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月考试卷·历史

安徽省九年级月考试卷·历史

(2016年中考名校调研试题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卷”相应的表格 内)

( )1.被誉为资产阶级时代曙光的文艺复兴,以其思想和文化的恢弘灿烂,催生了许多“巨人”。 下面“巨人”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A. 伏尔泰 B .但丁 C .达·芬奇 D .莎士比亚

( )2.右图是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的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产生的 直接影响是

A. 到达了印度 B .发现了美洲

C .发现了好望角 D .实现了环球航行

(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法典》等都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个时代精神是

A. 推翻封建专制 B .争取民族独立 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 .实行民主政治

( )4. 1916年第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B .殖民地人民抗争运动蓬勃兴起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 D .德国法西斯势力疯狂扩张

( )5. 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 .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 B .人们乘火车外出旅游

C .个别资本家开始使用电脑 D .人们可以乘汽车外出

( )6.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农业集体化

C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下列与“二战”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德国进攻波兰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攻克柏林战役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

( )8.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边的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 )9. 901班历史小组搜集到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资料。他们准备探究的 活动主题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C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 )10. 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包括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古巴导弹危机④苏联解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深远。

(1)在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取得 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 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 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2.杰出人物因其突出贡献而赢得赞誉。

(1)为捍卫祖国的统一,被美国人称为“黑奴的解放者”的是 。

(2)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开创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的“现代科学之父”是____。

(3)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

13. 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1)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 权和司法权,美国的政体建立起来。

(2)为了对付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了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三、辨析改错(8分)

1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对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起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正:

【 】(2)1848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政权的 第一次伟大尝试。

改正:

【 】(3)为实现社会主义T 业化,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 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T 业国。

改正:

【 】(4)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 大国崛起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60年前,崛起的英

法对中国进行了怎样的侵害?(2分)

材料二: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法令”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分)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 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 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3)结合材料三,写出两例日本新领导人学习西方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在解决民族危 机中的重大作用。(4分)

(4)综合上面大国崛起的过程,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2分)

16. 在近现代历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哈定总统邀请九个大国于1 921年11月出席会议,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来保 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最后一点是特别关键的……中国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痛 苦地抱怨受到的待遇有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之后又无人理睬。

——《美国世纪》沃尔特·拉菲伯等人著

(1)材料一中的“会议”最后签订了哪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 材料中“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材料二:1942年12月,中关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 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 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的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 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关关系及启示》整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 现。(2分)

材料三:

(3)图一反映了美国对日本采取何种政策?图二反映当时的中美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形 成的国际背景是什么?(3分)

(4)你认为中、美、日三国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才能给广大民众带来福祉?(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 为“欧洲的联合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战争之痛】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 了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1)“欧洲的两次分裂”是指什么?受打击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是哪个国家?(3分)

【统一之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 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在近代欧洲历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都以失 败告终,他们是谁?(4分)

【欧洲意识】

(3)图一的组织叫什么?有何地位?图二反映欧洲的联合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3分)

【探究认识】

(4)通过探究欧洲的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2分)

安徽省九年级月考试卷·历史

(2016年中考名校调研试题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卷”相应的表格 内)

( )1.被誉为资产阶级时代曙光的文艺复兴,以其思想和文化的恢弘灿烂,催生了许多“巨人”。 下面“巨人”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A. 伏尔泰 B .但丁 C .达·芬奇 D .莎士比亚

( )2.右图是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的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产生的 直接影响是

A. 到达了印度 B .发现了美洲

C .发现了好望角 D .实现了环球航行

(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法典》等都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个时代精神是

A. 推翻封建专制 B .争取民族独立 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 .实行民主政治

( )4. 1916年第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B .殖民地人民抗争运动蓬勃兴起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 D .德国法西斯势力疯狂扩张

( )5. 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 .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 B .人们乘火车外出旅游

C .个别资本家开始使用电脑 D .人们可以乘汽车外出

( )6.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农业集体化

C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下列与“二战”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德国进攻波兰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攻克柏林战役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

( )8.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边的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 )9. 901班历史小组搜集到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资料。他们准备探究的 活动主题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C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 )10. 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包括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古巴导弹危机④苏联解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深远。

(1)在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取得 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 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 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2.杰出人物因其突出贡献而赢得赞誉。

(1)为捍卫祖国的统一,被美国人称为“黑奴的解放者”的是 。

(2)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开创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的“现代科学之父”是____。

(3)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

13. 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1)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 权和司法权,美国的政体建立起来。

(2)为了对付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了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三、辨析改错(8分)

1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对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起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正:

【 】(2)1848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政权的 第一次伟大尝试。

改正:

【 】(3)为实现社会主义T 业化,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 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T 业国。

改正:

【 】(4)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 大国崛起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60年前,崛起的英

法对中国进行了怎样的侵害?(2分)

材料二: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法令”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分)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 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 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3)结合材料三,写出两例日本新领导人学习西方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在解决民族危 机中的重大作用。(4分)

(4)综合上面大国崛起的过程,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2分)

16. 在近现代历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哈定总统邀请九个大国于1 921年11月出席会议,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来保 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最后一点是特别关键的……中国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痛 苦地抱怨受到的待遇有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之后又无人理睬。

——《美国世纪》沃尔特·拉菲伯等人著

(1)材料一中的“会议”最后签订了哪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 材料中“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材料二:1942年12月,中关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 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 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的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 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关关系及启示》整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 现。(2分)

材料三:

(3)图一反映了美国对日本采取何种政策?图二反映当时的中美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形 成的国际背景是什么?(3分)

(4)你认为中、美、日三国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才能给广大民众带来福祉?(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 为“欧洲的联合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战争之痛】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 了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1)“欧洲的两次分裂”是指什么?受打击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是哪个国家?(3分)

【统一之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 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在近代欧洲历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都以失 败告终,他们是谁?(4分)

【欧洲意识】

(3)图一的组织叫什么?有何地位?图二反映欧洲的联合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3分)

【探究认识】

(4)通过探究欧洲的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2分)


相关内容

  •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 历史教研组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我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团队,正式成立.现根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历史教研组概况 滁州二中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中部10人,初中部6人),承担全校初.高中共60个班级的历 ...

  • 2012年市优秀教师主要事迹
  • 自1994年调人实验高级中学工作以来,一直满负荷工作,1995至xx曾连续10年代3个班英语课,超出二分之一的工作量.担子再重,我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兹分述如下: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树立起"立志于党的教 ...

  • 2011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皖教基[2011]3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 根据<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教基[2006]14号)等文件规定,我省从2006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并制 ...

  •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
  • 八年级历史下册(1-3单元)期中考试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姓名_____座号_____评分______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

  • 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
  • 作者:杨东平 莫愁 2008年05期 每年高考结束,各地的新科"状元"纷纷出炉,成为一年一度的热点."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也不容易.但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也许是 ...

  • 高考改革问卷调查
  • 安徽省高考英语改革调查问卷 安徽省外文学会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调查问卷说明:受安徽省外文学会委托,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就安徽省高考英语改 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我省大学.初高中和小学教师 以及学生和家长对我省高考英语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对您提供的信息进行 保密.问卷采取无记名形 ...

  • 初二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23
  • 初二历史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0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拍摄的时间,准确的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6 ...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
  •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1 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 . "水稻"和"干栏式"房屋.此文化 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 北京 ...

  •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一.选择题 1.(2013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题)<新唐书·地理志>载中唐以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83项次,南方有71项次,其中江南一道即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