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屯:凝固在时光中的古代乡村水利

文·游雪晴 张磊

且行且吟〉》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贵州安顺一带的田园景色如同山水画般直愣愣地随处张贴着,沁人心脾的泥土味扑面而来。隐于其间的一处屯堡村寨——鲍屯,是这幅大地画卷中精美绝伦的一抹亮色,有着“大明屯堡第一屯”的美誉,但真正让她延续600多年辉煌的,却是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乡村水利遗产,人称袖珍“都江堰”。

西出贵阳,沿清镇、平坝、安顺、镇宁一线,沿途有许多别样的村寨,或几十户,或数百户,甚或上千户,错落有致地构成一座座布局严谨的村落。要冲之处碉楼高耸,小街深巷隐蔽迂回,玄机暗布,已然泛白的石墙上箭垛、枪眼虎视眈眈,青山绿水之间,灰白色的石板村寨气势恢弘,宛如一座座冷兵器时代的军营。这就是黔中屯堡,鲍屯则是其中少数几个早期的古屯堡之一。

穿过一条小巷,进入村口,眼前豁然开朗:群峰环绕,地势平坦,林木葱郁,河渠纵横,土壤肥沃,好一派世外桃源!

鲍屯600多年来的旱涝保收,一半是地利,一半是人的智慧。鲍屯先祖营建的鲍屯水利灌溉系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巧妙结合鲍屯的天时地利,既用水——分级灌溉,不但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还为村人提供了生活用水和水能动力;又治水——溢洪泄洪。具体说来就是:马树河从村西南流入,在一个叫“水仓”的地方被分为两道引入村,这里是第一坝,建“L”形的拦河坝及引水口,使之成为鲍屯水利的龙头,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辟一条1.33公里长的人工河道,与老河道在“螺丝湾”汇流,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并顺河而下,营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形成“一道坝,一道沟,一片田”的巧妙构思与格局,使不同高度的2300亩田地中的绝大部分得到充分的自流灌溉,水多时又可排洪排涝。

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研究员谭徐明,是最早认识到鲍屯的价值并实施立项保护的专家之一。她认为鲍屯这样道法自然的乡村水利工程,最大价值体现在其规划的科学性及可持续性方面。它以渠形成人工河,以坝造就水仓,就地取材,各堰依势建在基岩上,其基础十分稳定,在可长期使用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维护工程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然环境,减少了改造量,同时又将田园、村落、河流巧妙融为一体,营造了人水和谐的乡村环境。再加之整个水利系统没有一处闸门,不须设立常规管理人员,以极低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持续运转了600余年,它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600年来,鲍屯人用宗族、家族力量和村规民约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养护,并且刻石上碑,石碑至今犹在,碑文大致可辨。乡规民约规定村民要爱护河流、河岸、路道,不准向河内乱丢垃圾,不准乱砍乱伐乱挖,河内严禁毒鱼、炸鱼。还规定了生活用水、洗菜、洗衣、洗澡的不同地方,违者要受到惩罚等等。除了技术原因,鲍屯水利系统600年来仍旧发挥作用,靠的就是这种自主兴办,自主管理。

在灌溉、排水、水力加工、生活用水、养殖等“十个轮子”的有力驱动下,鲍屯村无需抗旱,无需打碓,无需为稻粱忧,节省下了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少年安心求学,青年潜心练武,男耕女织。崇文尚武,“或贵于朝,或富于乡”。经商的、从事餐饮的、石匠、木匠、高级工艺品制造者……人才层出不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600多年的历史中,鲍屯这个小小的地方出了许多名人,“戏剧活化石”古代战争舞蹈——军傩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传承千年的鲍家拳威震一方,屯堡服饰经典——丝头系腰手工业独领风骚,此外,鲍屯还是安顺地区著名的“篮球之乡”……

鲍屯,这个凝固在时光里的古代水利科技文明,让高速奔向现代化的我们,有机会放缓脚步,重新审视一下,学习借鉴先人的智慧,真正地可持续发展。这恐怕是“鲍屯古代乡村水利遗产保护项目”在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指南针计划示范项目的初衷了,而2011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一致同意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授予鲍屯,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文·游雪晴 张磊

且行且吟〉》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贵州安顺一带的田园景色如同山水画般直愣愣地随处张贴着,沁人心脾的泥土味扑面而来。隐于其间的一处屯堡村寨——鲍屯,是这幅大地画卷中精美绝伦的一抹亮色,有着“大明屯堡第一屯”的美誉,但真正让她延续600多年辉煌的,却是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乡村水利遗产,人称袖珍“都江堰”。

西出贵阳,沿清镇、平坝、安顺、镇宁一线,沿途有许多别样的村寨,或几十户,或数百户,甚或上千户,错落有致地构成一座座布局严谨的村落。要冲之处碉楼高耸,小街深巷隐蔽迂回,玄机暗布,已然泛白的石墙上箭垛、枪眼虎视眈眈,青山绿水之间,灰白色的石板村寨气势恢弘,宛如一座座冷兵器时代的军营。这就是黔中屯堡,鲍屯则是其中少数几个早期的古屯堡之一。

穿过一条小巷,进入村口,眼前豁然开朗:群峰环绕,地势平坦,林木葱郁,河渠纵横,土壤肥沃,好一派世外桃源!

鲍屯600多年来的旱涝保收,一半是地利,一半是人的智慧。鲍屯先祖营建的鲍屯水利灌溉系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巧妙结合鲍屯的天时地利,既用水——分级灌溉,不但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还为村人提供了生活用水和水能动力;又治水——溢洪泄洪。具体说来就是:马树河从村西南流入,在一个叫“水仓”的地方被分为两道引入村,这里是第一坝,建“L”形的拦河坝及引水口,使之成为鲍屯水利的龙头,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辟一条1.33公里长的人工河道,与老河道在“螺丝湾”汇流,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并顺河而下,营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形成“一道坝,一道沟,一片田”的巧妙构思与格局,使不同高度的2300亩田地中的绝大部分得到充分的自流灌溉,水多时又可排洪排涝。

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研究员谭徐明,是最早认识到鲍屯的价值并实施立项保护的专家之一。她认为鲍屯这样道法自然的乡村水利工程,最大价值体现在其规划的科学性及可持续性方面。它以渠形成人工河,以坝造就水仓,就地取材,各堰依势建在基岩上,其基础十分稳定,在可长期使用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维护工程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然环境,减少了改造量,同时又将田园、村落、河流巧妙融为一体,营造了人水和谐的乡村环境。再加之整个水利系统没有一处闸门,不须设立常规管理人员,以极低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持续运转了600余年,它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600年来,鲍屯人用宗族、家族力量和村规民约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养护,并且刻石上碑,石碑至今犹在,碑文大致可辨。乡规民约规定村民要爱护河流、河岸、路道,不准向河内乱丢垃圾,不准乱砍乱伐乱挖,河内严禁毒鱼、炸鱼。还规定了生活用水、洗菜、洗衣、洗澡的不同地方,违者要受到惩罚等等。除了技术原因,鲍屯水利系统600年来仍旧发挥作用,靠的就是这种自主兴办,自主管理。

在灌溉、排水、水力加工、生活用水、养殖等“十个轮子”的有力驱动下,鲍屯村无需抗旱,无需打碓,无需为稻粱忧,节省下了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少年安心求学,青年潜心练武,男耕女织。崇文尚武,“或贵于朝,或富于乡”。经商的、从事餐饮的、石匠、木匠、高级工艺品制造者……人才层出不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600多年的历史中,鲍屯这个小小的地方出了许多名人,“戏剧活化石”古代战争舞蹈——军傩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传承千年的鲍家拳威震一方,屯堡服饰经典——丝头系腰手工业独领风骚,此外,鲍屯还是安顺地区著名的“篮球之乡”……

鲍屯,这个凝固在时光里的古代水利科技文明,让高速奔向现代化的我们,有机会放缓脚步,重新审视一下,学习借鉴先人的智慧,真正地可持续发展。这恐怕是“鲍屯古代乡村水利遗产保护项目”在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指南针计划示范项目的初衷了,而2011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一致同意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授予鲍屯,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相关内容

  • 俄罗斯伏尔加河畔 寻22个葱头的童话王国
  • 伏尔加河,又译窝瓦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0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伏尔加上游一般指从莫斯科附近的谢尔吉耶夫到科斯特罗马一段. 伏尔加河畔的修道院. 驴友评点 去年,我计划今年金秋去俄罗斯,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从 ...

  • 关于故乡[散文欣赏]
  • 故乡遐想 在北方,看见叶落絮飞的景象,便想起故乡,我的故乡在四川南方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那里有山的绿意和水的清凌,时常让我魂牵梦绕,寤寐思服,那是一个小城,无论是大江或是小河,一到了这里便舒缓下来,那水的样子,伴着年轮缓慢地流进我的心里,长成梦的模样,若影若现,周围的小山和丘陵间常常在薄雾中延宕,这 ...

  • 家乡的柿子酒
  • 家乡的柿子酒 家乡的柿子酒 月华朦胧如诗,又飘逸着桂花的淡香,我独坐在院子里,举杯邀月,把酒临风对月,月皎皎,风轻轻,酒绵绵,情悠悠.无意扣开记忆之门,走进从前那飘逝的岁月,瞭望着家乡那段难忘的生活场景,回味着被柿子酒香浸透的乡村生活. 酿酒 七十年代,陕南xx盛产柿子,柿子深加工的大宗产品是柿子酒 ...

  •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 西安市第七十九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课时 安排 1 年 级 七 年 级 学 科 历 史 任课 教师 李小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就显示了巨大的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创造力和高度的智慧,感受祖国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 国的深厚感情. 认识都江堰的社会价值,从而 ...

  • 鲁南乡村民宿||十里春风 只为睡你
  • 旅游中选择住哪 可是安排行程中的一大关键 称心的价格和舒适的环境是根本 随后根据旅游行程 还要考虑住处的地点.交通和设施 实在麻烦 运气不好遇到一个黑酒店 更是糟心 ▼ 以前每到一处旅游 我就在想 如果有个当地的朋友就好了 别的不说 住本地人家里肯定比酒店有风情 饭点还不用出门找餐馆 家里做的本邦菜 ...

  • 世界遗产在中国
  • "穿越这条由遗产文明铺就的道路,中国就在你眼前" --总导演关晖 ‚每一处遗产都是唯一的.像古罗马竞技场,不是在意大利才有这么一个竞技场,而是全世界就一个古罗马竞技场.中国的长城.都江堰.黄山.昆曲--也同样是世界唯一的.我们的影片就是努力用心地去诠释这些物质形象背后那不可复制的 ...

  • 孟子观水:从形而上的水,到形而下的水
  • 细读<孟子>会发现,书中记载了不少水利.水名及水的流向的知识,描述了井田制的农村经济结构,再现了大禹治水迁徙的水文情势,留下了黄河.长江.淮河.汉水.济水.汝水.泗水.溱水.洧水.漂水等河流的名字. 孟子还熟悉当时的水利工程.<告子上>记载:"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 ...

  • 那一段柔软的时光
  • 髯 一河上笼罩着 一层 薄稀烟的 被, 记得她的 神眼 清,温澈 柔 , 江 西奉 新 冯县 三川小六年 ( )班 2 黎怡 心初秋 雨丝像丝的绸拂过脸 乡村 岁月,她 ,在就 那不意 经颊 , 凉 风徐徐 泛着 涟漪,的 潦 闯间我的生活. 入 仄的高楼 逼成围 的 四天角空是 似剪了乎方一 似的 ...

  • 三峡考古实习总结
  • 三峡考古实习对我而言已不像三年前那么神秘,时隔三年后故地重游,亲眼见证山川变化和物是人非,想起曾经的爱恨和轻狂,首先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三峡工程的顺利开展针对我个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不少三年前曾流连忘返的地方永远只能在回忆中追寻了,包括江边巨石上的岩画、宽阔柔软的银灰色沙滩以及巴阳旧镇曾经熟悉的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