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资社科 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
谈从数字化监狱到智慧型监狱的转变
李婕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监狱发展的一种趋势。建设智慧监狱,推动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智能化,不仅是监狱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推动监狱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监狱信息化;智慧型监狱;物联网技术;云计算
2007年5月司法部在南京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
正式发布了《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由此拉开了全国监狱
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1. 监狱信息化建设
自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司法部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
工程项目以来,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
工程已基本验收完工。按照工作规划,监狱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
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
十个应用系统。1.1我国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个平台”,
即网络和硬件平台。“一个标准体系”,即监狱信息化标准体系。“三
个信息资源库”,即监狱管理信息库、罪犯信息库、警察信息库。“十
个应用系统”,即监狱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监管及执法管
理系统、教育改造系统、生活保障及医疗卫生系统、警察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与劳动改造系统、监狱建设与保障系统、狱务公开系统、
办公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在网络基础平台上
搭建一系列的管理应用系统,进而完成数据共享和集成应用,实
现网络化的集中统一管理。1.2我国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根据司法部吴爱英部长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
议作的关于监狱法实施和监狱工作情况的报告,截止2012年4月,
司法部已完成了15项业务标准的制定工作,28个省(区、市) 监
狱管理局完成了省级网络联通,全国70%以上的监狱建立了应急
指挥中心、智能报警系统和综合门禁系统,80%以上的监狱建立
了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全国监狱基本完成了AB 门建设,建立
完善了狱墙周界隔离、多层报警设施和智能化监管系统。1.3我
国监狱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全面启动“智
慧城市”建设工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信息技术,
以智能感知、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为原则,进行有效集成、智能
处理,建立运行监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体系的先进理念也影响到了
监狱的信息化建设。
2. 智慧型监狱
2.1智慧型监狱概述。简单说,智慧型监狱是以监狱信息化
的需求本质为基础,以构建“物联感知”监狱信息系统为基本目
标,充分应用信息化服务“更好地促进管教服刑事业”为理念,
彰显“依法管教、科学管教、和谐管教”的现代监狱文明为信息
化系统设计和建设的基本理念。针对监狱作为“关押”场所的特
殊需求的前提下,集成视频监控、应急报警、门禁控制、周界防范、
电子巡更、对讲通讯、射频定位、三维地图等多种技防手段和设
备,利用较为成熟的物联感知、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生物识别、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多种现代技术和设备装备实现系统化集成
和平台化管理。2.2智慧型监狱的建设理念。智慧型监狱秉承了“智
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在横向上依托物联网技术,以监控图像资
源和报警信息为核心,实现周界报警、高压电网、紧急报警、巡更、
门禁、对讲、会见录音等各类安防信息以及狱政管理、教育改造、
劳动改造、狱内侦查、生活卫生、综合治理等业务信息的全面集成、
整合、联动,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在纵向上
基于“云计算”架构,以“三级警戒”为核心,打造“指挥室——
分控中心——指挥中心”三级管理、应用平台,可做到各类资源协同共享、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研判和辅助决策。3. 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3.1物联网技术。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智慧型监狱通过支持RFID 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对监狱在押人员和干警基于监狱GIS 地图进行监控,提供实时定位、活动轨迹追踪、标签破坏报警、非法越界报警、出入关口报警、非法聚集报警、信号丢失报警等多种功能,从而实时掌握监狱内各监区、劳动场所等区域人员的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对在押人员同时对警力部署情况实时掌握,有效防止在押人员的出逃,减少罪犯结党闹事的几率,监控重点及高危人员,追查暴力事件,最大限度的保障干警和在押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大幅度提升监狱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3.2云处理技术。众所周知,“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户端的简单化,仅负责数据输入和读取,而将庞杂的处理工作交给“云”,也就是联网的计算机群和数据中心来处理。“云计算”架构的核心是将存储、计算、软件、管理、网络、信息等各类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实现虚拟化、即时定制、面向领域、灵活的相互组合,直接满足用户的各种现实需求,真正实现信息服务的透明化。智慧型监狱以“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为支撑,全面整合系统网络和硬件设备资源,紧密结合监狱各安防系统、业务系统、指挥系统建设现状和监狱各部门实战应用需求,通过视频智能分析、应急预案管理、多系统智能联动、可视化指挥调度等功能,实现计算和存储的按需动态部署、动态优化、动态收回,满足监狱犯人管理、通讯调度、应急指挥、信息综合研判和辅助决策的实战应用需要。小结前沿科技、尖端设备的发展为监狱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但在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组网集成的灵活性,在架构层面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从系统的实战性、经济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综合考究前沿技术装备的科学优化组合应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尖端科技的潜在力量,真正使得这些前沿科技、尖端设备在信息化环境下如虎添翼,切实体现科技强警的本质、体现科技发展服务监狱现代文明的初衷,最终通过监狱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监狱日常精细化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水平和能力。参考文献:[1]《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2001年9月. [2]《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2007年5月. [3]吴爱英. 加快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狱执法和管理工作的科技保障能力[J].中国司法, 2007, (07)[4]步力阳. 监狱信息化管理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5]孙培梁, 张怀仁. 监狱物联网. 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中科
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才智/348
人资社科 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
谈从数字化监狱到智慧型监狱的转变
李婕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监狱发展的一种趋势。建设智慧监狱,推动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智能化,不仅是监狱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推动监狱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监狱信息化;智慧型监狱;物联网技术;云计算
2007年5月司法部在南京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
正式发布了《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由此拉开了全国监狱
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1. 监狱信息化建设
自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司法部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
工程项目以来,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
工程已基本验收完工。按照工作规划,监狱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
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
十个应用系统。1.1我国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个平台”,
即网络和硬件平台。“一个标准体系”,即监狱信息化标准体系。“三
个信息资源库”,即监狱管理信息库、罪犯信息库、警察信息库。“十
个应用系统”,即监狱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监管及执法管
理系统、教育改造系统、生活保障及医疗卫生系统、警察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与劳动改造系统、监狱建设与保障系统、狱务公开系统、
办公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在网络基础平台上
搭建一系列的管理应用系统,进而完成数据共享和集成应用,实
现网络化的集中统一管理。1.2我国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根据司法部吴爱英部长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
议作的关于监狱法实施和监狱工作情况的报告,截止2012年4月,
司法部已完成了15项业务标准的制定工作,28个省(区、市) 监
狱管理局完成了省级网络联通,全国70%以上的监狱建立了应急
指挥中心、智能报警系统和综合门禁系统,80%以上的监狱建立
了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全国监狱基本完成了AB 门建设,建立
完善了狱墙周界隔离、多层报警设施和智能化监管系统。1.3我
国监狱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全面启动“智
慧城市”建设工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信息技术,
以智能感知、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为原则,进行有效集成、智能
处理,建立运行监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体系的先进理念也影响到了
监狱的信息化建设。
2. 智慧型监狱
2.1智慧型监狱概述。简单说,智慧型监狱是以监狱信息化
的需求本质为基础,以构建“物联感知”监狱信息系统为基本目
标,充分应用信息化服务“更好地促进管教服刑事业”为理念,
彰显“依法管教、科学管教、和谐管教”的现代监狱文明为信息
化系统设计和建设的基本理念。针对监狱作为“关押”场所的特
殊需求的前提下,集成视频监控、应急报警、门禁控制、周界防范、
电子巡更、对讲通讯、射频定位、三维地图等多种技防手段和设
备,利用较为成熟的物联感知、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生物识别、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多种现代技术和设备装备实现系统化集成
和平台化管理。2.2智慧型监狱的建设理念。智慧型监狱秉承了“智
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在横向上依托物联网技术,以监控图像资
源和报警信息为核心,实现周界报警、高压电网、紧急报警、巡更、
门禁、对讲、会见录音等各类安防信息以及狱政管理、教育改造、
劳动改造、狱内侦查、生活卫生、综合治理等业务信息的全面集成、
整合、联动,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在纵向上
基于“云计算”架构,以“三级警戒”为核心,打造“指挥室——
分控中心——指挥中心”三级管理、应用平台,可做到各类资源协同共享、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研判和辅助决策。3. 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3.1物联网技术。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智慧型监狱通过支持RFID 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对监狱在押人员和干警基于监狱GIS 地图进行监控,提供实时定位、活动轨迹追踪、标签破坏报警、非法越界报警、出入关口报警、非法聚集报警、信号丢失报警等多种功能,从而实时掌握监狱内各监区、劳动场所等区域人员的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对在押人员同时对警力部署情况实时掌握,有效防止在押人员的出逃,减少罪犯结党闹事的几率,监控重点及高危人员,追查暴力事件,最大限度的保障干警和在押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大幅度提升监狱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3.2云处理技术。众所周知,“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户端的简单化,仅负责数据输入和读取,而将庞杂的处理工作交给“云”,也就是联网的计算机群和数据中心来处理。“云计算”架构的核心是将存储、计算、软件、管理、网络、信息等各类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实现虚拟化、即时定制、面向领域、灵活的相互组合,直接满足用户的各种现实需求,真正实现信息服务的透明化。智慧型监狱以“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为支撑,全面整合系统网络和硬件设备资源,紧密结合监狱各安防系统、业务系统、指挥系统建设现状和监狱各部门实战应用需求,通过视频智能分析、应急预案管理、多系统智能联动、可视化指挥调度等功能,实现计算和存储的按需动态部署、动态优化、动态收回,满足监狱犯人管理、通讯调度、应急指挥、信息综合研判和辅助决策的实战应用需要。小结前沿科技、尖端设备的发展为监狱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但在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组网集成的灵活性,在架构层面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从系统的实战性、经济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综合考究前沿技术装备的科学优化组合应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尖端科技的潜在力量,真正使得这些前沿科技、尖端设备在信息化环境下如虎添翼,切实体现科技强警的本质、体现科技发展服务监狱现代文明的初衷,最终通过监狱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监狱日常精细化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水平和能力。参考文献:[1]《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2001年9月. [2]《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2007年5月. [3]吴爱英. 加快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狱执法和管理工作的科技保障能力[J].中国司法, 2007, (07)[4]步力阳. 监狱信息化管理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5]孙培梁, 张怀仁. 监狱物联网. 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中科
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才智/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