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2008.10本章考题】

4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答案见下}

【2009.01本章考题】

21.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2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2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5.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4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答案见下}

【2009.04本章考题】

22.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50年5月 B.1950年6月 C.1951年7月 D.1951年8月

2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7.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C.《组织起来》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3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39.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

A.鞍山 B.包头 C.上海 D.武汉

【2009.07本章考题】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25.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工订货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4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答案见下}

【2009.10本章考题】

23.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25.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贪污、反受贿、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答案见下}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

A.废除农奴制协议 B.和平解放的协议 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 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

5.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解放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形式是【 】

A.军事管制委员会 B.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C.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政府

6.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解放海南岛 C.西藏和平解放 D.湖南和平解放

7.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对自治区的建立、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区内民族关系等作了系统规定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B.《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纲领》

8.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 】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10.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50年5月 B.1950年6月 C.1951年7月 D.1951年8月

11.195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 】

A.教育者先受教育运动 B.思想改造运动 C.整风运动 D.批判旧思想运动

1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

则是【 】

A.“消灭资本主义” B.“经销代销” C.“统购统销” 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1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14.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作的最大一件

工作是【 】

A.镇压反革命 B.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15.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的是【 】

A.刘少奇 B.陈云 C.周恩来 D.毛泽东

16.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7.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策略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全面反击 C.针锋相对 D.有理有利有节

18.中国共产党首先大规模地没收官僚资本开始于【 】

A.华北地区的城市 B.华东地区的城市 C.陕甘宁边区的城市 D.东北地区的城市

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B.七届三中全会 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D.中国八大

20.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1.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保加利亚 D.罗马尼亚

22.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 】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苏同盟条约》

23.1952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

A.世界妇女大会 B.世界和平大会 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D.世界能源大会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25.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

A.1953年7月 B.1953年8月 C.1954年3月 D.1955年6月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都具有【 】

A.民主主义因素 B.资本主义因素 C.新民主主义因素 D.社会主义因素

2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它属于【 】

A.资本主义体系 B.封建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2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B.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9.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

A.长期性 B.过渡性 C.独立性 D.短暂性

30.新民民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完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C.具有稳定性 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1.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3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3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34.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3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36.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3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的是( )

A.私营工业国有化 B.个体农业集体化 C.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个体手工业合作化

3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

A.公私合营 B.合作化 C.国家资本主义 D.和平赎买

40.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41.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针是【 】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先集体化,后国有化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D.先实行承包责任制,再实现机械化

42.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农村人民公社 43.1955年7月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4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 )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公私合营企业

4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或者方式)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46.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4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48. 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 】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加工订货 D.统购包销

4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50.我国最早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是【 】

A.上海市 B.天津市 C.广州市 D.北京市

51.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5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

A.1955年 B.1956年C.1957年D.1958年

5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5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58年

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B.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

C.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 D.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

】 】

57.官僚资本企业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成为【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D.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58.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是【 】

A.平均分配 B.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统一配给

59.错误指责邓子恢在主持中央农村工作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文件是【 】

A.《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B.《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C.《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D.《中国土地法大纲》

60.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

的文件是【 】

A.《关于统一全国金融工作的决定》 B.《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C.《关于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工作的决定》 D.《关于统一全国贸易工作的决定》

61.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B.参与入股、共同经营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6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领域是【 】

A.党政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B.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员 C.国营企业 C.私营工商业

6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

A.1949年——1956年 B.1949年——1957年 C.1950年——1956年 D.1950年——1957年

6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 B.推进工业化 C.建设现代化国家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 】

A.公私兼顾 B.城乡交流 C.劳资两利 D.内外有别

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多方面民主改革主要有【 】

A.在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清除了封建把头,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B.全面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劳资、产销关系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放妇女

D.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

4.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实施集中统一管理的有【 】 A.全国财政收支 B.贸易和物资调度 C.现金 D.银行

5.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 】

A.土地改革运动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抗美援朝运动 D.三反五反运动

6.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

A.官僚资本的没收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7.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 】

A.整风、整党运动 B.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

C.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教育 D.批判“和平演变”教育

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官僚主义 D.反自由主义

9.1952年1月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除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外,还包括【 】

A.反盗窃国家资财 B.反偷工减料 C.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D.反浪费

10.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工作的中心

B.从当时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公私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C.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D.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严重打击 11.1950年1月,同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有【 】

A.保加利亚 B.罗马尼亚 C.波兰 D.越南

12.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 D.“一边倒”

13.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C.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14.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除国营经济外,还有【 】

A.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5.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1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7.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 】

A.完成了土地改革 B.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 C.选择了社会主义 D.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8.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 】

A.人民公社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中国共产党指导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文献有【 】

A.《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 B.《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C.《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D.《组织起来》

20.我国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产销公司

2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代购代销 D.公私联营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

A.股份制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公司制

23.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经销代销 D.股份制

24.全行业公私合营前,企业利润分配的方面有【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股金红利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钢铁基地有【 】

A.鞍山 B.包头 C.武汉 D.宝山

26.“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沟通西藏和内地联系的公路有【 】

A.青藏 B.康藏 C.新藏 D.川藏

27.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28.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简答题 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P148【2009.01】

【答案】:(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没收官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P151

【答案】: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消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民主改革P150

【答案】:(1)在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清除了封建把头,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全面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劳资、产销关系;(3)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放了广大妇女;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并在全国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4.中国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P152

【答案】:内容: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1)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确定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2)提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3)确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方针。意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5.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P153 【答案】:(1)1951年底到1952年春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分子,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的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1952年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五反”运动是: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材、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6.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是什么?P154

【答案】:(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2)从当时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3)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7.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和性质。P157

【答案】:特征: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

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8.简述1952年至1952年,开始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P158

【答案】: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9.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P157

【答案】: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10.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P159【2009.07】

【答案】: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1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P161【2009.10】 【答案】:第一是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的互助组,。第二是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是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简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P161

【答案】: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第二,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第三,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第四,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第五,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P162

【答案】: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14.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P163

【答案】: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1)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是深入到了生产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意义。P164 -165

【答案】:特点:第一,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造事业中有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意义:(1)实现了马恩提出、列宁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和平赎买设想,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2)有利于发挥资产阶级分子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特长,又可以为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条件。

16.简述“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P165

【答案】: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P147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站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以造福于各族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2008.10】〖或者:中国为什么在二十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答案】:历史表明,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来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这些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第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方面的制度基础。第三,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经济方面的制度基础。 4.试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深刻历史意义。

【答案】: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八章 参考答案:

2009.01:21.D;22.A;23.C;24.D;25.B;26.D。2009.04:22.A;23.C;24.A;25.D;26.D;

27.B;38.ABC;39.ABD。2009.07:24.B;25.C;26.B。2009.10:23.D;24.B;25.A;26.D。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B;5.A;6.C;7.A;8.D;9.B;10.A;11.B;12.D;13.D;14.B;15.D;16.D;

17.A;18.D;19.B;20.C;21.B;22.C;23.C;24.B;25.A;26.D;27.C;28.D;29.B;30.A;

31.C;32.B;33.C;34.C;35.D;36.D;37.A;38.C;39.B;40.B;41.C;42.C;43.C;44.C;

45.C;46.C;47.D;48.B;49.D;50.D;51.C;52.B;53.D;54.D;55.C;56.A;57.A;58.C;

59.A;60.B;61.A;62.A;63.A;64.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C;3.ABCD;4.ABC;5.ABCD;6.BCD;7.ABC;8.ABC;9.ABC;10.ABC;11.ABC;12.ABD;

13.ABC;14.ABCD;15.AB;16.BCD;17.CD;18.BCD;19.ABC;20.ABC;21.ABCD;22.BC;23.AC;

24.ABCD;25.ABC;26.ABC;27.ABC;28.ABCD。

1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2008.10本章考题】

4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答案见下}

【2009.01本章考题】

21.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2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2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5.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4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答案见下}

【2009.04本章考题】

22.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50年5月 B.1950年6月 C.1951年7月 D.1951年8月

2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7.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C.《组织起来》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3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39.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

A.鞍山 B.包头 C.上海 D.武汉

【2009.07本章考题】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25.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工订货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4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答案见下}

【2009.10本章考题】

23.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25.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贪污、反受贿、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答案见下}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

A.废除农奴制协议 B.和平解放的协议 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 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

5.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解放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形式是【 】

A.军事管制委员会 B.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C.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政府

6.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解放海南岛 C.西藏和平解放 D.湖南和平解放

7.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对自治区的建立、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区内民族关系等作了系统规定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B.《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纲领》

8.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 】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10.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50年5月 B.1950年6月 C.1951年7月 D.1951年8月

11.195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 】

A.教育者先受教育运动 B.思想改造运动 C.整风运动 D.批判旧思想运动

1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

则是【 】

A.“消灭资本主义” B.“经销代销” C.“统购统销” 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1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14.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作的最大一件

工作是【 】

A.镇压反革命 B.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15.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的是【 】

A.刘少奇 B.陈云 C.周恩来 D.毛泽东

16.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7.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策略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全面反击 C.针锋相对 D.有理有利有节

18.中国共产党首先大规模地没收官僚资本开始于【 】

A.华北地区的城市 B.华东地区的城市 C.陕甘宁边区的城市 D.东北地区的城市

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B.七届三中全会 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D.中国八大

20.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1.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保加利亚 D.罗马尼亚

22.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 】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苏同盟条约》

23.1952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

A.世界妇女大会 B.世界和平大会 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D.世界能源大会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25.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

A.1953年7月 B.1953年8月 C.1954年3月 D.1955年6月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都具有【 】

A.民主主义因素 B.资本主义因素 C.新民主主义因素 D.社会主义因素

2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它属于【 】

A.资本主义体系 B.封建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2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B.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9.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

A.长期性 B.过渡性 C.独立性 D.短暂性

30.新民民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完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C.具有稳定性 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1.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3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3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34.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3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36.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3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的是( )

A.私营工业国有化 B.个体农业集体化 C.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个体手工业合作化

3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

A.公私合营 B.合作化 C.国家资本主义 D.和平赎买

40.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41.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针是【 】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先集体化,后国有化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D.先实行承包责任制,再实现机械化

42.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农村人民公社 43.1955年7月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4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 )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公私合营企业

4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或者方式)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46.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4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48. 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 】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加工订货 D.统购包销

4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50.我国最早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是【 】

A.上海市 B.天津市 C.广州市 D.北京市

51.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5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

A.1955年 B.1956年C.1957年D.1958年

5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5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58年

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B.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

C.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 D.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

】 】

57.官僚资本企业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成为【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D.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58.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是【 】

A.平均分配 B.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统一配给

59.错误指责邓子恢在主持中央农村工作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文件是【 】

A.《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B.《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C.《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D.《中国土地法大纲》

60.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

的文件是【 】

A.《关于统一全国金融工作的决定》 B.《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C.《关于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工作的决定》 D.《关于统一全国贸易工作的决定》

61.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B.参与入股、共同经营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6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领域是【 】

A.党政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B.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员 C.国营企业 C.私营工商业

6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

A.1949年——1956年 B.1949年——1957年 C.1950年——1956年 D.1950年——1957年

6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 B.推进工业化 C.建设现代化国家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 】

A.公私兼顾 B.城乡交流 C.劳资两利 D.内外有别

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多方面民主改革主要有【 】

A.在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清除了封建把头,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B.全面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劳资、产销关系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放妇女

D.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

4.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实施集中统一管理的有【 】 A.全国财政收支 B.贸易和物资调度 C.现金 D.银行

5.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 】

A.土地改革运动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抗美援朝运动 D.三反五反运动

6.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

A.官僚资本的没收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7.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 】

A.整风、整党运动 B.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

C.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教育 D.批判“和平演变”教育

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官僚主义 D.反自由主义

9.1952年1月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除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外,还包括【 】

A.反盗窃国家资财 B.反偷工减料 C.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D.反浪费

10.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工作的中心

B.从当时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公私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C.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D.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严重打击 11.1950年1月,同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有【 】

A.保加利亚 B.罗马尼亚 C.波兰 D.越南

12.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 D.“一边倒”

13.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C.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14.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除国营经济外,还有【 】

A.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5.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1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7.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 】

A.完成了土地改革 B.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 C.选择了社会主义 D.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8.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 】

A.人民公社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中国共产党指导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文献有【 】

A.《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 B.《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C.《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D.《组织起来》

20.我国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产销公司

2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代购代销 D.公私联营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

A.股份制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公司制

23.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经销代销 D.股份制

24.全行业公私合营前,企业利润分配的方面有【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股金红利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钢铁基地有【 】

A.鞍山 B.包头 C.武汉 D.宝山

26.“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沟通西藏和内地联系的公路有【 】

A.青藏 B.康藏 C.新藏 D.川藏

27.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28.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简答题 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P148【2009.01】

【答案】:(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没收官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P151

【答案】: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消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民主改革P150

【答案】:(1)在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清除了封建把头,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全面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劳资、产销关系;(3)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放了广大妇女;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并在全国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4.中国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P152

【答案】:内容: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1)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确定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2)提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3)确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方针。意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5.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P153 【答案】:(1)1951年底到1952年春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分子,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的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1952年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五反”运动是: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材、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6.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是什么?P154

【答案】:(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2)从当时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3)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7.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和性质。P157

【答案】:特征: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

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8.简述1952年至1952年,开始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P158

【答案】: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9.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P157

【答案】: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10.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P159【2009.07】

【答案】: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1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P161【2009.10】 【答案】:第一是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的互助组,。第二是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是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简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P161

【答案】: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第二,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第三,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第四,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第五,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P162

【答案】: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14.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P163

【答案】: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1)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是深入到了生产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意义。P164 -165

【答案】:特点:第一,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造事业中有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意义:(1)实现了马恩提出、列宁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和平赎买设想,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2)有利于发挥资产阶级分子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特长,又可以为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条件。

16.简述“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P165

【答案】: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P147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站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以造福于各族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2008.10】〖或者:中国为什么在二十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答案】:历史表明,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来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这些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第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方面的制度基础。第三,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经济方面的制度基础。 4.试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深刻历史意义。

【答案】: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八章 参考答案:

2009.01:21.D;22.A;23.C;24.D;25.B;26.D。2009.04:22.A;23.C;24.A;25.D;26.D;

27.B;38.ABC;39.ABD。2009.07:24.B;25.C;26.B。2009.10:23.D;24.B;25.A;26.D。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B;5.A;6.C;7.A;8.D;9.B;10.A;11.B;12.D;13.D;14.B;15.D;16.D;

17.A;18.D;19.B;20.C;21.B;22.C;23.C;24.B;25.A;26.D;27.C;28.D;29.B;30.A;

31.C;32.B;33.C;34.C;35.D;36.D;37.A;38.C;39.B;40.B;41.C;42.C;43.C;44.C;

45.C;46.C;47.D;48.B;49.D;50.D;51.C;52.B;53.D;54.D;55.C;56.A;57.A;58.C;

59.A;60.B;61.A;62.A;63.A;64.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C;3.ABCD;4.ABC;5.ABCD;6.BCD;7.ABC;8.ABC;9.ABC;10.ABC;11.ABC;12.ABD;

13.ABC;14.ABCD;15.AB;16.BCD;17.CD;18.BCD;19.ABC;20.ABC;21.ABCD;22.BC;23.AC;

24.ABCD;25.ABC;26.ABC;27.ABC;28.ABCD。

11


相关内容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中 ...

  • 教师学宪法心得体会
  •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宪法方面的知识,使我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充分认识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意义 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这份修正案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郁,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 ...

  • [十八大党章学习讲座]笫五讲
  • 笫五讲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 ...

  • 宪法宣传讲稿
  • 宪法知识讲稿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一.宪法基本特征 现代世界的任何-个国家里,都存在许多的法.除宪法外,还有刑法.民法.商法--等等.宪法 ...

  • [宪法学]2015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 0209<宪法学>2015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包括以下六种题型: 1.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单项选择题重在考察细节,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在所给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 ...

  • [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
  • <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 -范文 [] 1994年7月5日,<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通过,由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新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劳动保障法 ...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政治的目的:巩固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