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者荣兰

浅谈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南华县兔街中学 者荣兰

摘要: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也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教学语言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学语言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简洁、流畅的特点外,还具有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掌握教学语言的技能,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教学语言 语言特点 语言技能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语言技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最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使教师运用教学语言作为信息载体,以正确的语言、词汇、和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学内容加以表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广义上的教学语言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或示意行性动作等).狭义的教学语言是单指教学口语。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

学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是启发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好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学习效率得到很高的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结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学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学生的思维就灵活敏捷,更易于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一个注重教学语言的教师易于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简洁、流畅的特点外,还具有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

(一)规范性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样板,课堂语言的清晰度、流利度是决定课堂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因此,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符合语音、词汇、语法的表达逻辑。在语音上,即是要用标准普通话,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语速要适中,若是含混不清、语速过快或过慢,学生听得费力,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词汇上,教师应注意用词的选择,上课时应尽量选择优美而文雅的词汇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如“伢崽”与“小孩”在表意上基本一致,但前者是北方语言,后者是普通话,我们上课时应当选用规范的语言,选择用“小孩”一词来表意。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符合于法的需要,比如说“我先走了”,就不能说成“我走先了”,后者是粤方言,不符合语法,易误导学生。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必然需要使用专门术语来讲解,不同的学科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术语也可能表达不一样的内涵。比如,字母“o

教学语言忌信口开河,道听途说。举例必须真实可靠,讲道理应要有根有据,无论对概念的解释、命题的阐述,还是对事物的评价,都要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曾有位语文老师讲《蛇与庄稼》一课,分析完毕,这位老师要求学生对老农买回一批蛇放在田里,当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的道理作一番遐想。此时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有的猜“蛇可以捉害虫吃”,有的说“蛇能打洞疏松泥土”,还有的讲“蛇多了,活动时搅动禾秆,有利于花粉传播”„„ 思维如此“活跃”,老师高兴的总结道:“大家真的把脑机器开动了,讲得不错。 课文中讲的办法无非是老农想的嘛,老农能想,我们也能想,而且比老农想的还要有道理!”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本无可非议,但这等胡乱而毫无根据的猜想违背的作者的初衷则万万不可。又如有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随意解释字义:挖——他提手挖走了究的长撇;魏——中队委出鬼主意;骂——马老师说有口不骂人。这样道无根据的解释字义,既没有教出字的意思,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及文化熏陶也是极大的破坏。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以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师将知识内化后转述给学生理解时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和节奏的艺术特点。例如讲解《不懂就要问》一课,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勤学好问。一位教师讲解时说:“学习要勤奋,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猪鼻孔里插葱——装像。”运用了歇后语,生动形象,也通俗易懂,有吸引力,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愉悦的氛围下掌握了知识。教学语言富有感情和节奏感,教师往往根据课文思想感情,恰当的运用语言的高低变化、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昂扬顿挫、语势的轻重缓急,来准确的传情达意,优美的讲述知识,一如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戏剧的悬念、朗诵诗般的激情提高语言艺术效果,相助与教学。

二、教师的语言技能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

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能让学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且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声音语言,能够让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让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现在的课堂只有短短四十分钟,怎样将这些宝贵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其独特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不让其走神。其中,导入语的运用就非常关键。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学生。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

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必须选定在学生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这个范围之内。这当中就蕴含了教师在语言上要

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在谴词造句上应当力求达到炉火纯青。准确、鲜明是教师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效果。因此,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直接地影响学生对词汇和积累和使用。

第四,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

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影响:

第五,教师不仅从声音语言上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也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把体态语言看成是声音语言的辅助工具。体态传播学者伯德惠斯托指出:“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华安曾归纳出一个公式: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语言+38%声音+55%面部表情。而且根据人的认知原理,学生很多时候会将教师的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运

用声音语言技巧的同时,要注重运用肢体语言,如辅之手势、眼神、表情、体态动作等,这样能够增强声音语言的表达效果。一些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肢体还能起到调节气氛,活跃课堂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含义,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如:我在大学时有一位年龄很大的女教师,她在英语教学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肢体语言,在讲到一些动词时,如“run”她边讲边做动作,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也能清楚的表达词义。教师的体态语言应联系教学内容和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些词语词汇的注释,能更鲜像、生动表述语意。如果一节课中教师就坐在凳子上或者是站在讲台上不动,那么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效果。就如百家讲堂中的教师都随时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意思,就更好的说明体态语言的重要性。

第六、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现在板书语言的形式已经出现了多样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书写式板书,还包括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设计的板书。板书是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边讲边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用的。板书不仅可以概括教师上课时讲解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对教师上课时口头语言的不足进行补充,而且板书又有具体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巩固教材的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如“坐井观天”一词时是这样设计板书的:“井”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再采用对比的形式,将小鸟和青蛙的观点板书在“井”的相应位置,从而启发

学生理解寓意,“坐井观天”一词置于井的底层,与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点明了课题,又告知学生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真是一举两得。就这样,几笔简笔画就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了。而且,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应用板书还可以将学生那容易涣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这里来,也能加强课堂效率。美的板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板书不仅对内容有一定的要求,好的板书还要注重版面和色彩的搭配,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重难点用不同的色彩表现,这样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重难点。

三、教学语言的类型

教学语言的类型多种多样,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说明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抒情性语言等五种。

(一) 说明性语言

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种类、功能或事物的概念、特点、来源、关系、演变等做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解说剖析,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的语言。说明性语言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等。比如,讲“龙卷风”的例子时,教师使用的语言就属于说明性语言。教师通过列举真实的例子,用事实向学生阐释龙卷风的概念,形象生动而清晰。

(二) 叙述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是指客观的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常用来反映事物、热舞活动等状况。这种语言通俗、简练,没有过多的感情

色彩也不太重视语言修饰,具有条理清楚、分明、系统完整的特点,在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使用的如“有这样一件事„„”,“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是„„”,“当时的情况是„„”等等这样陈述性的语言,都属于叙述性的语言。

(三)描述性语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摹态传神的手法,通过逼真的描绘,将教学内容生动的描述出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真正的内涵,获得美的享受。这时,教师常常使用的语言方式就是描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是指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事物或在现实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描述要求语言鲜明、真实准确、生动具体、优美传神,常用在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方面。一位语文教师讲《祝福》,就用了描述式的语言导入新课:“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的画廊里,艰难的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挎着一个装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支上下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在1924年3月25日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小说——《祝福》。”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鲜明的再现了祥林嫂的悲惨形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可怜的祥林嫂悲剧的命运,教学效果与教学氛围自然一烘而出。 又如讲述杜甫的《绝句》,一位教师作这样的描述:“这是多美的

一幅图画啊!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在歌唱;一碧如洗的天空,一字儿排开的白鹭,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凭窗向西眺望,终年积雪的山头,仿佛时嵌在窗框中的图画;门前的山脚下停泊着一艘艘远航的船只。这是诗人给我们描绘出来的一幅色彩鲜明如画、动静有致、层次分明、以为深邃的立体画。”这段叙述优美动人,把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颇具艺术感染力学生自然融入教学情境。

(四)论证性语言

论证性语言是指在教学中用事实、数据、论断、订立和定义等来证明论题或论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时所运用的语言,是为讲解,说理服务的。它侧重于发展学生的理想性思维能力,运用时,要做到论题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层次分明和富于逻辑性。特备实在讲解概念时,更要抓住其基本特征和根本属性进行推导和判断,注重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实例论证,引点论证、因果论证、反面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等方式时其常用的表达方式。例如教《粜米》一课,丰收后怎么会“谷贱伤农”呢 ?学生当然无法理解。这就必须向学生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因为,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个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有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第二,社会资本家、地主对农民进行压榨和剥削。基本价故意压低米价,又在米的质量上和数量上克扣,地主则加紧催组逼债„„这就使丰收后反而谷贱而农民却又非粜米不可。”这样解释真正做到“事实胜于雄辩”了。

(五)抒情性语言

抒情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抒发感情的语言,常能收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效果。抒情性的语言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曾在《茶花赋》一课的导语中深情的说:“这首散文是一首歌送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一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于漪老师用“满怀春风化雨的热情”感染学生,带学生走入美得艺术世界。她本人亦曾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实的感情。情动于中而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交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共鸣,收到强烈的感染。”

当然,这五种表达方式并不是截然独立,毫无联系的,而是联系的和交叉的。我们也可以将前四种方式合而为一,称为“分析性语言”,而将抒情性语言称为“赏析性语言”,前者多用于非文学作品的讲解与分析教学中,后者多用于文学作品你的教学。

四、教师应该如何规范和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呢?

(一) 学生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学生的语言大部分是从小就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学生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在学校,教师无疑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

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学生都非常敏感,都乐于模仿。因此说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作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 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学生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记得中学时,上课了,有一位女学生还在那自说自唱,教师对她说到:“真

是一个疯Y头!”当时,我们也跟着冲她喊:“疯Y头!”课后我们大伙都爱叫她疯丫头。现在回想起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避免使用“滚出去”、“猪脑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总之,学生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纯洁性,这是发挥语言魅力的前提条件。

(二)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设计师都给房子、车、家具等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赋予了人性化的设计。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尊重学生

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平时与学生说话是应尽量注意保护学生的“面子”。当然,就算是跟成人打交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给同事或是他人留三分的面子。“做人留一线,以后好相见”也就说明了说话和做事都要尊重对方的重要性。

2、平等交谈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不要讲话”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新课程理念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学生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活动,支持学生的探索。比如,当学生不愿意帮老师收作业本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学生的帮助,锻炼学生,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作业本!”;当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时,为了防止学生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的提醒学生:“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学生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我想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而不能习惯于用强制性的“要这样做”、“那样可不行”、“不许”、“不能”等等语言,否则会阻碍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3、 因人用语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学生的急燥情绪得以缓和。

(三)、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1、组织理论学习

首先要组织受训者集中学习导入技能及有关的辅助技能的理论,弄清语言技能的类型、语言的方式及选择、语言教案的设计及编写等。

2、观摩示范课及示范录像

组织受训者认真观摩示范课及示范录像,(可观摩成功的语言示范、较好的微型教案示范及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结合自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边观摩边分析,进一步明确培训的目的和语言方式进行教案设计。

3、选择恰当的语言方式进行教案设计

教师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较为详细的教案。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具体表明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行为、应用的教学技能、需要准备的教学媒体、时间分配等。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同时还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吸取世界各种语言的精华,掌握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的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鲍维安,诗化语言 营造诗意课堂,教学月刊,2006/9上。

[3] 田海燕,王卫强,形体语言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67期。

[4] 《语言艺术》(中小学教育从书)中国林业出版社 刘显国著

[5]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24页

[7] 《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8] 《新课程 新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9] 《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10]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11] 《语文教学谈艺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12] 《会说话的女人受欢迎》史玉娟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版

[13]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节选

[14] 《祝福》鲁迅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 白冰著

[15]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奇光著

[16]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任长松著,刘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网络书籍 孟婷婷著

[18] 《教师语言漫谈》网络书籍 吴燕琴著

[19] 《看书才是正经事》苏诺著 2008/9

[20]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年第1、2期

浅谈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南华县兔街中学 者荣兰

摘要: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也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教学语言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学语言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简洁、流畅的特点外,还具有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掌握教学语言的技能,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教学语言 语言特点 语言技能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语言技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最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使教师运用教学语言作为信息载体,以正确的语言、词汇、和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学内容加以表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广义上的教学语言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或示意行性动作等).狭义的教学语言是单指教学口语。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

学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是启发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好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学习效率得到很高的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结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学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学生的思维就灵活敏捷,更易于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一个注重教学语言的教师易于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简洁、流畅的特点外,还具有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

(一)规范性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样板,课堂语言的清晰度、流利度是决定课堂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因此,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符合语音、词汇、语法的表达逻辑。在语音上,即是要用标准普通话,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语速要适中,若是含混不清、语速过快或过慢,学生听得费力,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词汇上,教师应注意用词的选择,上课时应尽量选择优美而文雅的词汇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如“伢崽”与“小孩”在表意上基本一致,但前者是北方语言,后者是普通话,我们上课时应当选用规范的语言,选择用“小孩”一词来表意。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符合于法的需要,比如说“我先走了”,就不能说成“我走先了”,后者是粤方言,不符合语法,易误导学生。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必然需要使用专门术语来讲解,不同的学科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术语也可能表达不一样的内涵。比如,字母“o

教学语言忌信口开河,道听途说。举例必须真实可靠,讲道理应要有根有据,无论对概念的解释、命题的阐述,还是对事物的评价,都要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曾有位语文老师讲《蛇与庄稼》一课,分析完毕,这位老师要求学生对老农买回一批蛇放在田里,当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的道理作一番遐想。此时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有的猜“蛇可以捉害虫吃”,有的说“蛇能打洞疏松泥土”,还有的讲“蛇多了,活动时搅动禾秆,有利于花粉传播”„„ 思维如此“活跃”,老师高兴的总结道:“大家真的把脑机器开动了,讲得不错。 课文中讲的办法无非是老农想的嘛,老农能想,我们也能想,而且比老农想的还要有道理!”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本无可非议,但这等胡乱而毫无根据的猜想违背的作者的初衷则万万不可。又如有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随意解释字义:挖——他提手挖走了究的长撇;魏——中队委出鬼主意;骂——马老师说有口不骂人。这样道无根据的解释字义,既没有教出字的意思,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及文化熏陶也是极大的破坏。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以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师将知识内化后转述给学生理解时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和节奏的艺术特点。例如讲解《不懂就要问》一课,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勤学好问。一位教师讲解时说:“学习要勤奋,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猪鼻孔里插葱——装像。”运用了歇后语,生动形象,也通俗易懂,有吸引力,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愉悦的氛围下掌握了知识。教学语言富有感情和节奏感,教师往往根据课文思想感情,恰当的运用语言的高低变化、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昂扬顿挫、语势的轻重缓急,来准确的传情达意,优美的讲述知识,一如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戏剧的悬念、朗诵诗般的激情提高语言艺术效果,相助与教学。

二、教师的语言技能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

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能让学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且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声音语言,能够让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让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现在的课堂只有短短四十分钟,怎样将这些宝贵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其独特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不让其走神。其中,导入语的运用就非常关键。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学生。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

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必须选定在学生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这个范围之内。这当中就蕴含了教师在语言上要

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在谴词造句上应当力求达到炉火纯青。准确、鲜明是教师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效果。因此,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直接地影响学生对词汇和积累和使用。

第四,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

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影响:

第五,教师不仅从声音语言上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也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把体态语言看成是声音语言的辅助工具。体态传播学者伯德惠斯托指出:“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华安曾归纳出一个公式: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语言+38%声音+55%面部表情。而且根据人的认知原理,学生很多时候会将教师的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运

用声音语言技巧的同时,要注重运用肢体语言,如辅之手势、眼神、表情、体态动作等,这样能够增强声音语言的表达效果。一些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肢体还能起到调节气氛,活跃课堂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含义,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如:我在大学时有一位年龄很大的女教师,她在英语教学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肢体语言,在讲到一些动词时,如“run”她边讲边做动作,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也能清楚的表达词义。教师的体态语言应联系教学内容和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些词语词汇的注释,能更鲜像、生动表述语意。如果一节课中教师就坐在凳子上或者是站在讲台上不动,那么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效果。就如百家讲堂中的教师都随时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意思,就更好的说明体态语言的重要性。

第六、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现在板书语言的形式已经出现了多样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书写式板书,还包括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设计的板书。板书是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边讲边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用的。板书不仅可以概括教师上课时讲解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对教师上课时口头语言的不足进行补充,而且板书又有具体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巩固教材的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如“坐井观天”一词时是这样设计板书的:“井”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再采用对比的形式,将小鸟和青蛙的观点板书在“井”的相应位置,从而启发

学生理解寓意,“坐井观天”一词置于井的底层,与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点明了课题,又告知学生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真是一举两得。就这样,几笔简笔画就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了。而且,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应用板书还可以将学生那容易涣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这里来,也能加强课堂效率。美的板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板书不仅对内容有一定的要求,好的板书还要注重版面和色彩的搭配,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重难点用不同的色彩表现,这样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重难点。

三、教学语言的类型

教学语言的类型多种多样,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说明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抒情性语言等五种。

(一) 说明性语言

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种类、功能或事物的概念、特点、来源、关系、演变等做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解说剖析,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的语言。说明性语言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等。比如,讲“龙卷风”的例子时,教师使用的语言就属于说明性语言。教师通过列举真实的例子,用事实向学生阐释龙卷风的概念,形象生动而清晰。

(二) 叙述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是指客观的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常用来反映事物、热舞活动等状况。这种语言通俗、简练,没有过多的感情

色彩也不太重视语言修饰,具有条理清楚、分明、系统完整的特点,在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使用的如“有这样一件事„„”,“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是„„”,“当时的情况是„„”等等这样陈述性的语言,都属于叙述性的语言。

(三)描述性语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摹态传神的手法,通过逼真的描绘,将教学内容生动的描述出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真正的内涵,获得美的享受。这时,教师常常使用的语言方式就是描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是指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事物或在现实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描述要求语言鲜明、真实准确、生动具体、优美传神,常用在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方面。一位语文教师讲《祝福》,就用了描述式的语言导入新课:“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的画廊里,艰难的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挎着一个装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支上下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在1924年3月25日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小说——《祝福》。”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鲜明的再现了祥林嫂的悲惨形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可怜的祥林嫂悲剧的命运,教学效果与教学氛围自然一烘而出。 又如讲述杜甫的《绝句》,一位教师作这样的描述:“这是多美的

一幅图画啊!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在歌唱;一碧如洗的天空,一字儿排开的白鹭,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凭窗向西眺望,终年积雪的山头,仿佛时嵌在窗框中的图画;门前的山脚下停泊着一艘艘远航的船只。这是诗人给我们描绘出来的一幅色彩鲜明如画、动静有致、层次分明、以为深邃的立体画。”这段叙述优美动人,把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颇具艺术感染力学生自然融入教学情境。

(四)论证性语言

论证性语言是指在教学中用事实、数据、论断、订立和定义等来证明论题或论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时所运用的语言,是为讲解,说理服务的。它侧重于发展学生的理想性思维能力,运用时,要做到论题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层次分明和富于逻辑性。特备实在讲解概念时,更要抓住其基本特征和根本属性进行推导和判断,注重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实例论证,引点论证、因果论证、反面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等方式时其常用的表达方式。例如教《粜米》一课,丰收后怎么会“谷贱伤农”呢 ?学生当然无法理解。这就必须向学生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因为,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个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有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第二,社会资本家、地主对农民进行压榨和剥削。基本价故意压低米价,又在米的质量上和数量上克扣,地主则加紧催组逼债„„这就使丰收后反而谷贱而农民却又非粜米不可。”这样解释真正做到“事实胜于雄辩”了。

(五)抒情性语言

抒情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抒发感情的语言,常能收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效果。抒情性的语言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曾在《茶花赋》一课的导语中深情的说:“这首散文是一首歌送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一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于漪老师用“满怀春风化雨的热情”感染学生,带学生走入美得艺术世界。她本人亦曾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实的感情。情动于中而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交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共鸣,收到强烈的感染。”

当然,这五种表达方式并不是截然独立,毫无联系的,而是联系的和交叉的。我们也可以将前四种方式合而为一,称为“分析性语言”,而将抒情性语言称为“赏析性语言”,前者多用于非文学作品的讲解与分析教学中,后者多用于文学作品你的教学。

四、教师应该如何规范和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呢?

(一) 学生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学生的语言大部分是从小就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学生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在学校,教师无疑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

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学生都非常敏感,都乐于模仿。因此说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作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 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学生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记得中学时,上课了,有一位女学生还在那自说自唱,教师对她说到:“真

是一个疯Y头!”当时,我们也跟着冲她喊:“疯Y头!”课后我们大伙都爱叫她疯丫头。现在回想起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避免使用“滚出去”、“猪脑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总之,学生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纯洁性,这是发挥语言魅力的前提条件。

(二)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设计师都给房子、车、家具等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赋予了人性化的设计。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尊重学生

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平时与学生说话是应尽量注意保护学生的“面子”。当然,就算是跟成人打交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给同事或是他人留三分的面子。“做人留一线,以后好相见”也就说明了说话和做事都要尊重对方的重要性。

2、平等交谈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不要讲话”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新课程理念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学生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活动,支持学生的探索。比如,当学生不愿意帮老师收作业本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学生的帮助,锻炼学生,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作业本!”;当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时,为了防止学生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的提醒学生:“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学生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我想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而不能习惯于用强制性的“要这样做”、“那样可不行”、“不许”、“不能”等等语言,否则会阻碍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3、 因人用语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学生的急燥情绪得以缓和。

(三)、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1、组织理论学习

首先要组织受训者集中学习导入技能及有关的辅助技能的理论,弄清语言技能的类型、语言的方式及选择、语言教案的设计及编写等。

2、观摩示范课及示范录像

组织受训者认真观摩示范课及示范录像,(可观摩成功的语言示范、较好的微型教案示范及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结合自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边观摩边分析,进一步明确培训的目的和语言方式进行教案设计。

3、选择恰当的语言方式进行教案设计

教师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较为详细的教案。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具体表明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行为、应用的教学技能、需要准备的教学媒体、时间分配等。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同时还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吸取世界各种语言的精华,掌握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的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鲍维安,诗化语言 营造诗意课堂,教学月刊,2006/9上。

[3] 田海燕,王卫强,形体语言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67期。

[4] 《语言艺术》(中小学教育从书)中国林业出版社 刘显国著

[5]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24页

[7] 《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8] 《新课程 新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9] 《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10]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11] 《语文教学谈艺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12] 《会说话的女人受欢迎》史玉娟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版

[13]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节选

[14] 《祝福》鲁迅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 白冰著

[15]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奇光著

[16]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任长松著,刘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网络书籍 孟婷婷著

[18] 《教师语言漫谈》网络书籍 吴燕琴著

[19] 《看书才是正经事》苏诺著 2008/9

[20]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年第1、2期


相关内容

  • 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教师话语改进
  • 教师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教师话语改进 ◆李中卫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课堂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必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师话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进行话语改进: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 ...

  • 面试技巧语言篇:教师语言艺术概述
  • 第一节语言及教师语言语言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是表达与思维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传承.匡正人本的使命.因此,语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反映着个体的思想情感,表现着个体的综合素质,突显着个体的基本特征,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至关重要,可以说人类个体的发展史,即为语言的发展演化史.语言的能力和品质问题, ...

  •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浅析
  •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 所谓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研究发现,课堂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思维的开发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艺术,能使一堂课饶有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学效果 ...

  •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 摘 要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往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教师要用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语言应体现教师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语言修养有素,能起到以声传情,以意动心的效果. 关键词 教师 课堂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教 ...

  • 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 2.4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要素及内容 由于专业素质所涵盖的要素及内容较多,因篇幅所限,本论文所探讨的专业素质主要指 英语专业知识.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素养.英语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四个要素. 2.4.1英语专业知识 掌握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是适应英语教学的保障,英语专业知识一般指英语语言. 文学.文化方 ...

  • 浅谈教师非言语行为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 河源市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优秀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论文标题:浅谈教师非言语行为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姓 名:肖道醒 工作单位:龙川县车田中学 科 目:数学 联系电话:[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浅谈教师非言语行为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

  •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
  • 精选范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共2篇)一.端正思想,摆正位置,确保语言文字 工作健康发展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普通话和规范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对于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都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 ...

  •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模块一: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 标准一:汉语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