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印刷工艺的发展始末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们开始广泛讨论数字技术给传统印刷带来的中击和影响。笔者认为,印刷业是朝阳产业,传统印刷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会消失。这是因为有文字就会有印刷,文化传承和文化享受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印刷;尽管数字产品能部分替代传统印品,但在商品包装领域.传统印刷仍无可取代。对于从业人士深感忧虑的数字化进程.笔者认为 曰益发达的数字印刷在 我国才刚刚起步,不可能在短期内就使整个行业更新换 代,成熟的传统印刷还能再继续施展魅力数十年。而探索多种印刷工艺的发展始末 有助于我们了解与继承祖先的 智慧与贡献,鼓舞土气,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业内探讨,文中若有错误之处.望能赐教。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目前习惯称为 木刻水印”)是较为原始的印刷方式,普遍认为其发明在唐初或更早的时候。雕版印刷将文字雕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刷墨拓印,这种方法比用竹片书写的 简策”和手抄本书要先进 复制与传播速度更快。但如呆要利用该法印刷一套页数繁多的书,仍然少则几年.多~I]20多年.因此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 雕版印刷也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在活字印刷发明以后,雕版印刷逐渐衰落。而由雕版印刷发展而来的雕版彩色版画套印术 因其特别适用于国画的复制.复印后色彩逼真,堪比真品,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并享有世界声誉。
凸版(铅)印刷
此处所说的凸版印刷主要指利用铝活字、压纸型浇铅板等方法进行的印刷工艺 为与现在常说的凸版印刷相区别,在此称之为凸版(铅)印刷。凸版(铅)印刷起源于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可由泥(陶)、木、铜,锡、铅等材质制成。泥(陶)活字、木活字等只适用于短版活件的印刷 再版时需要重新排版.费时费工。1440~1448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1807年传入中国。这种印刷工艺通过压纸型、浇铅版等方法,铅版可以复制多块 纸型也可保留,从而能够满足长版活件和再版活件的生产需求。凸版(铅)印刷曾经风靡一时,但由于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因素.致力于淘汰铅与火 目前已经几乎销声匿迹
石版印刷
石版EO~,J于1796年由欧洲人塞纳菲尔德发明。塞纳菲尔德有一次用油墨在石板上记录账目后 发现即使用硝酸清洗,墨迹仍旧非常牢固 而石板经硝酸腐蚀后, 字迹处反而凸起 可以用于印刷,而且这种制作方法比铜版、木版的制作都要方便很多.石版印刷术由此诞生。由此可知,石版印刷最初为石凸版印刷。在 日后的实践中,塞纳菲尔德发现石版具有多孔性、感脂性及亲水性。经过苦心研究,他先用脂肪酸油墨在磨光的石版面上书写.然后用硝酸阿拉伯树胶溶剂涂在整块石版上 等其干燥后再用水清洗.石印版就制成了j印刷时则以微量水分润湿版面.再辊上油墨即可,这就是平版直接印刷的雏形。清朝道光年间(约1832年),石版印刷传入我国.最 开始是单色,后来发展为彩色印刷。直到20世纪50年 代 我国还在使用彩色石印印刷手帕等,特别是采用珂罗版石印复制的国画,阶调非常细腻 还曾荣获莱比锡印刷大奖 目前仍有少数古籍出版社保留。不过,石版体积重 印刷速度慢,在
平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后,石版印刷日趋衰落,最终被淘汰。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始于石版印刷,但其使用的是与石版性质完全不同的金属版。1905年 美国人威廉 〃罗培尔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即目前世界广泛使用的利用金属平印版、橡皮布转印的平版胶印。
我国引进平版印刷的时间也很早。1911年,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引进德国的胶印机 1915年 商务印书馆引进美国海立司胶印机,又于1921年引进英国乔治门双色胶印机 其后,其他印刷厂也争相购臵胶印机。这些胶印机的引进 大大推进了我国平版印刷的 前进步伐。 由于平版印刷的产品非常精致艳丽,适应性强,既能印刷书刊报纸、精美书画,也能印刷商品包装等,印版制作又比铅版、石版方便,费用更低,若采用轮转印刷,生产速度更高.所以发展速度很快 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又得到了不断革新 如制版从手工翻糨纸版发展到照相蛋白版、PVA平凹版、Ps版、CTP版,印刷机从手工摆纸发展到自动接纸 轮转印刷速度从低速43转 /分钟发展到高速250转 /分钟 从单色发展到多色,这些进步促使平版印刷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平版印刷已经成为我国印刷业的 主力军”,现在国内有10};5-余家平版印刷企业,这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匹敌的。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升,内需旺盛 商品包装印刷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对既适应于书刊印刷又适应于包装印刷的平版印刷而言 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因此.虽然数字印刷正在兴起 但在数十年内,对平版印刷的影响不会很大 平版印刷仍将迎来一段平稳增长的发展期
凹版印刷
452年,雕刻铜版印刷术在意大利诞生,凹版印刷由此演变而来。20世纪初.凹版印刷传入中国,但进展较为缓慢。直到 大跃进”后,上海市印刷~厂成A,m版印刷车间, 《人民画报》、 《解放军画报》等报刊开包装装潢印刷 〃印刷技术。开始采用凹版印刷 我国的凹版印刷这才开始有些起色。不过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还只拥有较少数量的凹版印刷机。改革开放给凹版印刷带来了发展机遇,1982年,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引进了第一台意大利赛鲁迪凹版印刷机,人们开始发现凹版印刷在包装塑料薄膜印刷方面的独特优势,其他企业争相引进 先后从日本、韩国、意大利 德国等国家引进了超过400台凹版印刷机。目前,凹版印刷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印刷方式,总体来说,凹版印刷的快速发展要归功于以下3个因素:①小凹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②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凹版质量、价格、运输等多个方面适应了凹版印刷企业的需求 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产凹版印刷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陕西北人、中山松德等一批设备供应商生产的凹版印刷机性价比高更适合我国凹版印刷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凹版印刷获得了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有利条件。凹版印刷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面临着以下主要的问题:首先是其印版制造相对其他印刷工艺更为复杂且版辊重、操作不便 其次是随着行业整体环保意识的加强,虽然一些凹版印刷企业目前也在使用无苯油墨,但生产速度的降低、油墨成本的增加,都会削弱凹版印刷工艺的市场竞争力。从目前国内凹版印刷市场的形势来看,国产凹版印刷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均已开始涉足卫星式柔印机的生产制造 大型制版企业也开始提供柔性版制版业务,规模较大的凹版印刷企业中有6O%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柔印工艺.柔印工艺的发展对凹版印刷工艺产生了一定的中击 凹版印刷工艺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下降。从北美、西欧等国家
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凹版印刷岌岌可危,有被迫 让位 的危险。
凸版印刷
过去人们谈到的凸版印刷,指的是铅版凸印(或称铅印)。虽然铅版凸印业已式微 但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兴起,使得属于凸版印刷范畴的树脂版得到了飞速发展。这里谈到的凸版印刷 指的就是树脂版印刷。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商品猛增,超市售货的新型商业形式开始出现 商品标签印刷开始起步。由于不干胶标签印刷的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又适应当时民营企业小批量印刷的需求,树脂版凸版印刷最早在广东 落地生根” 并很快在沿海城市发展起来。直到现在 我国的不干胶标签印刷仍以凸版印刷为主。
不过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干胶标签 般都不采用凸版印刷,而是采用柔性版印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民营企业刚刚起步,资金不足 不可能有太大的印刷业务量,而凸版印刷正好迎合了市场的这一需求,因此获得了发展机遇。但如果今后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印刷业务由短单变成长单 凸版印刷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影响。
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早期称为 “苯胺印刷”,世界公认的第台苯胺印刷机是1905年在英国诞生的。由于苯胺是煤焦油的衍生物 属于有害物质,因此在1952年美国包装学会的学术讨论会上 把苯胺印刷改称为柔性版印刷.并被世界各国接受。
我国的柔性版印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最初使用的是结构非常简单的层架式柔印机。由于其制版速度快,小面积的柔性版制版费用比凹版滚筒的价格更低,且装版 印刷操作更加方便,适合较为简单、交货周期短和短单活件 因此受到市场欢迎并得到发展。 2O世纪8O年代初期.我国又从德国、意大利引进10台高档宽幅卫星式柔印机.由于操作技术不成熟.承印物、油墨 配套器材跟不上,而且设备安装的是金属网开机不顺利,印品质量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层架式柔纹辊,不能印刷1D0线 /英寸以上的网目调图像,所以印机也只能印刷一般产品 所以给人们留下 印品质量不佳”的印象 以致柔性版印刷在国内徘徊了10多年一 直裹足不前,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在这之后,相关企业的领导出国考察时,亲眼目睹了国外柔性版印刷应用发展的状况,对其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估。大约在1995年左右,柔性版印刷渐渐复苏 我国包装印刷企业先后引进了300多台机组式柔印机、约30台卫星式柔印机.国内设备制造企业也奋起直追,国产机组式柔印机应运而生 最多时有10多家设备供应商在研制生产柔印设备。2007年,航天华阳又成功制造了能批量投产的卫星式柔印机。在这些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最近几年我国每年销售的柔印机已经超过100多台。
目前采用柔性版印刷的产品主要有笔记本、餐巾纸 编织袋 信封 信纸等。瓦楞纸箱也是采用柔性版印刷较多的领域,约有80%的瓦楞纸箱采用柔性版印刷.涉及的瓦楞纸箱企业据称有近2万家。因此 我国的柔性版印刷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由于商品包装印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柔性版印刷几乎能适应所有的承印物 因此未来柔性版印刷的市场份额非但不会减。
网版印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没有独立的网版印刷厂,现今的网版印刷是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由纺织染布行业衍生而来。由于适应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版印刷在1995~2005年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版印刷产品分布在电子、纺织、广告 包装、标牌,建材、工艺美术等几大产业中,近几年还扩展到书籍封面上。目前 我国有10万余家网版印刷企业 国产化产业链已经形成。网版印刷具有其他印刷工艺不能替代的特点:墨层厚,有凹凸感,适应性强。但墨层厚也意味着干燥,19 印刷速度低,因此其推广也存在一定困难,目前的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
数字印刷
本文所指的数字印刷是指无需制版而将处理好的数字图像、文字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1993年,第一台数字印刷机问世.不少人预言传统印刷将要被淘汰。但过了几年 数字印刷的发展情况不如预期,人们才开始改变思路,认识到数字印刷无疑是发展潮流 的确能够对传统印刷产生巨大影响 但新生事物在萌发状态 需要培育提高才能巩固发展.数字印刷虽然先进,但 目前主要适用于按需印刷以及防伪监控,而且设备价格昂贵,印刷幅宽目前大多在400mm以下,印刷速度较慢 这些都是数字印刷仍须努力攻克的难题。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我国,数字印刷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截至2010年7月,我国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的装机量已有455台,目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发展。
多种印刷工艺的发展始末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们开始广泛讨论数字技术给传统印刷带来的中击和影响。笔者认为,印刷业是朝阳产业,传统印刷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会消失。这是因为有文字就会有印刷,文化传承和文化享受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印刷;尽管数字产品能部分替代传统印品,但在商品包装领域.传统印刷仍无可取代。对于从业人士深感忧虑的数字化进程.笔者认为 曰益发达的数字印刷在 我国才刚刚起步,不可能在短期内就使整个行业更新换 代,成熟的传统印刷还能再继续施展魅力数十年。而探索多种印刷工艺的发展始末 有助于我们了解与继承祖先的 智慧与贡献,鼓舞土气,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业内探讨,文中若有错误之处.望能赐教。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目前习惯称为 木刻水印”)是较为原始的印刷方式,普遍认为其发明在唐初或更早的时候。雕版印刷将文字雕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刷墨拓印,这种方法比用竹片书写的 简策”和手抄本书要先进 复制与传播速度更快。但如呆要利用该法印刷一套页数繁多的书,仍然少则几年.多~I]20多年.因此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 雕版印刷也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在活字印刷发明以后,雕版印刷逐渐衰落。而由雕版印刷发展而来的雕版彩色版画套印术 因其特别适用于国画的复制.复印后色彩逼真,堪比真品,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并享有世界声誉。
凸版(铅)印刷
此处所说的凸版印刷主要指利用铝活字、压纸型浇铅板等方法进行的印刷工艺 为与现在常说的凸版印刷相区别,在此称之为凸版(铅)印刷。凸版(铅)印刷起源于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可由泥(陶)、木、铜,锡、铅等材质制成。泥(陶)活字、木活字等只适用于短版活件的印刷 再版时需要重新排版.费时费工。1440~1448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1807年传入中国。这种印刷工艺通过压纸型、浇铅版等方法,铅版可以复制多块 纸型也可保留,从而能够满足长版活件和再版活件的生产需求。凸版(铅)印刷曾经风靡一时,但由于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因素.致力于淘汰铅与火 目前已经几乎销声匿迹
石版印刷
石版EO~,J于1796年由欧洲人塞纳菲尔德发明。塞纳菲尔德有一次用油墨在石板上记录账目后 发现即使用硝酸清洗,墨迹仍旧非常牢固 而石板经硝酸腐蚀后, 字迹处反而凸起 可以用于印刷,而且这种制作方法比铜版、木版的制作都要方便很多.石版印刷术由此诞生。由此可知,石版印刷最初为石凸版印刷。在 日后的实践中,塞纳菲尔德发现石版具有多孔性、感脂性及亲水性。经过苦心研究,他先用脂肪酸油墨在磨光的石版面上书写.然后用硝酸阿拉伯树胶溶剂涂在整块石版上 等其干燥后再用水清洗.石印版就制成了j印刷时则以微量水分润湿版面.再辊上油墨即可,这就是平版直接印刷的雏形。清朝道光年间(约1832年),石版印刷传入我国.最 开始是单色,后来发展为彩色印刷。直到20世纪50年 代 我国还在使用彩色石印印刷手帕等,特别是采用珂罗版石印复制的国画,阶调非常细腻 还曾荣获莱比锡印刷大奖 目前仍有少数古籍出版社保留。不过,石版体积重 印刷速度慢,在
平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后,石版印刷日趋衰落,最终被淘汰。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始于石版印刷,但其使用的是与石版性质完全不同的金属版。1905年 美国人威廉 〃罗培尔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即目前世界广泛使用的利用金属平印版、橡皮布转印的平版胶印。
我国引进平版印刷的时间也很早。1911年,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引进德国的胶印机 1915年 商务印书馆引进美国海立司胶印机,又于1921年引进英国乔治门双色胶印机 其后,其他印刷厂也争相购臵胶印机。这些胶印机的引进 大大推进了我国平版印刷的 前进步伐。 由于平版印刷的产品非常精致艳丽,适应性强,既能印刷书刊报纸、精美书画,也能印刷商品包装等,印版制作又比铅版、石版方便,费用更低,若采用轮转印刷,生产速度更高.所以发展速度很快 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又得到了不断革新 如制版从手工翻糨纸版发展到照相蛋白版、PVA平凹版、Ps版、CTP版,印刷机从手工摆纸发展到自动接纸 轮转印刷速度从低速43转 /分钟发展到高速250转 /分钟 从单色发展到多色,这些进步促使平版印刷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平版印刷已经成为我国印刷业的 主力军”,现在国内有10};5-余家平版印刷企业,这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匹敌的。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升,内需旺盛 商品包装印刷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对既适应于书刊印刷又适应于包装印刷的平版印刷而言 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因此.虽然数字印刷正在兴起 但在数十年内,对平版印刷的影响不会很大 平版印刷仍将迎来一段平稳增长的发展期
凹版印刷
452年,雕刻铜版印刷术在意大利诞生,凹版印刷由此演变而来。20世纪初.凹版印刷传入中国,但进展较为缓慢。直到 大跃进”后,上海市印刷~厂成A,m版印刷车间, 《人民画报》、 《解放军画报》等报刊开包装装潢印刷 〃印刷技术。开始采用凹版印刷 我国的凹版印刷这才开始有些起色。不过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还只拥有较少数量的凹版印刷机。改革开放给凹版印刷带来了发展机遇,1982年,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引进了第一台意大利赛鲁迪凹版印刷机,人们开始发现凹版印刷在包装塑料薄膜印刷方面的独特优势,其他企业争相引进 先后从日本、韩国、意大利 德国等国家引进了超过400台凹版印刷机。目前,凹版印刷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印刷方式,总体来说,凹版印刷的快速发展要归功于以下3个因素:①小凹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②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凹版质量、价格、运输等多个方面适应了凹版印刷企业的需求 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产凹版印刷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陕西北人、中山松德等一批设备供应商生产的凹版印刷机性价比高更适合我国凹版印刷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凹版印刷获得了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有利条件。凹版印刷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面临着以下主要的问题:首先是其印版制造相对其他印刷工艺更为复杂且版辊重、操作不便 其次是随着行业整体环保意识的加强,虽然一些凹版印刷企业目前也在使用无苯油墨,但生产速度的降低、油墨成本的增加,都会削弱凹版印刷工艺的市场竞争力。从目前国内凹版印刷市场的形势来看,国产凹版印刷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均已开始涉足卫星式柔印机的生产制造 大型制版企业也开始提供柔性版制版业务,规模较大的凹版印刷企业中有6O%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柔印工艺.柔印工艺的发展对凹版印刷工艺产生了一定的中击 凹版印刷工艺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下降。从北美、西欧等国家
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凹版印刷岌岌可危,有被迫 让位 的危险。
凸版印刷
过去人们谈到的凸版印刷,指的是铅版凸印(或称铅印)。虽然铅版凸印业已式微 但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兴起,使得属于凸版印刷范畴的树脂版得到了飞速发展。这里谈到的凸版印刷 指的就是树脂版印刷。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商品猛增,超市售货的新型商业形式开始出现 商品标签印刷开始起步。由于不干胶标签印刷的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又适应当时民营企业小批量印刷的需求,树脂版凸版印刷最早在广东 落地生根” 并很快在沿海城市发展起来。直到现在 我国的不干胶标签印刷仍以凸版印刷为主。
不过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干胶标签 般都不采用凸版印刷,而是采用柔性版印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民营企业刚刚起步,资金不足 不可能有太大的印刷业务量,而凸版印刷正好迎合了市场的这一需求,因此获得了发展机遇。但如果今后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印刷业务由短单变成长单 凸版印刷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影响。
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早期称为 “苯胺印刷”,世界公认的第台苯胺印刷机是1905年在英国诞生的。由于苯胺是煤焦油的衍生物 属于有害物质,因此在1952年美国包装学会的学术讨论会上 把苯胺印刷改称为柔性版印刷.并被世界各国接受。
我国的柔性版印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最初使用的是结构非常简单的层架式柔印机。由于其制版速度快,小面积的柔性版制版费用比凹版滚筒的价格更低,且装版 印刷操作更加方便,适合较为简单、交货周期短和短单活件 因此受到市场欢迎并得到发展。 2O世纪8O年代初期.我国又从德国、意大利引进10台高档宽幅卫星式柔印机.由于操作技术不成熟.承印物、油墨 配套器材跟不上,而且设备安装的是金属网开机不顺利,印品质量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层架式柔纹辊,不能印刷1D0线 /英寸以上的网目调图像,所以印机也只能印刷一般产品 所以给人们留下 印品质量不佳”的印象 以致柔性版印刷在国内徘徊了10多年一 直裹足不前,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在这之后,相关企业的领导出国考察时,亲眼目睹了国外柔性版印刷应用发展的状况,对其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估。大约在1995年左右,柔性版印刷渐渐复苏 我国包装印刷企业先后引进了300多台机组式柔印机、约30台卫星式柔印机.国内设备制造企业也奋起直追,国产机组式柔印机应运而生 最多时有10多家设备供应商在研制生产柔印设备。2007年,航天华阳又成功制造了能批量投产的卫星式柔印机。在这些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最近几年我国每年销售的柔印机已经超过100多台。
目前采用柔性版印刷的产品主要有笔记本、餐巾纸 编织袋 信封 信纸等。瓦楞纸箱也是采用柔性版印刷较多的领域,约有80%的瓦楞纸箱采用柔性版印刷.涉及的瓦楞纸箱企业据称有近2万家。因此 我国的柔性版印刷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由于商品包装印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柔性版印刷几乎能适应所有的承印物 因此未来柔性版印刷的市场份额非但不会减。
网版印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没有独立的网版印刷厂,现今的网版印刷是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由纺织染布行业衍生而来。由于适应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版印刷在1995~2005年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版印刷产品分布在电子、纺织、广告 包装、标牌,建材、工艺美术等几大产业中,近几年还扩展到书籍封面上。目前 我国有10万余家网版印刷企业 国产化产业链已经形成。网版印刷具有其他印刷工艺不能替代的特点:墨层厚,有凹凸感,适应性强。但墨层厚也意味着干燥,19 印刷速度低,因此其推广也存在一定困难,目前的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
数字印刷
本文所指的数字印刷是指无需制版而将处理好的数字图像、文字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1993年,第一台数字印刷机问世.不少人预言传统印刷将要被淘汰。但过了几年 数字印刷的发展情况不如预期,人们才开始改变思路,认识到数字印刷无疑是发展潮流 的确能够对传统印刷产生巨大影响 但新生事物在萌发状态 需要培育提高才能巩固发展.数字印刷虽然先进,但 目前主要适用于按需印刷以及防伪监控,而且设备价格昂贵,印刷幅宽目前大多在400mm以下,印刷速度较慢 这些都是数字印刷仍须努力攻克的难题。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我国,数字印刷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截至2010年7月,我国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的装机量已有455台,目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