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目:七年级历史学案 2、课题: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3、课型:新授课4、时间:第周,年 月日
5、总课时序号: 6、主备人:7、授课教师姓名:
一【预习导学】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基本情况;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危害。
2.了解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3.知道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基本情况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4.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危害。
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四、【精讲释疑】
1、填空
(1)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
(2)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
(3)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
(4)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日本占领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5)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自杀殉国,全军覆没。
(6)1895年春,清政府派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7)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两;开放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8)《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9)《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10)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引导点拨】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六、【反馈矫正】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
A .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 .南洋水师 D.东洋水师
2.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
A .左宗棠 B.李鸿章
C .奕訢 D.曾纪泽
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发生在()
A .平壤 B.旅顺
C .大连 D.威海卫
4. 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清军致远见管带是( )
A. 左宝贵B. 邓世昌
C. 徐邦道D. 丁汝昌
5.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战役
C. 辽东战役D. 威海卫战役
6.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
A. 赔款2亿両白银B.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C. 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D.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7. 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日本国力强大B. 洋水师全军覆灭
C. 清政府军备废弛D. 清政府的腐败
8. 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林菊:战争爆发于1895年,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B .华敏: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C .王海: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李兵: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9、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英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 )。 A 、东北 B 、长江流域 C 、两广、云南 D 、山东
10、《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允许在中国设厂
11、“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2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 指( )
A 、邓世昌B 、左宝贵C 、丁汝昌D 、徐邦道
1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 ) A、赔款白银数额巨大B 、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 、开辟运输新航线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4、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尼布楚条约》
七 【课堂小结】
4、帝国主义在华开矿设厂与我国今天的招商引资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C 2、C 3、D 4、有本质不同。前者是外国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破坏或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
4、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参考答案:
1、D 2、A 3、D 4、《马关条约》后,赔款数额更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贫弱;割占领土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允许日本在通商岸开矿设厂,更便于日本侵华,说明其侵华方式有了改变。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科目:七年级历史学案 2、课题: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3、课型:新授课4、时间:第周,年 月日
5、总课时序号: 6、主备人:7、授课教师姓名:
一【预习导学】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基本情况;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危害。
2.了解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3.知道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基本情况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4.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危害。
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四、【精讲释疑】
1、填空
(1)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
(2)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
(3)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
(4)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日本占领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5)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自杀殉国,全军覆没。
(6)1895年春,清政府派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7)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两;开放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8)《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9)《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10)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引导点拨】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六、【反馈矫正】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
A .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 .南洋水师 D.东洋水师
2.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
A .左宗棠 B.李鸿章
C .奕訢 D.曾纪泽
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发生在()
A .平壤 B.旅顺
C .大连 D.威海卫
4. 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清军致远见管带是( )
A. 左宝贵B. 邓世昌
C. 徐邦道D. 丁汝昌
5.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战役
C. 辽东战役D. 威海卫战役
6.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
A. 赔款2亿両白银B.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C. 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D.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7. 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日本国力强大B. 洋水师全军覆灭
C. 清政府军备废弛D. 清政府的腐败
8. 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林菊:战争爆发于1895年,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B .华敏: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C .王海: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李兵: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9、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英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 )。 A 、东北 B 、长江流域 C 、两广、云南 D 、山东
10、《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允许在中国设厂
11、“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2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 指( )
A 、邓世昌B 、左宝贵C 、丁汝昌D 、徐邦道
1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 ) A、赔款白银数额巨大B 、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 、开辟运输新航线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4、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尼布楚条约》
七 【课堂小结】
4、帝国主义在华开矿设厂与我国今天的招商引资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C 2、C 3、D 4、有本质不同。前者是外国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破坏或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
4、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参考答案:
1、D 2、A 3、D 4、《马关条约》后,赔款数额更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贫弱;割占领土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允许日本在通商岸开矿设厂,更便于日本侵华,说明其侵华方式有了改变。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