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时事评论写法的区别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
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60分。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 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 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 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差别在哪里?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组的消息,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型将发生重大变革,将由“新材料作文”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这是继“话题作文”变为“新材料作文”后的又一次重大题型变化。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它是借用电脑术语而命名,实质是:在提供给考生的开放性、探究性的“叙事性新材料”中,增加“任务型指令”,要求考生按“指令”,完成写作任务。具体来说,作文的“指令”就是提供“叙事性新材料”之后的三句话:“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提供开放性的材料,解构单向性的命意)有何不同呢?通俗地说,“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针对材料中的事件,“就事论理,说深论透”,多层次地说出事理的鲜度、深度与温度来,拒绝塞进大段的古今中外的名事、名言论证(如果要引用名事名言,也只是以句子的形式而不是段落的形式,自然生成)。而以前的“新材料作文”,是按“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议(议论材料,论证观点)——联(联想名事,强化观点)——结(归结全文,重申
观点)”结构来写的,甚至可以提炼观点后,抛弃材料,展开联想来论证观点,这样不可避免地“绕开材料”,无意中为宿构套作打开了方便之门,与宽泛无边的“话题作文”类似。
所以,简单地说,“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去除“新材料作文”中的联想部分,要求考生集中针对材料中的“这件事”,说出独到的多层次的“道理”来,让读者感动与信服。大可不必再去整段整段背诵“作文素材”了。可见,“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强调考生理性思维的训练与理性表达的能力。这也是向外国高考作文的借鉴与尝试。对广大农村中学生来说,这种作文题型难度要求显然比“新材料作文”更高,也更容易甄别考生的思维能力。
(三)如何写任务驱动型作文?
1、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
开头部分
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
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
主体部分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
1.分析说理的目的:
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直指利害。
2.分析说理的方式:
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3.分析说理的原则:
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
4.层次拓展的方法:
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
结尾部分(约占10%):
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2、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正面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略写) 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详写)
④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
3、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反面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略写) 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并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
④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先破后立:前三步为“破”,最后一步为“立”)
4、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争议性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作为过渡。(略写)
③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解读,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赞成,可反对,也可辩证看待。(较详)
④(赞成)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详写)
⑤(赞成)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
⑥反对)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挖掘产生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
⑦反对)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⑧辩证)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对某种做法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辨明是非,阐述利害。
⑨辩证)就不足不当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改善意见,并适当展望其良好效果,总结全文。
具体来说,开头“引”,即:概述材料,提出观点有鲜度(新颖独特)。中间“议”(可分三段),即:就事论理,分层论述有深度(分论点清晰独到,阐释理由合理合情)。结尾“结”,即:引用名言,归结全文有力度(引用名言,点到为止,不展开论证)。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
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例如《以错治错并非正文》一文,对地铁上的“黑衣男”脚踢“吐痰男”,引起热议的事件,提出中心论点“以错治错并非正义”,一改大多数人点赞“黑衣男”是仗义执法的观念,观点新颖独到。然后多层次地分析众人赞同“黑衣男”的深层原因:吐痰男有错在先。“有错在先”成为实施暴力的理由,成为自我诡辩的利器。最后回归论点:“以错治错”式的正义是原始形态复仇意识的体现,是社会的倒退,不论谁错在先,“以错治错”都不是出路,依法治错,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全文结构完整,就事论理,立论深刻,说深论透,让人信服。
很显然,要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独立的理性思维。可以这样说,高质量的作文来源于独特深刻的思想,而独特深刻的思想来源于精到的阅读与思考。所以,考生备考不妨多关注争议性大的社会新闻,阅读一些时评文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和写作指令,又有细微的区别(典型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两套全国高考作文题:《女儿举报开车
接收机的父亲》,《谁更具风采》)。因此,我们有必要细分一下,以掌握它们的写作规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有三种形式:
一是显性比较类
这类作文,文题中明明白白写着:“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写作要领——交代动机,比较要“精”,写“更”要详,明确文体。
注意:“权衡比较”分两种形式:一是开头集中比较,但要精炼一些,不能喧宾夺主;二是分散比较,将选写重点之外的其它几个材料分散到论述的行文过程中去,这种写法,较有新意,不雷同,但要收得住,同样不能喧宾夺主;再有,由于这种文题往往会提供几个不同角度的平行材料,若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到能领摄它们的公共主题词,比如:三个新闻都很“温暖”,有了这“温暖”二字,几个材料就好“权衡比较”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广州一模题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
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是隐性比较类
这类作文,命题者在写作要求上并没有明确冠以“权衡与选择”的字眼,,但考生在落笔时完全可以将几者比较起来写。这样辩证写出来的文章无疑比单一写出来的的文章有厚度。 写作要领——紧扣材料,选好角度,辩证比较,突出重点。
1. 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你的好朋友XX 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中上水平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1. 信中如涉及你的学校或你本人的姓名,一律用**代替。2. 全文不少于800字。
三是侧重选择类
这类作文,重在选好角度,表明态度;不强求比较,这种写法同“新材料作文”写法类似,只不过有的文题会在写作要求中附带了文体(比如“书信”)要求。
写作要领:紧扣对象,旁征博引,联系实际,明确文体。
(3)题目:女儿举报老爸(材料作文(2015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题)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三、时评类作文审题立意指要与应对策略
(一)“时事评论”概述及范文评析
“时评”要讲究“四性”:时效性、针对性、说理性、思想性。“时效性”即及时发表意见,“趁热打铁”,不当马后炮。“针对性”即要有鲜明的观点立场,要联系当前实际,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切中要害,有的放矢。“说理性”即要有根有据,以理服人。“思想性”即要体现评论者的思想深度,体现指导性的意义。
“时评”主要是“就事论事”,但有的时评说理深入,做到“就事论理”“依事生理”,因此有人把时评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向材料以外作过多的挖掘和延伸。“就事论理”指对所评之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普遍规律或阐明一个更具普遍性道理。
“时评”类命题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时评”类命题可以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行文。
(二)时评与“传统给材料作文”的同异
“就事论事”的时评写作与传统“给材料作文”的写作有很多不同,不能完全套用“十步法”。“就事论理”的时评写作与传统“给材料作文”的写作近似,可以借用“十步法”。
1、“就事论理”的时评可按“引提联议结”五步立意行文。与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一样,时评必须在序论中“引用材料”,并针对材料(时事) 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文中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在论证过程中,
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时事评论写法的区别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
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60分。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 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 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 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差别在哪里?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组的消息,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型将发生重大变革,将由“新材料作文”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这是继“话题作文”变为“新材料作文”后的又一次重大题型变化。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它是借用电脑术语而命名,实质是:在提供给考生的开放性、探究性的“叙事性新材料”中,增加“任务型指令”,要求考生按“指令”,完成写作任务。具体来说,作文的“指令”就是提供“叙事性新材料”之后的三句话:“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提供开放性的材料,解构单向性的命意)有何不同呢?通俗地说,“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针对材料中的事件,“就事论理,说深论透”,多层次地说出事理的鲜度、深度与温度来,拒绝塞进大段的古今中外的名事、名言论证(如果要引用名事名言,也只是以句子的形式而不是段落的形式,自然生成)。而以前的“新材料作文”,是按“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议(议论材料,论证观点)——联(联想名事,强化观点)——结(归结全文,重申
观点)”结构来写的,甚至可以提炼观点后,抛弃材料,展开联想来论证观点,这样不可避免地“绕开材料”,无意中为宿构套作打开了方便之门,与宽泛无边的“话题作文”类似。
所以,简单地说,“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去除“新材料作文”中的联想部分,要求考生集中针对材料中的“这件事”,说出独到的多层次的“道理”来,让读者感动与信服。大可不必再去整段整段背诵“作文素材”了。可见,“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强调考生理性思维的训练与理性表达的能力。这也是向外国高考作文的借鉴与尝试。对广大农村中学生来说,这种作文题型难度要求显然比“新材料作文”更高,也更容易甄别考生的思维能力。
(三)如何写任务驱动型作文?
1、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
开头部分
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
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
主体部分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
1.分析说理的目的:
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直指利害。
2.分析说理的方式:
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3.分析说理的原则:
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
4.层次拓展的方法:
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
结尾部分(约占10%):
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2、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正面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略写) 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详写)
④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
3、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反面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略写) 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并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
④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先破后立:前三步为“破”,最后一步为“立”)
4、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争议性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作为过渡。(略写)
③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解读,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赞成,可反对,也可辩证看待。(较详)
④(赞成)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详写)
⑤(赞成)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
⑥反对)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挖掘产生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
⑦反对)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⑧辩证)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对某种做法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辨明是非,阐述利害。
⑨辩证)就不足不当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改善意见,并适当展望其良好效果,总结全文。
具体来说,开头“引”,即:概述材料,提出观点有鲜度(新颖独特)。中间“议”(可分三段),即:就事论理,分层论述有深度(分论点清晰独到,阐释理由合理合情)。结尾“结”,即:引用名言,归结全文有力度(引用名言,点到为止,不展开论证)。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
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例如《以错治错并非正文》一文,对地铁上的“黑衣男”脚踢“吐痰男”,引起热议的事件,提出中心论点“以错治错并非正义”,一改大多数人点赞“黑衣男”是仗义执法的观念,观点新颖独到。然后多层次地分析众人赞同“黑衣男”的深层原因:吐痰男有错在先。“有错在先”成为实施暴力的理由,成为自我诡辩的利器。最后回归论点:“以错治错”式的正义是原始形态复仇意识的体现,是社会的倒退,不论谁错在先,“以错治错”都不是出路,依法治错,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全文结构完整,就事论理,立论深刻,说深论透,让人信服。
很显然,要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独立的理性思维。可以这样说,高质量的作文来源于独特深刻的思想,而独特深刻的思想来源于精到的阅读与思考。所以,考生备考不妨多关注争议性大的社会新闻,阅读一些时评文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和写作指令,又有细微的区别(典型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两套全国高考作文题:《女儿举报开车
接收机的父亲》,《谁更具风采》)。因此,我们有必要细分一下,以掌握它们的写作规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有三种形式:
一是显性比较类
这类作文,文题中明明白白写着:“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写作要领——交代动机,比较要“精”,写“更”要详,明确文体。
注意:“权衡比较”分两种形式:一是开头集中比较,但要精炼一些,不能喧宾夺主;二是分散比较,将选写重点之外的其它几个材料分散到论述的行文过程中去,这种写法,较有新意,不雷同,但要收得住,同样不能喧宾夺主;再有,由于这种文题往往会提供几个不同角度的平行材料,若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到能领摄它们的公共主题词,比如:三个新闻都很“温暖”,有了这“温暖”二字,几个材料就好“权衡比较”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广州一模题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
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是隐性比较类
这类作文,命题者在写作要求上并没有明确冠以“权衡与选择”的字眼,,但考生在落笔时完全可以将几者比较起来写。这样辩证写出来的文章无疑比单一写出来的的文章有厚度。 写作要领——紧扣材料,选好角度,辩证比较,突出重点。
1. 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你的好朋友XX 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中上水平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1. 信中如涉及你的学校或你本人的姓名,一律用**代替。2. 全文不少于800字。
三是侧重选择类
这类作文,重在选好角度,表明态度;不强求比较,这种写法同“新材料作文”写法类似,只不过有的文题会在写作要求中附带了文体(比如“书信”)要求。
写作要领:紧扣对象,旁征博引,联系实际,明确文体。
(3)题目:女儿举报老爸(材料作文(2015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题)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三、时评类作文审题立意指要与应对策略
(一)“时事评论”概述及范文评析
“时评”要讲究“四性”:时效性、针对性、说理性、思想性。“时效性”即及时发表意见,“趁热打铁”,不当马后炮。“针对性”即要有鲜明的观点立场,要联系当前实际,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切中要害,有的放矢。“说理性”即要有根有据,以理服人。“思想性”即要体现评论者的思想深度,体现指导性的意义。
“时评”主要是“就事论事”,但有的时评说理深入,做到“就事论理”“依事生理”,因此有人把时评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向材料以外作过多的挖掘和延伸。“就事论理”指对所评之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普遍规律或阐明一个更具普遍性道理。
“时评”类命题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时评”类命题可以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行文。
(二)时评与“传统给材料作文”的同异
“就事论事”的时评写作与传统“给材料作文”的写作有很多不同,不能完全套用“十步法”。“就事论理”的时评写作与传统“给材料作文”的写作近似,可以借用“十步法”。
1、“就事论理”的时评可按“引提联议结”五步立意行文。与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一样,时评必须在序论中“引用材料”,并针对材料(时事) 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文中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在论证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