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制作:祝孝娟 时间:2015年3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夯基础】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背景:
1、历史渊源:13世纪初颁布《_________》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较大的发展。
3、阶级基础:英国新兴________和新贵族的力量壮大。
4、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_____的权力之争。
(二)历程
1、确立的标志:1689年,英国颁布《_______》。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______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确立了_____权力高于______、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________”的地位;为__________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 『易错辨析』《权利法案》≠英国宪法 《权利法案》虽由议会制定而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法律基础,但并非英国宪法。英国代议制的形成是由一系列法律文件和民主惯例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行政职责。②1721年,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
(2)原则:①______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______,并与______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_______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______,重新选举。
(3)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_______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________上台组阁。
『易错辨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此时并非没有权力,他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随着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内容:降低候选人与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和降低小选区的名额,将其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3)影响:________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但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
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为核心。
2、_________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_________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_________。
3、内阁名义上对________负责,实际上对__________负责。
4、首相由议会_________的领袖担任,掌握________和___________,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读图释义破难点】
图1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请分析: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议会的关系如何?
2、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请分析:英国国王、议会、内阁、首相的地位、产生、及其职权
【史料印证】
【归纳总结促理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真题演练明方向】
1.(2013·新课标全国Ⅰ,4分)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 为女王,目的是 ( )
A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 .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2013江苏,3分)“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 .发动“光荣革命”,向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3. (2012北京文综,4分)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 .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4. (2012·海南单科,)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有平等权力
C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针对训练促提升】
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47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顺序应该是( ) ① 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①
3、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 .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 .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4、不少史学家称道,“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具备了“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体现这一现象的举措是( )
A .确立君主专制 B。实行双王政治和君主立宪
C .开创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 D。确立议会制度
5、阅读下列材料: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君主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在英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制作:祝孝娟 时间:2015年3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夯基础】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背景:
1、历史渊源:13世纪初颁布《_________》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较大的发展。
3、阶级基础:英国新兴________和新贵族的力量壮大。
4、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_____的权力之争。
(二)历程
1、确立的标志:1689年,英国颁布《_______》。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______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确立了_____权力高于______、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________”的地位;为__________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 『易错辨析』《权利法案》≠英国宪法 《权利法案》虽由议会制定而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法律基础,但并非英国宪法。英国代议制的形成是由一系列法律文件和民主惯例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行政职责。②1721年,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
(2)原则:①______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______,并与______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_______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______,重新选举。
(3)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_______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________上台组阁。
『易错辨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此时并非没有权力,他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随着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内容:降低候选人与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和降低小选区的名额,将其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3)影响:________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但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
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为核心。
2、_________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_________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_________。
3、内阁名义上对________负责,实际上对__________负责。
4、首相由议会_________的领袖担任,掌握________和___________,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读图释义破难点】
图1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请分析: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议会的关系如何?
2、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请分析:英国国王、议会、内阁、首相的地位、产生、及其职权
【史料印证】
【归纳总结促理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真题演练明方向】
1.(2013·新课标全国Ⅰ,4分)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 为女王,目的是 ( )
A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 .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2013江苏,3分)“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 .发动“光荣革命”,向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3. (2012北京文综,4分)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 .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4. (2012·海南单科,)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有平等权力
C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针对训练促提升】
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47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顺序应该是( ) ① 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①
3、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 .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 .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4、不少史学家称道,“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具备了“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体现这一现象的举措是( )
A .确立君主专制 B。实行双王政治和君主立宪
C .开创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 D。确立议会制度
5、阅读下列材料: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君主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在英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