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6—57页 信息窗2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隧道,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直尺、三角板

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明的爸爸出色完成斜拉索桥之后,又承接了一个设计铁路的任务。修建青藏铁路。(课件:中国地图,青海—西藏)。从地图上来看,在这两地之间有山、有水,这就是昆仑山,青藏铁路要经过昆仑山。如果我们同学是设计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理呢?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学生观察地图讨论、猜想、分析。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3.谈话:老师很佩服咱同学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案,对于这些方法,咱同学有没有什么意见呢?

4.学生再讨论、猜想、分析,得出:(1)绕路需要多费时间、费能源。

(2)火车爬山也不现实,太危险。(3)直接通过隧道或者架桥的方法好像

更好一些。

5.这是昆仑山的图片,我们怎样通过大山挖隧道呢?

6.给学生一个简易的大山地图,在山的两侧分别标出两个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多画几条这两点的连线,看看能发现什么?

7.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直的线短,弯曲的线长。

8.学生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一下所画的所有线段的长度,标记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连接两个点所有画的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一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青海—西藏的地图中,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架桥、修隧道。

3.农民伯伯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也想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个引水灌溉的问题。(课件:展示一小片菜地水井位置和长方形菜地)

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条水沟来引水灌溉呢?(发给学生模拟图)

学生讨论、分析决定按照实际情况应采用最短的一条,这样省时、省力、省资源,于是决定采用测量的方法去比较所有线段的长短。

通过测量、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但是都发现了垂直的那条线断最短,所以决定为农民伯伯选择那条垂直的线段。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我们都发现了那条垂直的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生通过情景图认识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

谈话:你能自己画一条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提示学生标上垂足)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青藏铁路隧道的设计和帮助解

决了农民伯伯的引水灌溉问题,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说说生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

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知道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课下同学们继续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使用说明

一、课后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我应用修建青藏铁路,穿过昆仑山修隧道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知识的存在价值,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指导建议。

这节课的知识“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操作性强,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图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三、需要破解的问题:

学生灵活运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需要学生教师多举实例进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熟练运用。

《两点之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6—57页 信息窗2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隧道,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直尺、三角板

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明的爸爸出色完成斜拉索桥之后,又承接了一个设计铁路的任务。修建青藏铁路。(课件:中国地图,青海—西藏)。从地图上来看,在这两地之间有山、有水,这就是昆仑山,青藏铁路要经过昆仑山。如果我们同学是设计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理呢?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学生观察地图讨论、猜想、分析。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3.谈话:老师很佩服咱同学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案,对于这些方法,咱同学有没有什么意见呢?

4.学生再讨论、猜想、分析,得出:(1)绕路需要多费时间、费能源。

(2)火车爬山也不现实,太危险。(3)直接通过隧道或者架桥的方法好像

更好一些。

5.这是昆仑山的图片,我们怎样通过大山挖隧道呢?

6.给学生一个简易的大山地图,在山的两侧分别标出两个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多画几条这两点的连线,看看能发现什么?

7.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直的线短,弯曲的线长。

8.学生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一下所画的所有线段的长度,标记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连接两个点所有画的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一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青海—西藏的地图中,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架桥、修隧道。

3.农民伯伯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也想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个引水灌溉的问题。(课件:展示一小片菜地水井位置和长方形菜地)

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条水沟来引水灌溉呢?(发给学生模拟图)

学生讨论、分析决定按照实际情况应采用最短的一条,这样省时、省力、省资源,于是决定采用测量的方法去比较所有线段的长短。

通过测量、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但是都发现了垂直的那条线断最短,所以决定为农民伯伯选择那条垂直的线段。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我们都发现了那条垂直的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生通过情景图认识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

谈话:你能自己画一条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提示学生标上垂足)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青藏铁路隧道的设计和帮助解

决了农民伯伯的引水灌溉问题,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说说生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

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知道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课下同学们继续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使用说明

一、课后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我应用修建青藏铁路,穿过昆仑山修隧道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知识的存在价值,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指导建议。

这节课的知识“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操作性强,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图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三、需要破解的问题:

学生灵活运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需要学生教师多举实例进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熟练运用。


相关内容

  • 4.2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 温县实验中学 ***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借助具体情境了解"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 4.掌握中点的概念及简单应用,掌握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线 ...

  • 6.3线段的长短比较2
  • 洪塘中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6.3线段的长短比较>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2年12月25日 主备人: 审核人:七年级备课组 编号:38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线段长度的大小的意义,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2.掌握& ...

  • 勾股定理之最短路径(填空选择)中考题
  •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11•广安)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点P是母线BC上一点,且PC=BC.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 A. C. B.5cm D.7cm 3.(2009•恩施州)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 ...

  • 比较线段的长短说课稿
  • 比较线段的长短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课时说课稿) 吴永梅 比较线段的长短(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课时说课稿) 吴永梅 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比较线段的长短>一课是培养学生视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是对前一节的复习巩 ...

  •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 课 题 比较线段的长短 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能用尺规完成基本作 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本节课是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的第 2 节内容,属于几何入门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 有: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比较线段的长短.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以及 线段的中点 ...

  • "四色定理"简捷证明(完整版)
  • "四色定理"简捷证明 王若仲(王洪)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实验学校贵州564300摘要: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格斯里(FrancisGuthrie)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每幅地图都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这个现象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1872年,英国当时最 ...

  • 最短路径教学设计(上交)
  •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玉泉二中 王卫杰 一. 内容和内容解析 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为基础知识,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 ...

  • 直线射线线段练习题
  • 数学:4.2直线.射线.线段课时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 如图1,线段.射线或直线的条数是 ( ) 图1 A 五条线段,三条射线 B 一条直线,三条线段 C 三条线段,三条射线 D 三条线段,两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2. 如果点B 在线段AC 上,点C 在线段BD 上,那么有 ...

  • 初一数学上学期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集体备课
  • 初三数学 集体备课资料(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主讲人: 一.本部分结构特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