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中的一个内容,即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学生的知识经验:

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三、教材分析:

我把教材上的内容归纳为主要是四部分:

(一)认识分米,毫米,知道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二)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表象;

(三)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1)单位的填写;(2)长度之间的转化;(3)长度之间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等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并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方法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并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思维目标: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能够估摸出物体的长度,并发展初步的空间思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经历探索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后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六、教具准备:课件,尺子,纸条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米,厘米”

T: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2、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3、1米,1厘米有多长呢?(用手势比划一下)

4、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米:m 厘米:cm 1米=100厘米)

T:你们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解决问题吗?

一棵大树高约8( )

一块橡皮长约3( )

课桌高约7( )

质疑:课桌高约7米,还是厘米呢?还是两个都不合适?

引导学生思考: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也能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二)、认识分米:

T:那到底用什么单位合适呢?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引出: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

T: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米和1厘米有多长,那么1分米有多长呢?你们也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吗?(学生肯定会出现多况)

T:你们刚才有很多表示,哪种表示最接近呢?等你们帮我完成下面这个任务就可以知道了。

1、出示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来猜一猜它的长度。(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

2、让学生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在学生的学具袋中是用1根黄色纸条来表示的)

3、汇报结果:

T:你们量的结果是多少?

S:10厘米。

T:你们果然很能干,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了,你们刚才量的这根纸条就是1分米长,也就是我的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

引1分米=10厘米

你们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感受1分米的长度,就是10厘米长)

T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米尺,有几个1分米?

S:10个。

(引导学生思考:1米里面有100个厘米,而10个厘米是1分米,所以1米里面有10个分米,即1米=10分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米=10分米。)

(三)、认识毫米

T:你们刚才量得这么准,我这里还有一根铅笔,也想请你们来量一量,它有多长。

(1)学生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

(2)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测量结果。

(3)汇报:

T:结果是多长?

S:6厘米多一点。

T:这个多一点到底是多多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测量,思考“多一点” 具体应该怎么来表示它的长度呢?从而也能更好地引出毫米。)

引出:毫米

引导学生理解解: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

T:从测量的结果上看,这根纸条是6厘米多3小格,所以它的长度是6厘米3毫米。 T:我们说尺子上1小格是1毫米, 那1厘米里面有多少小格呢?

S:10个小格

T: 10小格就是10什么?

S: 10毫米。

引出:1厘米=10毫米

T: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头脑中形成的表象.)

(四)、小游戏

对儿歌:

T:我们大家来比一比。

S:比什么?

T::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

S: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学生用手势表示)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也为第二课时的练习做铺垫。)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新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你能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这几个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八、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毫米

米:m

厘米:cm 1米=100厘米 1m=100cm 分米: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米=10分米 1m=10dm 毫米:m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从大到小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2013-3-6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中的一个内容,即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学生的知识经验:

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三、教材分析:

我把教材上的内容归纳为主要是四部分:

(一)认识分米,毫米,知道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二)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表象;

(三)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1)单位的填写;(2)长度之间的转化;(3)长度之间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等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并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方法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并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思维目标: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能够估摸出物体的长度,并发展初步的空间思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经历探索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后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六、教具准备:课件,尺子,纸条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米,厘米”

T: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2、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3、1米,1厘米有多长呢?(用手势比划一下)

4、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米:m 厘米:cm 1米=100厘米)

T:你们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解决问题吗?

一棵大树高约8( )

一块橡皮长约3( )

课桌高约7( )

质疑:课桌高约7米,还是厘米呢?还是两个都不合适?

引导学生思考: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也能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二)、认识分米:

T:那到底用什么单位合适呢?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引出: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

T: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米和1厘米有多长,那么1分米有多长呢?你们也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吗?(学生肯定会出现多况)

T:你们刚才有很多表示,哪种表示最接近呢?等你们帮我完成下面这个任务就可以知道了。

1、出示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来猜一猜它的长度。(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

2、让学生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在学生的学具袋中是用1根黄色纸条来表示的)

3、汇报结果:

T:你们量的结果是多少?

S:10厘米。

T:你们果然很能干,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了,你们刚才量的这根纸条就是1分米长,也就是我的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

引1分米=10厘米

你们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感受1分米的长度,就是10厘米长)

T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米尺,有几个1分米?

S:10个。

(引导学生思考:1米里面有100个厘米,而10个厘米是1分米,所以1米里面有10个分米,即1米=10分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米=10分米。)

(三)、认识毫米

T:你们刚才量得这么准,我这里还有一根铅笔,也想请你们来量一量,它有多长。

(1)学生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

(2)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测量结果。

(3)汇报:

T:结果是多长?

S:6厘米多一点。

T:这个多一点到底是多多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测量,思考“多一点” 具体应该怎么来表示它的长度呢?从而也能更好地引出毫米。)

引出:毫米

引导学生理解解: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

T:从测量的结果上看,这根纸条是6厘米多3小格,所以它的长度是6厘米3毫米。 T:我们说尺子上1小格是1毫米, 那1厘米里面有多少小格呢?

S:10个小格

T: 10小格就是10什么?

S: 10毫米。

引出:1厘米=10毫米

T: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头脑中形成的表象.)

(四)、小游戏

对儿歌:

T:我们大家来比一比。

S:比什么?

T::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

S: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学生用手势表示)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也为第二课时的练习做铺垫。)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新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你能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这几个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八、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毫米

米:m

厘米:cm 1米=100厘米 1m=100cm 分米: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米=10分米 1m=10dm 毫米:m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从大到小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2013-3-6


相关内容

  • 铅笔有多长
  •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2 发表人:吕春晓:发表时间:2009-4-15 8:48:15 修改 发表评论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永康市实验学校 吕春晓 一教材分析 是数学北师版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情境,在学生一年级时已掌握1 ...

  • 教学设计[铅笔有多长]
  •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长春市朝阳区白山小学 孙阳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感受1毫米.1分米有多长,掌握毫米.分米的字母表达,毫 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2. 过程和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感知1毫米.1分米有多长:在米尺上找一找 多多少个 ...

  •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 ...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岳庄小学 张素萍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厘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 ...

  •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 ...

  • [铅笔有多长]说课
  • <铅笔有多长>说课 一. 设计理念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

  •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成都市草堂小学 彭晓爽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建立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 ...

  • 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
  • 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 --<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 上完<铅笔有多长>后,我的心里沉沉的,好像压着一块石头,蛮不是滋味,这两天来课堂中的一些片断总是在脑海中重复播放着,想着如果能重来一次,也许会做得更好: 1.抓住课堂闪光点,转换自身角色. 其实我们每堂课中总是有那么几个&quo ...

  • 厘米的认识
  •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厘米的认识 数学 2013-10-23 年级 二年级上 学习者分析 "对厘米.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