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作者:吴伟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11期

在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到底应该置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什么位置,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楚、合情合理的说法与定位。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要求中,不再提学科体系和学科能力,而代之以“知识与能力”这样相对笼统的提法,同时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实践中以及选拔性考试中,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运用历史学科特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育界的困惑。在新课标的环境下,要不要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作为人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素养,应该怎样理解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以及它与中学历史教学是互斥还是相长。本文就这些问题惴表浅见,以砖求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20世纪80年代起,适应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围绕能力培养展开了大讨论。怎样定义能力、怎样界定不同学科的能力和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方法等,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尽管对于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最后的一致,但它无疑极大地吸引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推进了对能力问题认识的深入。

对历史学科能力和能力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以对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强调的智育任务中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基本能力”的表述也不很清晰,只是作为一种比较泛化的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智育任务里的一部分。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尽管如此,能力问题的提出还是引发了一场有关能力培养的热烈讨论,很多讨论参加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察,列举了种种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应有的能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由此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讨论最明显的结果是,在下面的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从简单的知识要求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这种共识的最高意义在于,它不仅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使能力培养有了坚实的依托和明确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在更深更细的层面上,如历史学科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怎样在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它,似乎还不完全一致,但在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上——即与高考要求的衔接上——是一致的。正是在此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中,开始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作者:吴伟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11期

在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到底应该置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什么位置,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楚、合情合理的说法与定位。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要求中,不再提学科体系和学科能力,而代之以“知识与能力”这样相对笼统的提法,同时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实践中以及选拔性考试中,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运用历史学科特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育界的困惑。在新课标的环境下,要不要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作为人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素养,应该怎样理解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以及它与中学历史教学是互斥还是相长。本文就这些问题惴表浅见,以砖求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20世纪80年代起,适应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围绕能力培养展开了大讨论。怎样定义能力、怎样界定不同学科的能力和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方法等,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尽管对于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最后的一致,但它无疑极大地吸引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推进了对能力问题认识的深入。

对历史学科能力和能力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以对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强调的智育任务中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基本能力”的表述也不很清晰,只是作为一种比较泛化的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智育任务里的一部分。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尽管如此,能力问题的提出还是引发了一场有关能力培养的热烈讨论,很多讨论参加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察,列举了种种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应有的能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由此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讨论最明显的结果是,在下面的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从简单的知识要求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这种共识的最高意义在于,它不仅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使能力培养有了坚实的依托和明确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在更深更细的层面上,如历史学科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怎样在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它,似乎还不完全一致,但在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上——即与高考要求的衔接上——是一致的。正是在此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中,开始对


相关内容

  • 浅析初中历史学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 浅析初中历史学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沈阳虹桥中学 王彬 初中历史学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本文从历史学科"史 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谈起,进一步就其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 ...

  •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 试论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摘 要]中学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职业素 养关系到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关系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分 析了理想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 升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素养 一.中学历史教师是中 ...

  •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 ...

  • 2017历史学科素养-YXL
  • 高中历史课程研究--历史学科素养 高三历史 宇欣亮 一.先明确几个概念 历史:保存和记录下的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其突出特征是:真实再现.客观还原. 历史学:对实际存在的解释(说明.阐释.分析.评论等),但"解释"要有一定的规范,应当符合科学而不是臆断.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 ...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 ...

  • 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 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其带 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是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的,人文环境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学科的健康发展必然会促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 ...

  •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外(如师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还需要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素质有所不同.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史德.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 ...

  • 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作者:屠俊杰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6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历史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于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成了高中 ...

  • 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
  • 作者:李建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4-2-27 中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未来的生力军.高中生学什么?怎么学?关系到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高中课程标准因此备受社会关注,参与审议课程标准的两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教育专家盛赞-- [相关链接] 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