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江潮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复旦大学一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存在抄袭。1月21日晚,复旦大学官微发布消息确认,2013届毕业生仇思隽的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事实确凿,决定撤销仇思隽的博士学位,并停止其导师梁鸿招收研究生的资格。(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博士论文抄袭并遭人举报,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此类丑事数不胜数,以至于让人有些审丑疲劳。但这起博士论文抄袭事件仍值得一议,其主要看点,一是复旦大学雷厉风行的处理态度,二是导师因学生犯错而受到牵连。
1月17日接到网友爆料,当天晚上复旦大学官微即作出回应,称“已启动调查程序”;21日晚再次发布消息,确认抄袭成立,公布处理结果。前后5天时间,调查处理干脆利落,可谓雷厉风行。这种雷厉风行不只是办事效率的体现,更体现了复旦大学不护犊、不护短的态度,或者说,体现了一所大学在狠刹学术歪风、维护学术纯洁上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的确,对论文抄袭“零容忍”,按说是每所大学的本分,复旦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作为论文抄袭的重灾区,不仅学生抄袭论文屡见不鲜,就连教授、院士、校领导抄袭论文都不算稀罕。学术腐败泛滥成灾,而真正受到严肃处理的少之又少,要么拼命“捂”着,要么拼命“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种背景下,此次复旦大学虽然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却也显得难能可贵——这是一种让人五味杂陈的“难能可贵”。
从复旦大学发布的消息来看,仇思隽抄袭论文,其导师梁鸿并未参与其中,但他仍受到“停止招收研究生的资格”的处罚。对于一名博士生导师来说,这个处罚不轻,有些网友为其鸣冤,认为他被自己的学生“坑”了。梁鸿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市长顾问,平时工作忙碌是可以想象的,没有注意到自己所带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存在抄袭问题,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笔者认为,研究生抄袭论文,导师“连坐”并不算冤。一方面,导师本就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学术行为负有教育、引导、监督之责,尤其是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负有指导、审查、评判之责,一篇大面积抄袭的论文顺利通过导师的审查,最终被评为合格,导师显然存在失察、失职的过错。这就像一种假冒伪劣产品顺利通过工商部门的审验一样,工商部门难辞其咎。
另一方面,导师“连坐”是一种倒逼机制,倒逼导师平时加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行为的教育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和审查,以免让一些研究生浑水摸鱼、蒙混过关。只要导师多花一些工夫和心思,就不难做到这些,网友能够发现某篇论文存在抄袭问题,导师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翘楚,更应该能够发现。
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生抄袭论文导师“连坐”,应该成为一项普遍推行的制度,以促使导师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生教育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
作者:浦江潮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复旦大学一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存在抄袭。1月21日晚,复旦大学官微发布消息确认,2013届毕业生仇思隽的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事实确凿,决定撤销仇思隽的博士学位,并停止其导师梁鸿招收研究生的资格。(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博士论文抄袭并遭人举报,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此类丑事数不胜数,以至于让人有些审丑疲劳。但这起博士论文抄袭事件仍值得一议,其主要看点,一是复旦大学雷厉风行的处理态度,二是导师因学生犯错而受到牵连。
1月17日接到网友爆料,当天晚上复旦大学官微即作出回应,称“已启动调查程序”;21日晚再次发布消息,确认抄袭成立,公布处理结果。前后5天时间,调查处理干脆利落,可谓雷厉风行。这种雷厉风行不只是办事效率的体现,更体现了复旦大学不护犊、不护短的态度,或者说,体现了一所大学在狠刹学术歪风、维护学术纯洁上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的确,对论文抄袭“零容忍”,按说是每所大学的本分,复旦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作为论文抄袭的重灾区,不仅学生抄袭论文屡见不鲜,就连教授、院士、校领导抄袭论文都不算稀罕。学术腐败泛滥成灾,而真正受到严肃处理的少之又少,要么拼命“捂”着,要么拼命“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种背景下,此次复旦大学虽然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却也显得难能可贵——这是一种让人五味杂陈的“难能可贵”。
从复旦大学发布的消息来看,仇思隽抄袭论文,其导师梁鸿并未参与其中,但他仍受到“停止招收研究生的资格”的处罚。对于一名博士生导师来说,这个处罚不轻,有些网友为其鸣冤,认为他被自己的学生“坑”了。梁鸿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市长顾问,平时工作忙碌是可以想象的,没有注意到自己所带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存在抄袭问题,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笔者认为,研究生抄袭论文,导师“连坐”并不算冤。一方面,导师本就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学术行为负有教育、引导、监督之责,尤其是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负有指导、审查、评判之责,一篇大面积抄袭的论文顺利通过导师的审查,最终被评为合格,导师显然存在失察、失职的过错。这就像一种假冒伪劣产品顺利通过工商部门的审验一样,工商部门难辞其咎。
另一方面,导师“连坐”是一种倒逼机制,倒逼导师平时加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行为的教育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和审查,以免让一些研究生浑水摸鱼、蒙混过关。只要导师多花一些工夫和心思,就不难做到这些,网友能够发现某篇论文存在抄袭问题,导师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翘楚,更应该能够发现。
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生抄袭论文导师“连坐”,应该成为一项普遍推行的制度,以促使导师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生教育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