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读《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今天在看书的时候又看到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读了之后,我对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陶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也变得愈加高大起来。

作为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一天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遏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作为校长的陶行知一定会狠狠地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可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到陶行知,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学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送给王友,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陶老先生没有严厉的训斥,更没有粗鲁残暴的打骂,而是用四块糖果感化了他,使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哭流涕,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这是那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悔恨,还有什么比这种喊声更真诚呢?那么,是什么使孩子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呢?仅仅是这四块糖果吗?不是的,是师德的力量,是陶行知老先生身上那种熠熠闪光的师德!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

看看陶老先生,再想想我们自己,简直惭愧得无地自容.我们老师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起班级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他们犯下的五花八门的错误,老师们是应用了各种对策,绞尽了脑汁,可对于有些学生仍然无济于事.老师刚刚严厉地批评完,或者拿着戒尺的手还没有放下,紧接着便又听到那名学生惹出别的祸了.如此下去,确实令老师束手无策.那些束手无策的老师们,我建议我们也

来读一读这本书,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变严厉的批评教育为动之以情的心灵感化,还愁什么学生不听你的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的不仅需要具有爱生的情怀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可以说,陶行知把肯定和表扬的教育手段用到极至,也充分说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肯定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看来,我们的学生身上并不是缺少优点,而是我们为人师者缺乏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教师要修炼自己教育的机智,培养对学生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优点.

读《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今天在看书的时候又看到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读了之后,我对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陶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也变得愈加高大起来。

作为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一天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遏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作为校长的陶行知一定会狠狠地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可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到陶行知,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学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送给王友,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陶老先生没有严厉的训斥,更没有粗鲁残暴的打骂,而是用四块糖果感化了他,使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哭流涕,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这是那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悔恨,还有什么比这种喊声更真诚呢?那么,是什么使孩子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呢?仅仅是这四块糖果吗?不是的,是师德的力量,是陶行知老先生身上那种熠熠闪光的师德!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

看看陶老先生,再想想我们自己,简直惭愧得无地自容.我们老师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起班级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他们犯下的五花八门的错误,老师们是应用了各种对策,绞尽了脑汁,可对于有些学生仍然无济于事.老师刚刚严厉地批评完,或者拿着戒尺的手还没有放下,紧接着便又听到那名学生惹出别的祸了.如此下去,确实令老师束手无策.那些束手无策的老师们,我建议我们也

来读一读这本书,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变严厉的批评教育为动之以情的心灵感化,还愁什么学生不听你的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的不仅需要具有爱生的情怀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可以说,陶行知把肯定和表扬的教育手段用到极至,也充分说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肯定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看来,我们的学生身上并不是缺少优点,而是我们为人师者缺乏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教师要修炼自己教育的机智,培养对学生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优点.


相关内容

  • 读陶行知[拆表的故事]有感
  • 读陶行知<拆表的故事>有感 最近,我们学校举行读陶行知故事比赛活动,我踊跃参加报了名,因为我很喜欢读书,它会给我很多的启发. 就拿<拆表的故事>来说吧,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一天,陶行知的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起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 ...

  • 陶行知教育故事比赛
  • 陶行知教育故事比赛 读"陶行知教育--四颗糖果"的故事有感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校 辅导老师 贾 晓 婷 八 刘王楼中学 王 艳 玲 读"陶行知教育--四颗糖果"的故事有感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我最近读了关于他'四颗糖果'的故事,让我感概 ...

  • 吴冬凤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 书籍是点亮智慧的明灯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暑假,我细细品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 ...

  •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这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放飞蜻蜓><在金色的海滩上><和时间赛跑>和略读课文<"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大都与儿童 ...

  • 桥--学科教学计划
  • <桥>主题相关 教学内容与 计划安排 三年级语文组 一.了解本次<桥>活动主要目的 通过认真学习"桥·全球教育共同体" 2014 国际会议的相关文字材料,我们理解了本次活动的主旨: 在于通过对主题"桥"的研究,引导教育共同体一起探索.创 ...

  • 教育教学书籍有感
  • 读<教育有乐>有感 哈尔滨市民生路小学孙胜涛 在假期里我细细品味了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主编 的 书中记录的每一个教育故事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但写得精彩而且做得精彩.特别是<我请打架的学生吃饭>和<美丽的放弃>这两个故事. <我请打架的学生吃饭& ...

  • 读[新教育]有感
  • 你注意到那个腼腆的孩子了吗? --读<新教育>有感 闲暇之时,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一书,此书对"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 做了详尽地阐述.在此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新 ...

  •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读陶行知<拜人民为师>有感 在读完陶行知的<拜人民为师>这个小故事,我明白了教书育人的真谛.在教育上,我明白了教育就在身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老师,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人. 在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 ...

  • 对陶行知的认识
  • 对陶行知的认识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