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公众论坛_与_自己的园地_新青年_杂志_通信_栏

本文由troyloveok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新青年》杂志研究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 《新青年》杂志“通信”栏

李宪瑜

《新青年》杂志甫一创办 ( 1915 年 9 月 , 时名《青年杂

) 志》 , 即按照当时杂志通行惯例 , 设 “通信”一栏 , 以方便编

读间的往来。一般而言 , 这是一个服务性的栏目 , 即 , 或向读 者提供相关的信息 , 或回复读者的咨询 , 并倾听读者的意见与 建议。因此 , 这栏目处理的只是读者的事务性“来信” 而至于 ; “来稿” 则另有 “投稿章程”的规定 , 2 卷更名为《新青年》 , 后 , 更因要拓展稿源而设立“读者论坛”栏目。 浏览《青年杂志》的通信 , 确乎如此。这一卷中 , 每一号 的来信并不多 , 且多为事务性的咨询 , 如上海有无合适的外文 学校 , 能否买到某一学科的入门书籍 , 甚至如何进行身体保健 等等。看起来杂乱而琐屑。当然 , 这与初期《新青年》本身的 办刊宗旨 , 尤其与它当时在文化界藉藉无名的地位相关 ① 。最 重要的来信 , 大约当数读者张永言对发表于 1 卷 3 号的陈独秀 文章《现代欧洲文艺史谭》的反应。1 卷 4 、6 号刊载了张永言 的两封来书 , 就陈独秀关于文艺四 “主义”的演进提问 , 并联 系到中国的文学状况。不过陈独秀的答复比较简单 , 并未在回 信中就文学进化问题大加阐扬 , 更没有以此为机缘策动相关的 学术讨论。

3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然而 , 2 卷之后 , 随着《新青年》的名声鹊起 , “通信”栏 也随之日渐活跃。来信明显增多 , 通信的内容不仅更趋丰富 , 而且持论愈发尖锐 ; 相应地 , 记者对于来信的答复也更加深入 , 并因此不断鼓动更多的质询 ,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那么在编 读之间 , 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你问我答 , 而逐步形成多回合的 , 重交流的研究讨论。尤其是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开始成为《新 青年》杂志核心内容 , 并逐渐扩大在知识界的影响进程中 , “通 信”一栏更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之势 ; 或者反过来说 , “通信” 栏目的活跃也在很大程度上构筑了《新青年》杂志的反对旧文 化 , 倡导新文化的激进景观。一方面 , 大量来自读者的讨论 “我之青年观” “我之孔教观” “我之文学改良观”的信件不断 、 、 在杂志上刊出 , 有些是针对《新青年》杂志内容或记者的态度 与见解 , 有些则出自自我的感受与经验 , 而编辑者也会根据这 些来自读者的反馈对杂志进行相应的调整 ; 另一方面 , 则是编 辑者本身或杂志同人之间 , 也通过信件方式 , 就相关问题展开 思索

与讨论 , 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各自的思想理路与具体主 张。到 1917 年前后 , 《新青年》的发行量高达一万五六千份 ② , 已经隐然成为新文化运动之舆论先锋。 “通信”则是其中最具特 点的栏目之一。它在整个杂志中有相当可观的地位 , 常常占到

( 整本杂志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新青年》去掉广告等内容

后的正文约在八九十页) , 而且信件积压成了问题 ③ 。更重要的 是 , 它已经构成了当时思想界知识生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的舆 论空间。有学者因此认为 : “‘通信’一栏 , 在许多方面成了中 国杂志上第一个真正自由的公众论坛 , 许多重要的问题和思想 都在这里得到认真的讨论和发展。④ ” “通信”也是《新青年》中最长久的栏目之一 , 虽然杂志宗 旨几经变化 , 编辑方针也发生过偏移 , 尤其是 1920 年夏迁回上 海之后 , 《新青年》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 但以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3

讨论为特征的 “通信”一直持续到第 9 卷。因而考察《新青 年》 这个栏目可谓极其重要。另外 , 在思想史的意义上 , 《新 ,

⑤ 青年》可以说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思想变迁史” , 那么

考察不断“变迁” 与时俱在的“通信”栏目 , 当给我们带来一 , 份独有的历史“现场感” 。

公      众 论 坛

“通信”中讨论的话题 , 与《新青年》杂志当然是基本一致 的 , 尤其如孔教问题和文学革命的讨论。不过 , 与刊载正式论 文的其他栏目相比 , “通信”更像一个思想观点及社会现象的 “集散地” 它讨论过“许多重要的问题和思想” 但也有不少不 , , 那么重要的话题 , 或者当时重要后来湮没的话题。作为史料来 看 , “通信”的重要可能不在于它谈了什么 , 而在于它是怎么谈 的 ; 不在于这些讨论的结果如何 , 而在于讨论的脉络 , 从通信 交流中展开的一个个发生、发展、变化、深化 , 或者偏离、淡 出的过程。因此尽管有不少问题我们已经相当熟悉 , 这里还是 有必要从杂志栏目的角度再来审视一番。 《新青年》创刊时即声明 , 要以“改造青年之思想 , 辅导青 年之修养”为己任 ⑥ , 因此初期的信件有许多是与青年生活紧 密相连的 , 尤其集中在所谓德智体三育。只要与“青年”相关 , 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至 , 没有特别的“理论思考” 。比如读者程 师葛的来信 (2 卷 1 号) , 我们今天读来会觉得十分有趣 , 他因 见“通信”栏“为读者析疑辩难之助” 而列出六条疑问 , 询问 , 如何解决“德育与智育不并立” 中国是否适宜提倡德国军国主 , 义 , 写实主义文学能否树立“

高尚之思想” 同时也询问是否将 ; 来人类“男女平均 25 岁即死” 以及催眠术是怎么回事等。记 , 者对此认真地逐条回答。有更多的信件是关于青年教育的。比 如呼吁女子教育 , 提高师范教育等 , 而青年体育也是个小小的

3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中心 , 像潘赞化来信还要求青年应于 “武艺”上下工夫 , 以 “ 改良民族之劣根恶性” ( 2 卷 3 号) 。婚姻 ( 早婚问题、独身主 义等) 与家族制度问题也在吴虞的系列文章发表之前就在 “通 信”中出现。另外 , 对新知识的渴望可能是 “通信”中最常见 的 , 不少信件要求记者介绍学校、书籍 , 开辟书报介绍的栏目 等。—— — 相信这样的“通信”栏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发表意 见的论坛 , 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想象《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 初年的话语背景。 当然 , “通信”中开始出现了最重要的中心论题 , 即孔教问 题和文学革命。这两个中心论题 , 尤其后者 , 基本上是以 “通 信”为论辩场的。孔教问题除了陈独秀、吴虞的论文之外 , 在 “通信”栏中的讨论主要在陈独秀与北京高师预科生常乃德及读 者俞颂华之间展开。不过 , 这场讨论虽然往来数个回合 , 但基 本上没有最后“统一思想” 我们始终能看到正反双方在两条线 , 索上展开论辩。常乃德在赞同 “反孔”的前提下 , 以 “辩孔” 思路要求将孔教的历史发展及后儒之坏孔教等予以辨析 , 不能 将孔子及孔教全盘否定 ; 而陈独秀正是在与常等人的通信论辩 中 , 指出对孔教是不能区别对待的 , 抓住孔教为专制之根本原 因 , 孔教不能适宜于现代社会这样的中心环节 , 强调要彻底反 孔 ⑦ 。在“通信”中 , 陈独秀的态度显然与他驳斥康有为的态 度有极大不同 , 他有许多的赞赏激励之词 , 引导讨论的继续。 这里面其实应该包含有陈独秀对这问题的考虑及采取的策略。 陈独秀对当时国中的尊孔势力做了一个分析 , 认为尊孔者可分 为甲乙两派 , “甲派以三纲五常 , 为名教之大防” 以孔教为 , “中国特有之文明 , 不可妄议废弃者也。 ”而乙派则 “谓宋以后 之孔教 , 为君权化之伪孔教。原始孔教 , 为民间化之真孔教。 ” 陈独秀以为乙派的论调虽多有谬误 , 但却更具迷惑性 , 因而

⑧ “宁是甲而非乙” 。那么在 “通信”中 , 他正是通过与常乃德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5

等人的多方辩难 , 希望取得对此问题的“根本解决” 。文学革命 的通信讨论则更加规模宏大 , 也更为长久 , 而且 , 具有非常强 的延展性。从 2 卷 2 号刊登胡适关于 “八事”的来信后 , 这个 问题的讨论

一天比一天热烈。最初的参与者通过通信加入 , 是 以胡适的信为中心 , 对“八事” 尤其“不用典”一条 , 进行各 , 自的评说。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加入后 , 讨论向度扩大 , 在中国文学的探讨方面 , 既有文学史的重构 ( 如关于文学史的 分期) , 又有对文学作品、作家及现象的批评 ( 白话诗、白话小 说、 “黑幕”等) , 还有与此相关的如旧戏改良讨论等。在众多 的讨论中 , 白话问题渐次成为中心 , 文学革命也集中在“工具” 与“方法”方向 ⑨ , 文字革命的讨论日见发达 , 如朱经农所说 :

瑠 瑏 “通信一门所论 , 大半是 ‘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与文字问 。

题相关的注音字母、今韵、汉字索引、世界语 ( Esperanto ) 以 至标点符号、横行书写等的讨论 , 都在 “通信”中喧哗。其中

Esperanto 的讨论比较有意思 , 虽然这问题现在基本已经淡出 ,

但当时却几乎是 4 至 6 卷 “通信”中最热闹的 , 参与者济济一 堂 , 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 并且伤了同人和气。后来尽管招致批

瑡 评瑏 , 钱玄同仍旧坚持讨论下去 , 实在与他废汉字的惊人之论

相关联。同样从白话问题出发 , 钱玄同的以 Esperanto 代汉文与 胡适的“文学的国语 , 国语的文学”应该不是改革的程度差异 问题。

7 卷后《新青年》再次进行大的调整 , 8 卷开始迁回上海 ,

“通信”的论题随之变化 , 文学革命、文字改革的讨论消失 , 劳

) 工问题取而代之。7 卷 6 号 ( “劳动节纪念号” 有 “工人底时

间工资问题” “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 8 卷 1 号有 “妇女、青 、 , 年、 劳动三个问题” “工作时间与工资” “劳动问题” 8 卷 2 、 、 , 号有“工人教育问题” 8 卷 3 号有 “劳动专政”等 , 再次证明 , 《新青年》为“思想变迁史”说法之不虚。

3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此外 , 还有些论题虽然没能展开 , 但我们也可以从“通信” 中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 并以此推想那些新文化人的改革思路 与规划。比如陈独秀曾想继续旧文学批判、旧戏批判的路子 ,

瑢 对中国美术、医药进行批判瑏 , 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范围更

为广大 , 但除了一通书信论及中国画 , 终于后继无信 , 大约这 到底是专业性太强的论题 , 仅有“门外汉”的无畏也无法驾驭。 不过可以设想 , 倘若这两项批判开展的话 , 十有八九会在 “通 信”栏里你来我往。

“自己的园地”

不过 , 尽管“通信”一直作为 “公众论坛”存在 , 但我们 考察《新青年》的不同时期 , 仍然能够发觉 , 无论是 “公众” 的范围 , 还是“论坛”的主旨 , 都随杂志本身的调整作着相应 的

变更。这里想就 4 卷后《新青年》成为同人杂志 , “通信”栏 相应的变动与特征做一些论述。如果借用一个周作人的题目 : “自己的园地” 恐怕比笼统的“公众论坛”更贴切。 , 与 2 、3 卷相比 , 4 卷之后的 “通信” “公众”的范围基本 , 限定在比较固定的杂志同人 , 其 “外围”则是他们的友朋。无 论来信还是复信 , 主要由他们写就 ; 包括来往双方 ( 或多方) 外的“主持人” ( 有时由轮值主编担任 , 他们通常以信件作 “ 跋”或“按语”加入讨论 ) , 还是由同人担任。2 、3 卷 “通 信”中参与者最众的青年读者 ( 有不少是在校学生) 已经寥寥 可数。也就是说 , 从发问 , 到解答 , 到讨论 , 到评论 , 基本是 同人们自给自足。而 “论坛”的内容 , 也显得 “主题”鲜明 , 专业性大为加强 , 同时编辑上也更加“系统” 。

4 卷开始 , “通信”中的信件统统被编辑者加上了标题 , 有

的还被列出了纲要 , 或刊登在封面的 “要目”中。我们可以把 这看做是一种方便读者阅读的做法 , 但无疑 , 也是编辑者加强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7

对“通信”进行“管理”的措施 , 也是散漫的通信 “主题化” 的方式。这些主题基本上是上一节所提到的 , 由文学革命及文 字改革生发出的主题。当然 , 加标题的做法同时还意味着遴选 及其标准 ,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看来是专业化与学术化。以前那 些宽泛的青年话题及时政话题锐减 , 而像新韵、汉字索引、注 音字母、罗马字、修辞学这一类的论题 , 显然不是一般读者可 以随意插言的。即便是些有一定 “公众”性的论题 , 如新文学 问题、旧戏改良问题 , 也在“学理” 、学术性方面要求甚高 , 以 往那种关于常识问题的解答简直不可想象。还有 , 就是“通信” 的编辑、编排方式也有了改动。一个显著的改动可能算是填补 通信 “时间差” 展示讨论的同步性 , 使讨论更为集中。比方 , 说 , 此前的来信 , 如果不是直接致“记者” 而是同其他人讨论 , 问题的话 , 那么复信一般会迟至下期才能刊出 , 这就造成一个 “时间差” 。那样 , 不仅读者会因不了解 “上下信”的情况而造 成理解的困难 , 有时论者也会因不能及时了解对方的修订情况 而求全责备 , 甚至误会 , 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已经发表了 , 但有些来信还主要针对他的 “八 事”一信 , 那有些问题就不免要重复解释。4 卷之后 , 《新青 年》采用编辑集议制 , 使得通信讨论变为同步进行。不仅来信 与复信会刊发在一起 , 而且经常会有一信多复 , 集中刊发的情 况 , 有时还会再加上主

编者的跋或按语 , 使讨论的意味变得更 浓 , 讨论的各层面更清晰 , 更直观 , “声势”也显得更浩大 , 何 况还会有一谈再谈的情况。比如 4 卷 4 号的论 Esperanto , 孙国 璋因“顷读《新青年》4 卷 2 号钱玄同先生之 Esperanto 通信一 则 , 因更翻阅陶先生之信 ( 按 : 指 3 卷 6 号陶履恭致陈独秀 信) , 并 3 卷 4 号钱先生之信 , 以及独秀先生之答语数则。 ”因

ranto 的见解。故而钱玄同、陶履恭都对此信进行回复 , 胡适也

3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而就陶、钱、陈诸人的观点逐一评论 , 并提出自己对于 Espe2

加了一个跋语。这样的讨论无疑更清晰 , 读者也会在对诸人的 比较中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又比如 5 卷 2 号 “通信”中关 于新文学的讨论。朱经农、任鸿隽、朱我农分别致信胡适讨论 文学革命问题。胡适则不仅分别做答 , 还要将三信再转呈钱玄 同 , 由他解答与其相关的部分。这样就相当于九封书信并置 , 自然能够讨论得更加透彻。 因此 , 综合主题的选择、学术性的加强、编辑方式的改动 , 这些“通信” 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学术讨论笔谈” 而 “通信” , ; 栏目 , 也成了这个学术群体“自己的园地” 。 由公众论坛转而趋向自己的园地 , 与 4 卷之后《新青年》 成为同人杂志相关 , 更与同人们的启蒙思路的转换相关。

4 卷后的《新青年》 成为了一本同人杂志 , 这是一个相当 ,

重要的变化。首先就是它的 “排外” 。从 4 卷开始 , 《新青年》 取消“投稿章程” “所有撰译 , 悉由编辑部同人 , 公同担任 , ,

瑣 瑏 不另购稿。 这一状况当然会影响到 “通信”栏的来信 , 虽然 ”

这个栏目理论上是面向读者的。一个佐证就是 “读者论坛”栏 目。这个 2 、3 卷时期趋于活跃的栏目被保留了下来 , 但 4 卷后 其文章有明显的减少 , 整个第 5 卷就只有一篇稿件。其次 , 排 外的同时则是群体内部的有意识趋同 , 展示同人的 “集体形 象” 更加使“通信”变为自己的园地。 , 此时《新青年》宗旨的变化、同人思路的改变是更为重要 的因素。有时我们谈到《新青年》 会谈到所谓 “先行者的寂 , 寞” 这种寂寞固然是由于先知先觉者的超前 , 曲高和寡 , 但也 , 不能不说有“先行者”们的主动追求的成分。在新文化运动发 生了一定影响之后 , 在学者们一方面来说 , 存在一个 “新文化

瑤 瑏 人把工作重点从文化批判转为学术研究这一自我调整过程” ,

《新青年》同人从批判者向学者、教授的本位转向 , 在“一时的

瑥 事业”与 “永久的学问”间选择后者瑏 。从强调批判到注重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

”《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9

“建设”《新青年》同人的启蒙思路大致会有一定的转移 , 对其 , 杂志的“期待读者”有定位上的悄然变化 , 即从追求对青年一 代的“改造”与“辅导” 向选择与同等知识水平者的 “对话” , 产生了倾斜。新文化人的这一自我调整也体现在他们主持的杂 志出版方面 , 注重学理研究 , 成为“学者社会之杂志” ( 蔡元培 语) 的一种趋势。而另外 , 杂志出版也面临着更为细致的功能 分化 , 出现了一些与《新青年》有一定互补关系的期刊 , 如 《新潮》《每周评论》 《北京大学月刊》等 , 《新青年》不必也 、 、 不可能在各个领域继续扮演舆论先锋的角色。 至于“自己的园地”其利弊 , 则无法简单地做出判断。一 方面 , 这样的“通信”可以避免一些低水平的重复 , 如鲁迅所 说 : “《新青年》里的通信 …… 只须将诚恳切实的讨论 , 按期登 载 ; 其他不负责任的随口批评 , 没有常识的问难 , 至多只要答 他一回 , 此后便不必多说 , 省出笔墨 , 移作别用。例如见鬼 , 求仙 , 打脸之类 , 明明白白全是毫无常识的事情 , 《新青年》却 还和他们反复辩论 , 对他们说 ‘二五得一十’的道理 , 这工夫

瑦 瑏 岂不可惜 , 这事业岂不可怜。 而深化了许多问题的探讨 , 使 ”

文学革命这样的新观念、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 也为构筑现代 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理论资源。而 且 , “自己的园地”还使得学术研究在现代传播的意义上有了一 个富有启示性的进展 , 这一影响可能是更深远的。但另一方面 无可否认的是 , 这也使得《新青年》失去了部分勇猛与决绝带 来的朝气 , 并引起了一些一般读者的不满 , 一位署名 “Y. Z” 的读者这样写道 : “贵志的通信栏 , 不过一个雄辩场罢了 , 没有 一些商榷的事情。我想我们中国正有无数青年男女 , 要与诸君

瑧 商榷种种要事 ; 你们可以新辟一栏么 ? 瑏 ”

方式 、文体及其他

“通信”之所以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栏目 , 是与其方式、文

4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体等诸种因素紧密相连的。 如此大规模地、有意识地将学术研究及交流过程公开在杂 志上 , 不能不说是现代学术传播的新途径 , 同时也是《新青年》 运作得最为成功的一种编辑、发表方式 , 它所带来的参与感及 过程化保证了作为论坛的活力。 尽管通信讨论的参与者 , 如上所述 , 前后期身份不尽相同 , 但他们都同样表达了对这一栏目的认同。而这一认同的获得当 来自他们的参与及参与感。这也是 “通信”反比 “读者论坛” 更像读者论坛、更为活跃的原因。2 、3

卷的 “通信”中 , 不少 积极的讨论参与者都是青年或在校的学生 , 而即使在比较排外 和专业化的同人杂志时期 , 普通读者的来信虽然减少 , 也还并 没完全消失。参与感有效地激发起读者的兴致。即使不是学人 , 或者对一个问题只有一知半解 , 只要自认为真知灼见 , 尽可以 到“通信”中一试身手。因而这样的讨论在维持一个相应的水 平线的同时 , 兼及专家与普通读者 , 可以使交流在一个尽可能 广的范围内产生 , 提升其社会功效。 “通信”的过程化也是支持 讨论的重要特征 , 它使讨论的眉目清楚 , 有迹可循。而且 , 过 程化也常常伴生着新的论题的生发 , 关联着论题的生命力。如 文学革命 , 如果不是在 “通信”中一直讨论 , 就不会有那么多 问题旁逸斜出。 另外 , “通信”的文字也大致形成了一种问题讨论的风格 , 这里不妨暂且称之为“通信文体” 。我们知道 , 随着现代报刊业 的发展 , “文集之文”而外 , “报馆之文”异军突起 , 并对现代 文体的确立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里的 “通信文体”大致也可 算得报馆之文的一种 , 但更因身处《新青年》这一对新文体的 诞生有莫大意义的媒体中 , 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首先 , “通信文体”不再是文集之文 , 而兼顾学术文之高深 与尺牍文之亲切。事实上 , “通信”中有许多长篇大论的文字 ,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41

直可视为学术论文 , 不仅条理清晰 , 而且讲求“逻辑” 。甲乙丙 丁 , 一二三四 , ABCD 之类 , 比比皆是 , 全然一派作 “论”的 架势。而且事实上 , 对某些作者来说 , “通信”栏就正是一个实 习场地 , 他们的言论也正是为正式论文做准备的。因此 , 这些 读者会将他们在 “通信”中讨论的问题 , 经过整理 , 改写成正 式的论文。但是 , 尽管是以论文为潜在框架的“公开信” 也到 , 底是以私相交流为形式的信件 , 且又多在同人间进行 , 不仅商 榷学问事 , 也兼及私谊及性情 , 更遑论其中也不乏表演与游戏 的成分 , 因而有太多尺牍文的亲切。如朱经农恭维胡适的白话 诗 (5 卷 2 号) : “足下未发明 ‘白话诗’以前 , 曾学杜诗 ( 在 上海做‘落日下山无’的时代) , 后来又得力于苏东坡陆放翁诸 人的诗集 , 并且宋词元曲融会贯通 , 又读了许多西人的诗歌 , 现在自成一派 ; 好像小叫天唱戏 , 随意变更旧调 , 总是不脱板 眼的。…… ”谈论白话诗中旧情韵的好处 , 而历数胡适的读书 经验 , 又拿小叫天作比 , 寓诗说于话旧品戏中 , 果然亲近许多。 此外 , 这种亲切还来自于尺牍文带来的讨论问题的平和心态。 如果说《新青年》是一个态度激进的杂志

, 这一方面是说它提 出的主张在当时常是惊世骇俗的 , 另一方面也指陈独秀们斩钉 截铁、不容置疑的激进姿态。但“通信”栏里则会有一点例外。 胡适不仅对陈独秀的说法做了修订 , 而且进一步声明《新青年》

瑨 瑏 的“政策”是“主张尽管趋于极端 , 议论定须平心静气” 。何

况 , 通信的格式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通信者的心态。 《新 青年》尽管对包括“应用文”在内的旧的文章体式有强烈批判 , 但对尺牍信件的格式倒也没特别要实行“大解放” 。因此虽然滤 掉了一些过分的谦辞 , 但一些称呼、排印格式 ( 如空格、字号) 等都改动不大 , 而书信头尾的写法 , 虽废弃了一些套语 , 但 “愿足下不吝赐教” “未知以为然否” “足下所论极是” “言辞 、 、 、 昏乱望祈恕罪”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则极常见 , 这恐怕不能视

4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为完全是客套 , 而确乎是包含着交流沟通的愿望 , 彼此间的尊 重 , 以及温文的气度。 此外 , “通信文体”也是一种相对随意的文体 , 有时尽可放 言高论 , 不必拘泥。即使被人抓住“把柄” 也会不以为忤 , 在 , 此后的信件中检讨自己的轻率 , 也绝不会被指责为缺乏主见或 自相矛盾。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均有这类落落大方的检 讨。 “通信文体”的语言也有可以讨论之处。在文白之争的背景 下 , 白话的赞同者往往会刻意使用白话 , 而小心谨慎地规避文 言 , 这样的白话往往不尽自然 , 会出现 “丁文江的传记”这样 生硬的用法。 “通信”栏在同人大力倡导下 , 也同样强调使用白 话。通信使用白话 , 其实有良好的先决条件。因为虽说还是属 于“书面”发言 , 但到底比其他文类更接近“语体” 。因此 , 我 们在“通信”中常会读到一些生动鲜活的白话口语 , 尤其如钱 玄同的书信。但另一方面 , “通信”又是保留文白夹杂的语言风 貌相当久的栏目 , 直到 7 卷、8 卷都能见到。大约也是因为 , 浅近的文言 , 在阅读上实在常比初创期的白话更近“语体” 。总 之 , “通信文体”在文字的使用上 , 因为更有语言实践的底子 , 比白话论文的语言风格更为流畅。而以这种语言风格讨论学术 问题 , 也使学术话题更平实 , 使理论话语崇尚明白晓畅。     

注 《青年杂志》1 卷 1 号中有陈独秀答王庸工的信 ,      ①  声称 “改造青年之思想 , 辅 导青年之修养 , 为本志之天职 。 ”在这样的宗旨指导下 , 《青年杂志》刊载了 不少为青年读者介绍欧西文化常识 , 及英文辅导之类的文章 , “只是无殊于一 般杂志用文言写作的提倡‘德智体’三育的青年读物 。 (郑

振铎《中国新文 ”

) 学大系? 文学论争集导言》 而其影响也极为有限 , 最初其销量只有一千份 ,

还包括部分赠阅 。可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 ,

1983 年 。

②  据汪孟邹回忆 , 《新青年》的销数在民国六年时 , 达到了一万五六千份之多 。 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 。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43

③  《新青年》6 卷 2 号有钱玄同致周时敏信 , 信中说 : “半年以来 , 新青年社中收 到的通信非常之多 , 致将足下此信积压了许久 (按 : 半年) , 到现在方才登出 , 抱歉得很 。 ” ④  周策纵《五四运动 :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第 93 页 。周子平等译 , 南京 : 江 , 苏人民出版社 , 1996 年 。 ⑤  《新青年》杂志同人自己即有这样的看法 , 7 卷 1 号曾刊出过 1 至 5 卷合装本的 广 , 其中说 : “这《新青年》 仿佛可以算得 ‘中国近五年的思想变迁史’ 告 , 了 。不独社员的思想变迁在这里面表现 , 就是外边人的思想变迁也有一大部 在这里面表现 。 30 年代有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北平人文书店 ”

1936 年版 ,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年重印 ) 。此后许多研究虽然立场不

同 , 但“思想变迁史”可说是共识 。 ⑥  卷 1 号“通信” 陈独秀答王庸工 。 1 , ⑦  参见 2 卷 4 号 、6 号 , 3 卷 2 号 、3 号之“通信”栏 。 ⑧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2 卷 3 号 。 , ⑨  参见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 卷 4 号 。 , 瑠 5 瑏   卷 2 号“通信” 朱经农致胡适 。 , 瑡 如陈独秀以为“诸君讨论世界语 , 每每出于自身问题以外 , 不于 Esperanto 内 瑏  容价值上下判断 , 而说闲话 , 闹闲气” 钱玄同也表示承认 , 见 6 卷 2 号 “通 , 信” 钱玄同致凌霜 。鲁迅则认为“灌输政党的学术文艺 , 改良思想 , 是第一 , 事 ; 讨论 Esperanto , 尚在其次 ; 至于辩难驳诘 , 更可一笔勾销 。 ”见 5 卷 5 号

) “通信” 唐俟致钱玄同 (《渡河与引路》 。 ,

瑢 6 瑏   卷 1 号载有吕澄论关于“美术革命”的来信 。陈独秀在复信中说 : “本志对 于医学和美术 , 久欲详论 ; 只因为没有专门家担任 , 至今还未说到 , 实在是 大大的缺点 。 ”并希望“足下能将对于中国现在制作的美术品详加评论 , 寄赠 本志发表 , 引起社会的讨论 , 那就越发感谢了” 。而且陈本人还陈述了大段他 的美术革命观 。但此后并无关于美术和医药方面的文章或来信 。 瑣 《新青年》4 卷 3 号 , “本志编辑部启事” 瑏  。 瑤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第 222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8

年 。 瑏  , 瑥 参见 3 卷 3 号“通信” 刘半农致陈独秀 。信中刘以反孔为“一时的事业” 而 瑏  , , 以文学革命为“永久的学问” 要求《新青年》在编辑方针上偏重 “永久的学 , 问” 。

) 瑦 唐俟致钱玄同 (《渡河与引路》 ,《新青年》第 5 卷 5 号 。 瑏 

瑧 《新青年》5 卷 3 号“通信” 瑏  。 瑨 《新青年》5 卷 1 号“通信” 胡适复汪懋祖 。 瑏  ,

[ 李宪瑜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邮编 100089 ]

4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1

本文由troyloveok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新青年》杂志研究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 《新青年》杂志“通信”栏

李宪瑜

《新青年》杂志甫一创办 ( 1915 年 9 月 , 时名《青年杂

) 志》 , 即按照当时杂志通行惯例 , 设 “通信”一栏 , 以方便编

读间的往来。一般而言 , 这是一个服务性的栏目 , 即 , 或向读 者提供相关的信息 , 或回复读者的咨询 , 并倾听读者的意见与 建议。因此 , 这栏目处理的只是读者的事务性“来信” 而至于 ; “来稿” 则另有 “投稿章程”的规定 , 2 卷更名为《新青年》 , 后 , 更因要拓展稿源而设立“读者论坛”栏目。 浏览《青年杂志》的通信 , 确乎如此。这一卷中 , 每一号 的来信并不多 , 且多为事务性的咨询 , 如上海有无合适的外文 学校 , 能否买到某一学科的入门书籍 , 甚至如何进行身体保健 等等。看起来杂乱而琐屑。当然 , 这与初期《新青年》本身的 办刊宗旨 , 尤其与它当时在文化界藉藉无名的地位相关 ① 。最 重要的来信 , 大约当数读者张永言对发表于 1 卷 3 号的陈独秀 文章《现代欧洲文艺史谭》的反应。1 卷 4 、6 号刊载了张永言 的两封来书 , 就陈独秀关于文艺四 “主义”的演进提问 , 并联 系到中国的文学状况。不过陈独秀的答复比较简单 , 并未在回 信中就文学进化问题大加阐扬 , 更没有以此为机缘策动相关的 学术讨论。

3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然而 , 2 卷之后 , 随着《新青年》的名声鹊起 , “通信”栏 也随之日渐活跃。来信明显增多 , 通信的内容不仅更趋丰富 , 而且持论愈发尖锐 ; 相应地 , 记者对于来信的答复也更加深入 , 并因此不断鼓动更多的质询 ,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那么在编 读之间 , 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你问我答 , 而逐步形成多回合的 , 重交流的研究讨论。尤其是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开始成为《新 青年》杂志核心内容 , 并逐渐扩大在知识界的影响进程中 , “通 信”一栏更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之势 ; 或者反过来说 , “通信” 栏目的活跃也在很大程度上构筑了《新青年》杂志的反对旧文 化 , 倡导新文化的激进景观。一方面 , 大量来自读者的讨论 “我之青年观” “我之孔教观” “我之文学改良观”的信件不断 、 、 在杂志上刊出 , 有些是针对《新青年》杂志内容或记者的态度 与见解 , 有些则出自自我的感受与经验 , 而编辑者也会根据这 些来自读者的反馈对杂志进行相应的调整 ; 另一方面 , 则是编 辑者本身或杂志同人之间 , 也通过信件方式 , 就相关问题展开 思索

与讨论 , 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各自的思想理路与具体主 张。到 1917 年前后 , 《新青年》的发行量高达一万五六千份 ② , 已经隐然成为新文化运动之舆论先锋。 “通信”则是其中最具特 点的栏目之一。它在整个杂志中有相当可观的地位 , 常常占到

( 整本杂志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新青年》去掉广告等内容

后的正文约在八九十页) , 而且信件积压成了问题 ③ 。更重要的 是 , 它已经构成了当时思想界知识生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的舆 论空间。有学者因此认为 : “‘通信’一栏 , 在许多方面成了中 国杂志上第一个真正自由的公众论坛 , 许多重要的问题和思想 都在这里得到认真的讨论和发展。④ ” “通信”也是《新青年》中最长久的栏目之一 , 虽然杂志宗 旨几经变化 , 编辑方针也发生过偏移 , 尤其是 1920 年夏迁回上 海之后 , 《新青年》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 但以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3

讨论为特征的 “通信”一直持续到第 9 卷。因而考察《新青 年》 这个栏目可谓极其重要。另外 , 在思想史的意义上 , 《新 ,

⑤ 青年》可以说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思想变迁史” , 那么

考察不断“变迁” 与时俱在的“通信”栏目 , 当给我们带来一 , 份独有的历史“现场感” 。

公      众 论 坛

“通信”中讨论的话题 , 与《新青年》杂志当然是基本一致 的 , 尤其如孔教问题和文学革命的讨论。不过 , 与刊载正式论 文的其他栏目相比 , “通信”更像一个思想观点及社会现象的 “集散地” 它讨论过“许多重要的问题和思想” 但也有不少不 , , 那么重要的话题 , 或者当时重要后来湮没的话题。作为史料来 看 , “通信”的重要可能不在于它谈了什么 , 而在于它是怎么谈 的 ; 不在于这些讨论的结果如何 , 而在于讨论的脉络 , 从通信 交流中展开的一个个发生、发展、变化、深化 , 或者偏离、淡 出的过程。因此尽管有不少问题我们已经相当熟悉 , 这里还是 有必要从杂志栏目的角度再来审视一番。 《新青年》创刊时即声明 , 要以“改造青年之思想 , 辅导青 年之修养”为己任 ⑥ , 因此初期的信件有许多是与青年生活紧 密相连的 , 尤其集中在所谓德智体三育。只要与“青年”相关 , 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至 , 没有特别的“理论思考” 。比如读者程 师葛的来信 (2 卷 1 号) , 我们今天读来会觉得十分有趣 , 他因 见“通信”栏“为读者析疑辩难之助” 而列出六条疑问 , 询问 , 如何解决“德育与智育不并立” 中国是否适宜提倡德国军国主 , 义 , 写实主义文学能否树立“

高尚之思想” 同时也询问是否将 ; 来人类“男女平均 25 岁即死” 以及催眠术是怎么回事等。记 , 者对此认真地逐条回答。有更多的信件是关于青年教育的。比 如呼吁女子教育 , 提高师范教育等 , 而青年体育也是个小小的

3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中心 , 像潘赞化来信还要求青年应于 “武艺”上下工夫 , 以 “ 改良民族之劣根恶性” ( 2 卷 3 号) 。婚姻 ( 早婚问题、独身主 义等) 与家族制度问题也在吴虞的系列文章发表之前就在 “通 信”中出现。另外 , 对新知识的渴望可能是 “通信”中最常见 的 , 不少信件要求记者介绍学校、书籍 , 开辟书报介绍的栏目 等。—— — 相信这样的“通信”栏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发表意 见的论坛 , 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想象《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 初年的话语背景。 当然 , “通信”中开始出现了最重要的中心论题 , 即孔教问 题和文学革命。这两个中心论题 , 尤其后者 , 基本上是以 “通 信”为论辩场的。孔教问题除了陈独秀、吴虞的论文之外 , 在 “通信”栏中的讨论主要在陈独秀与北京高师预科生常乃德及读 者俞颂华之间展开。不过 , 这场讨论虽然往来数个回合 , 但基 本上没有最后“统一思想” 我们始终能看到正反双方在两条线 , 索上展开论辩。常乃德在赞同 “反孔”的前提下 , 以 “辩孔” 思路要求将孔教的历史发展及后儒之坏孔教等予以辨析 , 不能 将孔子及孔教全盘否定 ; 而陈独秀正是在与常等人的通信论辩 中 , 指出对孔教是不能区别对待的 , 抓住孔教为专制之根本原 因 , 孔教不能适宜于现代社会这样的中心环节 , 强调要彻底反 孔 ⑦ 。在“通信”中 , 陈独秀的态度显然与他驳斥康有为的态 度有极大不同 , 他有许多的赞赏激励之词 , 引导讨论的继续。 这里面其实应该包含有陈独秀对这问题的考虑及采取的策略。 陈独秀对当时国中的尊孔势力做了一个分析 , 认为尊孔者可分 为甲乙两派 , “甲派以三纲五常 , 为名教之大防” 以孔教为 , “中国特有之文明 , 不可妄议废弃者也。 ”而乙派则 “谓宋以后 之孔教 , 为君权化之伪孔教。原始孔教 , 为民间化之真孔教。 ” 陈独秀以为乙派的论调虽多有谬误 , 但却更具迷惑性 , 因而

⑧ “宁是甲而非乙” 。那么在 “通信”中 , 他正是通过与常乃德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5

等人的多方辩难 , 希望取得对此问题的“根本解决” 。文学革命 的通信讨论则更加规模宏大 , 也更为长久 , 而且 , 具有非常强 的延展性。从 2 卷 2 号刊登胡适关于 “八事”的来信后 , 这个 问题的讨论

一天比一天热烈。最初的参与者通过通信加入 , 是 以胡适的信为中心 , 对“八事” 尤其“不用典”一条 , 进行各 , 自的评说。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加入后 , 讨论向度扩大 , 在中国文学的探讨方面 , 既有文学史的重构 ( 如关于文学史的 分期) , 又有对文学作品、作家及现象的批评 ( 白话诗、白话小 说、 “黑幕”等) , 还有与此相关的如旧戏改良讨论等。在众多 的讨论中 , 白话问题渐次成为中心 , 文学革命也集中在“工具” 与“方法”方向 ⑨ , 文字革命的讨论日见发达 , 如朱经农所说 :

瑠 瑏 “通信一门所论 , 大半是 ‘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与文字问 。

题相关的注音字母、今韵、汉字索引、世界语 ( Esperanto ) 以 至标点符号、横行书写等的讨论 , 都在 “通信”中喧哗。其中

Esperanto 的讨论比较有意思 , 虽然这问题现在基本已经淡出 ,

但当时却几乎是 4 至 6 卷 “通信”中最热闹的 , 参与者济济一 堂 , 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 并且伤了同人和气。后来尽管招致批

瑡 评瑏 , 钱玄同仍旧坚持讨论下去 , 实在与他废汉字的惊人之论

相关联。同样从白话问题出发 , 钱玄同的以 Esperanto 代汉文与 胡适的“文学的国语 , 国语的文学”应该不是改革的程度差异 问题。

7 卷后《新青年》再次进行大的调整 , 8 卷开始迁回上海 ,

“通信”的论题随之变化 , 文学革命、文字改革的讨论消失 , 劳

) 工问题取而代之。7 卷 6 号 ( “劳动节纪念号” 有 “工人底时

间工资问题” “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 8 卷 1 号有 “妇女、青 、 , 年、 劳动三个问题” “工作时间与工资” “劳动问题” 8 卷 2 、 、 , 号有“工人教育问题” 8 卷 3 号有 “劳动专政”等 , 再次证明 , 《新青年》为“思想变迁史”说法之不虚。

3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此外 , 还有些论题虽然没能展开 , 但我们也可以从“通信” 中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 并以此推想那些新文化人的改革思路 与规划。比如陈独秀曾想继续旧文学批判、旧戏批判的路子 ,

瑢 对中国美术、医药进行批判瑏 , 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范围更

为广大 , 但除了一通书信论及中国画 , 终于后继无信 , 大约这 到底是专业性太强的论题 , 仅有“门外汉”的无畏也无法驾驭。 不过可以设想 , 倘若这两项批判开展的话 , 十有八九会在 “通 信”栏里你来我往。

“自己的园地”

不过 , 尽管“通信”一直作为 “公众论坛”存在 , 但我们 考察《新青年》的不同时期 , 仍然能够发觉 , 无论是 “公众” 的范围 , 还是“论坛”的主旨 , 都随杂志本身的调整作着相应 的

变更。这里想就 4 卷后《新青年》成为同人杂志 , “通信”栏 相应的变动与特征做一些论述。如果借用一个周作人的题目 : “自己的园地” 恐怕比笼统的“公众论坛”更贴切。 , 与 2 、3 卷相比 , 4 卷之后的 “通信” “公众”的范围基本 , 限定在比较固定的杂志同人 , 其 “外围”则是他们的友朋。无 论来信还是复信 , 主要由他们写就 ; 包括来往双方 ( 或多方) 外的“主持人” ( 有时由轮值主编担任 , 他们通常以信件作 “ 跋”或“按语”加入讨论 ) , 还是由同人担任。2 、3 卷 “通 信”中参与者最众的青年读者 ( 有不少是在校学生) 已经寥寥 可数。也就是说 , 从发问 , 到解答 , 到讨论 , 到评论 , 基本是 同人们自给自足。而 “论坛”的内容 , 也显得 “主题”鲜明 , 专业性大为加强 , 同时编辑上也更加“系统” 。

4 卷开始 , “通信”中的信件统统被编辑者加上了标题 , 有

的还被列出了纲要 , 或刊登在封面的 “要目”中。我们可以把 这看做是一种方便读者阅读的做法 , 但无疑 , 也是编辑者加强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7

对“通信”进行“管理”的措施 , 也是散漫的通信 “主题化” 的方式。这些主题基本上是上一节所提到的 , 由文学革命及文 字改革生发出的主题。当然 , 加标题的做法同时还意味着遴选 及其标准 ,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看来是专业化与学术化。以前那 些宽泛的青年话题及时政话题锐减 , 而像新韵、汉字索引、注 音字母、罗马字、修辞学这一类的论题 , 显然不是一般读者可 以随意插言的。即便是些有一定 “公众”性的论题 , 如新文学 问题、旧戏改良问题 , 也在“学理” 、学术性方面要求甚高 , 以 往那种关于常识问题的解答简直不可想象。还有 , 就是“通信” 的编辑、编排方式也有了改动。一个显著的改动可能算是填补 通信 “时间差” 展示讨论的同步性 , 使讨论更为集中。比方 , 说 , 此前的来信 , 如果不是直接致“记者” 而是同其他人讨论 , 问题的话 , 那么复信一般会迟至下期才能刊出 , 这就造成一个 “时间差” 。那样 , 不仅读者会因不了解 “上下信”的情况而造 成理解的困难 , 有时论者也会因不能及时了解对方的修订情况 而求全责备 , 甚至误会 , 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已经发表了 , 但有些来信还主要针对他的 “八 事”一信 , 那有些问题就不免要重复解释。4 卷之后 , 《新青 年》采用编辑集议制 , 使得通信讨论变为同步进行。不仅来信 与复信会刊发在一起 , 而且经常会有一信多复 , 集中刊发的情 况 , 有时还会再加上主

编者的跋或按语 , 使讨论的意味变得更 浓 , 讨论的各层面更清晰 , 更直观 , “声势”也显得更浩大 , 何 况还会有一谈再谈的情况。比如 4 卷 4 号的论 Esperanto , 孙国 璋因“顷读《新青年》4 卷 2 号钱玄同先生之 Esperanto 通信一 则 , 因更翻阅陶先生之信 ( 按 : 指 3 卷 6 号陶履恭致陈独秀 信) , 并 3 卷 4 号钱先生之信 , 以及独秀先生之答语数则。 ”因

ranto 的见解。故而钱玄同、陶履恭都对此信进行回复 , 胡适也

3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而就陶、钱、陈诸人的观点逐一评论 , 并提出自己对于 Espe2

加了一个跋语。这样的讨论无疑更清晰 , 读者也会在对诸人的 比较中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又比如 5 卷 2 号 “通信”中关 于新文学的讨论。朱经农、任鸿隽、朱我农分别致信胡适讨论 文学革命问题。胡适则不仅分别做答 , 还要将三信再转呈钱玄 同 , 由他解答与其相关的部分。这样就相当于九封书信并置 , 自然能够讨论得更加透彻。 因此 , 综合主题的选择、学术性的加强、编辑方式的改动 , 这些“通信” 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学术讨论笔谈” 而 “通信” , ; 栏目 , 也成了这个学术群体“自己的园地” 。 由公众论坛转而趋向自己的园地 , 与 4 卷之后《新青年》 成为同人杂志相关 , 更与同人们的启蒙思路的转换相关。

4 卷后的《新青年》 成为了一本同人杂志 , 这是一个相当 ,

重要的变化。首先就是它的 “排外” 。从 4 卷开始 , 《新青年》 取消“投稿章程” “所有撰译 , 悉由编辑部同人 , 公同担任 , ,

瑣 瑏 不另购稿。 这一状况当然会影响到 “通信”栏的来信 , 虽然 ”

这个栏目理论上是面向读者的。一个佐证就是 “读者论坛”栏 目。这个 2 、3 卷时期趋于活跃的栏目被保留了下来 , 但 4 卷后 其文章有明显的减少 , 整个第 5 卷就只有一篇稿件。其次 , 排 外的同时则是群体内部的有意识趋同 , 展示同人的 “集体形 象” 更加使“通信”变为自己的园地。 , 此时《新青年》宗旨的变化、同人思路的改变是更为重要 的因素。有时我们谈到《新青年》 会谈到所谓 “先行者的寂 , 寞” 这种寂寞固然是由于先知先觉者的超前 , 曲高和寡 , 但也 , 不能不说有“先行者”们的主动追求的成分。在新文化运动发 生了一定影响之后 , 在学者们一方面来说 , 存在一个 “新文化

瑤 瑏 人把工作重点从文化批判转为学术研究这一自我调整过程” ,

《新青年》同人从批判者向学者、教授的本位转向 , 在“一时的

瑥 事业”与 “永久的学问”间选择后者瑏 。从强调批判到注重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

”《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39

“建设”《新青年》同人的启蒙思路大致会有一定的转移 , 对其 , 杂志的“期待读者”有定位上的悄然变化 , 即从追求对青年一 代的“改造”与“辅导” 向选择与同等知识水平者的 “对话” , 产生了倾斜。新文化人的这一自我调整也体现在他们主持的杂 志出版方面 , 注重学理研究 , 成为“学者社会之杂志” ( 蔡元培 语) 的一种趋势。而另外 , 杂志出版也面临着更为细致的功能 分化 , 出现了一些与《新青年》有一定互补关系的期刊 , 如 《新潮》《每周评论》 《北京大学月刊》等 , 《新青年》不必也 、 、 不可能在各个领域继续扮演舆论先锋的角色。 至于“自己的园地”其利弊 , 则无法简单地做出判断。一 方面 , 这样的“通信”可以避免一些低水平的重复 , 如鲁迅所 说 : “《新青年》里的通信 …… 只须将诚恳切实的讨论 , 按期登 载 ; 其他不负责任的随口批评 , 没有常识的问难 , 至多只要答 他一回 , 此后便不必多说 , 省出笔墨 , 移作别用。例如见鬼 , 求仙 , 打脸之类 , 明明白白全是毫无常识的事情 , 《新青年》却 还和他们反复辩论 , 对他们说 ‘二五得一十’的道理 , 这工夫

瑦 瑏 岂不可惜 , 这事业岂不可怜。 而深化了许多问题的探讨 , 使 ”

文学革命这样的新观念、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 也为构筑现代 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理论资源。而 且 , “自己的园地”还使得学术研究在现代传播的意义上有了一 个富有启示性的进展 , 这一影响可能是更深远的。但另一方面 无可否认的是 , 这也使得《新青年》失去了部分勇猛与决绝带 来的朝气 , 并引起了一些一般读者的不满 , 一位署名 “Y. Z” 的读者这样写道 : “贵志的通信栏 , 不过一个雄辩场罢了 , 没有 一些商榷的事情。我想我们中国正有无数青年男女 , 要与诸君

瑧 商榷种种要事 ; 你们可以新辟一栏么 ? 瑏 ”

方式 、文体及其他

“通信”之所以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栏目 , 是与其方式、文

4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体等诸种因素紧密相连的。 如此大规模地、有意识地将学术研究及交流过程公开在杂 志上 , 不能不说是现代学术传播的新途径 , 同时也是《新青年》 运作得最为成功的一种编辑、发表方式 , 它所带来的参与感及 过程化保证了作为论坛的活力。 尽管通信讨论的参与者 , 如上所述 , 前后期身份不尽相同 , 但他们都同样表达了对这一栏目的认同。而这一认同的获得当 来自他们的参与及参与感。这也是 “通信”反比 “读者论坛” 更像读者论坛、更为活跃的原因。2 、3

卷的 “通信”中 , 不少 积极的讨论参与者都是青年或在校的学生 , 而即使在比较排外 和专业化的同人杂志时期 , 普通读者的来信虽然减少 , 也还并 没完全消失。参与感有效地激发起读者的兴致。即使不是学人 , 或者对一个问题只有一知半解 , 只要自认为真知灼见 , 尽可以 到“通信”中一试身手。因而这样的讨论在维持一个相应的水 平线的同时 , 兼及专家与普通读者 , 可以使交流在一个尽可能 广的范围内产生 , 提升其社会功效。 “通信”的过程化也是支持 讨论的重要特征 , 它使讨论的眉目清楚 , 有迹可循。而且 , 过 程化也常常伴生着新的论题的生发 , 关联着论题的生命力。如 文学革命 , 如果不是在 “通信”中一直讨论 , 就不会有那么多 问题旁逸斜出。 另外 , “通信”的文字也大致形成了一种问题讨论的风格 , 这里不妨暂且称之为“通信文体” 。我们知道 , 随着现代报刊业 的发展 , “文集之文”而外 , “报馆之文”异军突起 , 并对现代 文体的确立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里的 “通信文体”大致也可 算得报馆之文的一种 , 但更因身处《新青年》这一对新文体的 诞生有莫大意义的媒体中 , 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首先 , “通信文体”不再是文集之文 , 而兼顾学术文之高深 与尺牍文之亲切。事实上 , “通信”中有许多长篇大论的文字 ,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41

直可视为学术论文 , 不仅条理清晰 , 而且讲求“逻辑” 。甲乙丙 丁 , 一二三四 , ABCD 之类 , 比比皆是 , 全然一派作 “论”的 架势。而且事实上 , 对某些作者来说 , “通信”栏就正是一个实 习场地 , 他们的言论也正是为正式论文做准备的。因此 , 这些 读者会将他们在 “通信”中讨论的问题 , 经过整理 , 改写成正 式的论文。但是 , 尽管是以论文为潜在框架的“公开信” 也到 , 底是以私相交流为形式的信件 , 且又多在同人间进行 , 不仅商 榷学问事 , 也兼及私谊及性情 , 更遑论其中也不乏表演与游戏 的成分 , 因而有太多尺牍文的亲切。如朱经农恭维胡适的白话 诗 (5 卷 2 号) : “足下未发明 ‘白话诗’以前 , 曾学杜诗 ( 在 上海做‘落日下山无’的时代) , 后来又得力于苏东坡陆放翁诸 人的诗集 , 并且宋词元曲融会贯通 , 又读了许多西人的诗歌 , 现在自成一派 ; 好像小叫天唱戏 , 随意变更旧调 , 总是不脱板 眼的。…… ”谈论白话诗中旧情韵的好处 , 而历数胡适的读书 经验 , 又拿小叫天作比 , 寓诗说于话旧品戏中 , 果然亲近许多。 此外 , 这种亲切还来自于尺牍文带来的讨论问题的平和心态。 如果说《新青年》是一个态度激进的杂志

, 这一方面是说它提 出的主张在当时常是惊世骇俗的 , 另一方面也指陈独秀们斩钉 截铁、不容置疑的激进姿态。但“通信”栏里则会有一点例外。 胡适不仅对陈独秀的说法做了修订 , 而且进一步声明《新青年》

瑨 瑏 的“政策”是“主张尽管趋于极端 , 议论定须平心静气” 。何

况 , 通信的格式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通信者的心态。 《新 青年》尽管对包括“应用文”在内的旧的文章体式有强烈批判 , 但对尺牍信件的格式倒也没特别要实行“大解放” 。因此虽然滤 掉了一些过分的谦辞 , 但一些称呼、排印格式 ( 如空格、字号) 等都改动不大 , 而书信头尾的写法 , 虽废弃了一些套语 , 但 “愿足下不吝赐教” “未知以为然否” “足下所论极是” “言辞 、 、 、 昏乱望祈恕罪”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则极常见 , 这恐怕不能视

4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为完全是客套 , 而确乎是包含着交流沟通的愿望 , 彼此间的尊 重 , 以及温文的气度。 此外 , “通信文体”也是一种相对随意的文体 , 有时尽可放 言高论 , 不必拘泥。即使被人抓住“把柄” 也会不以为忤 , 在 , 此后的信件中检讨自己的轻率 , 也绝不会被指责为缺乏主见或 自相矛盾。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均有这类落落大方的检 讨。 “通信文体”的语言也有可以讨论之处。在文白之争的背景 下 , 白话的赞同者往往会刻意使用白话 , 而小心谨慎地规避文 言 , 这样的白话往往不尽自然 , 会出现 “丁文江的传记”这样 生硬的用法。 “通信”栏在同人大力倡导下 , 也同样强调使用白 话。通信使用白话 , 其实有良好的先决条件。因为虽说还是属 于“书面”发言 , 但到底比其他文类更接近“语体” 。因此 , 我 们在“通信”中常会读到一些生动鲜活的白话口语 , 尤其如钱 玄同的书信。但另一方面 , “通信”又是保留文白夹杂的语言风 貌相当久的栏目 , 直到 7 卷、8 卷都能见到。大约也是因为 , 浅近的文言 , 在阅读上实在常比初创期的白话更近“语体” 。总 之 , “通信文体”在文字的使用上 , 因为更有语言实践的底子 , 比白话论文的语言风格更为流畅。而以这种语言风格讨论学术 问题 , 也使学术话题更平实 , 使理论话语崇尚明白晓畅。     

注 《青年杂志》1 卷 1 号中有陈独秀答王庸工的信 ,      ①  声称 “改造青年之思想 , 辅 导青年之修养 , 为本志之天职 。 ”在这样的宗旨指导下 , 《青年杂志》刊载了 不少为青年读者介绍欧西文化常识 , 及英文辅导之类的文章 , “只是无殊于一 般杂志用文言写作的提倡‘德智体’三育的青年读物 。 (郑

振铎《中国新文 ”

) 学大系? 文学论争集导言》 而其影响也极为有限 , 最初其销量只有一千份 ,

还包括部分赠阅 。可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 ,

1983 年 。

②  据汪孟邹回忆 , 《新青年》的销数在民国六年时 , 达到了一万五六千份之多 。 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 。

“公众论坛”与 “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 “通信”栏 :

43

③  《新青年》6 卷 2 号有钱玄同致周时敏信 , 信中说 : “半年以来 , 新青年社中收 到的通信非常之多 , 致将足下此信积压了许久 (按 : 半年) , 到现在方才登出 , 抱歉得很 。 ” ④  周策纵《五四运动 :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第 93 页 。周子平等译 , 南京 : 江 , 苏人民出版社 , 1996 年 。 ⑤  《新青年》杂志同人自己即有这样的看法 , 7 卷 1 号曾刊出过 1 至 5 卷合装本的 广 , 其中说 : “这《新青年》 仿佛可以算得 ‘中国近五年的思想变迁史’ 告 , 了 。不独社员的思想变迁在这里面表现 , 就是外边人的思想变迁也有一大部 在这里面表现 。 30 年代有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北平人文书店 ”

1936 年版 ,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年重印 ) 。此后许多研究虽然立场不

同 , 但“思想变迁史”可说是共识 。 ⑥  卷 1 号“通信” 陈独秀答王庸工 。 1 , ⑦  参见 2 卷 4 号 、6 号 , 3 卷 2 号 、3 号之“通信”栏 。 ⑧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2 卷 3 号 。 , ⑨  参见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 卷 4 号 。 , 瑠 5 瑏   卷 2 号“通信” 朱经农致胡适 。 , 瑡 如陈独秀以为“诸君讨论世界语 , 每每出于自身问题以外 , 不于 Esperanto 内 瑏  容价值上下判断 , 而说闲话 , 闹闲气” 钱玄同也表示承认 , 见 6 卷 2 号 “通 , 信” 钱玄同致凌霜 。鲁迅则认为“灌输政党的学术文艺 , 改良思想 , 是第一 , 事 ; 讨论 Esperanto , 尚在其次 ; 至于辩难驳诘 , 更可一笔勾销 。 ”见 5 卷 5 号

) “通信” 唐俟致钱玄同 (《渡河与引路》 。 ,

瑢 6 瑏   卷 1 号载有吕澄论关于“美术革命”的来信 。陈独秀在复信中说 : “本志对 于医学和美术 , 久欲详论 ; 只因为没有专门家担任 , 至今还未说到 , 实在是 大大的缺点 。 ”并希望“足下能将对于中国现在制作的美术品详加评论 , 寄赠 本志发表 , 引起社会的讨论 , 那就越发感谢了” 。而且陈本人还陈述了大段他 的美术革命观 。但此后并无关于美术和医药方面的文章或来信 。 瑣 《新青年》4 卷 3 号 , “本志编辑部启事” 瑏  。 瑤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第 222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8

年 。 瑏  , 瑥 参见 3 卷 3 号“通信” 刘半农致陈独秀 。信中刘以反孔为“一时的事业” 而 瑏  , , 以文学革命为“永久的学问” 要求《新青年》在编辑方针上偏重 “永久的学 , 问” 。

) 瑦 唐俟致钱玄同 (《渡河与引路》 ,《新青年》第 5 卷 5 号 。 瑏 

瑧 《新青年》5 卷 3 号“通信” 瑏  。 瑨 《新青年》5 卷 1 号“通信” 胡适复汪懋祖 。 瑏  ,

[ 李宪瑜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邮编 100089 ]

4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2? 第三期

1


相关内容

  • 中国最新有效诗歌报刊投稿地址总汇
  • 中国最新有效诗歌报刊投稿地址总汇 中国最新有效诗歌报刊投稿地址总汇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诗刊>社<人民文学>编辑部 610012 四川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050021 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 <诗选刊>诗刊社 ...

  • 一.二类核心期刊目录
  • 济宁医学院一类核心期刊目录 人文.社科类: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编辑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档案学通讯 法学 法学评论 法学研究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改革 管理世界 国际金融研究 国际新闻界 会计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 ...

  • 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
  • 源于大众,为了大众(GRASSROOTSGOURNUSM,BY THEPEOPLE,FORTHE 使用了用户们的爱称QQ.经过最初艰难的发展目 PEOPLE)"-.美国新闻学 Institute)的媒体中心(Media 前已经具有极大的用户群体,注册用户数以亿计,在线用户最多时超过千万.许 ...

  • 解析微博的社会影响力
  • [摘要]历经7年的发展,微博已经成为3亿多中国人使用的自媒体.微博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而且给普通公众乃至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一元话语结构被彻底打破,多元交流平台得以搭建,舆论生态格局得以重构.更重要的是,微博使得一些超越传统的信息和基本常识得以传播,人们的公民意识得以培育. [关键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8 ...

  • 中国最具影响力期刊排行
  • 中国最具传播力期刊排行榜 财经:"以我为主做杂志" <财经>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到了极致,仅凭几篇封面文章就在证券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开股市监管时代之先河,在中国资本市场及媒体的发展史上都堪称一绝.因为有了<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 ...

  • 环保组织调查报告1
  • 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现状调查 Future Green Youth Leadership Council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号:B14030907 姓名:傅建淳 调查背景 土壤遭到破坏.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森林面积的减少. 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化学污染. 混乱的城 ...

  •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方案
  • 根据我县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迫在眉捷。在摸清青年教师学科、岗位、人数等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将组建由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研员等优秀教师组成的培养团队,采取集中培训、结对子辅导、搭台展示、考核评选等方法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努力打造一支事业心强、责任感强,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 ...

  • 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
  • 2014年版中文核心目录 一.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学术月刊. 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