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制度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制度

2004年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对于调解制度进行了较细致的规定,务必掌握。下面结合例题来对法院调解这一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诉讼调解的特征

例: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

A 、公示催告程序 B、发回重审后的诉讼程序

C 、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引起的再审程序 D、执行程序

答案:AD ,法院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适用于一般民事诉讼程序,不适用特别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中,所以AD 不能适用法院调解。

二、诉讼调解的原则:自愿、合法

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对此,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A 、人民法院只能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解。

B 、 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但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人民法院可以制作调解书结案。

C 、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D 、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对案件事实的自愿认可,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判决认定事实的根据。

答案:BD ,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但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对案件事实的自愿认可,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不可以作为判决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诉讼调解的程序

(一)、调解的开始,调解开始于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当事人双方同意的,也可以在答辩期限届满之前调解。

(二)、调解的进行:注意离婚案件本人必须出庭,无法出庭的,必须提交离或不离的书面意见;达成和解协议,依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超出起诉范围的,可以准许;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调解的,应当准许;双方不能对诉讼费达成协议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诉讼费由法官记入调解书;对部分请求达成一致的,可以调解;对既不承担义务,又不承担权利的,不签收调解协议书,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

四、调解结束

1、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略)

2、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案件: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能够及时履行的。

例:对下列哪些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民事调解书?

A 、被告拖欠原告贷款10万元,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在1个月之内付清,原告不要求被告支付拖欠期间的贷款利息。

B 、赔偿案件中的被告人在国外,与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同意在2个月内赔付。

C 、赡养案件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被告愿意每月向原高支付赡养费200元,原告申请撤诉。

D 、收养案件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维持收养关系。

答案:CD

3、调解书的效力:不制作调解书的,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之日起,调解协议生效;制作调解书的,自调解书送达签收后生效,调解书不适用留置送达,一调终局,不能上诉,只能申请再审。

例:甲公司诉乙公司侵权一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之后,甲公司新发现一重要证据,遂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 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

B 、 由省高级法院制作调解书并注明撤销原判决。

C 、 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同时,该判决视为撤销。

D 、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双方后,该判决视为撤销。

答案:ABC ,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自动生效,前生效判决自动失效,所以,不需要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或者在调解书中注明原判决被撤销。

例:甲乙夫妻二人感情不合,长期争吵,最后甲诉至人民法院,请求离婚。经人民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同意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将调解协议制成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甲乙双方均签收了调解书。事后,乙反悔,认为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丙是甲的表哥,其在主持调解时对自己有欺诈行为,希望撤销调解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乙咨询了有关人员的意见。请问:下列意见正确的有?

A 、 调解协议已经送达,双方的夫妻关系已经解除,不得申请再审。

B 、 乙若有证据证明调解过程中确有欺诈行为存在,可以申请再审。

C 、 丙应当回避而未回避,,违反了法定程序,乙可以上诉。

D 、乙既不能就离婚问题提起上诉,也不能申请再审。

答案:AD ,离婚案件调解书不得上诉,不得申请再审。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制度

2004年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对于调解制度进行了较细致的规定,务必掌握。下面结合例题来对法院调解这一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诉讼调解的特征

例: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

A 、公示催告程序 B、发回重审后的诉讼程序

C 、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引起的再审程序 D、执行程序

答案:AD ,法院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适用于一般民事诉讼程序,不适用特别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中,所以AD 不能适用法院调解。

二、诉讼调解的原则:自愿、合法

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对此,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A 、人民法院只能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解。

B 、 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但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人民法院可以制作调解书结案。

C 、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D 、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对案件事实的自愿认可,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判决认定事实的根据。

答案:BD ,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但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对案件事实的自愿认可,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不可以作为判决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诉讼调解的程序

(一)、调解的开始,调解开始于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当事人双方同意的,也可以在答辩期限届满之前调解。

(二)、调解的进行:注意离婚案件本人必须出庭,无法出庭的,必须提交离或不离的书面意见;达成和解协议,依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超出起诉范围的,可以准许;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调解的,应当准许;双方不能对诉讼费达成协议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诉讼费由法官记入调解书;对部分请求达成一致的,可以调解;对既不承担义务,又不承担权利的,不签收调解协议书,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

四、调解结束

1、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略)

2、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案件: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能够及时履行的。

例:对下列哪些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民事调解书?

A 、被告拖欠原告贷款10万元,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在1个月之内付清,原告不要求被告支付拖欠期间的贷款利息。

B 、赔偿案件中的被告人在国外,与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同意在2个月内赔付。

C 、赡养案件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被告愿意每月向原高支付赡养费200元,原告申请撤诉。

D 、收养案件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维持收养关系。

答案:CD

3、调解书的效力:不制作调解书的,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之日起,调解协议生效;制作调解书的,自调解书送达签收后生效,调解书不适用留置送达,一调终局,不能上诉,只能申请再审。

例:甲公司诉乙公司侵权一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之后,甲公司新发现一重要证据,遂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 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

B 、 由省高级法院制作调解书并注明撤销原判决。

C 、 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同时,该判决视为撤销。

D 、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双方后,该判决视为撤销。

答案:ABC ,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自动生效,前生效判决自动失效,所以,不需要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或者在调解书中注明原判决被撤销。

例:甲乙夫妻二人感情不合,长期争吵,最后甲诉至人民法院,请求离婚。经人民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同意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将调解协议制成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甲乙双方均签收了调解书。事后,乙反悔,认为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丙是甲的表哥,其在主持调解时对自己有欺诈行为,希望撤销调解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乙咨询了有关人员的意见。请问:下列意见正确的有?

A 、 调解协议已经送达,双方的夫妻关系已经解除,不得申请再审。

B 、 乙若有证据证明调解过程中确有欺诈行为存在,可以申请再审。

C 、 丙应当回避而未回避,,违反了法定程序,乙可以上诉。

D 、乙既不能就离婚问题提起上诉,也不能申请再审。

答案:AD ,离婚案件调解书不得上诉,不得申请再审。


相关内容

  • 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一.教学目的: 明确法院调解的概念.意义和原则,认识调解书的 效力.了解调解与当事人和解以及审判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调解的程序和调解书的制作 调解与当事人和解以及审判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法院调解的效力 调解书的效力 调解与当事人和解的关系 ...

  • 论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及完善
  • 毕 业 论 文 学校:大同电大 专业:法律 姓名:李江源 学号:077020058 1 目录 论文提纲„„„„„„„„„„„„„„„„„„„„„„3 内容摘要„„„„„„„„„„„„„„„„„„„„„„4 关键字„„„„„„„„„„„„„„„„„„„„„„„4 一.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 ...

  • 民事诉讼法最新参考
  • 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民事诉讼法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根据诉讼的性质不同,还要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统属于诉讼的范畴.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实行集体审理和评议的制度 ...

  • 民事诉讼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一讲 一.民事诉讼及其相关概念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是指法院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有如下几个特征: 1.民事诉讼的主体是法院和诉讼参与人. 2.民事诉讼所解决的纠纷是民事纠纷. 3.民事诉讼的基本的内容 ...

  • 民事诉讼法民词解释1
  • 民事诉讼法民词解释 1.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是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诉讼活动,一是诉讼法律关系: 2.民事诉讼法学:是对民事诉 ...

  • 民事审前调解程序的构建_张艳丽
  • 第5期2011年10月 [文章编号]1002-6274(2011)05-010-09 政法论丛 ZhengFaLunCongNo.5Oct.10,2011 民事审前调解程序的构建 张艳丽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 [内容摘要]"调审合一"."调解与审判功 ...

  • 2012-2015民事诉讼法司考真题__
  • 2012-2015民事诉讼法司考真题 1.村民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甲诉至法院,要求判决乙准许其从乙承包的土地上通过.审理中,法院主动了解和分析甲通过乙土地的合理性,听取其他村民的意见,并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调解时邀请了村中有声望的老人及当事人的共同朋友参加,双方互相让 ...

  • 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
  • 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 姓名:肖晶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律·民事诉讼法学 指导教师:何文燕 20081008 摘 要 管辖作为民事诉讼的首要环节,通过对纠纷的分配来使法院审判权得到具体的落实.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对民事纠纷的管辖归属向受诉法 ...

  • 关于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矛盾纠纷机制
  • 关于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矛盾纠纷机制 相衔接的调研 黄正涛* 李福才 马芙蓉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率和激化率急剧上升,各种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敏感性不断增强.矛盾纠纷的多样化.群体化.过激化.复杂化.疑难化不断突显.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 新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解与适用问题
  • 新修改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解与适用问题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是继2007年以来对民事诉讼法的一次全面修改,表现在:一是创设新的诉讼制度多:二是修改的内容广,从总则到基本制度,包括所有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