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的几种解释

大萧条的几种解释

1.Keynes

凯恩斯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的总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投资需求的不足(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及流动性偏好。

有效需求决定着社会总产出, 当有效需求不足时, 厂商出现大量的产品积压, 于是压缩生产, 解雇工人, 这是造成家庭收入下降, 失业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 总需求还通过乘数对总产出产生倍数效应, 当总需求减少时, 总产出是倍数减少的。由于在1929 年出现了私人消费需求降低和投资机会的耗尽与投资需求锐减, 致使总需求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导致了经济的强烈收缩, 酿成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据此,凯恩斯提出了需求管理政策。由于流动性陷阱,面对危机,国家应该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使经济摆脱衰退。

2.Friedman & Schwartz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银行的信用危机与货币政策不力”是导致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他们在《1867—1960 年美国货币史》中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历次重大危机都与货币量的减少有关。从20年代末开始, 由于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 部分贷款难以收回, 造成银行系统呆帐增加,而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则加剧了银行准备金不足的状况。挤兑致使银行大量破产, 形成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美联储为了防止银行信用的进一步恶化,实施了错误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货币量,最终导致这场大萧条的出现。

3.Fisher & Bernanke:

Fisher—债务通缩理论,即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 1929年经济下滑前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企业家追求利润,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债务人杠杆过高。当经济体系中出现新的、积极的变化时,投资者会出现新的预期,整个社会逐渐处于一种“新时代心理”(the new era psychology),在过度乐观预期心理下,过度投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投资依赖的是银行宽松的信贷;这种状况显然是难以持续的,在超过某一临界点以后,任意一个“意外冲击”都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暴跌。

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家为了清偿负债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下跌即通货紧缩,这种伴随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则会重新分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财富状况,使债权人变得更加富有而使债务人变得更加贫穷,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具体财富分配状况如下:费雪认为通缩会使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甚至破产;会增加失业,使人们产生悲观心理和丧失信心;会使人们更多地窖藏货币,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会使名义利率下降真实利率上升,从而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敢借;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状况;这样,欠债越多的就变卖得越多,变卖得越多就使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最终导致“债务越还越多”,意思是资产对负债的支撑力缩小,不堪负重。费雪认为这种状况一直要到物价上升,重新拉大利润空间为止。

如果债务人和债权人有相同的支出倾向,则物价下降不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支出倾向是不同的,该理论假设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也许

这正是债务人最初借债的原因。从而债务人负担的加重使得债务人减少现时的开支和未来的财务承诺,并且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因此,物价下降的净效应是支出的减、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的减少,经济进一步下滑,产生持续的产出下降和通缩的循环。

Bernanke(1983)分析了大萧条中货币和金融因素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金融体系的崩溃是大萧条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仅仅用货币力量来解释大萧条是“数量不足”(quantitatively insufficient)的。Bernanke认为,由于实体经济中某些部分的借款人很难获得直接融资渠道,所以银行体系的崩溃会导致这些部分难以融资,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将导致债务危机——债务人担保能力下降,担保品价值缩水,从而导致其从开放市场上融资能力下降。总之,Bernanke明确强调在“债务-紧缩”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破产,损害信用中介机制,导致“信贷收缩”,抑制总需求。

Bernanke(1999)认为现实中存在着对于稳定导向政策的需求,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冲击,这些冲击引起了产出和就业的无效率波动。资本主义不仅不能快速地自我平衡,而且可能令实际失业率长时间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之上。同时由于滞后效应的存在,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则更加显得必要。

4.Eichengreen&Kindlerberger

Eichengreen:信贷扩张引起金融危机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扩张的年代,这种扩张反映了经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恢复,出现了新信息和通讯技术例如收音机,使用集合线路技术的摩托车生产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有信贷支持的房地产市场,华尔街,耐用消费品市场都呈现繁荣景象。由于当时的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使得国内通胀压力不大,美联储没有提升官方短期利率。但是,美联储与其他央行发现金融市场上的过度投机现象和违法渎职现象,资产定价的膨胀也使其最终实行紧缩政策。于是银行的借贷成本提升,并且感受到直接贷款给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压力。结果使得债务人开始面对融资困难,继而导致压缩其开支和消费,进一步的导致了投资下滑。

另一方面,Eichengreen推测外汇的顺周期行为以及用自由的货币管理取代更严格的金本位制度的国内货币政策的失败也是大萧条爆发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金本位的结构和运作也是扩张的影响因素。(外汇的内生性反应将会导致信用扩张的更快)

详见文章“THE GREAT DEPRESSION AS A CREDIT BOOM GONE WRONG”

Kindleberger将金融危机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正向冲击改变了经济预期。首先让我们假设宏观经济遇到一个“冲击”(displacement) ,这种冲击可能是战争、技术发明、金融制度变革,等等,如果这种“冲击”是正面的,而且规模和影响足够大,能够给经济中一个或多个部门带来利润,从而改变了经济的整体预期,那么经济从整体上就会走向繁荣。

第二阶段:信用扩张和经济繁荣相互推动,通常表现为资产价格不断攀升。一方面,经济的扩张,预期利润增加,必然伴随信用的扩张,信用的扩张主要是由银行体系完成的。对于某一时点上的银行体系来说,货币支付手段不仅可以在现有的银行体系内扩张,而且可以通过建立新的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新的信用工具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个人信用膨胀。另一方面,我们假定,在信用扩张的初期,资金转化为对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有效需求,结果,价格上涨,新的盈利机会出现,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和投资者进入市场,结果推动经济进一步扩张。这样,经济和金融的扩张相互作用,推动经济超过某一“临界点”,出现了纯粹的“投机”活动,其判别标准是实物

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购买都是为了再出售。如果这种行为大多能够获利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于是出现了“经济泡沫”。这里所谓的“泡沫”指的是资产价格明显地、大幅偏离其“基本面”。

第三阶段:负向冲击与“泡沫”的崩溃。随着投机性繁荣的继续,利率、货币流通速度和价格都将继续上升。当市场达到一定高度时,人们开始犹豫不决、观望,某些内部人士决定接受现有的利润,出售投机商品、撤出市场,于是市场价格开始下滑,随后出现令人不安的“财务困境”(financialdistress) 。随着不安情绪的增加,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市场趋于崩 溃。引发市场崩溃的初始信号可能是某家金融机构或企业在债务压力下倒闭,可能是金融欺诈的曝光,也可能是政策的改变,等等。

5. Austrian

奥地利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人为制造的经济繁荣不可维持。

奥地利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将货币和实际经济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具体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他有两个重要的思想先驱,其一是维克塞尔的利息理论,其二是庞巴维克“迂回生产”(roundabout way of production)概念基础上的“资本结构”理论。

维克塞尔在19世纪末率先突破了古典“二分法”,提出了“自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概念。所谓“自然利率”指的是实物资本的收益率,而“市场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利率,决定于银行可贷资金的供求;两种利率并不必然相等,其间的差额对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实际影响。如果银行体系的扩张使得货币资金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换言之,名义利率相对下降),投资者将增加其经济活动,导致经济扩张最终超过其意愿购买水平所能承受的限度;由此引起的紧缩使得货币资金利率再次低于自然利率水平。只有当两种利率相等时,经济才能达到平衡。所以信用的合理使用可以限制当期消费(从而诱发或强制储蓄),促进实物资本的增加,但是货币的滥用(如政府纸币的过度发行),也可能破坏巨额的实物资本,导致经济混乱。

奥地利周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资本结构”。“资本”主要指用于消费品生产的投资,它是整个经济中资源跨期配置的核心;在任何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中,设备投资的变化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主流理论认为,新创造的货币(或信用)同时增加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现金余额,因而影响所有的商品价格,或者说直接影响价格水平;但是,奥地利学派主要是从生产结构的角度强调资本,它认为新增加的货币(信用)对不同商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货币通过影响相对价格(指的是生产资料价格与消费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而影响生产的时间结构,使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环节上重新分配,最终影响经济的真实方面。

这样,经济周期可以大致概括如下:生产过程应该被视为一个接一个“阶段”,从最终消费层层递进,一直到更为遥远的阶段,其中资本不是同质的存货,不是同一种东西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网络。每种资本投资要想能够提高最终消费品产出,必须形成能够实现最终消费阶段的完整结构,否则的话,就是扭曲的投资,只能造成资本损失和运营亏损。价格的根本作用在于只有在它能够反映所涉及的不同种类的资本品(不断变动的)的相对稀缺程度的时候,资本结构才能整合为一个整体,才能显示出那部分扭曲的投资。

让我们从充分就业的假设开始分析:由银行体系派生的信用增加将使市场利率下降,使之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在这个虚假信息的误导下,重新配置资源,从消费转移到投资。假定公众的时间偏好没有改变,对更为迂回,或更长的生产过程的盈利性就会形成错误的预期。这种脱离消费的投资增加不会维持。因为,随着生产过程的增长,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而消费品的产出下降,价格上升,消费者需要维持既有的消费水平,因而生产的时间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回到更直接的生产过程。如果在人为繁荣时期,或者说在强制储蓄时期有利可图的投资现在无利可图时,危机就出现了。

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似乎到此为止了,它只是提出了人为的信用扩张可以引发危机,没有分析出现危机以后,实际经济以及相应的信用活动是如何收缩的,收缩过程中的宏观经济效应。

大萧条的几种解释

1.Keynes

凯恩斯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的总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投资需求的不足(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及流动性偏好。

有效需求决定着社会总产出, 当有效需求不足时, 厂商出现大量的产品积压, 于是压缩生产, 解雇工人, 这是造成家庭收入下降, 失业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 总需求还通过乘数对总产出产生倍数效应, 当总需求减少时, 总产出是倍数减少的。由于在1929 年出现了私人消费需求降低和投资机会的耗尽与投资需求锐减, 致使总需求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导致了经济的强烈收缩, 酿成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据此,凯恩斯提出了需求管理政策。由于流动性陷阱,面对危机,国家应该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使经济摆脱衰退。

2.Friedman & Schwartz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银行的信用危机与货币政策不力”是导致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他们在《1867—1960 年美国货币史》中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历次重大危机都与货币量的减少有关。从20年代末开始, 由于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 部分贷款难以收回, 造成银行系统呆帐增加,而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则加剧了银行准备金不足的状况。挤兑致使银行大量破产, 形成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美联储为了防止银行信用的进一步恶化,实施了错误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货币量,最终导致这场大萧条的出现。

3.Fisher & Bernanke:

Fisher—债务通缩理论,即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 1929年经济下滑前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企业家追求利润,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债务人杠杆过高。当经济体系中出现新的、积极的变化时,投资者会出现新的预期,整个社会逐渐处于一种“新时代心理”(the new era psychology),在过度乐观预期心理下,过度投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投资依赖的是银行宽松的信贷;这种状况显然是难以持续的,在超过某一临界点以后,任意一个“意外冲击”都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暴跌。

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家为了清偿负债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下跌即通货紧缩,这种伴随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则会重新分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财富状况,使债权人变得更加富有而使债务人变得更加贫穷,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具体财富分配状况如下:费雪认为通缩会使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甚至破产;会增加失业,使人们产生悲观心理和丧失信心;会使人们更多地窖藏货币,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会使名义利率下降真实利率上升,从而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敢借;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状况;这样,欠债越多的就变卖得越多,变卖得越多就使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最终导致“债务越还越多”,意思是资产对负债的支撑力缩小,不堪负重。费雪认为这种状况一直要到物价上升,重新拉大利润空间为止。

如果债务人和债权人有相同的支出倾向,则物价下降不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支出倾向是不同的,该理论假设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也许

这正是债务人最初借债的原因。从而债务人负担的加重使得债务人减少现时的开支和未来的财务承诺,并且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因此,物价下降的净效应是支出的减、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的减少,经济进一步下滑,产生持续的产出下降和通缩的循环。

Bernanke(1983)分析了大萧条中货币和金融因素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金融体系的崩溃是大萧条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仅仅用货币力量来解释大萧条是“数量不足”(quantitatively insufficient)的。Bernanke认为,由于实体经济中某些部分的借款人很难获得直接融资渠道,所以银行体系的崩溃会导致这些部分难以融资,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将导致债务危机——债务人担保能力下降,担保品价值缩水,从而导致其从开放市场上融资能力下降。总之,Bernanke明确强调在“债务-紧缩”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破产,损害信用中介机制,导致“信贷收缩”,抑制总需求。

Bernanke(1999)认为现实中存在着对于稳定导向政策的需求,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冲击,这些冲击引起了产出和就业的无效率波动。资本主义不仅不能快速地自我平衡,而且可能令实际失业率长时间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之上。同时由于滞后效应的存在,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则更加显得必要。

4.Eichengreen&Kindlerberger

Eichengreen:信贷扩张引起金融危机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扩张的年代,这种扩张反映了经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恢复,出现了新信息和通讯技术例如收音机,使用集合线路技术的摩托车生产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有信贷支持的房地产市场,华尔街,耐用消费品市场都呈现繁荣景象。由于当时的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使得国内通胀压力不大,美联储没有提升官方短期利率。但是,美联储与其他央行发现金融市场上的过度投机现象和违法渎职现象,资产定价的膨胀也使其最终实行紧缩政策。于是银行的借贷成本提升,并且感受到直接贷款给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压力。结果使得债务人开始面对融资困难,继而导致压缩其开支和消费,进一步的导致了投资下滑。

另一方面,Eichengreen推测外汇的顺周期行为以及用自由的货币管理取代更严格的金本位制度的国内货币政策的失败也是大萧条爆发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金本位的结构和运作也是扩张的影响因素。(外汇的内生性反应将会导致信用扩张的更快)

详见文章“THE GREAT DEPRESSION AS A CREDIT BOOM GONE WRONG”

Kindleberger将金融危机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正向冲击改变了经济预期。首先让我们假设宏观经济遇到一个“冲击”(displacement) ,这种冲击可能是战争、技术发明、金融制度变革,等等,如果这种“冲击”是正面的,而且规模和影响足够大,能够给经济中一个或多个部门带来利润,从而改变了经济的整体预期,那么经济从整体上就会走向繁荣。

第二阶段:信用扩张和经济繁荣相互推动,通常表现为资产价格不断攀升。一方面,经济的扩张,预期利润增加,必然伴随信用的扩张,信用的扩张主要是由银行体系完成的。对于某一时点上的银行体系来说,货币支付手段不仅可以在现有的银行体系内扩张,而且可以通过建立新的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新的信用工具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个人信用膨胀。另一方面,我们假定,在信用扩张的初期,资金转化为对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有效需求,结果,价格上涨,新的盈利机会出现,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和投资者进入市场,结果推动经济进一步扩张。这样,经济和金融的扩张相互作用,推动经济超过某一“临界点”,出现了纯粹的“投机”活动,其判别标准是实物

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购买都是为了再出售。如果这种行为大多能够获利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于是出现了“经济泡沫”。这里所谓的“泡沫”指的是资产价格明显地、大幅偏离其“基本面”。

第三阶段:负向冲击与“泡沫”的崩溃。随着投机性繁荣的继续,利率、货币流通速度和价格都将继续上升。当市场达到一定高度时,人们开始犹豫不决、观望,某些内部人士决定接受现有的利润,出售投机商品、撤出市场,于是市场价格开始下滑,随后出现令人不安的“财务困境”(financialdistress) 。随着不安情绪的增加,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市场趋于崩 溃。引发市场崩溃的初始信号可能是某家金融机构或企业在债务压力下倒闭,可能是金融欺诈的曝光,也可能是政策的改变,等等。

5. Austrian

奥地利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人为制造的经济繁荣不可维持。

奥地利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将货币和实际经济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具体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他有两个重要的思想先驱,其一是维克塞尔的利息理论,其二是庞巴维克“迂回生产”(roundabout way of production)概念基础上的“资本结构”理论。

维克塞尔在19世纪末率先突破了古典“二分法”,提出了“自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概念。所谓“自然利率”指的是实物资本的收益率,而“市场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利率,决定于银行可贷资金的供求;两种利率并不必然相等,其间的差额对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实际影响。如果银行体系的扩张使得货币资金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换言之,名义利率相对下降),投资者将增加其经济活动,导致经济扩张最终超过其意愿购买水平所能承受的限度;由此引起的紧缩使得货币资金利率再次低于自然利率水平。只有当两种利率相等时,经济才能达到平衡。所以信用的合理使用可以限制当期消费(从而诱发或强制储蓄),促进实物资本的增加,但是货币的滥用(如政府纸币的过度发行),也可能破坏巨额的实物资本,导致经济混乱。

奥地利周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资本结构”。“资本”主要指用于消费品生产的投资,它是整个经济中资源跨期配置的核心;在任何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中,设备投资的变化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主流理论认为,新创造的货币(或信用)同时增加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现金余额,因而影响所有的商品价格,或者说直接影响价格水平;但是,奥地利学派主要是从生产结构的角度强调资本,它认为新增加的货币(信用)对不同商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货币通过影响相对价格(指的是生产资料价格与消费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而影响生产的时间结构,使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环节上重新分配,最终影响经济的真实方面。

这样,经济周期可以大致概括如下:生产过程应该被视为一个接一个“阶段”,从最终消费层层递进,一直到更为遥远的阶段,其中资本不是同质的存货,不是同一种东西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网络。每种资本投资要想能够提高最终消费品产出,必须形成能够实现最终消费阶段的完整结构,否则的话,就是扭曲的投资,只能造成资本损失和运营亏损。价格的根本作用在于只有在它能够反映所涉及的不同种类的资本品(不断变动的)的相对稀缺程度的时候,资本结构才能整合为一个整体,才能显示出那部分扭曲的投资。

让我们从充分就业的假设开始分析:由银行体系派生的信用增加将使市场利率下降,使之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在这个虚假信息的误导下,重新配置资源,从消费转移到投资。假定公众的时间偏好没有改变,对更为迂回,或更长的生产过程的盈利性就会形成错误的预期。这种脱离消费的投资增加不会维持。因为,随着生产过程的增长,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而消费品的产出下降,价格上升,消费者需要维持既有的消费水平,因而生产的时间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回到更直接的生产过程。如果在人为繁荣时期,或者说在强制储蓄时期有利可图的投资现在无利可图时,危机就出现了。

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似乎到此为止了,它只是提出了人为的信用扩张可以引发危机,没有分析出现危机以后,实际经济以及相应的信用活动是如何收缩的,收缩过程中的宏观经济效应。


相关内容

  •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是货币理论实证研究之巅峰杰作,是货币主义学派之核心文献,是弗里德曼诺贝尔奖之主要成就.该书1963年由普林斯顿大学首次出版发行,成为学术界一件大事.自问世之日起,<美国货币史>旋即成为所有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 ...

  • 股市崩盘与实体经济危机
  • 股市崩盘与实体经济危机 [复制链接] 老鱼父 加关注 关注 粉丝 学科带头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论坛币15590 个经验15349 点威望1 级帖子1179精华1学术水平53 点热心指数99 点信用等级17 点在线时间872 小时注册时间2008-8-1最后登录2012-11-18 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 ...

  • 经济学术语词典
  • 羊群行为: 这种现象是供给者(投资者)一哄而上之下导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供求极端不平衡,从而产生的不良结果.这样的行业往往是需求量比较小的行业,或者该种产品或服务不是人们的必需品,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种生意,当该行业刚刚兴起时,供给量特别小,消费者也觉得特别新奇,因而最先从事该行业的人的利 ...

  • 必修二名词解释
  • 必修二名词解释 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生产积极性,便于经济上的管理,为政府提供了经济支持,促进农业发展.但伴随着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特权阶 ...

  • 宏观经济学-8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 填空题 我们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更确切地说,用_______________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情况. 答:国民收入 二.判断题: 1.根据纯货币理论,信用收缩的原因是政府采取紧缩性政策.( 错 ) 2.在库兹涅茨周期中表现特别明显的行业是建筑业. ( 对 ) ...

  • 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 --大道至简,且看美国最牛对冲基金管理人如何描述经济的运行 作者背景:Ray Dylio,全球最大的宏观对冲基金Bridgewater(规模1220亿美元)创始人兼CEO,,2010年管理的基金收益同行业第一,收益率高达44.8%:在2011年经济以及股市动荡中,在8月之前,该基金依然能保持25.3 ...

  •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及探讨
  • 壶公评论发表于2009-02-14 10:58:26 1929年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 ...

  •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 学术争鸣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孙芳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经济增长到内生经济增长的演进道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体现外生技术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本文主要从阐述最有代 ...

  •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1.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 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长期战争的影响 B .国共对峙的影响 C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