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查对照表

生 化 检 查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血糖 尿素氮 尿酸 肌酐

二氧化碳结合力钾 钠 氯化物 钙 磷 淀粉酶 胆固醇 β-脂蛋白 甘油三酯

Glu BUN UA Cr CO 2-CP K Na CL Ca P AMS Chol β-LP TG

65-109mg% 男 3-20mg% 女 3-20mg% 男 4-8mg% 女 3-7mg%

血清 0.59-1.54mg% 20-34mmOI/L 儿童40-60体积% 3.5-5.5mEq/L 135-45mEq/L 96-106mEq/L 8.5- 0.8mg% 2.3-4.5mg%

儿童 4.5-6.5mg%

肌酸激酶 黄疸指数 总胆红质 直接胆红质 间接胆红质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

CK JI T-BIL D-BIL I-BIL

18~196Iu/L

SGPT/ALT

氨基转移酶 谷丙转氨酶/天门冬

SGOT/AST

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γ-羟丁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γ-转肽酶 总蛋白 白蛋白

LDH α-HBDH ALP ACP γ-GT TP Alb

97-270Iu/L 72-182Iu/L 27-107u/L 男

蛋白电泳

SPE

球蛋白 α1 0.5-5.0%

α2 3.6-10% β5.0-12.5%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LDHIso

CPKIso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m B

碱性磷酸酶同功酶

ALPIso

脂蛋白电泳

肌酐 Cr 尿素氮 BUN 氯化物 CI 钾 K 钠 Na 钙 Ca 磷 p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γ10-24%

LDH 4 21-33% LDH 2 34-46% LDH 3 23-32% LDH 4 1-6% LDH 5 0-6% MB93%

肝带 31.1-64.6% 骨带 33.1-64.6% HDL 男 31;女 38 LDL 男 63;女 56 VLDL 男 6.8;女 9.31.0-1.8g/24h(男) 0.7-1.5g/24h(女) 10-20g/24h 110-250mmol/L 25-100mmol/L 130-260mmol/L

正常值范围

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浓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RBC Hb,Hgb

Hb,Hgb MCV MCH MCHC

Ret.C

PLT :BPC

男 4.5-5.5×1012/L 女 3.5-5.0×1012/L

新生儿 5.2-7.0×1012/L

儿童 4.2-5.2×1012/L男 120-165g/L

女 110-155g/L 新生儿 160-220g/L 儿童 110-160g/L 男 0.420-0.490

女 0.370-0.440 新生儿 0.350-0.440

80-98fl 28-32pg

32-36%

成人 0.5-1.5%

新生儿 2.0-6.0%

100-350×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0-1.5fl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109/L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

人)

白细胞分类计数(儿童)

WBC

WBCDC WBCDC 新生儿 10.0-22.0×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4%;

嗜酸性粒细胞1-4%;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35%; 单核细胞1-6%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0-6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3-8%;

嗜酸性粒细胞1-4%;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30-65%; 单核细胞1-6%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

Eos.c

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玻片法

BT CT

0.05-0.3×109/L

1-3分钟 1-4分钟

5-10分钟(以第3管时间为准)

凝血时间试管法 CCT

血块收缩时间 CRT 24小时完全收缩 魏氏法:男: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女:

阴性(反应呈绿褐色)

一氧化碳定性实验

阳性(反应呈橙红色) 以上同血细胞检查正常值

全血细胞分析 BCA (包括WBC ;HGB ;RBC ;HCT ;HCH ;MCHC ; MCV;PLT)

血 清 化 验 检 查

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 正常值

RF (类风湿因子)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20 IV/ML ASO (抗链球菌溶血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200IV /ML

素“O ”)

CRP (C 反应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IgG (免疫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IgG )

IgA (免疫球蛋白免疫速率比浊法IgA )

IgM (免疫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IgM ) 补体C 免疫速率比浊法补体c 免疫速率比浊法脑脊液 IgG 免疫速率比浊法脑脊液 IgA 免疫速率比浊法脑脊液IgM

免疫速率比浊法尿 MA(微量白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尿 aM(微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0一8MG /DL 723一1685mg /

dL

69一385mg /dL

63一277mg /dL

85一193mg /dL 12一36mg /dL 0一6mg /d <1.1mg /dL <0.7mg /dL 0一1.9mg /dL 0一1.3mg /dL

尿 TRU(转铁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0.2mg /dL 尿 IgU(免疫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0.1mg /dL

IgG )

HBSAG (乙型肝炎病

ELISA

毒抗体)

anti -HCV (丙型肝

ELISA

炎病毒抗体) RPR (梅毒快速血浆

凝集法

凝集素反应) THPA (梅毒抗体检明胶凝集 测)

抗结核抗体

ELISA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ELISA 嗜异性抗体检测 胶乳凝集 支原体抗体

明胶凝集

军团菌抗体

凝集反应

肥达氏抗体

凝集反应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滴度<1:40 各血清型滴度均

<1:8O TO <1:80

TH <1:160

付伤寒A.B.C <1:80

OX19,OX2,OXk <1:160

冷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血 气 检 查

英文缩

外斐氏反应 凝集反应

测定方法

中文名

正常值范围

称 血浆PH

血PH 气血氧分析

PO2 电解质CTHB 测定 SO2

PCO2

电极法

值 动脉血

7.35-7.45

电极法 二氧化35-45mmHg

碳分压

动脉血>90mmHg,随年龄增长逐

电极法

氧分压 渐降低

分光光

总血红13.8-16.4 g/mg(m)

11.7-14.6 g/ml(f)

度计法 蛋白 分光光

动脉血

>95%

度计法 氧饱和

度 氧和血

FO2HB

分光光

红蛋白

94%-98%

度计法 百分含

FCOHB

FMETHB FRHB

FHBF

分光光

度计法分光光

度计法分光光

度计法分光光

度计法量 碳氧血

红蛋白

百分含

量 高铁血

红蛋白

百分含

量 脱氧血

红蛋白

百分含

胎儿血红蛋白百分含

出生时70%-90%,1个月

50%-70%, 2个月25%-69%,3个月

量 全血钠

NA+

电极法

离子 全血钾

K+

电极法

离子 全血氯

CL-

电极法

离子

ICA++ IMG++

10%-35%

136-146mmol/L

3.5-5.5mmol/L

95-105mmol/L

电极法 离子钙 1.09-1.30mmol/L 电极法 离子镁 0.53-0.67mmol/L 酶电极

GLU

法 酶电极法 酶电极

BUN

血糖 70-110mg/dL

LAC 乳酸 0.6-1.8mmol/L

尿素氮 8-20mg/dL

红细胞

HET

电极法

压积

43%-51%(m),38%-46%(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

名称 分析

HBsAg 阳性见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或健康携带者

阳性示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注射过乙型肝炎

抗-HBs

疫苗

抗-HBc 阳性示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eAg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 抗-HBe 阳性示相对低的传染性 HBv DNA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最敏感指标

乙型肝炎五项检验内容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下面例举的10个模式可帮助你对不同的组合进行分析和判断。

模式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A B

+ +

- -

+ +

- -

- +

C D E F G H I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示阳性,- 示阴性。

模式A :此情况少见,表示乙型肝炎潜伏期或急性期。

模式B :多见于乙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感染性较强。

模式C :在某些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以见到此种表现,感染性中等。

模式D :急慢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感染性较低。

模式E :急慢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中可见,

一般预后较好,感染性较低。

模式F :见于以往有过病毒感染,HBsAb 降低到不能检测出的水平,还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 模式G :见于近期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 模式H :为乙型肝炎感染的恢复期,除说明有过感染外还表明已有一定的免疫力。

模式I :表示曾经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现已完全恢复,并已有一定的免疫力。

模式J :表明曾经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并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也说明曾经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HBsAb 免疫球蛋白。

心肌标志物测定

测定方法

半定量,酶联免疫法 全定量,酶联免疫法 全定量,酶联免疫法 全定量,酶联免疫法

中文名称 心肌肌钙蛋白T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功酶 心肌肌红蛋白

写 正常值范围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正常值范围

一 次 排 出 量 为 2.4 - 4.0ml, 30分 钟 至 1小 时 自 行 液 化。 pH7.5 - 8.5 活 动 率 >70% 活 力 优 +良 >50% WBC

精 子 计 数 : 100 - 200×109/L 乳 白 色 液 体

可 见 卵 磷 脂 小 体

WBC 低 于 10个 /HPF. RBC 低 于 5个 /HPF 可 见 精 子

老 年 患 者 可 检 出 前 列 腺 颗 粒 细 胞 和 淀 粉 样 体

免 疫 学 检 查

腺液常规

OD 值〉0. 23

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效价在1:10(++)

间接血凝试验

均为阳性

肝包虫酶联免疫吸闲试

OD 值〉0.23

间接血凝试验 血吸虫Cag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gG lgM

肺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

旋毛虫酶联免疫吸附试

丝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弓形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已累热病酶联免反吸附

试验

阿米已酶联免反吸附试

钓端螺旋体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

血清效价在1:IO (++)均为阳性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OD 值0.30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OD 值〉0.30

OD 值〉0.30

OD 值〉O .30 OD 值〉阳标的2.l 倍者判为阳性

OD 值〉0.30

OD 值〉0.30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莱姆病抗体检测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血清效价在1:IO0(++)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均为阳性

任何程度的凝集均为阳

琥红试验

病 原 学 检 查

便找寄生虫卵(改良加藤法) 血涂片找疟原虫 血找做丝蚴 胆汁找肝吸虫卵 虫种鉴定

荧光免疫检查

检验项目 红斑狼疮细胞 抗核蛋白试验 抗核抗体试验 抗平滑肌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英文缩写 LEC DNP ANA SMA AMA

正常值范围 阴性 阴性

抗心肌抗体 抗胃壁细胞抗体 抗骨骼肌抗体 抗甲状腺抗体(球

HRA APCA ASA

阴性 阴性 阴性

ATGA

蛋白)

抗甲状腺抗体(微

ATMA

粒体) 抗dsDNA 抗体

ds-DNA

(Farr) 抗dsDNA 抗体

ds-DNA

(TE-IF) 抗肾上腺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梅毒抗体试验 抗胰岛细胞抗体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ACA FTA-ABS ICA

生 化 检 查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血糖 尿素氮 尿酸 肌酐

二氧化碳结合力钾 钠 氯化物 钙 磷 淀粉酶 胆固醇 β-脂蛋白 甘油三酯

Glu BUN UA Cr CO 2-CP K Na CL Ca P AMS Chol β-LP TG

65-109mg% 男 3-20mg% 女 3-20mg% 男 4-8mg% 女 3-7mg%

血清 0.59-1.54mg% 20-34mmOI/L 儿童40-60体积% 3.5-5.5mEq/L 135-45mEq/L 96-106mEq/L 8.5- 0.8mg% 2.3-4.5mg%

儿童 4.5-6.5mg%

肌酸激酶 黄疸指数 总胆红质 直接胆红质 间接胆红质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

CK JI T-BIL D-BIL I-BIL

18~196Iu/L

SGPT/ALT

氨基转移酶 谷丙转氨酶/天门冬

SGOT/AST

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γ-羟丁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γ-转肽酶 总蛋白 白蛋白

LDH α-HBDH ALP ACP γ-GT TP Alb

97-270Iu/L 72-182Iu/L 27-107u/L 男

蛋白电泳

SPE

球蛋白 α1 0.5-5.0%

α2 3.6-10% β5.0-12.5%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LDHIso

CPKIso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m B

碱性磷酸酶同功酶

ALPIso

脂蛋白电泳

肌酐 Cr 尿素氮 BUN 氯化物 CI 钾 K 钠 Na 钙 Ca 磷 p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γ10-24%

LDH 4 21-33% LDH 2 34-46% LDH 3 23-32% LDH 4 1-6% LDH 5 0-6% MB93%

肝带 31.1-64.6% 骨带 33.1-64.6% HDL 男 31;女 38 LDL 男 63;女 56 VLDL 男 6.8;女 9.31.0-1.8g/24h(男) 0.7-1.5g/24h(女) 10-20g/24h 110-250mmol/L 25-100mmol/L 130-260mmol/L

正常值范围

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浓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RBC Hb,Hgb

Hb,Hgb MCV MCH MCHC

Ret.C

PLT :BPC

男 4.5-5.5×1012/L 女 3.5-5.0×1012/L

新生儿 5.2-7.0×1012/L

儿童 4.2-5.2×1012/L男 120-165g/L

女 110-155g/L 新生儿 160-220g/L 儿童 110-160g/L 男 0.420-0.490

女 0.370-0.440 新生儿 0.350-0.440

80-98fl 28-32pg

32-36%

成人 0.5-1.5%

新生儿 2.0-6.0%

100-350×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0-1.5fl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109/L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

人)

白细胞分类计数(儿童)

WBC

WBCDC WBCDC 新生儿 10.0-22.0×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4%;

嗜酸性粒细胞1-4%;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35%; 单核细胞1-6%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0-6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3-8%;

嗜酸性粒细胞1-4%;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30-65%; 单核细胞1-6%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

Eos.c

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玻片法

BT CT

0.05-0.3×109/L

1-3分钟 1-4分钟

5-10分钟(以第3管时间为准)

凝血时间试管法 CCT

血块收缩时间 CRT 24小时完全收缩 魏氏法:男: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女:

阴性(反应呈绿褐色)

一氧化碳定性实验

阳性(反应呈橙红色) 以上同血细胞检查正常值

全血细胞分析 BCA (包括WBC ;HGB ;RBC ;HCT ;HCH ;MCHC ; MCV;PLT)

血 清 化 验 检 查

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 正常值

RF (类风湿因子)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20 IV/ML ASO (抗链球菌溶血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200IV /ML

素“O ”)

CRP (C 反应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IgG (免疫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IgG )

IgA (免疫球蛋白免疫速率比浊法IgA )

IgM (免疫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IgM ) 补体C 免疫速率比浊法补体c 免疫速率比浊法脑脊液 IgG 免疫速率比浊法脑脊液 IgA 免疫速率比浊法脑脊液IgM

免疫速率比浊法尿 MA(微量白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尿 aM(微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0一8MG /DL 723一1685mg /

dL

69一385mg /dL

63一277mg /dL

85一193mg /dL 12一36mg /dL 0一6mg /d <1.1mg /dL <0.7mg /dL 0一1.9mg /dL 0一1.3mg /dL

尿 TRU(转铁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0.2mg /dL 尿 IgU(免疫球蛋白

免疫速率比浊法 0一0.1mg /dL

IgG )

HBSAG (乙型肝炎病

ELISA

毒抗体)

anti -HCV (丙型肝

ELISA

炎病毒抗体) RPR (梅毒快速血浆

凝集法

凝集素反应) THPA (梅毒抗体检明胶凝集 测)

抗结核抗体

ELISA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ELISA 嗜异性抗体检测 胶乳凝集 支原体抗体

明胶凝集

军团菌抗体

凝集反应

肥达氏抗体

凝集反应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滴度<1:40 各血清型滴度均

<1:8O TO <1:80

TH <1:160

付伤寒A.B.C <1:80

OX19,OX2,OXk <1:160

冷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血 气 检 查

英文缩

外斐氏反应 凝集反应

测定方法

中文名

正常值范围

称 血浆PH

血PH 气血氧分析

PO2 电解质CTHB 测定 SO2

PCO2

电极法

值 动脉血

7.35-7.45

电极法 二氧化35-45mmHg

碳分压

动脉血>90mmHg,随年龄增长逐

电极法

氧分压 渐降低

分光光

总血红13.8-16.4 g/mg(m)

11.7-14.6 g/ml(f)

度计法 蛋白 分光光

动脉血

>95%

度计法 氧饱和

度 氧和血

FO2HB

分光光

红蛋白

94%-98%

度计法 百分含

FCOHB

FMETHB FRHB

FHBF

分光光

度计法分光光

度计法分光光

度计法分光光

度计法量 碳氧血

红蛋白

百分含

量 高铁血

红蛋白

百分含

量 脱氧血

红蛋白

百分含

胎儿血红蛋白百分含

出生时70%-90%,1个月

50%-70%, 2个月25%-69%,3个月

量 全血钠

NA+

电极法

离子 全血钾

K+

电极法

离子 全血氯

CL-

电极法

离子

ICA++ IMG++

10%-35%

136-146mmol/L

3.5-5.5mmol/L

95-105mmol/L

电极法 离子钙 1.09-1.30mmol/L 电极法 离子镁 0.53-0.67mmol/L 酶电极

GLU

法 酶电极法 酶电极

BUN

血糖 70-110mg/dL

LAC 乳酸 0.6-1.8mmol/L

尿素氮 8-20mg/dL

红细胞

HET

电极法

压积

43%-51%(m),38%-46%(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

名称 分析

HBsAg 阳性见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或健康携带者

阳性示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注射过乙型肝炎

抗-HBs

疫苗

抗-HBc 阳性示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eAg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 抗-HBe 阳性示相对低的传染性 HBv DNA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最敏感指标

乙型肝炎五项检验内容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下面例举的10个模式可帮助你对不同的组合进行分析和判断。

模式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A B

+ +

- -

+ +

- -

- +

C D E F G H I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示阳性,- 示阴性。

模式A :此情况少见,表示乙型肝炎潜伏期或急性期。

模式B :多见于乙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感染性较强。

模式C :在某些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以见到此种表现,感染性中等。

模式D :急慢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感染性较低。

模式E :急慢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中可见,

一般预后较好,感染性较低。

模式F :见于以往有过病毒感染,HBsAb 降低到不能检测出的水平,还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 模式G :见于近期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 模式H :为乙型肝炎感染的恢复期,除说明有过感染外还表明已有一定的免疫力。

模式I :表示曾经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现已完全恢复,并已有一定的免疫力。

模式J :表明曾经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并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也说明曾经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HBsAb 免疫球蛋白。

心肌标志物测定

测定方法

半定量,酶联免疫法 全定量,酶联免疫法 全定量,酶联免疫法 全定量,酶联免疫法

中文名称 心肌肌钙蛋白T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功酶 心肌肌红蛋白

写 正常值范围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正常值范围

一 次 排 出 量 为 2.4 - 4.0ml, 30分 钟 至 1小 时 自 行 液 化。 pH7.5 - 8.5 活 动 率 >70% 活 力 优 +良 >50% WBC

精 子 计 数 : 100 - 200×109/L 乳 白 色 液 体

可 见 卵 磷 脂 小 体

WBC 低 于 10个 /HPF. RBC 低 于 5个 /HPF 可 见 精 子

老 年 患 者 可 检 出 前 列 腺 颗 粒 细 胞 和 淀 粉 样 体

免 疫 学 检 查

腺液常规

OD 值〉0. 23

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效价在1:10(++)

间接血凝试验

均为阳性

肝包虫酶联免疫吸闲试

OD 值〉0.23

间接血凝试验 血吸虫Cag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gG lgM

肺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

旋毛虫酶联免疫吸附试

丝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弓形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已累热病酶联免反吸附

试验

阿米已酶联免反吸附试

钓端螺旋体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

血清效价在1:IO (++)均为阳性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OD 值0.30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OD 值〉0.30

OD 值〉0.30

OD 值〉O .30 OD 值〉阳标的2.l 倍者判为阳性

OD 值〉0.30

OD 值〉0.30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莱姆病抗体检测 比弱阳性深者判为阳性 血清效价在1:IO0(++)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均为阳性

任何程度的凝集均为阳

琥红试验

病 原 学 检 查

便找寄生虫卵(改良加藤法) 血涂片找疟原虫 血找做丝蚴 胆汁找肝吸虫卵 虫种鉴定

荧光免疫检查

检验项目 红斑狼疮细胞 抗核蛋白试验 抗核抗体试验 抗平滑肌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英文缩写 LEC DNP ANA SMA AMA

正常值范围 阴性 阴性

抗心肌抗体 抗胃壁细胞抗体 抗骨骼肌抗体 抗甲状腺抗体(球

HRA APCA ASA

阴性 阴性 阴性

ATGA

蛋白)

抗甲状腺抗体(微

ATMA

粒体) 抗dsDNA 抗体

ds-DNA

(Farr) 抗dsDNA 抗体

ds-DNA

(TE-IF) 抗肾上腺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梅毒抗体试验 抗胰岛细胞抗体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ACA FTA-ABS ICA


相关内容

  • _氨基丁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
  • )216)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 李艳艳,陈桂银,杨海峰,等.C-氨基丁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0(1):216-217. C-氨基丁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 李艳艳,陈桂银,杨海峰,蒋春茂,侯加法 3.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 ...

  • 增健口服液
  • 学 号 :2005042011 福建中医学院2009届药学系本科生 毕 业 论 文 枸茯香口服液的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A subchronic oral toxicity test of goufuxiang oral liquid 专 业: 药 学 系 班 级: 中 药 班 学 生: 简 婷 娜 ...

  • 风湿定胶囊对犬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 首席医学网      2005年09月28日 23:06:39 Wednesday 作者:李明辉 姚志凌 冯欣煜 高英 高峰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风湿 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定胶囊对犬的长期毒性实验.方法:用灌胃管插入食道给药.结果:生理.血液.生化.形态的多项指标观察表明,小剂量组未造成任 ...

  • 依达拉奉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质量标准研究
  • [摘要] 目的 统一依达拉奉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为依达拉奉注射液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5个不同厂家的依达拉奉注射液样品进行研究. 结果 依达拉奉注射液最大不干扰浓度为0.187 5 mg/mL,可将 ...

  •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
  • 1 目的 1.1 了解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反应原理 1.2 掌握测定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技术和方法 2 原理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所以其发酵的类型和产物也不相 ...

  •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模板
  • 文件编号:SVP YF-0-01-00验证文件******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验证方案********有限责任公司1/11验 证 文 件目 录1 2 3 4 5 6 7 8 9适用范围 目的 概述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测试方法 异常情况处理 测试结果 结论10 再验证周期 ...

  •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生理生化试验
  • 微生物常规生理生化试验 摘要 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进行淀粉和油脂实验,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 ...

  • 临床生化检测线性范围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 79 ・经验交流・ 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52例疗效观察 苗振华 杨香平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 ) 由S jaastad 等[1]在 1983年首次提出, 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 失,14例在治疗5次后治愈,5例治疗6次,3例治疗7次 ...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氢化大豆油中脂肪酸组成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JournalofBiochemicalPharmaceutics2008年第29卷第5期339 液0.8mL.USP30版中由于相邻两管体积相差到约40μL,需用生理盐水补足溶液体积.本文方法相邻管只差10μL,可忽略不计,因此操作更为简便.计算结果时USP30版中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