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西南大学含弘学院20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何玉杨 重庆400715)

摘要:记忆研究一直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自信息加工理论诞生以来,心理学者们都热衷于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记忆。而短时记忆是记忆研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先有序列加工说和平行加工说,从头至尾搜索模型和自我中断式搜索模型,而后更提出了直通模型和双重模型等。Sternberg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本实验旨在还原Sternberg的经典实验并解决两个问题,即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并且是从头至尾的扫描。

关键词: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 认知心理学

1前言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而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主要有记忆集的大小和记忆材料的不同性质。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大小一般可以用组块来测量,组块是人们在过去的经验中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米勒(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组块的概念。所谓的组块是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5-9个组块,并且这个数量是相对不变的,这就是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这个提法为大量实验所证实并得到公认。因此本实验的呈现的为1-6个无意义无顺序的一列数字(记忆集),并未超出短时记忆广度范围。短时记忆中记忆材料的复杂性和熟悉度等都会影响信息提取。不同性质材料短时记忆容量也不同,以往实验表明,数字类短时记忆容量最大,依次为图形类、汉字类,记忆容量最小的是位置类。本实验选择的是1-6个不等的数字进行记忆,降低了实验难度,更有利于排除实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对正确客观的实验结果。

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Sternberg提出了两种假设,即平行扫描和系列扫描。平行扫描指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系列扫描指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诸项目一个个地相继进行比较。通过实验结果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逐个进行扫描的,也就是系列扫描。但系列扫描还涉及一个问题,即系列扫描是从头至尾的扫描

还是自我停止的扫描。所谓从头至尾扫描的系列扫描是指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每个项目都比较一次,看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而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是指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同一项目匹配后,就不再搜索下去。本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

除了Sternberg的搜索模型,Wickelgren于1973年提出了直通模型。它认为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提取。即人们通过一个以熟悉度或痕迹强度为基础的内部判断标准来做出反应,当熟悉值高于该标准则做出“是”反应,低于这一标准则做出“否”反应。Atkinson和Juola在1973年提出了双重模型,该模型试图将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结合起来。根据这个模型,人有时基于识记项目的熟悉值大小就可以直接做出判断,有时则需要进行搜索才能做出判断。前者是平行的快速过程,后者是系列的慢速过程。

在我国心理学领域关于短时记忆的实验研究中,喻伯林等( 1985) 、张武田等( 1986) 的研究表明,双音合成词和四字成语的短时记忆容量不如单音词多,而四字成语又不如双音词多;随着组块复杂性的增加短时记忆容量倾向于逐渐降低;高频词的短时记忆容量比低频词多。张武田等 ( 1987,1990) 的研究发现汉字词的笔画复杂性对短时记忆保持量有显著影响,,笔画复杂性不同的词的识别时间与其记忆保持量有显著负相关。

2方法

2.1被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大学三年级学生共7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62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通过描述性比较删除了Z分数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因此最后进入统计结果的只有70名被试。

2.2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

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置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反应方法:使用键盘,“是”按Q键,“否”按P键。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验。

3结果与分析

图1 记忆集大小与反应时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被试反应时也随着增加。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

4讨论

本实验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即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平行扫描还是系列扫描,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还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1)如果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平行扫描,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不会随识记项目数量或记忆集的大小而发生变化;反正如果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随着识记项目增多或记忆集增大而增加。从图1可以看到,被试的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2)该实验还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还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是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要顺序检查一遍,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是在记忆集中检查出所要的项目后停止比较。可以预见,这两种系列扫描在“否”反应中有相同的反应,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要作出“否”

反应都必须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但是,在“是”反应中情况将有所不同。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由于需要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依次进行比较,其反应时将与“否”反应相接近,两者的斜率相同。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有时需要进行比较的次数多,有时又比较少,平均起来只需进行记忆集中的一半项目数量的比较,实际上应是(N+1)/2。所以,“是”反应时的斜率应是“否”反应时的一半。可能是由于被试将比较过程和决策过程分开,且比较过程非常迅速,决策过程需时较多。因此为求工作效率,则在全部比较之后作一次判定即可。

5结论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

参考文献: [1]王甦等著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54-161页

[2]孙建梅. (1996).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实验研究.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3, 006.

[3]肖崇好, & 黄希庭. (2001). 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心理学探新, 21(3), 17-19.

[4]肖崇好, & 黄希庭. (1999). 短时记忆提取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 22(4), 302-304.

[5]包燕. (2000). 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研究概况. 心理科学, 23(4), 462-465.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西南大学含弘学院20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何玉杨 重庆400715)

摘要:记忆研究一直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自信息加工理论诞生以来,心理学者们都热衷于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记忆。而短时记忆是记忆研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先有序列加工说和平行加工说,从头至尾搜索模型和自我中断式搜索模型,而后更提出了直通模型和双重模型等。Sternberg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本实验旨在还原Sternberg的经典实验并解决两个问题,即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并且是从头至尾的扫描。

关键词: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 认知心理学

1前言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而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主要有记忆集的大小和记忆材料的不同性质。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大小一般可以用组块来测量,组块是人们在过去的经验中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米勒(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组块的概念。所谓的组块是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5-9个组块,并且这个数量是相对不变的,这就是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这个提法为大量实验所证实并得到公认。因此本实验的呈现的为1-6个无意义无顺序的一列数字(记忆集),并未超出短时记忆广度范围。短时记忆中记忆材料的复杂性和熟悉度等都会影响信息提取。不同性质材料短时记忆容量也不同,以往实验表明,数字类短时记忆容量最大,依次为图形类、汉字类,记忆容量最小的是位置类。本实验选择的是1-6个不等的数字进行记忆,降低了实验难度,更有利于排除实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对正确客观的实验结果。

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Sternberg提出了两种假设,即平行扫描和系列扫描。平行扫描指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系列扫描指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诸项目一个个地相继进行比较。通过实验结果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逐个进行扫描的,也就是系列扫描。但系列扫描还涉及一个问题,即系列扫描是从头至尾的扫描

还是自我停止的扫描。所谓从头至尾扫描的系列扫描是指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每个项目都比较一次,看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而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是指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同一项目匹配后,就不再搜索下去。本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

除了Sternberg的搜索模型,Wickelgren于1973年提出了直通模型。它认为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提取。即人们通过一个以熟悉度或痕迹强度为基础的内部判断标准来做出反应,当熟悉值高于该标准则做出“是”反应,低于这一标准则做出“否”反应。Atkinson和Juola在1973年提出了双重模型,该模型试图将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结合起来。根据这个模型,人有时基于识记项目的熟悉值大小就可以直接做出判断,有时则需要进行搜索才能做出判断。前者是平行的快速过程,后者是系列的慢速过程。

在我国心理学领域关于短时记忆的实验研究中,喻伯林等( 1985) 、张武田等( 1986) 的研究表明,双音合成词和四字成语的短时记忆容量不如单音词多,而四字成语又不如双音词多;随着组块复杂性的增加短时记忆容量倾向于逐渐降低;高频词的短时记忆容量比低频词多。张武田等 ( 1987,1990) 的研究发现汉字词的笔画复杂性对短时记忆保持量有显著影响,,笔画复杂性不同的词的识别时间与其记忆保持量有显著负相关。

2方法

2.1被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大学三年级学生共7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62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通过描述性比较删除了Z分数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因此最后进入统计结果的只有70名被试。

2.2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

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置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反应方法:使用键盘,“是”按Q键,“否”按P键。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验。

3结果与分析

图1 记忆集大小与反应时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被试反应时也随着增加。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

4讨论

本实验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即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平行扫描还是系列扫描,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还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1)如果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平行扫描,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不会随识记项目数量或记忆集的大小而发生变化;反正如果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随着识记项目增多或记忆集增大而增加。从图1可以看到,被试的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2)该实验还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还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是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要顺序检查一遍,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是在记忆集中检查出所要的项目后停止比较。可以预见,这两种系列扫描在“否”反应中有相同的反应,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要作出“否”

反应都必须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但是,在“是”反应中情况将有所不同。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由于需要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依次进行比较,其反应时将与“否”反应相接近,两者的斜率相同。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有时需要进行比较的次数多,有时又比较少,平均起来只需进行记忆集中的一半项目数量的比较,实际上应是(N+1)/2。所以,“是”反应时的斜率应是“否”反应时的一半。可能是由于被试将比较过程和决策过程分开,且比较过程非常迅速,决策过程需时较多。因此为求工作效率,则在全部比较之后作一次判定即可。

5结论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

参考文献: [1]王甦等著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54-161页

[2]孙建梅. (1996).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实验研究.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3, 006.

[3]肖崇好, & 黄希庭. (2001). 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心理学探新, 21(3), 17-19.

[4]肖崇好, & 黄希庭. (1999). 短时记忆提取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 22(4), 302-304.

[5]包燕. (2000). 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研究概况. 心理科学, 23(4), 462-465.


相关内容

  • 国内关于工作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
  • 摘 要: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储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对学习.思维.语言理解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工作记忆发展机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就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以便读者对工作记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影响因素 研究主题 ...

  •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基本理论问题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11月JOURNA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2003年第4期 ()NATURALSCIENCEEDITIONNov.2003 No.4,2003文章编号:1000-5463(2003)04-0135-08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基本 ...

  • 德语篇章语言学的翻译
  • 5.1记忆(S122 Das Gedächtnis -- S124 Schokolade) 记忆作为认知结构的存储器,在其功能方面现今已经了得到了很好的研究. 阿特金森和谢夫林的记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超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不到一秒的刺激发生在超短时记忆之中.Wettler 描述以下的实验 ...

  • 短时记忆的编码
  • 短时记忆的编码 张新娟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心理系10150201 学号1015020137 摘 要 基于减法反应时的基本范式,在Posner的经典实验基础上稍作修改,通过测 40名大学生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情况,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与听觉两种 编码机制"这一 ...

  •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不分套删除重复)
  •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 )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 ...

  • 辅修2014认知学习理论讲义
  • 认知学习理论  一.学习的完形说(苛勒)  二.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目的说 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四.布鲁纳(J.S.Bruner)结构主义学习观  五.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说  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认知理论出现的背景 ① 认知研究复出 ...

  • 认知考试题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2.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 ...

  • stroop效应对记忆的影响
  • stroop 效应对记忆的影响 摘要:为了了解stroop 效应是否对记忆有影响,具体影响记忆加工的那个过程,对近代对stroop 效应的研究以及对记忆的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stroop 效应.记忆.记忆加工 引言 1935年stroop 效应在颜色命名实验中被发现.整个记忆过程分为编码.储存. ...

  • 认知心理学
  • 一.1.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组成.功能: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 符号和符号系统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 2减法反应时实验:唐德斯:实验中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