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全套课文简要内容 单元一

一、 易写错的字。

轻、愉、乌、愁、眠、献

二、易读错的字。

停泊(bó) 位置(zhì)似(shì)的 滂(pāng)沱

骄阳似(sì)火

挑(ti ǎo )促织

嚷(r ǎng )起来

三、 解词。

1、 意味深长:含有深长的意义。

2、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像着火一样,形容非常炎热。

3、 惊涛拍岸:滚滚的波涛撞在岸边的岩石上,声音很响。

4、 坐:因为; 泊:停船靠岸; 红于:比……红; 白云生处:白云缭绕的地方;石径:石头小路。

四、课文重点。

1、《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作者是(乔羽) 。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实践) 。我们不仅要(从书中学语文) ,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题目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

3、《山行》作者是(唐代的杜牧) ,写出了对秋天的(喜爱) 之情。

4、《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的张继) ,写出了诗人(忧愁) 的心情。作者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听到了(乌啼和钟声。)

5、《做一片美的叶子》的作者是(金波) ,大树指的是(社会、国家) ,叶子指的是(个人) 。

6、和树木有关的成语是:(根深固本、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7、《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朝的叶绍翁) 。

单元二

一、容易写错的字。

荒、燃烧、初、窗

二、容易读错的字。

轻拂(fú) 一幅(fú)

掠(l ǜe )过 围绕(rào )依山而(ér )建

湛(zhàn )蓝

曲(qū)径通幽

三、解词。

1、一碧如洗: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碧蓝。

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

3、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四、造句。(参考)

犹如、像、仿佛、宛如

碧绿的垂柳——姑娘的长发

弯弯的月亮——一只小船

圆圆的月亮——玉盘

美丽的学校——花园

五、课文重点。

1、《北大荒的秋天》全文使用了(分总结构),总结句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第四节使用了(总分结构),总起句是(“原野热闹非凡”),分别叙述了大豆、高粱、榛树。

2、杭州美称(“人间天堂”)。

3、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在藏语中,拉萨的意思是(“圣地”)。拉萨的天空特点是(湛蓝透亮)。

4、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单元三

一、容易写错的字。

竞相开放、麦、食、拜、抚摸、火焰、滔天巨浪、迫不及待

二、 容易读错的字。

富翁(wēng) 湖泊(pō)数(sh ǔ)不尽

兴(xīng)奋 捕(b ǔ)鱼 麦囤(dùn ) 哪吒(zhā) 嗷嗷(áo )叫

兴(xīng)风作浪

三、 解词。

1、 嘱咐: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2、 竞相开放:形容花儿争着开放。

3、 随即:立刻。

4、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任意行动。

5、 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行动。

四、 造句(参考)

亲切:老师对我们很亲切。妈妈亲切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

五、课文重点。

1、《蒲公英》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三袋麦子》告诉我们要(目光远大,不要目光短浅)。

3、哪吒是个(为民着想,勇敢机智)的人。

4、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是:(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5、当出现意外时,我们应该(沉着镇定),学会(自救和求救)。

单元四

一、容易写错的字。

磨、抵、努、管、沿

二、容易读错的字。

结(jié)网 几(jī)乎 磨(mò)坊(fáng )

奴(nú)仆(pú)

后患(huàn )

会(kuài )稽

舂(chōng)米

夫(fū)差(chāi)

划(huá)木头

跷跷(qiāo)板

三、解词。

1、卧薪尝胆:睡在柴草上,品尝苦胆。形容发奋图强。

2、后患:将来的祸患。

四、造句。(参考)

1、如果……就……如果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春游了。

2、果然:我觉得爷爷回来接我,放学后爷爷果然来了。医生说这种药效果好,奶奶吃了,果然很有效。

3、建议:他提了一个好建议。他建议去云龙湖秋游。

五、 课文重点。

1、布鲁斯是个(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2、勾践是个(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发奋图强才能获得成功)。

3、发明听诊器的是法国医生(雷奈克)。雷奈克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4、形容勾践的成语:(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卧薪尝胆。)

5、背诵《古今贤文》5句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学会写留言条。P77

单元5

一、易写错的字。

舒 商 精彩 奏 降临 甚

二、易写错的字

结(jié)伴 嬉(xī)水跳跃(yuè)大厦(shà)草秆(g ǎn )相称(chèn )数(sh ǔ)不尽

剥(bāo)开

红白相间(jiàn )

鳞次栉(zhì)比

三、解词

1、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2、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一样排列,形容房屋等密集。

3、琳琅满目:比喻各种好的东西很多。

4、人流如潮:人群像潮水一样,形容人很多。

5、举世闻名:全世界有名。

6、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7、装点:装饰点缀。

8、驰名中外:名声在中外传播很远。

四、造句。(参考)

1、倾听:(1)音乐会上,听众们倾听着美妙的音乐。(2)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2、闪耀:(1)夜晚的大街上灯光闪耀,美丽极了。

(2)美丽的宝石闪耀着光芒,真美。

3、越来越……越来越……(1)我读书越来越多,我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2)我的年龄越来越大,个子越来越高。

五、背诵课文。《“东方之珠”》《小露珠》

六、课文重点。

1、《“东方之珠”》全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其中2、3、5节是(总分结构)。

2、小露珠像钻石一样(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他把植物装点得生机勃勃,所以植物和动物都喜欢小露珠。

3、《石榴》主要的修辞方法是(比喻)和(拟人),找句子读一读。P86-87

4、别称、 昆明(春城)广州(羊成) 济南(泉城)哈尔滨(冰城)潍坊(鸢都)重庆(山城)南京(石头城)拉萨(日光城)上海(申城)徐州(彭城)

5、背默古今贤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成语积累:形容城市繁华(车水马龙、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单元6

一、易写错的字。

杂 印 壳 袋

二、易读错的字。

好(hào )奇 不禁(jīn)

足迹(jì) 地壳(qiào)

坚劲(jìng) 发人深省(xǐng) 丢三落(là) 四 亲密无间(jiàn) 参(cēn)差(cī)不齐 称(chēn)霸兴(xīng)风作浪

三、解词。

1、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2、气势汹汹—形容非常生气。

3、蛮不讲理—粗野,不讲理。

4、不由分说—由不得分辩。

5、自由自在—不受任何限制。

6、无影无踪—一点儿影子都看不见了。

四、造句

1、纷纷:(1)秋天到了,树叶纷纷飘落下来。(2)课堂上,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2、激烈:(1)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2)老年人运动不要太激烈。

课文重点。

1、航天飞机外形(庞大、奇异),飞得(又高又快)。本领也很大:能(绕着地球转圈圈),能(释放人造地球卫星),(回收人造地球卫星)。

2、石头书上的字指(雨痕、波痕、矿物),画指的是(树叶、贝壳、小鱼等的化石)。

3、《竹石》的作者是(清代画家郑板桥)。

4、带有风雨的成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呼风唤雨、栉风沐雨、未风先雨、见风是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

单元7

一、易写错的字。

承 苍 述 购

二、易读错的字。

骤(zhòu) 然 结束(shù) 崭(zhǎn) 新 不禁(jīn)

三、解词

1、骤然—突然。

2、经久不息—很长时间不停止。

3、若有所悟—感觉好像明白了什么。

4、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得到。

四、背诵课文《掌声》最后一节。

五、课文重点。

1、军神指(刘伯承),他(伤势很重却从容走进诊所,坚决不打麻醉药,在做手术时一直在数刀数),所以被称为(“军神”)。

2、刘伯承是个(坚忍不拔、意志坚强)的人。

3、《掌声》告诉我们要(主动关爱有困难的人),也要(欣赏别人,欣赏自己)。

4、《金子》告诉我们(只有勤劳和智慧,才能获得成功)。

5、彼得是个(勤劳智慧)的人。文中的金子(指鲜花和财富,又指勤劳和智慧)。

6、京剧中,红脸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代表(正直),如(包公);白脸代表(奸诈),如(秦桧);花脸如(孙悟空)。

7、古今贤文。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8、成语积累:赞扬刘伯承的成语(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好谋善断)

单元8

一、易错的字。

采 念 异 逢 插 萸 罪 既 统

二、易读错的字。

无辜(gū) 铸佞(nìng) 臣

沧海一粟(sù) 为(wèi) 有暗香来

三、解词。

1、扶老携幼——扶着老人,带着小孩。

2、兴高采烈——兴致很高,情绪热烈。

3、思绪万千——想了很多。

4、异乡——异:别的,其他的。他乡。

5、独——独自。

6、逢——遇到。

7、倍——加倍。

8、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亲人。

9、陋习——不文明不合理的习俗。

三、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课文重点。

1、《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是(唐朝王维),表达了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

2、孙中山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反抗)。

3、成语积累:激励人勤奋学习的成语有(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孜孜以求、全力以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梅花》作者是(宋代王安石)。

3、会写请假条。(题目、称呼、正文、敬语、身份署名、日期)

空白的提纲:

单元一

二、注拼音。

停泊( ) 位置( ) 似( )的

滂( )沱 骄阳似( )火

挑( )促织 嚷( )起来

三、 解词。

1、 意味深长:

2、 骄阳似火:

3、 惊涛拍岸:

4、 坐:

5、 泊:

6、 红于:

7、 白云生处:

8、 石径:

四、课文重点。

1、《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作者是( )。

2、“无字词典”指的是( )。我们不仅要( ),还要( )。题目中的引号表示( )。

3、《山行》作者是( )代的( ),写出了对秋天的( )之情。

4、《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代的( ),写出了诗人( )的心情。作者看到了( ),听到了( )。

5、《做一片美的叶子》的作者是( ),大树指的是( ),叶子指的是( )。

6、和树木有关的成语是:

7、《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朝的( )。

8、我最近读的课外书是《 》,作者是( ),主要写的是

单元二

二、注拼音。

轻拂( ) 一幅( )

掠( )过 围绕( )

依山而( )建 湛( )蓝

曲( )径通幽

三、解词。

1、一碧如洗:

2、热闹非凡:

3、心旷神怡:

四、造句。

1、犹如——

2、像——

3、仿佛——

4、宛如——

五、课文重点。

1、《北大荒的秋天》全文使用了( )结构,总结句是“( )”

2、第四节使用了( )结构,总起句是“( )”,分别叙述了大豆、高粱、榛树。

2、杭州美称“( )”。

3、拉萨是有名的( ),在藏语中,拉萨的意思是“( )”。拉萨的天空特点是( )。

4、根据( )确定字词的意思,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单元三

一、 注音。

富翁( ) 湖泊( )数( )不尽 兴( )奋

捕( )鱼 麦囤( )

哪吒( ) 嗷嗷( )叫

兴( )风作浪

二、 解词。

1、 嘱咐:

2、 竞相开放:

3、 随即:

4、 胡作非为:

5、 兴风作浪:

三、 造句

亲切:

五、课文重点。

1、《蒲公英》告诉我们不要 ( )。

2、《三袋麦子》告诉我们要( ),不要( )。

3、哪吒是个( ),( )的人。

4、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是:(写4个)

5、当出现意外时,我们应该( ),学会( )和( )。

单元四

二、容易读错的字。

结( )网 几( )乎 磨( )坊( ) 奴( )仆( )

后患( ) 会( )稽

舂( )米 夫( )差( )

划( )木头 跷跷( )板

三、解词。

1、卧薪尝胆:

2、后患:

四、造句。(参考)

1、如果……就……

2、果然:

3、建议:

四、 课文重点。

1、布鲁斯是个( )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

2、勾践是个( )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

3、发明听诊器的是( )国医生( )。雷奈克是个( )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

4、形容勾践的成语:

5、背诵《古今贤文》5句话。

①长江后浪推前浪,( )。

②若使年华虚度过,( )。

③( ),行行出状元。

④冰( ),青(

)。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 )。

单元5

二、注音。

结( )伴 嬉( )水 跳跃( )大厦( ) 草秆( ) 相称( )数( )不尽 剥( )开 红白相间( ) 鳞次栉( )比

三、解词

1、沐浴:

2、鳞次栉比:

3、琳琅满目:

4、人流如潮:

5、举世闻名:

6、璀璨:

7、装点:

8、驰名中外:

四、造句。

1、倾听:

2、闪耀:

3、越来越……越来越……

五、背诵课文。《“东方之珠”》《小露珠》

六、课文重点。

1、《“东方之珠”》全文的结构是( ),其中2、3、5节是( )。

2、小露珠像钻石一样( ),像水晶那么( ),像珍珠那么( ),他把植物装点得( )。

3、《石榴》主要的修辞方法是( )和( )。4、别称、

昆明( 城)广州( 成) 济南( 城)哈尔滨( 城)潍坊( 都) 重庆( 城)南京( 城)拉萨( 城) 上海( 城)徐州( 城)

5、背默古今贤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6、成语积累:形容城市繁华的写四个。

单元6

二、注音。

好( )奇 称( )霸 不禁( )

足迹( ) 地壳( )

坚劲( ) 发人深省( )

丢三落( )四 亲密无间( )

参( )差( )不齐 兴( )风作浪

三、解词。

1、刨根问底—

2、气势汹汹—

3、蛮不讲理—

4、不由分说—

5、自由自在—

6、无影无踪—

四、造句

1、纷纷:

2、激烈:

五、课文重点。

1、航天飞机外形( ),飞得( )。本领也很大:能( ),能( ),( )。

2、石头书上的字指( ),画指的是( )。

3、《竹石》的作者是( )。

4、带有风雨的成语写四个

单元7

二、注音。

骤( )然 结束( )

崭( )新 不禁( )

三、解词

1、骤然—

2、经久不息—

3、若有所悟—

4、一无所有—

四、背诵课文《掌声》最后一节。

五、课文重点。

1、军神指( ),因为他

所以他被称为 “军神”。

2、刘伯承是个( )的人。

3、《掌声》告诉我们要( ),也要( )。

4、《金子》告诉我们( )。

5、彼得是个( )的人。文中的金子( )。

6、京剧中,红脸代表( ),如( );黑脸代表( ),如( );白脸代表( ),如( );花脸如( )。

7、古今贤文。

身怕不动,( )。

手越用越巧,( )。

三天打鱼,( )。

( ),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 )。

熟能生巧,( )。

8、成语积累:赞扬刘伯承的成语,写4个。

单元8

二、注音。

无辜( ) 铸佞( )臣

沧海一粟( ) 为( )有暗香来

三、解词。

1、扶老携幼——

2、兴高采烈——

3、思绪万千——

4、异乡——

5、独——

6、逢——

7、倍——

8、每逢佳节倍思亲——

9、陋习——

三、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课文重点。

1、《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是( ),表达了他( )之情。

2、孙中山从小就( )。

3、激励人勤奋学习的成语写4个。

4、《梅花》作者是( )。

3、清明节到了,王红要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星期一一天都不能来上课,请你替王红给张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苏教版)三年级全套课文简要内容 单元一

一、 易写错的字。

轻、愉、乌、愁、眠、献

二、易读错的字。

停泊(bó) 位置(zhì)似(shì)的 滂(pāng)沱

骄阳似(sì)火

挑(ti ǎo )促织

嚷(r ǎng )起来

三、 解词。

1、 意味深长:含有深长的意义。

2、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像着火一样,形容非常炎热。

3、 惊涛拍岸:滚滚的波涛撞在岸边的岩石上,声音很响。

4、 坐:因为; 泊:停船靠岸; 红于:比……红; 白云生处:白云缭绕的地方;石径:石头小路。

四、课文重点。

1、《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作者是(乔羽) 。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实践) 。我们不仅要(从书中学语文) ,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题目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

3、《山行》作者是(唐代的杜牧) ,写出了对秋天的(喜爱) 之情。

4、《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的张继) ,写出了诗人(忧愁) 的心情。作者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听到了(乌啼和钟声。)

5、《做一片美的叶子》的作者是(金波) ,大树指的是(社会、国家) ,叶子指的是(个人) 。

6、和树木有关的成语是:(根深固本、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7、《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朝的叶绍翁) 。

单元二

一、容易写错的字。

荒、燃烧、初、窗

二、容易读错的字。

轻拂(fú) 一幅(fú)

掠(l ǜe )过 围绕(rào )依山而(ér )建

湛(zhàn )蓝

曲(qū)径通幽

三、解词。

1、一碧如洗: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碧蓝。

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

3、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四、造句。(参考)

犹如、像、仿佛、宛如

碧绿的垂柳——姑娘的长发

弯弯的月亮——一只小船

圆圆的月亮——玉盘

美丽的学校——花园

五、课文重点。

1、《北大荒的秋天》全文使用了(分总结构),总结句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第四节使用了(总分结构),总起句是(“原野热闹非凡”),分别叙述了大豆、高粱、榛树。

2、杭州美称(“人间天堂”)。

3、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在藏语中,拉萨的意思是(“圣地”)。拉萨的天空特点是(湛蓝透亮)。

4、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单元三

一、容易写错的字。

竞相开放、麦、食、拜、抚摸、火焰、滔天巨浪、迫不及待

二、 容易读错的字。

富翁(wēng) 湖泊(pō)数(sh ǔ)不尽

兴(xīng)奋 捕(b ǔ)鱼 麦囤(dùn ) 哪吒(zhā) 嗷嗷(áo )叫

兴(xīng)风作浪

三、 解词。

1、 嘱咐: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2、 竞相开放:形容花儿争着开放。

3、 随即:立刻。

4、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任意行动。

5、 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行动。

四、 造句(参考)

亲切:老师对我们很亲切。妈妈亲切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

五、课文重点。

1、《蒲公英》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三袋麦子》告诉我们要(目光远大,不要目光短浅)。

3、哪吒是个(为民着想,勇敢机智)的人。

4、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是:(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5、当出现意外时,我们应该(沉着镇定),学会(自救和求救)。

单元四

一、容易写错的字。

磨、抵、努、管、沿

二、容易读错的字。

结(jié)网 几(jī)乎 磨(mò)坊(fáng )

奴(nú)仆(pú)

后患(huàn )

会(kuài )稽

舂(chōng)米

夫(fū)差(chāi)

划(huá)木头

跷跷(qiāo)板

三、解词。

1、卧薪尝胆:睡在柴草上,品尝苦胆。形容发奋图强。

2、后患:将来的祸患。

四、造句。(参考)

1、如果……就……如果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春游了。

2、果然:我觉得爷爷回来接我,放学后爷爷果然来了。医生说这种药效果好,奶奶吃了,果然很有效。

3、建议:他提了一个好建议。他建议去云龙湖秋游。

五、 课文重点。

1、布鲁斯是个(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2、勾践是个(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发奋图强才能获得成功)。

3、发明听诊器的是法国医生(雷奈克)。雷奈克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4、形容勾践的成语:(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卧薪尝胆。)

5、背诵《古今贤文》5句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学会写留言条。P77

单元5

一、易写错的字。

舒 商 精彩 奏 降临 甚

二、易写错的字

结(jié)伴 嬉(xī)水跳跃(yuè)大厦(shà)草秆(g ǎn )相称(chèn )数(sh ǔ)不尽

剥(bāo)开

红白相间(jiàn )

鳞次栉(zhì)比

三、解词

1、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2、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一样排列,形容房屋等密集。

3、琳琅满目:比喻各种好的东西很多。

4、人流如潮:人群像潮水一样,形容人很多。

5、举世闻名:全世界有名。

6、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7、装点:装饰点缀。

8、驰名中外:名声在中外传播很远。

四、造句。(参考)

1、倾听:(1)音乐会上,听众们倾听着美妙的音乐。(2)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2、闪耀:(1)夜晚的大街上灯光闪耀,美丽极了。

(2)美丽的宝石闪耀着光芒,真美。

3、越来越……越来越……(1)我读书越来越多,我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2)我的年龄越来越大,个子越来越高。

五、背诵课文。《“东方之珠”》《小露珠》

六、课文重点。

1、《“东方之珠”》全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其中2、3、5节是(总分结构)。

2、小露珠像钻石一样(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他把植物装点得生机勃勃,所以植物和动物都喜欢小露珠。

3、《石榴》主要的修辞方法是(比喻)和(拟人),找句子读一读。P86-87

4、别称、 昆明(春城)广州(羊成) 济南(泉城)哈尔滨(冰城)潍坊(鸢都)重庆(山城)南京(石头城)拉萨(日光城)上海(申城)徐州(彭城)

5、背默古今贤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成语积累:形容城市繁华(车水马龙、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单元6

一、易写错的字。

杂 印 壳 袋

二、易读错的字。

好(hào )奇 不禁(jīn)

足迹(jì) 地壳(qiào)

坚劲(jìng) 发人深省(xǐng) 丢三落(là) 四 亲密无间(jiàn) 参(cēn)差(cī)不齐 称(chēn)霸兴(xīng)风作浪

三、解词。

1、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2、气势汹汹—形容非常生气。

3、蛮不讲理—粗野,不讲理。

4、不由分说—由不得分辩。

5、自由自在—不受任何限制。

6、无影无踪—一点儿影子都看不见了。

四、造句

1、纷纷:(1)秋天到了,树叶纷纷飘落下来。(2)课堂上,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2、激烈:(1)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2)老年人运动不要太激烈。

课文重点。

1、航天飞机外形(庞大、奇异),飞得(又高又快)。本领也很大:能(绕着地球转圈圈),能(释放人造地球卫星),(回收人造地球卫星)。

2、石头书上的字指(雨痕、波痕、矿物),画指的是(树叶、贝壳、小鱼等的化石)。

3、《竹石》的作者是(清代画家郑板桥)。

4、带有风雨的成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呼风唤雨、栉风沐雨、未风先雨、见风是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

单元7

一、易写错的字。

承 苍 述 购

二、易读错的字。

骤(zhòu) 然 结束(shù) 崭(zhǎn) 新 不禁(jīn)

三、解词

1、骤然—突然。

2、经久不息—很长时间不停止。

3、若有所悟—感觉好像明白了什么。

4、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得到。

四、背诵课文《掌声》最后一节。

五、课文重点。

1、军神指(刘伯承),他(伤势很重却从容走进诊所,坚决不打麻醉药,在做手术时一直在数刀数),所以被称为(“军神”)。

2、刘伯承是个(坚忍不拔、意志坚强)的人。

3、《掌声》告诉我们要(主动关爱有困难的人),也要(欣赏别人,欣赏自己)。

4、《金子》告诉我们(只有勤劳和智慧,才能获得成功)。

5、彼得是个(勤劳智慧)的人。文中的金子(指鲜花和财富,又指勤劳和智慧)。

6、京剧中,红脸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代表(正直),如(包公);白脸代表(奸诈),如(秦桧);花脸如(孙悟空)。

7、古今贤文。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8、成语积累:赞扬刘伯承的成语(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好谋善断)

单元8

一、易错的字。

采 念 异 逢 插 萸 罪 既 统

二、易读错的字。

无辜(gū) 铸佞(nìng) 臣

沧海一粟(sù) 为(wèi) 有暗香来

三、解词。

1、扶老携幼——扶着老人,带着小孩。

2、兴高采烈——兴致很高,情绪热烈。

3、思绪万千——想了很多。

4、异乡——异:别的,其他的。他乡。

5、独——独自。

6、逢——遇到。

7、倍——加倍。

8、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亲人。

9、陋习——不文明不合理的习俗。

三、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课文重点。

1、《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是(唐朝王维),表达了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

2、孙中山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反抗)。

3、成语积累:激励人勤奋学习的成语有(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孜孜以求、全力以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梅花》作者是(宋代王安石)。

3、会写请假条。(题目、称呼、正文、敬语、身份署名、日期)

空白的提纲:

单元一

二、注拼音。

停泊( ) 位置( ) 似( )的

滂( )沱 骄阳似( )火

挑( )促织 嚷( )起来

三、 解词。

1、 意味深长:

2、 骄阳似火:

3、 惊涛拍岸:

4、 坐:

5、 泊:

6、 红于:

7、 白云生处:

8、 石径:

四、课文重点。

1、《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作者是( )。

2、“无字词典”指的是( )。我们不仅要( ),还要( )。题目中的引号表示( )。

3、《山行》作者是( )代的( ),写出了对秋天的( )之情。

4、《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代的( ),写出了诗人( )的心情。作者看到了( ),听到了( )。

5、《做一片美的叶子》的作者是( ),大树指的是( ),叶子指的是( )。

6、和树木有关的成语是:

7、《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朝的( )。

8、我最近读的课外书是《 》,作者是( ),主要写的是

单元二

二、注拼音。

轻拂( ) 一幅( )

掠( )过 围绕( )

依山而( )建 湛( )蓝

曲( )径通幽

三、解词。

1、一碧如洗:

2、热闹非凡:

3、心旷神怡:

四、造句。

1、犹如——

2、像——

3、仿佛——

4、宛如——

五、课文重点。

1、《北大荒的秋天》全文使用了( )结构,总结句是“( )”

2、第四节使用了( )结构,总起句是“( )”,分别叙述了大豆、高粱、榛树。

2、杭州美称“( )”。

3、拉萨是有名的( ),在藏语中,拉萨的意思是“( )”。拉萨的天空特点是( )。

4、根据( )确定字词的意思,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单元三

一、 注音。

富翁( ) 湖泊( )数( )不尽 兴( )奋

捕( )鱼 麦囤( )

哪吒( ) 嗷嗷( )叫

兴( )风作浪

二、 解词。

1、 嘱咐:

2、 竞相开放:

3、 随即:

4、 胡作非为:

5、 兴风作浪:

三、 造句

亲切:

五、课文重点。

1、《蒲公英》告诉我们不要 ( )。

2、《三袋麦子》告诉我们要( ),不要( )。

3、哪吒是个( ),( )的人。

4、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是:(写4个)

5、当出现意外时,我们应该( ),学会( )和( )。

单元四

二、容易读错的字。

结( )网 几( )乎 磨( )坊( ) 奴( )仆( )

后患( ) 会( )稽

舂( )米 夫( )差( )

划( )木头 跷跷( )板

三、解词。

1、卧薪尝胆:

2、后患:

四、造句。(参考)

1、如果……就……

2、果然:

3、建议:

四、 课文重点。

1、布鲁斯是个( )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

2、勾践是个( )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

3、发明听诊器的是( )国医生( )。雷奈克是个( )的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

4、形容勾践的成语:

5、背诵《古今贤文》5句话。

①长江后浪推前浪,( )。

②若使年华虚度过,( )。

③( ),行行出状元。

④冰( ),青(

)。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 )。

单元5

二、注音。

结( )伴 嬉( )水 跳跃( )大厦( ) 草秆( ) 相称( )数( )不尽 剥( )开 红白相间( ) 鳞次栉( )比

三、解词

1、沐浴:

2、鳞次栉比:

3、琳琅满目:

4、人流如潮:

5、举世闻名:

6、璀璨:

7、装点:

8、驰名中外:

四、造句。

1、倾听:

2、闪耀:

3、越来越……越来越……

五、背诵课文。《“东方之珠”》《小露珠》

六、课文重点。

1、《“东方之珠”》全文的结构是( ),其中2、3、5节是( )。

2、小露珠像钻石一样( ),像水晶那么( ),像珍珠那么( ),他把植物装点得( )。

3、《石榴》主要的修辞方法是( )和( )。4、别称、

昆明( 城)广州( 成) 济南( 城)哈尔滨( 城)潍坊( 都) 重庆( 城)南京( 城)拉萨( 城) 上海( 城)徐州( 城)

5、背默古今贤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6、成语积累:形容城市繁华的写四个。

单元6

二、注音。

好( )奇 称( )霸 不禁( )

足迹( ) 地壳( )

坚劲( ) 发人深省( )

丢三落( )四 亲密无间( )

参( )差( )不齐 兴( )风作浪

三、解词。

1、刨根问底—

2、气势汹汹—

3、蛮不讲理—

4、不由分说—

5、自由自在—

6、无影无踪—

四、造句

1、纷纷:

2、激烈:

五、课文重点。

1、航天飞机外形( ),飞得( )。本领也很大:能( ),能( ),( )。

2、石头书上的字指( ),画指的是( )。

3、《竹石》的作者是( )。

4、带有风雨的成语写四个

单元7

二、注音。

骤( )然 结束( )

崭( )新 不禁( )

三、解词

1、骤然—

2、经久不息—

3、若有所悟—

4、一无所有—

四、背诵课文《掌声》最后一节。

五、课文重点。

1、军神指( ),因为他

所以他被称为 “军神”。

2、刘伯承是个( )的人。

3、《掌声》告诉我们要( ),也要( )。

4、《金子》告诉我们( )。

5、彼得是个( )的人。文中的金子( )。

6、京剧中,红脸代表( ),如( );黑脸代表( ),如( );白脸代表( ),如( );花脸如( )。

7、古今贤文。

身怕不动,( )。

手越用越巧,( )。

三天打鱼,( )。

( ),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 )。

熟能生巧,( )。

8、成语积累:赞扬刘伯承的成语,写4个。

单元8

二、注音。

无辜( ) 铸佞( )臣

沧海一粟( ) 为( )有暗香来

三、解词。

1、扶老携幼——

2、兴高采烈——

3、思绪万千——

4、异乡——

5、独——

6、逢——

7、倍——

8、每逢佳节倍思亲——

9、陋习——

三、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课文重点。

1、《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是( ),表达了他( )之情。

2、孙中山从小就( )。

3、激励人勤奋学习的成语写4个。

4、《梅花》作者是( )。

3、清明节到了,王红要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星期一一天都不能来上课,请你替王红给张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相关内容

  • 统编教材专家柳琏:一年级课文层级序列与教学指要
  • 文本解读指南,教学策略指要. [编发] [编发按]在今年暑期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高端研习营上,统编教材深度参与者,特级教师浙江杭州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的柳琏老师,给与会300多名教师讲解了部编新教材一年级课文的阅读要求层次序列和教学指要.柳琏老师的报告,信息量大,内容翔实,参考性强,与会老 ...

  • 二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 二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注音,圈出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读课文3遍以上直到读通顺为止: 3.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自主识字,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并试着分析字形,描写生字 4.对于课文中新出现的难懂的词和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可在旁边打上问号等:可适当的求助家长. 5.试着回答课后问 ...

  • 小学六年级普通班上册第九课教案
  • [***********][***********]111111111 时间 第九周 第七节 2013 年 11 月 6 日 题目 课型 授课人 年级 第九课 学会合作 课文一及有关词语 指示课 阿卜杜米吉提 六年级 知识与智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生字的读 教 学 目 标 音和写法,词语的意思和 ...

  • 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基于课程标准教案
  • <识字4>教案 总序号:36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识字4 课时: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美玲 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会认本单元47个要求会认得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 ...

  • 小学高年级语文讲座
  • 小学高年级语文讲座 牡丹区教研室 马建华 题目:小学高年级语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 小学语文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规定了总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个总的教学目标又分别设计了各年段.各年级的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和行为的指南与核心,或者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应该受到教学目 ...

  • 四五年级上册
  •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试着运用,把握本单元课文大意. 2.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文本的情感,感知以"秋日情怀"为主题的诗文精粹. 3.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学习作者用优美诗句表达情感的技巧. ...

  • 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以人教版为例
  • 课程与教学 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教版为例 刘冬岩薛日英 [摘要]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配置的研究,以及教师与学生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存在绘制缺少童趣与幽默,插图不符合文 本内容.不符合课文意境,插图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 ...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说明书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说明书 一.课程名称: 小学四年级语文 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三.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 四.课时数: 五.授课教师:方正炎 六.全册课程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

  • 低年级主体课文备课指导--以[小小的书橱]为例
  • 新教材的使用,给广大低段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困惑,因为识字量和写字量的增加,使得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变得十分艰巨,既要进行朗读指导,又要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而且识字写字教学又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那么低年级阅读课到底应该怎样上?什么时候进行识字,什么时候进行写字指导,第几课时进行阅读教学,课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