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法解化学题

总复习34.化学与数学的结合

作者:中国教师 文章来源:中教育 点击数: 5438 更新时间:2004-11-15 20:50:29

34.化学与数学的结合

化学计算解题过程,主要是化学知识的运用过程即结合题目条件利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在解题过程中合理使用数学工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1.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有关混合物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类型,其解题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化学知识找出题目中各物质或量的关系,第二阶段利用关系列出方程计算得出结果。值得指出的是化学计算中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均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独特的运算方法。

例1 元素X 和Y 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 和Y 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Y 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 多3个,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X 和Y 都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B .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Y 2X 2

C .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比元素Y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多

D .Y 的单质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不能置换出稀CuSO 4溶液里的Cu 2+

解析:设元素X 和Y 核外电子数分别为x 和y ,根据题目条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这是将化学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解题过程。

答案:A

例2 取一根镁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0.470g 。冷却后加入足量的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氧化镁质量为0.486g 。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Mg 3N 2+6H2O=3Mg(OH )2↓+2NH3↑

设:燃烧后生成氮化镁xmol 。氧化镁ymol 。

根据镁原子守恒Mg3N2~3Mg

解得x=0.0008,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7.0%。

例3 1993年报道的合成烃中,有一种烃A 为C 1134H 1146,其分子中只含有三种结构单元(Ⅰ—Ⅱ):

化学式为C n H m 的烃,若m <2n+2,则该烃及该烃的烃基就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也叫缺氢指数),化学式为C n H m 的烃的不饱和度计算式为(2n+2-m)/2;如A 的三种结构单元中(Ⅰ)的不饱和度为4,(Ⅱ)的不饱和度为2;(Ⅲ)的不饱和度为0。试求:

①A 分子中有上述结构单元Ⅰ、Ⅱ、Ⅲ各多少个?

②若另一种烃B 的化学式为C 1398H 1278,则其不饱和度为多少?

分析:本题可用列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题

①设:(Ⅰ)、(Ⅱ)、(Ⅲ)单元各为x 个、y 个、z 个

2.利用排列组合解决化学问题

在分析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等问题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A .1 B .3 C .5 D .6

答案:D 、C

例5 现有10种α-氨基酸,①能构成多少有三个不同氨基酸单元的三肽?②能构成多少种只有两种不同氨基酸单元的三肽?

解析:根据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确定此题属于有序性排列。

3.利用等差数列、极值解决化学问题

例6 在沥青中含有稠环的芳烃,其中偶数个苯的可视为同系物,如:

①求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

②求含碳量的极限。

解析方法1:①经观察分析 A、B 、C 分子式分别为C 10H 8、C 16H 10、H 22H 12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递增呈等差数列,由通项公式a n =a1+(n-1)d ,求出该一系列有机物的通式;C 原子数:公差为6,首项是10,a n =a1+(n-1)d=10+(n-1)×6=6n+4。

H 原子数:公差是2,首项是8a n =a1+(n-1)d=8+(n-1)×2=2n+6。

所以通式为C 6n+4H 2n+6,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为C 154H 56。

②求含C 量的极限

方法2:求含C 量的极限

因为n 趋于无穷大

例7 有一系列α-氨基酸按如下特点排列:

该系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 [ ]

A .32% B .46.6%

C .85.7% D .无法确定

4.利用等比数列解决化学问题

例8 一定的条件下,将等体积NO 和O 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 ]

A .1/4 B .3/4

C .1/8 D .3/8

解析:设 NO和O 2的物质的量均为n 。则反应2NO+O2=2NO2和3NO 2+H2O=2HNO3+NO可知,nmolNO 与n/2molO2反应生成n molNO2,溶于水后得n/3molNO;n/3molNO与n/6molO2反应生成n/3 molNO2,溶于水后得n/9molNO;„„继续反应下去,总耗O 2量为下列等比数列各项之和:n/2,n/6,n/18„n/(2×3k-1),依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总耗氧量S=(n/2)/(1-1/3)=3n/4,剩余O 2为n-3n/4=n/4mol,则剩余O 2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1/8。故正确答案为C 。

说明:此题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求解。

5.利用不等式解题

根据题设条件求最大值或最小值,从而确定取值范围来解决问题,解题过程中往往可根据某种物质组成的有或无来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有时也可以依据方程式来确定。

例9 今有10.8g 碱金属M 及其氧化物M 2O 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碱16g ,则M 为

A .Li B .Na

C .K D .Rb

解析:假设10.8g 全部是碱金属M ,根据2M+ 2H2O=2MOH+H2解得M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35。

假设10.8g 全部是碱金属氧化物M 2O 。

根据M 2O+H2O=2MOH解得M 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所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在11~35之间。

答案:B

例10 A 、B 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1。现要用结晶法从A 、B 的混合物中提取A 。(不考虑A 、B 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g 混合物,溶于100g 热水中,然后冷却到 20℃,若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则要求混合物中B 的质量最高不超过多少?

(2)取Wg 混合物,溶于100g 热水,再冷却至10℃。若仍要A 析出而B 不析出,请写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 的质量分数(A %)应满足的条件?(以W 、a 、b 表示)

当w <a+b时,A %______;

当W >a+b时,A %______。

分析:当W >a+b时,只有W B ≤b,B 才不至于析出,-W B ≥-b ,两边均加W 导出W-W B ≥W-b ,因为W-W B =WA , 所以W A ≥W-b ,两边同除以W 得出答案。

答案:(1)W B ≤20g(2)A %>a/W A %≥(W-b )/W

例11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容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 、B C 均为4.0mol ,D 为6.5mol ,F 为2.0mol 。设E 为xmol , 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间位置。填写下列空白: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若x 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6.5-a+x-2a+2+2a=12

x-2a >a 且a >0

x=3.5+a

保持平衡向正向移动的前提下解得x >3.5。

答案:(1)正;3.5~7.0(2)不等;温度不同,平衡状态不同。

例12 若A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______。若A 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解析: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 ,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M=12x+y;y=M-12x。因为y/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大于2,只有乙炔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2),因为y≤2x+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均不能大于其碳原子数的两倍加2),得不等式2≤M-12x≤2x+2。

即A 的分子式为C 9H 2O 或C 10H 8。

由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看,解题所得的两种物质,能升华的片状晶体只能是萘,则其分子式只能是C 10H 8,其结构简式为

例13 已知氟化氢气体中存在着下列平衡2(HF )3 3(HF )2,(HF )2 2HF 。

若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42g/mol,试通过论证(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解析:解题的前提是相同的条件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 解法1:设(HF )3占体积分数为x ,(HF )2占的体积分数为y ,HF 占1-x-y 。

60x+40y+20(1-x-y )=42

2x+y=1.1,因为1-x-y >0,x+y<1。故x=1.1-(x-y )>0.1,即(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解法2:设(HF )3占x ,(HF )占y ,(HF )2占1-x-y 。

60x+40y+40(1-x-y )=42,x-y-0.1,因为y >0,所以x >0.1,即(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解法3:用反证法:①设(HF )3的体积分数等于10%,HF 的体积分数为x ,(HF )2的体积分数为0.9-x ,则:60×10%+40(0.9-x )+20x=42,x=0,而x 不可能为零,故(HF )3的体积分数不等于10%。

②设(HF )3的体积分数小于10%。

则有40(0.9-x )+20x>36,x <0不合理,故(HF )3的体积分数不可能小于10%,综合①、②结论,(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6.利用函数图象法解决化学问题

解决某些化学问题时,通过建立数学函数,通过研究数学函数或函数所对应的图象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并使复杂问题抽象成简单关系进行研究。

例14 在一支10mL 的试管中充满NO 2和O 2,将其倒立在水槽中,被水充分吸收,若以y/mL表示完全反应后试管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以x/mL表示原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

(1)试建立y=f(x )的关系式(讨论x 为不同值时,反应后的体积为y )。

(2)在坐标图中作出y=f(x )的曲线。

解析:当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被水全部吸收时,它们的化学反应式为4NO 2+O2+2H2O=4HNO3,由反应可知:当n (NO 2)∶n(O 2)=4∶1时,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气体;当n (NO 2)∶n(O 2)<4∶1时,O 2过量,反应后剩余气体是O 2;当n (NO 2)∶n(O 2)>4∶1时,NO 2过量,过量的NO 2又跟水反应;3NO 2+H2O=2HNO3+NO,反应后剩余气体是NO 。

显然,就本题来说,NO 2气体的体积有两种可能情况:即NO 2体积大于8和小于8。

设NO 2的体积为xmL ,则O 2的体积为(10-x )mL 。

(1)①若O 2过量,则0≤x<8,

4NO 2+O2+2H2O=4HNO3体积减少

4 1 5

x x/4 5x/4

②若NO 2过量,则8<x≤10

a .4NO 2+O2+2H2O=4HNO3体积减少

4 1 5

4(10-x )(10-x ) 4(10-x )

b .3NO 2+H2O=2HNO3+NO体积减小

x-4(10-x )2 (5x-40)/3

y=10-[5(10-x )+2(5x-40)/3]=5x/3-40/3

(2)y 与x 的关系如图7-2所示。

例15 在标准状况下,将100mLH 2S 和O 2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状况,发现反应所得气体的体积V (总)随混合气体中O 2所占的体积V (O 2)的变化而不同,其关系如图7-3(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用含V (总)和V (O 2)的函数式表示V (总)和V (O 2)的关系。

解析:此题一看就很容易联想到H 2S 与O 2的反应,然后根据H 2S 或O 2过量的不同情况来列关系式。但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解此题会更简便。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B ,BC 段符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利用数学上求分段函数的知识得出AB ,BC 两段的方程。

AB 段的斜率为-3,BC 段的斜率为3/2,由截距式和两点式可得AB ,BC 段的方程:

AB 段

V (总)=100-3V(O 2),0<V (O 2)≤33.3。

BC 段

V (总)=3V(O 2)/2-50,33.3<V (O 2)≤100;即为V (总)和 V(O 2)的关系。

7.利用立体几何解决化学问题

将化学问题中复杂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简明的几何图形,将几何图形中包含的有关化学问题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来再加以解决。

例16 已知某碳氢化合物A 的分子中:

①有6个碳原子;②每个碳原子都以3个键长相等的单键分别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形成2个90度的碳

—碳—碳键角和1个60度的碳—碳—碳键角,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 的分子式是______,分子中(填“有”或“没有”)______碳碳双键,A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只要求写出碳架,不需要写出C 、H 的符号)______。

分析:(1)已知一个C 原子与三个C 原子相连,所以一个C 原子结合一个H 原子,所以A 的分子式为C 6H 6。

(2)设a 与b 、c 、d 三个C 原子相连∠ba656c=60度,若∠bad=∠dac=90度,则ad 垂直于bac 所在平面,所以A 的结构只能为图所示。

答案:分子式为C 6H 6,无,示意如图7-4。

例17 已知LiI 晶体结构为NaCl 型,实验测得Li +和I -最临近的距离为3.02×10-10m ,假定Li +和I -都是刚性球。试回答下列各问:

(1)欲计算Li +和I -近似半径,你还须做何种假设?

(2)计算Li +和I -的近似半径。

(3)若用另一方法测得Li +的半径为6.0×10-11m ~6.8×10-11m ,试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解析:(1)由于阴阳离子已经假定都是刚性球,想求半径还得假设离子间相互接触。

r -=2.14×10-10m ,故r +=8.80×10-11m 。

(3)由于离子间有间隙(离子不能直接接触),即r -+r+<3.02×10-10m 。

r +<8.80×10-11m ,所以假设成立。

8.利用特殊值

利用特殊值是指在化学计算中利用化合价或角标数字只能取自然数的特点,讨论解不定方程的方法。

例18 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 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O B .XO 2

C .X 2O 3 D .XO 3

分析: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X 的化合价为3n-2,运用n 只能取自然数即n= 1、2、3、„,分别代入上述计算式得出结论。

答案:B

9.利用奇偶数性质

运用数学运算法则中奇数加偶数得奇数,偶数加偶数或奇数加奇数得偶数的特点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例19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X 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M 层上电子数是K 层、L 层电子数总和的一半,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比Y 原子L 层电子数少2个,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

[ ] 学式不可能的是

A .X 3YZ 4 B .XYZ 3

C .XYZ 2 D .X 2YZ 4

分析:此题若在单选题中,根据题意可知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导出在化合物中Y 与Z 化合价代数和必为奇数,X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化学式中X 的角标必为奇数。

答案:D

例20 X 、Y 是短周期元素,二者能组成化合物X 2Y 3,已知X 的原子序数为n ,则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A .n+11 B .n-6

C .n+3 D .n+4

分析:根据化学式X 2Y 3可知X 价态为+3或+6、Y 价态为-2或-4,但若X 为+6、Y 为-4不能成立,所以根据X 、Y 是短周期元素可以判断出X 为奇数族数的元素,Y 为偶数族数的元素,族数差必为奇数。

答案:B 、D

10.辅助状态

辅助状态是指按照常规方法很难得出结论。若采取某种中间状态做参照物进行比较,从而迅速获得答案的方法,这一思想与数学解题过程中加辅助线的方法同出一辙。

例21 质量分数分别为70%与1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 .40% B .大于40%

C .小于40% D .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题意要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0%与1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应知道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很显然题目条件不足。直接计算行不通,能否采取间接方法?通过题于条件及选项可知,40%是将70%与10%的两种硫酸等质量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将等体积混合和等质量混合两种状况进行比较后不难发现它们的差异是等体积时硫酸的用量大于等质量时硫酸的用量,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B

例22 在一真空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PCl 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 5(气) PCl 3(气)+Cl2(气),反应达到平衡PCl 5所占体积分数为m %,若在同一容器同一温度下,最初投入的是2molPCl 5,反应达平衡后PCl 5所占体积分数为n %,则m 与n 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m >n B .m <n

C .m=n D .无法比较

分析:将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则反应达平衡后温度、压强相同PCl 5分解率相同,但平衡2体积是平衡1的两倍,将平衡2容器压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得出结论。投料不变容器改成恒压容器,恒压容器就是引入的中间状态。在化学平衡移动有关判断中,变化因素较多,各因素间又相互制约,在多因素变化的两个状态间恰当引入中间状态,可以避繁就简的解决问题。

答案:B

例23 在一个活塞式的反应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于500℃下发生化合反应并达到平衡,在保持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再通入2molSO 2和1molO 2,下列叙述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

A .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3的质量分数增加

B .v 正增大,v 逆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3的质量分数增加

C .v 正增大,v 逆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3的质量分数增加

D .开始时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反应速率和原平衡状态,SO 3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分析:引入一个体积是原容器体积两倍的容器其它条件不变,进行两个容器比较。 答案:D

精选题

1.标准状况下10mLNO 与NO 2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通入适量的O 2后,气体体积仍为10 mL ,但相对分子质量变为42.8,则通入的O 2体积为______。

2.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源,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的NH 3将其还原为无毒的N 2和H 2O ,现有含氮的氧化物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3L ,用相同条件下的NH33.5L 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比是

[ ]

A .1∶4 B .1∶3

C .1∶2 D .1∶1

3.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A 和B 保持温度为423K ,若同时向AB 中加入amol 及bmol 的HI 气体,且a >b ,待反应:2HI (气) H 2(气)+I2(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A >t B

B .平衡时I 2的浓度[I2]A=[I2]B

C .平衡时I 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 容器中的大于B 容器

D .HI 的分解率a A =aB

4.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构型,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称为晶胞。NaCl 晶体结构如图7-6所示

已知Fe x O 晶体结构为NaCl 型,x 值应为1,但由于晶体缺陷,x 值小于1。测得Fe x O 晶体密度为

5.71g/cm3,晶体边长为4.28×10-10m 。试求:(此题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5.9,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

(1)Fe x O 中x 值(精确至0.01)为______。

(2)晶体中铁元素以Fe 2+和Fe 3+形式存在,在Fe 2+和Fe 3+的总数中,Fe 2+所占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至0.01)为______。

(3)此晶体的化学式(用Fe m Fe n O 形式书写,m 和n 用小数,并注明Fe 的化合价)为______。

(4)与某个Fe 2+(或Fe 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 2-离子所围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______。

(5)在晶体中,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______。

5.石油分馏物中含有一种烷烃(A ),图7-7为3种已经合成的由2个、3个、4个A 为基本结构单元“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成的较复杂笼状烷B 、C 、D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并填空:

(1)A 的分子式为______,它是由______个六元环构成的立体笼状结构,其中有______个碳原子为3个环共用。

(2)A 的一溴取代物有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3)药品“乌洛托品”(六甲基四胺)是生物碱,为共价化合物,化学式为C 6H 12N 4,其分子空间结构与A 相同,则其分子中每个氮原子与______个碳原子结合,这些氮原子间排列的空间构型与无机物中______(填化学式)分子空间结构相同。

(4)链状烷烃同系物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2(n=1、2、3、„)。若A 、B 、C 、D„也是同系物关系,请写出这一系列的分子通式______。

(5)若在D 上再加上一个A“模块”得到E ,E 的分子式为______,A“模块”的堆积方式是否会造成E 有同分异构体(填有或无)______。

6.某有机物,C x H m O n 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x 倍,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中x 、m

[ ] 、n 的关系可能的是

A .x∶m∶n=1∶2∶1

B .m∶n=2∶1

C .m≤2x+2

D .m≥2x+2

7.在标准状况下,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m mL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所得气体恰好使n 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m 和n 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 ]

A .m/22.4=n

B .m/22.4>n

C .m/22.4<n

D .m/11.2≤n

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2和CO 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的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 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时,加入足量的Na 2O 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开始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 2,则p 1和p 2之间的关系是 [ ]

A .p 1=8p2 B .p 1=4p2

C .p 1=2p2 D .p 1=p2

9.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速率增大可能是[H+]增大引起的

B .纵坐标为V (Cl -)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右图曲线能完全重合

C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10.乙烯、乙醇等分别燃烧时,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都是3∶2。若把它们分别看成(CH 2)m (CO 2)n (H 2O )p 的形式,当m 、n 、p 符合一定的关系时成立,可推导其他化合物。现有甲酸、乙醛酸(OHC —COOH )等有机物,若使它们分别燃烧。其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

(1)若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时,只要分子式符合______形式,分别完全燃烧所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

(2)符合上述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的无机物分子式是_____。

(3)题设(CH 2)m (CO 2)n (H 2O )p 形式的有机物,燃烧生成CO 2和消耗O 2的体积比为4∶3时,m 、

n 、p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答 案

1.1mL 2.B

3.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说明A 、B 两个容器是恒容容器,状态A 与状态B 之间投入HI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压强也不相同,引入辅助状态C ,让C 与A 之间压强相同而投入量不同,由于浓度、温度相等所以反应速率相同,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相同,平衡时I 2的浓度[I2]A =[I2]C ,HI 的分解率a A =aC 。将C 与B 比较,浓度不同而投入量相同,由于2HI (气) H 2(气)+I2(气)反应方程式前后系数相等,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但浓度大反应速率大,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C >t B 。

4.(1)0.92(2)0.826(3)Fe 0.76Fe 0.16O (4)正八面体(5)3.03×10-10

5.(1)C 10H 16 4,4(2)2(3)3,P 4(4)C 4n+6H 4n+12(n=1,2,3„)(5)C 26H 32,有

6.B7.D8.A9.A

10.(1)(CO )m (H 2O )n 和(CH 2)m (CO 2)2m (H 2O )p (2)CO (3m∶n=1∶1,p 为任意值

北京四中 李志强 柳世明 潘廷宏

教案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教案: 总复习33.化学综合计算题中的能力测试 下一篇教案: 35.化学与物理的结合

总复习34.化学与数学的结合

作者:中国教师 文章来源:中教育 点击数: 5438 更新时间:2004-11-15 20:50:29

34.化学与数学的结合

化学计算解题过程,主要是化学知识的运用过程即结合题目条件利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在解题过程中合理使用数学工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1.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有关混合物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类型,其解题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化学知识找出题目中各物质或量的关系,第二阶段利用关系列出方程计算得出结果。值得指出的是化学计算中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均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独特的运算方法。

例1 元素X 和Y 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 和Y 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Y 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 多3个,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X 和Y 都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B .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Y 2X 2

C .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比元素Y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多

D .Y 的单质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不能置换出稀CuSO 4溶液里的Cu 2+

解析:设元素X 和Y 核外电子数分别为x 和y ,根据题目条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这是将化学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解题过程。

答案:A

例2 取一根镁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0.470g 。冷却后加入足量的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氧化镁质量为0.486g 。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Mg 3N 2+6H2O=3Mg(OH )2↓+2NH3↑

设:燃烧后生成氮化镁xmol 。氧化镁ymol 。

根据镁原子守恒Mg3N2~3Mg

解得x=0.0008,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7.0%。

例3 1993年报道的合成烃中,有一种烃A 为C 1134H 1146,其分子中只含有三种结构单元(Ⅰ—Ⅱ):

化学式为C n H m 的烃,若m <2n+2,则该烃及该烃的烃基就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也叫缺氢指数),化学式为C n H m 的烃的不饱和度计算式为(2n+2-m)/2;如A 的三种结构单元中(Ⅰ)的不饱和度为4,(Ⅱ)的不饱和度为2;(Ⅲ)的不饱和度为0。试求:

①A 分子中有上述结构单元Ⅰ、Ⅱ、Ⅲ各多少个?

②若另一种烃B 的化学式为C 1398H 1278,则其不饱和度为多少?

分析:本题可用列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题

①设:(Ⅰ)、(Ⅱ)、(Ⅲ)单元各为x 个、y 个、z 个

2.利用排列组合解决化学问题

在分析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等问题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A .1 B .3 C .5 D .6

答案:D 、C

例5 现有10种α-氨基酸,①能构成多少有三个不同氨基酸单元的三肽?②能构成多少种只有两种不同氨基酸单元的三肽?

解析:根据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确定此题属于有序性排列。

3.利用等差数列、极值解决化学问题

例6 在沥青中含有稠环的芳烃,其中偶数个苯的可视为同系物,如:

①求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

②求含碳量的极限。

解析方法1:①经观察分析 A、B 、C 分子式分别为C 10H 8、C 16H 10、H 22H 12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递增呈等差数列,由通项公式a n =a1+(n-1)d ,求出该一系列有机物的通式;C 原子数:公差为6,首项是10,a n =a1+(n-1)d=10+(n-1)×6=6n+4。

H 原子数:公差是2,首项是8a n =a1+(n-1)d=8+(n-1)×2=2n+6。

所以通式为C 6n+4H 2n+6,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为C 154H 56。

②求含C 量的极限

方法2:求含C 量的极限

因为n 趋于无穷大

例7 有一系列α-氨基酸按如下特点排列:

该系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 [ ]

A .32% B .46.6%

C .85.7% D .无法确定

4.利用等比数列解决化学问题

例8 一定的条件下,将等体积NO 和O 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 ]

A .1/4 B .3/4

C .1/8 D .3/8

解析:设 NO和O 2的物质的量均为n 。则反应2NO+O2=2NO2和3NO 2+H2O=2HNO3+NO可知,nmolNO 与n/2molO2反应生成n molNO2,溶于水后得n/3molNO;n/3molNO与n/6molO2反应生成n/3 molNO2,溶于水后得n/9molNO;„„继续反应下去,总耗O 2量为下列等比数列各项之和:n/2,n/6,n/18„n/(2×3k-1),依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总耗氧量S=(n/2)/(1-1/3)=3n/4,剩余O 2为n-3n/4=n/4mol,则剩余O 2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1/8。故正确答案为C 。

说明:此题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求解。

5.利用不等式解题

根据题设条件求最大值或最小值,从而确定取值范围来解决问题,解题过程中往往可根据某种物质组成的有或无来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有时也可以依据方程式来确定。

例9 今有10.8g 碱金属M 及其氧化物M 2O 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碱16g ,则M 为

A .Li B .Na

C .K D .Rb

解析:假设10.8g 全部是碱金属M ,根据2M+ 2H2O=2MOH+H2解得M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35。

假设10.8g 全部是碱金属氧化物M 2O 。

根据M 2O+H2O=2MOH解得M 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所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在11~35之间。

答案:B

例10 A 、B 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1。现要用结晶法从A 、B 的混合物中提取A 。(不考虑A 、B 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g 混合物,溶于100g 热水中,然后冷却到 20℃,若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则要求混合物中B 的质量最高不超过多少?

(2)取Wg 混合物,溶于100g 热水,再冷却至10℃。若仍要A 析出而B 不析出,请写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 的质量分数(A %)应满足的条件?(以W 、a 、b 表示)

当w <a+b时,A %______;

当W >a+b时,A %______。

分析:当W >a+b时,只有W B ≤b,B 才不至于析出,-W B ≥-b ,两边均加W 导出W-W B ≥W-b ,因为W-W B =WA , 所以W A ≥W-b ,两边同除以W 得出答案。

答案:(1)W B ≤20g(2)A %>a/W A %≥(W-b )/W

例11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容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 、B C 均为4.0mol ,D 为6.5mol ,F 为2.0mol 。设E 为xmol , 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间位置。填写下列空白: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若x 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6.5-a+x-2a+2+2a=12

x-2a >a 且a >0

x=3.5+a

保持平衡向正向移动的前提下解得x >3.5。

答案:(1)正;3.5~7.0(2)不等;温度不同,平衡状态不同。

例12 若A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______。若A 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解析: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 ,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M=12x+y;y=M-12x。因为y/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大于2,只有乙炔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2),因为y≤2x+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均不能大于其碳原子数的两倍加2),得不等式2≤M-12x≤2x+2。

即A 的分子式为C 9H 2O 或C 10H 8。

由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看,解题所得的两种物质,能升华的片状晶体只能是萘,则其分子式只能是C 10H 8,其结构简式为

例13 已知氟化氢气体中存在着下列平衡2(HF )3 3(HF )2,(HF )2 2HF 。

若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42g/mol,试通过论证(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解析:解题的前提是相同的条件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 解法1:设(HF )3占体积分数为x ,(HF )2占的体积分数为y ,HF 占1-x-y 。

60x+40y+20(1-x-y )=42

2x+y=1.1,因为1-x-y >0,x+y<1。故x=1.1-(x-y )>0.1,即(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解法2:设(HF )3占x ,(HF )占y ,(HF )2占1-x-y 。

60x+40y+40(1-x-y )=42,x-y-0.1,因为y >0,所以x >0.1,即(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解法3:用反证法:①设(HF )3的体积分数等于10%,HF 的体积分数为x ,(HF )2的体积分数为0.9-x ,则:60×10%+40(0.9-x )+20x=42,x=0,而x 不可能为零,故(HF )3的体积分数不等于10%。

②设(HF )3的体积分数小于10%。

则有40(0.9-x )+20x>36,x <0不合理,故(HF )3的体积分数不可能小于10%,综合①、②结论,(HF )3的体积分数必大于10%。

6.利用函数图象法解决化学问题

解决某些化学问题时,通过建立数学函数,通过研究数学函数或函数所对应的图象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并使复杂问题抽象成简单关系进行研究。

例14 在一支10mL 的试管中充满NO 2和O 2,将其倒立在水槽中,被水充分吸收,若以y/mL表示完全反应后试管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以x/mL表示原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

(1)试建立y=f(x )的关系式(讨论x 为不同值时,反应后的体积为y )。

(2)在坐标图中作出y=f(x )的曲线。

解析:当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被水全部吸收时,它们的化学反应式为4NO 2+O2+2H2O=4HNO3,由反应可知:当n (NO 2)∶n(O 2)=4∶1时,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气体;当n (NO 2)∶n(O 2)<4∶1时,O 2过量,反应后剩余气体是O 2;当n (NO 2)∶n(O 2)>4∶1时,NO 2过量,过量的NO 2又跟水反应;3NO 2+H2O=2HNO3+NO,反应后剩余气体是NO 。

显然,就本题来说,NO 2气体的体积有两种可能情况:即NO 2体积大于8和小于8。

设NO 2的体积为xmL ,则O 2的体积为(10-x )mL 。

(1)①若O 2过量,则0≤x<8,

4NO 2+O2+2H2O=4HNO3体积减少

4 1 5

x x/4 5x/4

②若NO 2过量,则8<x≤10

a .4NO 2+O2+2H2O=4HNO3体积减少

4 1 5

4(10-x )(10-x ) 4(10-x )

b .3NO 2+H2O=2HNO3+NO体积减小

x-4(10-x )2 (5x-40)/3

y=10-[5(10-x )+2(5x-40)/3]=5x/3-40/3

(2)y 与x 的关系如图7-2所示。

例15 在标准状况下,将100mLH 2S 和O 2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状况,发现反应所得气体的体积V (总)随混合气体中O 2所占的体积V (O 2)的变化而不同,其关系如图7-3(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用含V (总)和V (O 2)的函数式表示V (总)和V (O 2)的关系。

解析:此题一看就很容易联想到H 2S 与O 2的反应,然后根据H 2S 或O 2过量的不同情况来列关系式。但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解此题会更简便。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B ,BC 段符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利用数学上求分段函数的知识得出AB ,BC 两段的方程。

AB 段的斜率为-3,BC 段的斜率为3/2,由截距式和两点式可得AB ,BC 段的方程:

AB 段

V (总)=100-3V(O 2),0<V (O 2)≤33.3。

BC 段

V (总)=3V(O 2)/2-50,33.3<V (O 2)≤100;即为V (总)和 V(O 2)的关系。

7.利用立体几何解决化学问题

将化学问题中复杂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简明的几何图形,将几何图形中包含的有关化学问题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来再加以解决。

例16 已知某碳氢化合物A 的分子中:

①有6个碳原子;②每个碳原子都以3个键长相等的单键分别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形成2个90度的碳

—碳—碳键角和1个60度的碳—碳—碳键角,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 的分子式是______,分子中(填“有”或“没有”)______碳碳双键,A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只要求写出碳架,不需要写出C 、H 的符号)______。

分析:(1)已知一个C 原子与三个C 原子相连,所以一个C 原子结合一个H 原子,所以A 的分子式为C 6H 6。

(2)设a 与b 、c 、d 三个C 原子相连∠ba656c=60度,若∠bad=∠dac=90度,则ad 垂直于bac 所在平面,所以A 的结构只能为图所示。

答案:分子式为C 6H 6,无,示意如图7-4。

例17 已知LiI 晶体结构为NaCl 型,实验测得Li +和I -最临近的距离为3.02×10-10m ,假定Li +和I -都是刚性球。试回答下列各问:

(1)欲计算Li +和I -近似半径,你还须做何种假设?

(2)计算Li +和I -的近似半径。

(3)若用另一方法测得Li +的半径为6.0×10-11m ~6.8×10-11m ,试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解析:(1)由于阴阳离子已经假定都是刚性球,想求半径还得假设离子间相互接触。

r -=2.14×10-10m ,故r +=8.80×10-11m 。

(3)由于离子间有间隙(离子不能直接接触),即r -+r+<3.02×10-10m 。

r +<8.80×10-11m ,所以假设成立。

8.利用特殊值

利用特殊值是指在化学计算中利用化合价或角标数字只能取自然数的特点,讨论解不定方程的方法。

例18 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 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O B .XO 2

C .X 2O 3 D .XO 3

分析: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X 的化合价为3n-2,运用n 只能取自然数即n= 1、2、3、„,分别代入上述计算式得出结论。

答案:B

9.利用奇偶数性质

运用数学运算法则中奇数加偶数得奇数,偶数加偶数或奇数加奇数得偶数的特点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例19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X 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M 层上电子数是K 层、L 层电子数总和的一半,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比Y 原子L 层电子数少2个,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

[ ] 学式不可能的是

A .X 3YZ 4 B .XYZ 3

C .XYZ 2 D .X 2YZ 4

分析:此题若在单选题中,根据题意可知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导出在化合物中Y 与Z 化合价代数和必为奇数,X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化学式中X 的角标必为奇数。

答案:D

例20 X 、Y 是短周期元素,二者能组成化合物X 2Y 3,已知X 的原子序数为n ,则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A .n+11 B .n-6

C .n+3 D .n+4

分析:根据化学式X 2Y 3可知X 价态为+3或+6、Y 价态为-2或-4,但若X 为+6、Y 为-4不能成立,所以根据X 、Y 是短周期元素可以判断出X 为奇数族数的元素,Y 为偶数族数的元素,族数差必为奇数。

答案:B 、D

10.辅助状态

辅助状态是指按照常规方法很难得出结论。若采取某种中间状态做参照物进行比较,从而迅速获得答案的方法,这一思想与数学解题过程中加辅助线的方法同出一辙。

例21 质量分数分别为70%与1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 .40% B .大于40%

C .小于40% D .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题意要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0%与1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应知道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很显然题目条件不足。直接计算行不通,能否采取间接方法?通过题于条件及选项可知,40%是将70%与10%的两种硫酸等质量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将等体积混合和等质量混合两种状况进行比较后不难发现它们的差异是等体积时硫酸的用量大于等质量时硫酸的用量,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B

例22 在一真空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PCl 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 5(气) PCl 3(气)+Cl2(气),反应达到平衡PCl 5所占体积分数为m %,若在同一容器同一温度下,最初投入的是2molPCl 5,反应达平衡后PCl 5所占体积分数为n %,则m 与n 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m >n B .m <n

C .m=n D .无法比较

分析:将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则反应达平衡后温度、压强相同PCl 5分解率相同,但平衡2体积是平衡1的两倍,将平衡2容器压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得出结论。投料不变容器改成恒压容器,恒压容器就是引入的中间状态。在化学平衡移动有关判断中,变化因素较多,各因素间又相互制约,在多因素变化的两个状态间恰当引入中间状态,可以避繁就简的解决问题。

答案:B

例23 在一个活塞式的反应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于500℃下发生化合反应并达到平衡,在保持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再通入2molSO 2和1molO 2,下列叙述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

A .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3的质量分数增加

B .v 正增大,v 逆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3的质量分数增加

C .v 正增大,v 逆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3的质量分数增加

D .开始时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反应速率和原平衡状态,SO 3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分析:引入一个体积是原容器体积两倍的容器其它条件不变,进行两个容器比较。 答案:D

精选题

1.标准状况下10mLNO 与NO 2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通入适量的O 2后,气体体积仍为10 mL ,但相对分子质量变为42.8,则通入的O 2体积为______。

2.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源,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的NH 3将其还原为无毒的N 2和H 2O ,现有含氮的氧化物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3L ,用相同条件下的NH33.5L 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比是

[ ]

A .1∶4 B .1∶3

C .1∶2 D .1∶1

3.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A 和B 保持温度为423K ,若同时向AB 中加入amol 及bmol 的HI 气体,且a >b ,待反应:2HI (气) H 2(气)+I2(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A >t B

B .平衡时I 2的浓度[I2]A=[I2]B

C .平衡时I 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 容器中的大于B 容器

D .HI 的分解率a A =aB

4.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构型,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称为晶胞。NaCl 晶体结构如图7-6所示

已知Fe x O 晶体结构为NaCl 型,x 值应为1,但由于晶体缺陷,x 值小于1。测得Fe x O 晶体密度为

5.71g/cm3,晶体边长为4.28×10-10m 。试求:(此题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5.9,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

(1)Fe x O 中x 值(精确至0.01)为______。

(2)晶体中铁元素以Fe 2+和Fe 3+形式存在,在Fe 2+和Fe 3+的总数中,Fe 2+所占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至0.01)为______。

(3)此晶体的化学式(用Fe m Fe n O 形式书写,m 和n 用小数,并注明Fe 的化合价)为______。

(4)与某个Fe 2+(或Fe 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 2-离子所围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______。

(5)在晶体中,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______。

5.石油分馏物中含有一种烷烃(A ),图7-7为3种已经合成的由2个、3个、4个A 为基本结构单元“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成的较复杂笼状烷B 、C 、D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并填空:

(1)A 的分子式为______,它是由______个六元环构成的立体笼状结构,其中有______个碳原子为3个环共用。

(2)A 的一溴取代物有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3)药品“乌洛托品”(六甲基四胺)是生物碱,为共价化合物,化学式为C 6H 12N 4,其分子空间结构与A 相同,则其分子中每个氮原子与______个碳原子结合,这些氮原子间排列的空间构型与无机物中______(填化学式)分子空间结构相同。

(4)链状烷烃同系物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2(n=1、2、3、„)。若A 、B 、C 、D„也是同系物关系,请写出这一系列的分子通式______。

(5)若在D 上再加上一个A“模块”得到E ,E 的分子式为______,A“模块”的堆积方式是否会造成E 有同分异构体(填有或无)______。

6.某有机物,C x H m O n 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x 倍,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中x 、m

[ ] 、n 的关系可能的是

A .x∶m∶n=1∶2∶1

B .m∶n=2∶1

C .m≤2x+2

D .m≥2x+2

7.在标准状况下,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m mL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所得气体恰好使n 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m 和n 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 ]

A .m/22.4=n

B .m/22.4>n

C .m/22.4<n

D .m/11.2≤n

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2和CO 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的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 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时,加入足量的Na 2O 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开始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 2,则p 1和p 2之间的关系是 [ ]

A .p 1=8p2 B .p 1=4p2

C .p 1=2p2 D .p 1=p2

9.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速率增大可能是[H+]增大引起的

B .纵坐标为V (Cl -)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右图曲线能完全重合

C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10.乙烯、乙醇等分别燃烧时,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都是3∶2。若把它们分别看成(CH 2)m (CO 2)n (H 2O )p 的形式,当m 、n 、p 符合一定的关系时成立,可推导其他化合物。现有甲酸、乙醛酸(OHC —COOH )等有机物,若使它们分别燃烧。其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

(1)若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时,只要分子式符合______形式,分别完全燃烧所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

(2)符合上述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的无机物分子式是_____。

(3)题设(CH 2)m (CO 2)n (H 2O )p 形式的有机物,燃烧生成CO 2和消耗O 2的体积比为4∶3时,m 、

n 、p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答 案

1.1mL 2.B

3.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说明A 、B 两个容器是恒容容器,状态A 与状态B 之间投入HI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压强也不相同,引入辅助状态C ,让C 与A 之间压强相同而投入量不同,由于浓度、温度相等所以反应速率相同,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相同,平衡时I 2的浓度[I2]A =[I2]C ,HI 的分解率a A =aC 。将C 与B 比较,浓度不同而投入量相同,由于2HI (气) H 2(气)+I2(气)反应方程式前后系数相等,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但浓度大反应速率大,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C >t B 。

4.(1)0.92(2)0.826(3)Fe 0.76Fe 0.16O (4)正八面体(5)3.03×10-10

5.(1)C 10H 16 4,4(2)2(3)3,P 4(4)C 4n+6H 4n+12(n=1,2,3„)(5)C 26H 32,有

6.B7.D8.A9.A

10.(1)(CO )m (H 2O )n 和(CH 2)m (CO 2)2m (H 2O )p (2)CO (3m∶n=1∶1,p 为任意值

北京四中 李志强 柳世明 潘廷宏

教案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教案: 总复习33.化学综合计算题中的能力测试 下一篇教案: 35.化学与物理的结合


相关内容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沈阳大学-理学院简介
  • 十.理学院 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三个师范本科专业及食品营养与检测.应用电子技术两个高职专业,理学院拥有先进的物理.力学.化学实验室,设备资产350万,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0人,讲师17人,助教2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专职管理人员9人 ...

  • 中国药科大学2014年本专科专业介绍
  • 中国药科大学2014年本专科专业介绍 ∙ ∙ ∙ ∙ ∙ 作者:招生办 来源:招办发布 阅读:6912 时间:2014/6/8 15:52:42 栏目:专业介绍 2014年本专科专业介绍 药 学 院 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业务培养要求和目标: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药 ...

  • 华东理工大学2012
  • 专业目 线学校的线比较容易,因为就是国家线 A 区的,但是上化学工程的专业线一般都要在 340+, 如果要保险上要在 360+.记得单科也一定要过线,可以参考一下往年的华东理工校内录取分 数线: 021-64252359 化工学院(001) 孙莉 sunli@ecust.edu.cn 录 华东理工大 ...

  • 高二如何学好数理化和生物
  • 高二如何学好数理化和生物 高一的学习方法有可能不适应高二.进入高二,学生要善于总结,以适应新的课程内容学习.如果说高一是适应期,那么高二就是巩固期,只有高一高二相互配合才能够为高三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丁博士就来给您介绍一下高二如何学好数理化和生物. 名师谈高二理科的学习方法 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 ...

  • 暑假班开设课程
  • 暑假班开设课程 小升初:数学/英语 初一升初二:数学/英语/物理 初二升初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初升高: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新高二.高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课程介绍: 小学篇: 暑假你可以这么安排: 假期作业.辅导班应占:1/3 旅游.娱乐.运动占:1/3 发展课外爱好,开展课外阅读 ...

  • ICP_AES法分析不锈钢化学成分
  • WEN LI DAO HANG 教苑撷英 学方法,它对思想独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常使学生感到神奇.新鲜.快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例如在学习CO 2与NaOH 溶液反应性质实验时,可在充满CO 2的烧瓶中注入浓NaOH 溶液20mL 左右,然后马上把带有鲜艳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年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提高中医学理论研究水平,促进学术进步,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探索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新途径,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200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继续招收非医学 ...

  • 南京晓庄学院专业介绍
  • 南京晓庄学院专业介绍 一.艺体类招生专业 1.音乐学专业(师范) 主要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声乐.钢琴.器乐(中国乐器.外国乐器).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形体训练.钢琴伴奏等.另开设了近20门选修课程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 同行评议分组目录及说明 (试行)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4-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 同行评议分组目录及说明(试行) 一.信息与工程科学 1.电子学与信息系统1 包括:信息论,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检测与估计,传感技术及其系统,探测和成象技术等. 2.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