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诗选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河山 一作:山河)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卜算子 断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绝句》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一剪梅 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日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

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

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

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

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婆罗门引 春尽夜》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两同心 有梦》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

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

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

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

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

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寻芳草 别恨》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精卫》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江城子·病起春尽》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

夏完淳作品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如《军中有作》、《军宴》、《江城》、《避地》、《即事》、《翠华篇》等诗,小令《狱中草》,套数《自叙》、以及赓续其父所写的《续幸存录》等等,记述了江南亡国之变和自己抗清斗争的史实。叙事抒情,都有生活实感。展示了高昂的抗战激情和坚定的民族气节。他投笔从戎之后,“风骈霜胝,提襟短衣,备人世之艰辛,极忠臣之冤酷”,以血泪写了《大哀赋》,抨击了明朝廷时下的弊政,也剖析了中华亡国的原因,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经历,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复国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样的思想内涵,也见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闽》、《题曹溪草堂壁》、《霸图》等大量诗中;而在他被捕后写的《南冠草》中,有了更大的发扬。如其中《别云间》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寄内》:“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儿”等句,都充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他虽备尝艰辛,终遭失败,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扬的乐观精神。如《哀燕京》诗写道:“风云江上钟山气,夜看牛斗伫中兴。”《土室馀论》文中也说:“呜呼,家仇未报,匡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魄。”充满了光复故土的必胜信念。

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朴直爽朗、慷慨悲壮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他悼念老师陈子龙的诗《细林野哭》:“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真挚的战斗情谊,极为感人。正如陈均在《夏节愍全集序》中所评:“故其忠肝义胆,发为文章,无非点点碧血所化。”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柳亚子《题》第5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夏完淳于大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夏完淳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初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十二岁起,从陈子龙为师,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几社”的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弘光元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吴易军事,继续从事抗清救囯活动。不久,太湖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复明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大哀赋》,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春,明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满清摄政王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完淳避在嘉善岳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当局侦获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即辰山),想起老师陈子龙,作《细林夜哭》诗,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吴易。押至南京,洪承畴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汉奸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时钱栴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南冠草》,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续幸存录》,分析南明弘光王朝败亡的原因,识见超卓。如谓“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故郭沫若惊叹:“完淳不仅为一诗人,而实为备良史之才者也。”

九月十九日,夏完淳就义于南京西市,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临刑时,他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钱栴等三十余人一同在南京就义。夏完淳死后,由友人杜登春、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松江昆冈乡荡湾村夏允彝墓旁。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绝嗣。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亩余。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立墓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了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夏完淳出生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这时的大明朝离灭亡只有13年了,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在文化思想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要求个性解放,反对理学桎梏的时代精神也在广泛发展,许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的士人按照文学观念或活动地域形成各种流派或社团,与阉党进行斗争。这里面就有著名的东林党。继东林党之后,又有组织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小市民的复社和几社,而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就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一代奇才夏完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在大雷雨即将来临前的江南,松江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夏完淳出生后,夏家上下欢天喜地,亲朋好友也纷纷前来祝贺,祝贺夏允彝35岁喜得贵子,更祝贺夏家单弱的门庭终于有了生机。

夏允彝从儿子懂事时起就教他四书五经、天下诗文,而且在讲授诗文的同时更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名字和他们的佳作例如《正气歌》、《满江红》一起深深地铭刻在小完淳的心中,而父亲及其朋友们为匡救天下,恢复优秀儒家传统和阉党进行斗争的情景更是给了他现实的教育。夏允彝正妻、完淳的嫡母盛氏的教育与爱护也是小完淳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河山 一作:山河)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卜算子 断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绝句》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一剪梅 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日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

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

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

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

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婆罗门引 春尽夜》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两同心 有梦》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

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

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

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

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

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寻芳草 别恨》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精卫》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江城子·病起春尽》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

夏完淳作品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如《军中有作》、《军宴》、《江城》、《避地》、《即事》、《翠华篇》等诗,小令《狱中草》,套数《自叙》、以及赓续其父所写的《续幸存录》等等,记述了江南亡国之变和自己抗清斗争的史实。叙事抒情,都有生活实感。展示了高昂的抗战激情和坚定的民族气节。他投笔从戎之后,“风骈霜胝,提襟短衣,备人世之艰辛,极忠臣之冤酷”,以血泪写了《大哀赋》,抨击了明朝廷时下的弊政,也剖析了中华亡国的原因,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经历,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复国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样的思想内涵,也见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闽》、《题曹溪草堂壁》、《霸图》等大量诗中;而在他被捕后写的《南冠草》中,有了更大的发扬。如其中《别云间》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寄内》:“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儿”等句,都充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他虽备尝艰辛,终遭失败,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扬的乐观精神。如《哀燕京》诗写道:“风云江上钟山气,夜看牛斗伫中兴。”《土室馀论》文中也说:“呜呼,家仇未报,匡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魄。”充满了光复故土的必胜信念。

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朴直爽朗、慷慨悲壮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他悼念老师陈子龙的诗《细林野哭》:“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真挚的战斗情谊,极为感人。正如陈均在《夏节愍全集序》中所评:“故其忠肝义胆,发为文章,无非点点碧血所化。”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柳亚子《题》第5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夏完淳于大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夏完淳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初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十二岁起,从陈子龙为师,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几社”的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弘光元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吴易军事,继续从事抗清救囯活动。不久,太湖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复明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大哀赋》,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春,明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满清摄政王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完淳避在嘉善岳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当局侦获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即辰山),想起老师陈子龙,作《细林夜哭》诗,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吴易。押至南京,洪承畴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汉奸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时钱栴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南冠草》,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续幸存录》,分析南明弘光王朝败亡的原因,识见超卓。如谓“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故郭沫若惊叹:“完淳不仅为一诗人,而实为备良史之才者也。”

九月十九日,夏完淳就义于南京西市,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临刑时,他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钱栴等三十余人一同在南京就义。夏完淳死后,由友人杜登春、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松江昆冈乡荡湾村夏允彝墓旁。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绝嗣。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亩余。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立墓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了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夏完淳出生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这时的大明朝离灭亡只有13年了,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在文化思想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要求个性解放,反对理学桎梏的时代精神也在广泛发展,许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的士人按照文学观念或活动地域形成各种流派或社团,与阉党进行斗争。这里面就有著名的东林党。继东林党之后,又有组织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小市民的复社和几社,而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就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一代奇才夏完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在大雷雨即将来临前的江南,松江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夏完淳出生后,夏家上下欢天喜地,亲朋好友也纷纷前来祝贺,祝贺夏允彝35岁喜得贵子,更祝贺夏家单弱的门庭终于有了生机。

夏允彝从儿子懂事时起就教他四书五经、天下诗文,而且在讲授诗文的同时更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名字和他们的佳作例如《正气歌》、《满江红》一起深深地铭刻在小完淳的心中,而父亲及其朋友们为匡救天下,恢复优秀儒家传统和阉党进行斗争的情景更是给了他现实的教育。夏允彝正妻、完淳的嫡母盛氏的教育与爱护也是小完淳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 引用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精品书屋 本文引用自山间溪流<中国当代诗词歌赋作品集> 引用 山间溪流 的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古典诗词作品集 诗集 诗经 全唐诗 903卷 李白诗全集 离骚 唐诗三百首 杜甫诗全集 九歌 乐府诗集 白居易诗全集 曹操 ...

  • 在线阅读大全
  • 在线阅读大全[/U][/I] 第一部分:中国经典文学名著[/B] 曹雪芹<红楼梦>[/B] 施耐庵<水浒传>[/B] 罗贯中<三国演义>[/B] 吴承恩<西游记>[/B] 喻世明言(冯梦龙)[/B] 醒世恒言(冯梦龙)[/B] 警世通言(冯梦龙) [/ ...

  • 怎样欣赏中国古体诗歌(典藏+视频)
  • 怎样欣赏中国古体诗歌(典藏+视频) 2009-11-27 17:17:58 ',1)"> ',2)"> 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视频) 视频:http://www.library.sh.cn/whgx/yszy/play.asp?u=1&id=2353 (点击即 ...

  • 广告阅读书目
  • 总体书目: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怎样做广告 增加19倍销售的广告创意法√ 科学的广告/我的广告生涯√ 创意之道 艺术与视知觉 [艺术与视知觉艺术] √ [广告写作艺术] [品牌定位策略][广告促销] [营销美学][整合行销传播] [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 [广告运动策略] [电影的语法] [品牌行销战 ...

  • 两晋南北朝
  • 鲍照诗选 拟行路难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这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一首,写时光易逝,悲伤无益,不如排忧作乐,同时引出高歌人生之途的崎岖难 ...

  • 初一读后感:[泰戈尔诗选]读后的感想
  • 初一读后感:泰戈尔诗选读后的感想 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他不但是印度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匠,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师.他有 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过人的创造才能,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莫过于<泰戈尔诗选>. 这部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益放 ...

  • 读后感范文精选:读泰戈尔诗选有感200字
  • 读后感范文精选:读泰戈尔诗选有感200字 我喜爱读诗,不仅因为我没有耐心去读长篇文章,更是因为我在享受读每一首诗的过程,体会每一首诗独有的韵味.从这一点来说<泰戈尔诗选>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读泰戈尔的诗,就像置身于一片茫茫大海,它将带给你极大的吸引力令你爱不释手,又会给你极大的神秘感,因 ...

  • 高中生必读名著
  • 高中生必读名著:<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雷特>.<堂·吉柯德>.& ...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 书名: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整理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编 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子目: 1.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整理 2.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整理 3.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整理 4.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校注 5.儒林外史,张慧剑 校注 6.聊斋志异 ...

  • 电子书大全
  • <电子书大全>共541本 266M包括以下图书:一.传记纪实-----爱因斯坦传 .被遗忘的大屠杀.朝鲜战争.从乞丐到元首.邓小平传.第二次太平洋战争.富兰克林传.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高山下的花环.汉江血.红墙内外.蒋介石传.肯尼迪.拉贝日记.领袖们.拿破仑传.诺贝尔之路.欧洲2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