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知识点

一般特征

● ● ● ●

认知

婴儿

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言语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各种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 ● ●

幼儿

游戏成为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和不随意性, 抽象性和随意性认知一开始发展; 最初的个性倾向;

● ● ● ●

儿童

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向书面语言过渡;

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开始有意识的参加集体活动;

感知觉 视觉:最初发生于胎儿中后期(4、5月)

新生儿已具有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的视觉过程。具备了原

始的颜色视觉。

立体觉:目前没有定论。

颜色视觉:2-4个月的婴儿的颜色知觉以发展的很好。 4个月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听觉: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即与生俱来的。

视听协调能力:刚出生的婴儿就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 味觉:胚胎3个月开始发育;15周初步成熟能发挥作用; 4个月开始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出生时已发育的很好,

并在防御反射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逐渐衰退;

嗅觉:胎儿7、8个月嗅觉感受器相当成熟且有了初步的

嗅觉反应能力,已能大致区别几种不同的气味;新生儿已 能对各种气味做出相应的典型反应,还能够由嗅觉建立 食物性条件反射,并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触觉:胎儿49天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能对细而尖的

刺激产生反映活动。4个月以后,婴儿能熟练地够物, 视触协调能力已发展起来。

方位知觉:刚出生的听觉定向能力,是主导形式。 距离知觉:2~3个月婴儿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视崖实验 形状知觉:婴儿3个月时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至少在

8、9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大小知觉:4个月以前就有了大小恒常性; 6个月以前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注意 发生: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是先天的定向 反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新生儿已有了注意的选择性, 并有了对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

发展: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的发展;

1~3个月:注意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

3~6个月:平均注意时间缩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 6个月后:睡眠时间变少,注意不止表现在视觉方面,而 以更复杂广泛的形式表现如吸吮抓握运动等; 1岁以后:言语产生使注意进入更高的层次-第二符号系统。

记忆 发生:胎儿末期(8个月),这时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 发展:利用经典条件发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见下A

记忆容量;

记忆方式;(有意识记忆和语词记忆发展) 记忆策略和元记忆;

(5岁前没;5~7诱导;10主动运用)

思维 总体特点:

幼儿思维在言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特点为主体上的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① 具体形象性占主导(经验性表面性拟人) ② 幼儿中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③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一般特点:①过渡到一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②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过渡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期,通常认为是四年级;③小学儿童已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在高年级时出现了辩证思维的萌芽;④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语言 言语发展的内在机制:强化说、转换生成说、模仿说、 认知学说见B

前言语的发展-语言的产生-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复合句阶段 0~12个月 10~14个月 1~1.5岁 1.5~2岁 2~3岁

幼儿期是言语丰富,熟练掌握口语的关键期, 也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 书面言语的时期。

掌握书面语言,内部语言的发展

个性

气质 传统的四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弱型—抑郁质;

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 强而不灵活—粘液质; 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布雷泽尔顿三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婴儿 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转折:7岁; 自我评价转折:3.5~4岁; 自我情绪体验转折:4岁; 自我控制转折:4~5岁;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性

自尊感萌芽:3岁左右,稳定于学龄初期; 自我的时期,个体显著的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见下E

情绪

社会性

最初的情绪反应;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依恋(定义;类型;作用)

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的含义:

是指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 的认识,最初由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研究 黑猩猩时提出,后被应用至儿童身上。 2、心理理论的发展:

能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标志心理理论的形成 一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拥有的某个信念错了 二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认为某人拥有某个 信念错了

(1)3岁的儿童还不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 因为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接受到的信息 (2)4—5岁的儿童可以完成,因为他们 明白他人接收的信息和自己不同,心理 表征也不同

社会性认知:角色采择;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见不熟悉知识点集锦)

社会性交往: 父母—儿童关系; (儿童与父母冲突减少;) 同伴交往和团体的形成; 师生关系;

社会 认知

道德 性别 角色 同伴 交往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基本特点:协调性; 东西太多,还没看完;

重要特点:开始建立友谊关系;

早期的同伴交往见D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同伴关系

① 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② 为儿童提供学习他们反应的机会; ③ 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④ 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社会性行为

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

A:

波塞克用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了婴儿期记忆的发展,诺韦-科利尔首创用操作条件反射研究,证实①新生儿末期已具备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②3个月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保持达4周之久。12月后,言语能力的发展为婴儿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如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再现和模仿能力的迅速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等。其中,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称为可能,而延迟模仿的产生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及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B:,实质上就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它包括听读说写等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成为“活的语言”。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三方面。 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争论的焦点有:语言是先天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 言语的三大特性 10~15个月间,平均每月掌握1~3个新词;19个月能说出约50个词;19~21个月每月掌握25个新词,即“词语爆炸”现象;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在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过度原则化”或“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自我中心思维”有绝对性相关。

伊扎德认为婴儿在出生时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惊奇、伤心、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趣;

孟昭兰指出新生儿已有的表情: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但是,儿童初期的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的本能,且与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随着婴儿的发展,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变化、发展。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婴儿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婴儿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伴随自我意识和交往、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婴儿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同时,原始的最初的情绪反应如笑哭恐惧等也不断分化发展。

婴儿出生就有笑的反应,但最初的笑是自发的,通常发生在婴儿睡眠中或困倦时,是突然出现、低强度的,也称内源性的笑,具有反射性,还不是社会性的微笑。第五周开始,能区分人和其它非社会性刺激,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到第八周,婴儿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生持久的微笑。从3.5~4个月,出现差别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D: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就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以客体为中心阶段”(交往更多的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②“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③“互补性交往时期”,婴儿同伴间的行为去互补,出现力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16~18个月是婴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之后,婴儿社交游戏迅速增长,2岁左右时,社会性游戏绝对超过单独游戏。 E: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趋势:上升期:小1到小2,小5到小6;平稳期:小3到小5;(不是直线等速的,而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男生的自我接受度与自我谐和程度并不随年里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的自我接受程度与自我谐和程度随年龄的增大而渐减,即年龄愈大,自我接受度就越弱;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曾指出,自我评价的趋势是从某些类型的活动和行动中逐步区分出这样或那样的品质,并逐步使其经常化,最初把它们理解为行动特征,而后才逐步理解为个性品质;//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进入小学以后,评价的对象内容范围进一步扩大;// 哈特尔认为儿童至少从五个重要而独立的领域来直接评价自己: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身体外表对小学儿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行为表现则是最不重要的;对小学儿童来说,对其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父母和同学,而不是朋友和教师;// 达蒙和哈特尔认为,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系统包括审题的自我、活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4周,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的发展及也很高的一致性;// 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

一般特征

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过渡期)) 矛盾性:反抗性和依赖性;

闭锁性和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 高傲和自卑;

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心理及行为偏差: 心理生物性紊乱;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15岁开始发病率上升)

一般规律: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有时思维中的具体成分还起作用; 建立和检验假设;进行逻辑推理;掌握逻辑法则; 思维品质的矛盾性发展:

创造性和批判性更加明显; 表面性和片面性依然存在; 再次出现自我中心;(假想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平稳期

生理和心理上都已基本成熟;

个体已满18岁,取得公民的资格;

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感知觉

认知

注意 记忆 思维

最显著特点:逻辑思维的成熟;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高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且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匀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比较迅速。 ① 抽象逻辑思维有新的特点;

②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③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① 系统完整的概念掌握; ② 比较完善的推理能力; ③ 熟练运用逻辑法则能力;

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趋于稳定,自我评价深化); 初步形成价值观; 独立自主的需求;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初中一年级:开始掌握,水平较低; 初中三年级:转折时期;

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

个性

语言 气质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高涨;(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反抗心理;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暴形和温和、细腻共存; 可变性和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

情绪

社会性 依恋

一般特征

● ● ● ●

认知

婴儿

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言语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各种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 ● ●

幼儿

游戏成为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和不随意性, 抽象性和随意性认知一开始发展; 最初的个性倾向;

● ● ● ●

儿童

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向书面语言过渡;

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开始有意识的参加集体活动;

感知觉 视觉:最初发生于胎儿中后期(4、5月)

新生儿已具有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的视觉过程。具备了原

始的颜色视觉。

立体觉:目前没有定论。

颜色视觉:2-4个月的婴儿的颜色知觉以发展的很好。 4个月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听觉: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即与生俱来的。

视听协调能力:刚出生的婴儿就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 味觉:胚胎3个月开始发育;15周初步成熟能发挥作用; 4个月开始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出生时已发育的很好,

并在防御反射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逐渐衰退;

嗅觉:胎儿7、8个月嗅觉感受器相当成熟且有了初步的

嗅觉反应能力,已能大致区别几种不同的气味;新生儿已 能对各种气味做出相应的典型反应,还能够由嗅觉建立 食物性条件反射,并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触觉:胎儿49天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能对细而尖的

刺激产生反映活动。4个月以后,婴儿能熟练地够物, 视触协调能力已发展起来。

方位知觉:刚出生的听觉定向能力,是主导形式。 距离知觉:2~3个月婴儿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视崖实验 形状知觉:婴儿3个月时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至少在

8、9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大小知觉:4个月以前就有了大小恒常性; 6个月以前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注意 发生: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是先天的定向 反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新生儿已有了注意的选择性, 并有了对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

发展: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的发展;

1~3个月:注意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

3~6个月:平均注意时间缩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 6个月后:睡眠时间变少,注意不止表现在视觉方面,而 以更复杂广泛的形式表现如吸吮抓握运动等; 1岁以后:言语产生使注意进入更高的层次-第二符号系统。

记忆 发生:胎儿末期(8个月),这时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 发展:利用经典条件发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见下A

记忆容量;

记忆方式;(有意识记忆和语词记忆发展) 记忆策略和元记忆;

(5岁前没;5~7诱导;10主动运用)

思维 总体特点:

幼儿思维在言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特点为主体上的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① 具体形象性占主导(经验性表面性拟人) ② 幼儿中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③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一般特点:①过渡到一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②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过渡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期,通常认为是四年级;③小学儿童已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在高年级时出现了辩证思维的萌芽;④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语言 言语发展的内在机制:强化说、转换生成说、模仿说、 认知学说见B

前言语的发展-语言的产生-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复合句阶段 0~12个月 10~14个月 1~1.5岁 1.5~2岁 2~3岁

幼儿期是言语丰富,熟练掌握口语的关键期, 也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 书面言语的时期。

掌握书面语言,内部语言的发展

个性

气质 传统的四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弱型—抑郁质;

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 强而不灵活—粘液质; 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布雷泽尔顿三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婴儿 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转折:7岁; 自我评价转折:3.5~4岁; 自我情绪体验转折:4岁; 自我控制转折:4~5岁;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性

自尊感萌芽:3岁左右,稳定于学龄初期; 自我的时期,个体显著的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见下E

情绪

社会性

最初的情绪反应;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依恋(定义;类型;作用)

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的含义:

是指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 的认识,最初由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研究 黑猩猩时提出,后被应用至儿童身上。 2、心理理论的发展:

能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标志心理理论的形成 一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拥有的某个信念错了 二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认为某人拥有某个 信念错了

(1)3岁的儿童还不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 因为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接受到的信息 (2)4—5岁的儿童可以完成,因为他们 明白他人接收的信息和自己不同,心理 表征也不同

社会性认知:角色采择;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见不熟悉知识点集锦)

社会性交往: 父母—儿童关系; (儿童与父母冲突减少;) 同伴交往和团体的形成; 师生关系;

社会 认知

道德 性别 角色 同伴 交往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基本特点:协调性; 东西太多,还没看完;

重要特点:开始建立友谊关系;

早期的同伴交往见D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同伴关系

① 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② 为儿童提供学习他们反应的机会; ③ 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④ 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社会性行为

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

A:

波塞克用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了婴儿期记忆的发展,诺韦-科利尔首创用操作条件反射研究,证实①新生儿末期已具备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②3个月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保持达4周之久。12月后,言语能力的发展为婴儿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如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再现和模仿能力的迅速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等。其中,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称为可能,而延迟模仿的产生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及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B:,实质上就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它包括听读说写等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成为“活的语言”。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三方面。 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争论的焦点有:语言是先天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 言语的三大特性 10~15个月间,平均每月掌握1~3个新词;19个月能说出约50个词;19~21个月每月掌握25个新词,即“词语爆炸”现象;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在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过度原则化”或“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自我中心思维”有绝对性相关。

伊扎德认为婴儿在出生时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惊奇、伤心、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趣;

孟昭兰指出新生儿已有的表情: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但是,儿童初期的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的本能,且与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随着婴儿的发展,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变化、发展。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婴儿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婴儿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伴随自我意识和交往、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婴儿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同时,原始的最初的情绪反应如笑哭恐惧等也不断分化发展。

婴儿出生就有笑的反应,但最初的笑是自发的,通常发生在婴儿睡眠中或困倦时,是突然出现、低强度的,也称内源性的笑,具有反射性,还不是社会性的微笑。第五周开始,能区分人和其它非社会性刺激,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到第八周,婴儿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生持久的微笑。从3.5~4个月,出现差别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D: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就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以客体为中心阶段”(交往更多的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②“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③“互补性交往时期”,婴儿同伴间的行为去互补,出现力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16~18个月是婴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之后,婴儿社交游戏迅速增长,2岁左右时,社会性游戏绝对超过单独游戏。 E: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趋势:上升期:小1到小2,小5到小6;平稳期:小3到小5;(不是直线等速的,而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男生的自我接受度与自我谐和程度并不随年里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的自我接受程度与自我谐和程度随年龄的增大而渐减,即年龄愈大,自我接受度就越弱;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曾指出,自我评价的趋势是从某些类型的活动和行动中逐步区分出这样或那样的品质,并逐步使其经常化,最初把它们理解为行动特征,而后才逐步理解为个性品质;//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进入小学以后,评价的对象内容范围进一步扩大;// 哈特尔认为儿童至少从五个重要而独立的领域来直接评价自己: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身体外表对小学儿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行为表现则是最不重要的;对小学儿童来说,对其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父母和同学,而不是朋友和教师;// 达蒙和哈特尔认为,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系统包括审题的自我、活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4周,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的发展及也很高的一致性;// 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

一般特征

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过渡期)) 矛盾性:反抗性和依赖性;

闭锁性和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 高傲和自卑;

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心理及行为偏差: 心理生物性紊乱;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15岁开始发病率上升)

一般规律: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有时思维中的具体成分还起作用; 建立和检验假设;进行逻辑推理;掌握逻辑法则; 思维品质的矛盾性发展:

创造性和批判性更加明显; 表面性和片面性依然存在; 再次出现自我中心;(假想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平稳期

生理和心理上都已基本成熟;

个体已满18岁,取得公民的资格;

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感知觉

认知

注意 记忆 思维

最显著特点:逻辑思维的成熟;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高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且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匀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比较迅速。 ① 抽象逻辑思维有新的特点;

②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③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① 系统完整的概念掌握; ② 比较完善的推理能力; ③ 熟练运用逻辑法则能力;

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趋于稳定,自我评价深化); 初步形成价值观; 独立自主的需求;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初中一年级:开始掌握,水平较低; 初中三年级:转折时期;

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

个性

语言 气质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高涨;(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反抗心理;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暴形和温和、细腻共存; 可变性和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

情绪

社会性 依恋


相关内容

  • 2016年知识产权代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版中国知识产权代理市场现状调研 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2000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 ...

  • 知识产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
  • 摘要: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必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把全社会的智慧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本文以辽宁地方经济发展为视角,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作用的实现路径. 关 ...

  • 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
  • [作者] 刘竑波: [导师] 陈永明: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2010, 博士 [摘要] 今天,无论是教育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认识到,教师素质是提升全民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要素."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从 ...

  •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3
  •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4-06 15:54:17 一.单选题 1. (5分) 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概念最早出现在( )一书中. A. <社会学> B. <人口与现代化> C. <贫困与发展> D. <失衡的中国> 纠错 ...

  • 知识产权局: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
  • 国知发管字[2015]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部门.专利局各部门.局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现制定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请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实 ...

  • [精品]观光农业概论教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观光农业>教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高等专科农林管理类观光农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观光农业这一新的农业生产业态及其发展 ...

  • TRIPs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影响影
  • TRIPs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内容摘要]国外学者在TRIPs对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和经济 福利的影响等研究领域的一些基本接近的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一 定的启示与借鉴:知识产权保护从低度化向高强度化过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应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促进国内知识积 ...

  • 在知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 摘 要: 无论在任何时候,要发展学生的智力,都不能忽视知识教学.知识教学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知识教学要走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前面,推动儿童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 知识教学 智力发展 启发式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还是应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为主,这是在教 ...

  • 2011年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
  • 2011年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 学 科:学前教育 学 校:矾山镇中心幼儿园 姓 名:陈小玲 案例题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要:"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而作为幼儿园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

  • 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 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摘要]素质教育中发展观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历史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历史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为指导,明确教育教学任务,熟练地驾驭历史知识,与学生进行多元交流,努力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历史教育教学的专家和博学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师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