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庐山的诗句

1、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2、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3、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4、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5、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6、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7、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8、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9、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11、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2、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13、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4、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15、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16、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17、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18、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19、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20、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21、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22、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2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4、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25、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1、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2、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3、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4、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5、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6、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7、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8、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9、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11、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2、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13、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4、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15、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16、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17、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18、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19、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20、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21、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22、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2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4、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25、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相关内容

  • 古人赞美庐山的诗句
  • 古人赞美庐山的诗句 1.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4.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6.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7.庐山正南 ...

  • 赞美庐山诗句
  • 1.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2.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3.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赞美庐山诗句. 4.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5.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6.庐山 ...

  • 题西林壁说课稿
  • <题西林壁>说课稿 长春高新北郊小学 张铭明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 ...

  •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教案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两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小黑 ...

  • 古诗运用(3)
  • 1. 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 )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春城 ...

  •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 篇一: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我仔细研读了教材,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深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节课上完,受益颇多,感慨颇多.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两点: 1.鲁迅先生说过 ...

  •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下册地第13课中的一首古诗.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 ...

  • 赏诗会活动课方案
  •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古诗、体会赏析古诗。懂得赏析古诗的方法。 2.培养朗读古诗、吟唱古诗、表演古诗、品评古诗、据诗画图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诵读、赏析学过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制作。 三、活动过程: ...

  •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
  •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古诗.体会赏析古诗.懂得赏析古诗的方法. 2.培养朗读古诗.吟唱古诗.表演古诗.品评古诗.据诗画图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诵读.赏析学过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制作. 三.活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