特质。不过早在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之前,初始为黄种人的乌拉尔人就已经生活在欧洲了,所以对于身处亚洲的我们来说,欧洲乌拉尔人血液里到底带有多少黄种人基因,其实并无助于提升民族或者种族自豪感。

从“乌拉尔”这个标签来看,这个族群的生存之地,肯定跟欧亚大陆的分割线——乌拉尔山脉有关了。今天在乌拉尔山两侧,俄国人建制的行政区中,如:涅涅茨自治区、科米共和国、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汉特——曼西共和国,都仍然带有乌拉尔人的印记(涅涅茨、科米、汉特、曼西等,都是乌拉尔语民族)。不过乌拉尔人最初聚集之地,可能跟另一个地理标签——伏尔加河联系更为紧密。大约7000年前,原始乌拉尔人已经生活在乌拉尔山脉西侧,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

伏尔加河有两个源头,东源即发源于乌拉尔山西坡,被称之为“卡马河”;东西向横切俄罗斯中部丘陵地带的西源,则被认定为是伏尔加河正源。作为欧洲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伏尔加河流域的总面积就占了东欧平原的1/3(136万平方公里)。仅从这点来看,也能看得出伏尔加河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俄罗斯人也因此把伏尔加河称之为“母亲河”。

伏尔加河与卡马河合流之处,位于今天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合流之后的伏尔加河,开始向南穿越南俄草原,并最终注入里海。就地缘政治地位来看,今天“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河口附近、伏尔加河畔的“喀山”,与圣彼得堡、莫斯科处于同一等级(此三城也是俄罗斯三大历史名城)。很显然,“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得益于它在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中的枢纽位置。斯拉夫人要想控制伏尔加河流域,仅仅渗透到上游地区的莫斯科肯定是不够的。

不过从“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今天仍然挂着一个,带有异族属性标签的“鞑靼”,大家也能感觉到,斯拉夫人对这一地区的整合还称不上彻底。事实上,这个地缘枢纽一直以来,都在接受着来自亚洲的影响。最早占据于此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乌拉尔人。

我们知道,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属于南俄草原和欧洲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草原游牧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手段,但从生产力来看,比起纯粹靠天吃饭的“渔猎”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尤其在“马”被驯化之后,草原的经济、军事优势都被进一步的挖掘出来了。然而尽管后来的确有部分乌拉尔人,加入了游牧民族行业,但乌拉尔人的整体属性却更偏向于渔猎。

乌拉尔人没有能够成为欧亚草原的主人,是因为原始印欧人的存在。最初的乌拉尔人有可能与原始印欧人共同生活在南俄草原(并开始出现混血),然后在与原始印欧人的竞争中落败,被迫退出草原北上。而原始印欧人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最先驯化了“马”。凭借这一划时代的技术优势,印欧系游牧民族,曾经长期控制着“西干草原”(南俄草原+中亚草原)。这种情况,直到以匈人为代表的,来自亚洲的阿尔泰系游牧民族崛起后才得以改变。

“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或者说“鞑靼斯坦”)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在500毫米左右,相对较高的降水量,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所覆盖的植被,变成了森林。今天河口之南的伏尔加河干流上,已经筑坝蓄水形成了俄罗斯最大的水库——古比雪夫水库。如果你一定需要一个坐标,来标定这条森林地带南线范围,那么大坝本身应该可以承担这个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草原与森林之间,还有一条宽约跨100多公里的“森林草原”地带为之缓冲)。没有入主草原的原始乌拉尔人,最初就是在伏加尔河流域的这片森林地带聚落,并继续向西、北、东三个方向扩散的。因此也可以把伏尔加河中上游这片森林之地,定位为乌拉尔人的起源之地。

从环境来看,能够一直生活在伏尔加河中上游流域的乌拉尔人,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在欧亚大陆的另一侧,相同纬度已经是臭名昭著的“亚寒带”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亚寒带地区就是“西伯利亚”了。在解读东亚文明时我们曾经说过,甚至连更适应恶劣气候的游牧民族,都不曾真正征服过被亚寒带气候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即使在今天,亚寒带也是人类进行农业开发的禁区。在这片气候寒冷、湿度相对较高(蒸发量小)的土地上,最适合生长的植被,是以落叶松、云杉等树种为代表的,耐受严寒的“针叶松”。亚寒带气候区,也因此被称之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至于动物的种类,显然也不会太多。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要有能够抵御严寒的毛皮。

由于东西伯利亚高原及沿海高大山脉,对海洋暖湿气流有阻隔作用,而欧洲大陆整体的地势较为低平,更容易让大西洋暖湿气流渗入大陆腹地,所以欧亚大陆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并非起始于同一纬度。总的来说,地势低平的欧洲大陆、西西伯利亚平原,针叶林带的南线在北纬60度——55度之间。越往东,起始线的纬度越高(位置越靠南);北亚的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起始线则在北纬50度附近。在外东北的滨海地区,由于锡霍特山脉的向南延伸,针叶林气候带甚至向南延伸到了北纬45度(相当于中俄边境的“兴凯湖”一线)。

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相对应的,是四季分明、积温较高,适合农业开发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易北河以西的中、西欧平原,能够接受更多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地区,就属于它的范围。至于易北河以东(包括波希米亚高地在内)、亚寒带以南的森林地带,则属于过渡型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除了紧贴乌拉尔山脉的卡马河北部以外,伏尔加河流域都属于这一“不上不下”的混合气候区。

一个地区的气候环境,总是能够通过植被的生长状态反映出来,并且直接作用在人类身上的。中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这个道理。以欧洲的气候环境而言,身处亚热带范围的地中海气候区,肯定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了,由此也诞生了欧洲最初希腊、罗马文明;次之的,则是易北河、波希米亚高地以西的中、西欧地区(包括英格兰地区)。这一地区,也正是查理曼代表日耳曼人,“重建”罗马帝国的版图所在;至于斯拉夫人的地缘渗透方向,则定位为了统一“温带针阔混交林带”。问题是,他们在这个方向上,一定会遭遇到乌拉尔人的阻力,那么双方博弈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第一百二十节    从苔原、森林,还是草原——乌拉尔人的迁徙之路

附:全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当我们在地图上,把草原线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画出来,我们大致就清楚“温带针阔混交林带”的范围了。从地理的角度看,德湿斯特河、第聂伯河伏尔加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以及波罗的地区都属于这个范围。按东欧平原现有的政治格局划分,包括波罗的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北部;拉多加湖——卡马河以南,顿河以北的俄罗斯领土。

没有证据表明,乌拉尔人曾经全面控制东欧平原所有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带”。根据地缘位置看,波罗的人最初应该是沿着乌克兰境内的第聂伯河,上溯到今天的白俄罗斯境内,然后对接入尼曼河、道加瓦河等波罗的海河流的。这意味着,在斯拉夫人东扩之前,说着波罗的语的部落,很有可能散布于第聂伯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中。至于乌拉尔人,他们如果还想享受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伏尔加河上游地区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再往西渗透的话,乌拉尔人还能在芬兰湾南部,也就是爱沙尼亚一带切割掉一段海岸线。

上述迁徙线路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的波罗的地区,同时分布有波罗的人和乌拉尔人。如果不是因为斯拉夫人的强势插入,这一切本应更好理解的。斯拉夫人是在公元一世纪,开始从维斯瓦河流域向东扩张的。基于气候和与文明区(拜占庭)距离的原因,东斯拉夫人选择了条件更好的第涅聂河流域,作为渗透方向。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在维京人开始介入之前,波罗的人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波罗的地区,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北部也完成了斯拉夫化进程。

在印欧系民族的挤压之下,种族、语言与之都有明显区别的乌拉尔人,并没有太多机会,扩大他们在温带地区的影响力。不过在让人望而却步的亚寒带地区,能够对乌拉尔构成障碍的,就只有气候了。然而我们永远不能低估人类的适应性,虽然亚寒带地区几乎没有农业潜力,但针叶林和依附它生存的动物,还是足以支撑人类最基本的温饱需求的。只是依靠最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亚寒带乌拉尔人的人口数量将极其有限,基本没有可能对外部地区构成威胁了。当然,恶劣的环境也会大大降低外族对这片土地的兴趣,使得乌拉尔人有机会在封闭状态中,延续自己的民族文化。

原始乌拉尔人在公元前,肯定就已经覆盖了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不过乌拉尔人和印欧人一样,由于迁徙时间不同,分裂成了不同的部族。今天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西西伯利亚,生活在森林气候区的乌拉尔人,最初都是由伏尔加河中游开始扩散的,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伏尔加乌拉尔人”,以区别于更早的,来自亚洲的族源。

以语言归类的话,“伏尔加乌拉尔人”也可以称之为“芬兰-乌戈尔人”(芬兰-乌戈尔语族),归类为这一语族的乌拉尔人中,最为让人熟知的应该就是芬兰人了。不过“芬兰”这个标签已经成为了所有芬兰人标签,纯粹从民族角度划分的话,将之称为“芬人”会更加清晰。芬人是在公元1世纪迁入芬兰半岛的。迁徙的导火索,很可能和斯拉夫人的东进有关。而之前覆盖芬兰半岛,乃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的,则是另一支更早到达北欧乌拉尔人——萨米人。

要芬人和日耳曼人的挤压之下,今天萨米人已经成为一个“寒带”民族了。北极圈成内极度严酷的气候,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保护者。在这片极限之地上,树木因为寒冷基本已经无法生存了。只有那些紧紧贴附地面生长的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等,才有机会适应出耐寒品种。依据这一植被覆盖情况,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北的这片土地,也被称之为“苔原”(或“冰原”)。对于生存在苔原之上的民族,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生活在北美大陆最北部(白令海峡西岸的东西伯利亚山地也有分布)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了。

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整个美洲都是地球上的一个地缘孤岛,无法与多样性的“世界岛”(欧亚非大陆)交流,更别说是生活在苔原之上的因纽特人了。地缘环境的封闭,使得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处在“渔猎”阶段。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了,在如此极限之地,靠天吃饭难道不是唯一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最起码身处欧洲,有机会与其他文明接触的部分萨米人,学习到了另一种生产方式——游牧,以增加他们的食物来源。当然,凡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萨米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成为了“芬兰-乌戈尔语族”的一员。

在不同的地区,游牧民族会因地制宜驯养不同的有蹄类动物。雨水较多的“草甸草原”可以养牛(曾经让红军吃尽苦头,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大草原”就是草甸草原与沼泽地的混合体);相对干旱的“干草原”以牧羊为主;更加干旱的荒漠草原可以养骆驼。至于“苔原”上最有机会被训养的经济动物,就是“驯鹿”了。

萨米人大规模游牧驯鹿,是中世纪结束之后的事情了。不过这支极地民族驯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肯定要远早于这个时间了。这一奇特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融入了欧洲民间传说,并最终演变出了孩子们喜欢的“圣诞老人”。今天萨米人所在的芬兰、挪威北部拉普兰德地区,也被公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萨米人也被称之为“拉普人”)。基于圣诞老人为世界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在这个只关心强者的帖子里,也应该为他们留下一席之地。

回到竞争激烈的温带世界。受到印欧人挤压,逐渐边缘化的乌拉尔人,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让文明世界记住他们。只是他们要是一直呆在森林里,出头的机会就不大了。然而机会在哪呢?加入游牧者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受环境开放性的影响,游牧者对于接纳外来族群的态度,比之定居者要开放的多。换句话说,只要你愿意在草原上生活,那你就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然,前提是你自己要能适应艰苦的游牧生活。

游牧生活对于定居者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加入游牧阵营,也会一直思念故土那相对富庶、安定的生活。然而对于层级更低的渔猎者来说,这种身份转换障碍要小的多。一方面游牧生活所能提供的食物,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森林渔猎者出于机动的需要,通常也已经变身成为了“马上民族”(除非没有养马的条件),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事实上,很多游牧部落都有过这种身份的转换。比如我们熟悉的“鲜卑”,最早就是游牧的东胡民族的一员。在东胡被匈奴击败之后,他们选择退入了大兴安岭北部,被迫以渔猎为生。而在匈奴帝国遭遇汉帝国重压而崩溃后,鲜卑人又成为了蒙古草原的主人,甚至进而入主中原。

正常情况下,渔猎民族向游牧民族转换,有一个自然过渡过程。前面我们也说了,森林和草原之间存在一条过渡性的,森林、草原相间的“森林草原”地带。比如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之间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就是典型的“森林草原”地带。从这里走出的乌桓、契丹等民族,最初都具有鲜明的,渔猎、游牧混合结构的特点。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南俄草原与乌拉尔人所处的温带森林之间。也就是说,乌拉尔人如果愿意的话,是可以选择游牧生活的。在印欧系游牧民族统治南俄草原时,肯定已经有乌拉尔人这么做过了,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机会保留自己的文化(结局是被更为强势的草原民族所融合掉)。

愿意走出森林,进入草原打拼的乌拉尔人,终于在公元4世纪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当匈人挥师西进,让整个欧洲都为之战栗时,游牧者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也在欧亚大陆西端,迎来了自己的盛宴。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有着足以让所有游牧者分配的土地和利益(降低了内部竞争度)。在这种大背景下,一部分乌拉尔人也有机会分上一杯羹。他们中的一支,甚至成功的在欧洲地缘政治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以至于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喀尔巴阡山之南,看到一个带有乌拉尔人基因的地缘标签——匈牙利。至于这一转换过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相关内容

  • 地缘看世界
  • <地缘看世界>之第一回 世界大国(联盟)地缘分析 作者:晨曦微露 <地缘看世界>之第一回 世界大国(联盟)地缘分析 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前面三位地缘学大师的研究无一例外是将视线投向北半球,或者说是更侧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这不能怪他们厚此薄彼,实在是在过往5000多年的人 ...

  • 影响俄罗斯外交的传统因素
  • 2006年第5期(总第199期) THE NORTHERN FORUM No 15, 2006Total No 1199 影响俄罗斯外交的传统因素 于春苓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在漫长而复杂的俄罗斯外交发展中, 地缘政治因素.东西方双向外交战略.宗教救世 ...

  • 国际关系史
  • <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讲绪论 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 (四)课程结构安排 (一)作为课程 ...

  • 欧洲系列 - "第二次布匿克战争"之兼论罗马的地缘属性
  • 对于罗马来说,坎尼之战后的战略危机其实并不在于需要再一次重建罗马军团,而在于如何对外显示出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虽然这场战争看似是迦太基人和罗马人之间的PK,但那些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非核心地缘势力,才是决定最终战略走向的关键.我们一直在说"任何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必须是优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 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 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为什么要对中西两种文化做一番追根溯源的历史考察? 文化史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生存斗争中不断创造的果实,也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标志.然而,人类社会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自己赖以滋生的土壤,也各有其成长.发展.走向成熟的不同条件 ...

  • 新世界岛理论
  • 说到地缘政治一定要提到麦金德(以下为转载背景资料):麦金德于190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提出了地缘政治学领域的全新课题.麦金德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看待 世界地理构成和世界历史进程,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大岛构成的,其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岛 ...

  • 国家起源:一种途径还是两种途径
  • 作者:杨美健 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06期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 国家起源研究,若从最早留下有关论述的柏拉图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把这一研究纳入科学轨道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他们的研究基于两个基础:一是由他们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二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进化论所支 ...

  • 中国崛起策二十七:海陆权双重特征的"天命大国"
  • 中国崛起策二十七:海陆权双重特征的"天命大国" 刘涛 [该文章阅读量:110次][字号:大 中 小] 一 "陆洋"文化 崛起策二十六提到了中国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上的双重特征,因此是具有"边缘--中心"身份的特殊欧亚大国,中心地带的中国西北边 ...

  • 汉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万恶之源还是民族之幸?
  •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孔子<论语·雍也> ----------- 宗教的兴起 宗教的原始起源,更多的是出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史的早期,面对那些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但又缺乏合理解释的自然现象,人类除了出于畏惧之心而加以崇拜外,还需要建立一套救赎体系,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