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汇编:原子核物理
一.单选题
(15安徽)1.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 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M 点 B .N 点
C .P 点 D .Q 点
(15北京)2.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7N +2He →8O +1H B .
C .1H +1H →2He +0n D .2341重金属原子核 [1**********]4U →23490Th +2He 0Th →234
91Pa +-1e 234
90
(15福建)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210D .210
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83Bi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15广东)4.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3234X+Y→4
2He +1H +4.9MeV 和1H+1H →2He +X +17.6MeV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X 是中子 B .Y 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15上海)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 .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 .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 .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 .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15上海)6.232Th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Pb ,则208Pb 比232Th 少 90828290
A .16个中子,8个质子 B .8个中子,l6个质子 C .24个中子,8个质子 D .8个中子,24个质子 (15上海)7.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A .电量太小 B .速度太小 C .体积太小 D .质量太小
(15天津)8.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 .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15重庆)9.图中曲线a 、b 、c 、d 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第 1 页 共 1 页
d
A .a 、b 为β粒子的径迹 B .a 、b 为γ粒子的径迹
C .c 、d 为α粒子的径迹 D .c 、d 为β粒子的径迹
二.多选题
(15江苏)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15课标II )2.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 .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14(15山东)3.C 发生放射性衰变为N ,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C 与C 141412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C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b .C 、C 、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14c .C 衰变为N 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C 的衰变 [1**********]414
三.填空题
(15海南)1.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 1=–13.6eV .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 1,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 eV (保留2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 种不同的频率。
235(15江苏)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235
92U 是核电站常用的核燃料。92U
89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144
56B a 和36K r 两部分,并产生____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
体积要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15课标I )3.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 c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 和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
四.计算题
(15海南)1.运动的原子核Z X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 .已知X 、Y 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m 1和m 2,真空中的光速为c ,α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α粒子的动能。
(15江苏)2.取质子的质量m p = 1. 6726×10
-27A kg,中子的质量m n = 1. 6749×10-27 kg ,α粒子的质量m α=6. 第 2 页 共 2 页
6467×10
-27kg ,光速c =3. 0×108m/ s.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 3 页 共 3 页
高考真题汇编:原子核物理
一.单选题
(15安徽)1.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 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M 点 B .N 点
C .P 点 D .Q 点
(15北京)2.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7N +2He →8O +1H B .
C .1H +1H →2He +0n D .2341重金属原子核 [1**********]4U →23490Th +2He 0Th →234
91Pa +-1e 234
90
(15福建)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210D .210
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83Bi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15广东)4.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3234X+Y→4
2He +1H +4.9MeV 和1H+1H →2He +X +17.6MeV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X 是中子 B .Y 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15上海)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 .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 .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 .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 .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15上海)6.232Th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Pb ,则208Pb 比232Th 少 90828290
A .16个中子,8个质子 B .8个中子,l6个质子 C .24个中子,8个质子 D .8个中子,24个质子 (15上海)7.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A .电量太小 B .速度太小 C .体积太小 D .质量太小
(15天津)8.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 .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15重庆)9.图中曲线a 、b 、c 、d 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第 1 页 共 1 页
d
A .a 、b 为β粒子的径迹 B .a 、b 为γ粒子的径迹
C .c 、d 为α粒子的径迹 D .c 、d 为β粒子的径迹
二.多选题
(15江苏)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15课标II )2.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 .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14(15山东)3.C 发生放射性衰变为N ,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C 与C 141412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C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b .C 、C 、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14c .C 衰变为N 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C 的衰变 [1**********]414
三.填空题
(15海南)1.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 1=–13.6eV .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 1,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 eV (保留2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 种不同的频率。
235(15江苏)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235
92U 是核电站常用的核燃料。92U
89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144
56B a 和36K r 两部分,并产生____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
体积要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15课标I )3.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 c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 和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
四.计算题
(15海南)1.运动的原子核Z X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 .已知X 、Y 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m 1和m 2,真空中的光速为c ,α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α粒子的动能。
(15江苏)2.取质子的质量m p = 1. 6726×10
-27A kg,中子的质量m n = 1. 6749×10-27 kg ,α粒子的质量m α=6. 第 2 页 共 2 页
6467×10
-27kg ,光速c =3. 0×108m/ s.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