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锣鼓点的名称由来及其形成

  近年来,读了不少关于京剧打击乐的工具书和发表在各种杂志的相关文章,而关于锣鼓点方面的几个很重要问题,却无人涉及,故笔者愿做“引玉之砖,”以期引起专家和打击乐工作者的关注。因手头资料匮乏,又无成文可鉴,只好凭借自己的粗浅学识和点滴经验勉强为之,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一、 锣鼓点名称的由来   京剧锣鼓点都有其具体名称,诸如【导板头】、【凤点头】、【四击头】等等。那么这些具体的锣鼓点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可以肯定地说,是艺术家们经过研究探索、深思熟虑而后命名的。所有锣鼓点都有着十分贴切而又非常准确的名字。有些名字,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牢记,绝非仅仅是一种符号。说到其名称由来,不得不佩服我们老一辈鼓师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笔者揣摩艺术家的思路。粗略归纳依据有五:   一曰依据数量。就是锣鼓点中大锣和铙钹所演奏出来的“点儿”的总和。比如,【三锤】,是由“三击”而名;再如【一锤】、【四击头】等莫不如是。   二曰依据速度。就是锣鼓点的快慢节奏。比如【急急风】。其本身节奏比较快,又是用于武打及紧张气氛之中,故冠以形象而又急促的名字,是恰到好处的。又如【长锤】有快慢之分,皆是根据其速度而得名。再如【撤锣】,一个“撤”字即把其速度规定下来,很贴切。   三曰依据音形。这是从听觉上加以分析。所谓“音形”即是说音响的形状。当然音形是不可视的,但可以听得到、感觉到。比如【反长锤】(也称【闪锤】),它是【长锤】的反打,听起来很容易分辨。又如【水底鱼】,也是从听觉上感到其曲折、形象的音形,,给人以鱼游水底的印象,这个命名既有趣又夸张。再加上此点多用于人物赶路,更可见老艺术家们那丰富的想象和思维的准确。再如【纽丝】、【撞金钟】、【冲头】等,都是听其声命其名,而得其“意”,最终得其用的。   四曰依据动作。就是人物行文或唱腔。比如【导板头】,它是导板第一句唱腔的引奏,也是开端,有引领下面唱腔的意味,故名。又如【望门】,是由人物“一望两望”的动作而命名。再如【搓锤】,有的表现人物情绪激动时甩动髯口、有的表现人物染病时的踉跄脚步,都要用【搓锤】配合。还有【哭头】,是由【哭头】唱腔而名。   五曰依据美化。就是给锣鼓点一个美称。戏曲艺术素有爱美的传统,比如把寒儒所穿的叫花子衣裳冠以“富贵衣”雅称,就是最突出的代表。同样,给锣鼓点命名也未忘美化,比如【凤点头】、【双飞燕】等。其他如【冷锤】、【吊钹】是由情绪而名,【撞金钟】、【一锤锣】是由音响及其鲜明的节拍而命名的…..总之,这些锣鼓点的名称,都是老艺术家的心血结晶,不仅被打击乐工作者和表演者牢记于心用于表演,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被人们用于比喻或开个玩笑!由此可知,打击乐及其锣鼓点不是深入人心了吗?    二、锣鼓点的形成   打击乐的锣鼓点它的发展和演变是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而来。    最早的舞台动作,包括台步、身段、举手、投足和各种舞蹈,其起步阶段还比较简单,因此,与之相匹配的锣鼓点,也不是很复杂。舞台上所表现的打斗动作,也仅仅是“过来过去”的几套动作。同样,唱腔的板式和旋律也远不及现今丰富。当时的锣鼓点简单归纳只有3个――【急急风】、【冲头】和【抽头】。现在的近百个锣鼓点都是由这3个基础锣鼓点派生出来的。进一步讲,这3个锣鼓点是基础,是“母点”,其他锣鼓点是“子点”。也就是说有了这3个“母点”,其他众多的锣鼓点才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当然,这也是通过对舞台动作的分析而得来的结论。简单的舞台动作(诸如上下场,不复杂的开打和唱腔的领奏等等),只需要【急急风】、【冲头】和【抽头】就足以完成任务了。   随着艺术自身的不断发展,舞台动作不断丰富,原有的锣鼓点就显然不够用了,这就逼着艺人们去研究、去琢磨。于是聪明的前辈们,就想到了从这3个点子去分化、演变、发展,这样就产生了【五锤】、【住头】等点子。【五锤】显而易见是从【冲头】分解出来的,是【冲头】原节奏型有规律、有棱角的慢奏;【住头】(俗称【软三锤】)也是从【冲头】分离出来的,【冲头】的前三击,经过规整,加上“开头”不久成了【住头】了吗?还有【四击头】、【长锤】等都是从【冲头】分化、演变而来。而【乱锤】,【望家乡】(也称【紧锤】、【串锤】)等,则是从【急急风】脱胎而来。而且,严格说来,【急急风】里含有【冲头】的因素。【乱锤】是【急急风】前七锣的反复演奏,也就是把【急急风】的前七锣经过处理,节奏变得飞、更鲜明、更有规律罢了。【望家乡】同【急急风】的演奏相差无几,只是前者是单楗子,后者是双楗子,前者是唱腔的引奏,后者速度要快于前者。【望家乡】既有【急急风】的意味,又有【冲头】的养分,前面的几击是【冲头】节奏的变奏,后面则归入【急急风】了。   最后分析一下【抽头】。【抽头】又名【滚头子】。曲牌里有锣鼓经的点子,差不多都是【抽头】的变奏。可见其“子点”之多。除此,还有京剧的【纽丝】、【凤点头】,河北梆子的【尖板】(现已被京剧移植过来)等,都脱胎于【抽头】。【纽丝】是【抽头】的简化,【凤点头是【抽头】的变奏,而【尖板】则是前面加了个【住头】。可以说,【冲头】是基础之基础,可列3个点子之首,很有可能第一个点子就是“冲头”,是否有其原型,不得而知,,但艺术家们的创造精神可见一斑。以上对否?仅一家之言而矣!   三、 锣鼓点的设计   要想把锣鼓点的设计的恰到好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剧本,确定基调   研究剧本,首先要知道剧本的内容,是正剧、悲剧,还是闹剧、喜剧,是唱功戏,还是做功戏,是文戏,还是武戏(含舞蹈动作)。明确这个问题以后,就可以确定锣鼓点及使用锣鼓的基调:即以大锣为主,还是以小锣为主,还是各自侧重。因为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处理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费力不讨好,演出效果不会有光彩。   2. 着眼全局,突出重点   安排、设计锣鼓点同编剧本、写文章一样,要有高潮、有停顿;编剧本、写文章,要有个构思,也就是打腹稿的过程,哪要繁,哪要简,哪里需要强调、夸张,哪里要一笔带过,都要明确于心。设计锣鼓点也必须如此:在立戏之后设计者就要有个大概,即哪场戏需要大鼓,哪场戏需要小锣,哪个人物上场用什么点,哪个情节需要什么点去加以突出和烘托,哪里多用锣鼓,哪里不用或少用。要尽量做到“锣鼓少而不嫌其简,锣鼓多而不厌其烦”,恰到好处,不温不燥。除此,还必须根据导演的提示,把重点场子重点情节明确起来,以便在设计锣鼓点时有所侧重,有所突出,不致顾此失彼、杂乱无章。   3. 力求精确,避免重复   一个好的锣鼓点设计者,从不乱用锣鼓点,如果锣鼓点用的过多,会把演员的表演空间占去相当数量,使其表演陷入繁琐、杂乱境地,而且使观众接应不暇,感到乏味。要以剧情、人物、动作的需要为前提,去筛选那些最富有表现力的锣鼓点,力求准确。这里就有个“死点活用”问题。过去,有不少鼓师在这方面表现出极高的艺术素养,他们常常把死点用活了,打出了人物,打出了性格,打出了感情。既与演员表演达到完美的和谐,又能让观众从锣鼓声中体味到许多“戏”的内涵,留下玩味的余地。所谓死点活用,就是准确地使用锣鼓点,把人物的情绪、神采更具夸张力的表现出来,不仅演员感到痛快,观众也觉得过瘾。   除以上三方面以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机动灵活。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应变能力。如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或纰漏,鼓师就必须善于补救。这就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培养这方面的素质。其二是掌握规律。这也是个经验和素质问题。传统戏使用锣鼓点,由于行当明确,比较方便。而现代戏使用起来就费斟酌。但也是有“章”可循的。一般地说,老工人、老农民、老公安、老干部应考虑用大锣点子,而老奶奶、老大娘、老知识分子、老医生则考虑多用小锣点子;主要人物多用大锣,次要人物多用小锣;性格暴躁者多用大锣,性格温顺者多用小锣;矛盾尖锐时多用大锣,心情欢愉时多用小锣,等等。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的,而要以剧情、情绪的转移为转移,以动作、身段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准确生动,有的放矢。

  近年来,读了不少关于京剧打击乐的工具书和发表在各种杂志的相关文章,而关于锣鼓点方面的几个很重要问题,却无人涉及,故笔者愿做“引玉之砖,”以期引起专家和打击乐工作者的关注。因手头资料匮乏,又无成文可鉴,只好凭借自己的粗浅学识和点滴经验勉强为之,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一、 锣鼓点名称的由来   京剧锣鼓点都有其具体名称,诸如【导板头】、【凤点头】、【四击头】等等。那么这些具体的锣鼓点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可以肯定地说,是艺术家们经过研究探索、深思熟虑而后命名的。所有锣鼓点都有着十分贴切而又非常准确的名字。有些名字,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牢记,绝非仅仅是一种符号。说到其名称由来,不得不佩服我们老一辈鼓师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笔者揣摩艺术家的思路。粗略归纳依据有五:   一曰依据数量。就是锣鼓点中大锣和铙钹所演奏出来的“点儿”的总和。比如,【三锤】,是由“三击”而名;再如【一锤】、【四击头】等莫不如是。   二曰依据速度。就是锣鼓点的快慢节奏。比如【急急风】。其本身节奏比较快,又是用于武打及紧张气氛之中,故冠以形象而又急促的名字,是恰到好处的。又如【长锤】有快慢之分,皆是根据其速度而得名。再如【撤锣】,一个“撤”字即把其速度规定下来,很贴切。   三曰依据音形。这是从听觉上加以分析。所谓“音形”即是说音响的形状。当然音形是不可视的,但可以听得到、感觉到。比如【反长锤】(也称【闪锤】),它是【长锤】的反打,听起来很容易分辨。又如【水底鱼】,也是从听觉上感到其曲折、形象的音形,,给人以鱼游水底的印象,这个命名既有趣又夸张。再加上此点多用于人物赶路,更可见老艺术家们那丰富的想象和思维的准确。再如【纽丝】、【撞金钟】、【冲头】等,都是听其声命其名,而得其“意”,最终得其用的。   四曰依据动作。就是人物行文或唱腔。比如【导板头】,它是导板第一句唱腔的引奏,也是开端,有引领下面唱腔的意味,故名。又如【望门】,是由人物“一望两望”的动作而命名。再如【搓锤】,有的表现人物情绪激动时甩动髯口、有的表现人物染病时的踉跄脚步,都要用【搓锤】配合。还有【哭头】,是由【哭头】唱腔而名。   五曰依据美化。就是给锣鼓点一个美称。戏曲艺术素有爱美的传统,比如把寒儒所穿的叫花子衣裳冠以“富贵衣”雅称,就是最突出的代表。同样,给锣鼓点命名也未忘美化,比如【凤点头】、【双飞燕】等。其他如【冷锤】、【吊钹】是由情绪而名,【撞金钟】、【一锤锣】是由音响及其鲜明的节拍而命名的…..总之,这些锣鼓点的名称,都是老艺术家的心血结晶,不仅被打击乐工作者和表演者牢记于心用于表演,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被人们用于比喻或开个玩笑!由此可知,打击乐及其锣鼓点不是深入人心了吗?    二、锣鼓点的形成   打击乐的锣鼓点它的发展和演变是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而来。    最早的舞台动作,包括台步、身段、举手、投足和各种舞蹈,其起步阶段还比较简单,因此,与之相匹配的锣鼓点,也不是很复杂。舞台上所表现的打斗动作,也仅仅是“过来过去”的几套动作。同样,唱腔的板式和旋律也远不及现今丰富。当时的锣鼓点简单归纳只有3个――【急急风】、【冲头】和【抽头】。现在的近百个锣鼓点都是由这3个基础锣鼓点派生出来的。进一步讲,这3个锣鼓点是基础,是“母点”,其他锣鼓点是“子点”。也就是说有了这3个“母点”,其他众多的锣鼓点才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当然,这也是通过对舞台动作的分析而得来的结论。简单的舞台动作(诸如上下场,不复杂的开打和唱腔的领奏等等),只需要【急急风】、【冲头】和【抽头】就足以完成任务了。   随着艺术自身的不断发展,舞台动作不断丰富,原有的锣鼓点就显然不够用了,这就逼着艺人们去研究、去琢磨。于是聪明的前辈们,就想到了从这3个点子去分化、演变、发展,这样就产生了【五锤】、【住头】等点子。【五锤】显而易见是从【冲头】分解出来的,是【冲头】原节奏型有规律、有棱角的慢奏;【住头】(俗称【软三锤】)也是从【冲头】分离出来的,【冲头】的前三击,经过规整,加上“开头”不久成了【住头】了吗?还有【四击头】、【长锤】等都是从【冲头】分化、演变而来。而【乱锤】,【望家乡】(也称【紧锤】、【串锤】)等,则是从【急急风】脱胎而来。而且,严格说来,【急急风】里含有【冲头】的因素。【乱锤】是【急急风】前七锣的反复演奏,也就是把【急急风】的前七锣经过处理,节奏变得飞、更鲜明、更有规律罢了。【望家乡】同【急急风】的演奏相差无几,只是前者是单楗子,后者是双楗子,前者是唱腔的引奏,后者速度要快于前者。【望家乡】既有【急急风】的意味,又有【冲头】的养分,前面的几击是【冲头】节奏的变奏,后面则归入【急急风】了。   最后分析一下【抽头】。【抽头】又名【滚头子】。曲牌里有锣鼓经的点子,差不多都是【抽头】的变奏。可见其“子点”之多。除此,还有京剧的【纽丝】、【凤点头】,河北梆子的【尖板】(现已被京剧移植过来)等,都脱胎于【抽头】。【纽丝】是【抽头】的简化,【凤点头是【抽头】的变奏,而【尖板】则是前面加了个【住头】。可以说,【冲头】是基础之基础,可列3个点子之首,很有可能第一个点子就是“冲头”,是否有其原型,不得而知,,但艺术家们的创造精神可见一斑。以上对否?仅一家之言而矣!   三、 锣鼓点的设计   要想把锣鼓点的设计的恰到好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剧本,确定基调   研究剧本,首先要知道剧本的内容,是正剧、悲剧,还是闹剧、喜剧,是唱功戏,还是做功戏,是文戏,还是武戏(含舞蹈动作)。明确这个问题以后,就可以确定锣鼓点及使用锣鼓的基调:即以大锣为主,还是以小锣为主,还是各自侧重。因为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处理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费力不讨好,演出效果不会有光彩。   2. 着眼全局,突出重点   安排、设计锣鼓点同编剧本、写文章一样,要有高潮、有停顿;编剧本、写文章,要有个构思,也就是打腹稿的过程,哪要繁,哪要简,哪里需要强调、夸张,哪里要一笔带过,都要明确于心。设计锣鼓点也必须如此:在立戏之后设计者就要有个大概,即哪场戏需要大鼓,哪场戏需要小锣,哪个人物上场用什么点,哪个情节需要什么点去加以突出和烘托,哪里多用锣鼓,哪里不用或少用。要尽量做到“锣鼓少而不嫌其简,锣鼓多而不厌其烦”,恰到好处,不温不燥。除此,还必须根据导演的提示,把重点场子重点情节明确起来,以便在设计锣鼓点时有所侧重,有所突出,不致顾此失彼、杂乱无章。   3. 力求精确,避免重复   一个好的锣鼓点设计者,从不乱用锣鼓点,如果锣鼓点用的过多,会把演员的表演空间占去相当数量,使其表演陷入繁琐、杂乱境地,而且使观众接应不暇,感到乏味。要以剧情、人物、动作的需要为前提,去筛选那些最富有表现力的锣鼓点,力求准确。这里就有个“死点活用”问题。过去,有不少鼓师在这方面表现出极高的艺术素养,他们常常把死点用活了,打出了人物,打出了性格,打出了感情。既与演员表演达到完美的和谐,又能让观众从锣鼓声中体味到许多“戏”的内涵,留下玩味的余地。所谓死点活用,就是准确地使用锣鼓点,把人物的情绪、神采更具夸张力的表现出来,不仅演员感到痛快,观众也觉得过瘾。   除以上三方面以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机动灵活。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应变能力。如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或纰漏,鼓师就必须善于补救。这就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培养这方面的素质。其二是掌握规律。这也是个经验和素质问题。传统戏使用锣鼓点,由于行当明确,比较方便。而现代戏使用起来就费斟酌。但也是有“章”可循的。一般地说,老工人、老农民、老公安、老干部应考虑用大锣点子,而老奶奶、老大娘、老知识分子、老医生则考虑多用小锣点子;主要人物多用大锣,次要人物多用小锣;性格暴躁者多用大锣,性格温顺者多用小锣;矛盾尖锐时多用大锣,心情欢愉时多用小锣,等等。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的,而要以剧情、情绪的转移为转移,以动作、身段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准确生动,有的放矢。


相关内容

  • [唱脸谱]教学设计
  •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脸谱 教材内容分析: <唱脸谱>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的一首学唱曲目,体裁为"戏歌".戏歌是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歌 ...

  • 试论川剧高腔与剧种形成之关系
  • 作者:杜建华 四川戏剧 2007年05期 关于川剧形成的时间以及形成的标准,是川剧史学界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由于川剧声腔多样,来源复杂,且民间艺术往往不能进入正史,民间流动的大量戏曲班社没有确切的记载,现代戏曲史家们通常是在一些文人笔记.遣兴之作或者各地县志的有限记载中,发现一些关于川剧演出活动的吉 ...

  • 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1.唐宋八大家 ⑴基本含义:唐宋八大家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家. ⑵主要成员: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⑶名称由来: 明朝中叶茅坤编成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这时"唐宋八大家"之说遂已定型,同时被 ...

  • 京剧经典知识问答
  • 全民京剧爱好者 一键关注 1.京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 答:"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 2."尚老将"."姜圣人"."赵老开"."凤二爷" ...

  • 唱支最美的歌教案
  • 教材分析: <唱 支最美的歌>是一首优美抒情.富富有民歌韵味的少儿歌曲.全歌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分节歌形式,宫调式,3/8拍.歌曲第一段为上.下句结构的一段体 (亦可分析成四个乐句的一段体),旋律优美明快,加上富有动感的衬词"奥唻",更增添了歌曲的韵味,它描绘边疆山 ...

  • 京剧的角色行当
  • 京剧百科名片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

  • 三八节联欢会串联词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姐妹们,大家节日好: 当朝霞送走了寒夜,世纪的钟声又把3月8日敲响.今天的女人,沐浴着鸡年的祥光,今天的女人,格外漂亮.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市妇联特地邀请在威的各族各界妇女.港澳台以外国女同胞,在这里欢聚一堂,就让我们尽情的欢歌,尽情的笑语,用欢歌笑语来表达我 ...

  • 王硕:为师为人,铿锵有力
  • 王硕讲话的语调恰如他的司鼓,充满了节奏感.娓娓道来时蜻蜓点水,意欲强调时掷地有声.这么引人入胜,我想他的学生听起课来一定不会开小差儿.采访前他列了一个提纲,采访时条分缕析地按着提纲一条条说开去,逻辑严谨,艺海人生.教学心得无所不包.他说年轻时他拜望"鼓王"白登云先生,白先生说:& ...

  •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教学设计
  •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北甸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2) 北甸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 主备 杨世颖 年 级 五年级 <要学那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