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蒙古的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蒙古的实施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加快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立法工作,创造性地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促进了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行、贯彻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民族自治,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①。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并颁布实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又进行了修正。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了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至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现行有效地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共计146件②。这就使得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制保障。

一、内蒙古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加强创制性立法工作。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不论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还是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党一直以来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看成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曾讲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③。因此我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中,经济立法占了地方性法规总数的一半以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区制定了关于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内蒙古自治区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等;为

《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蒙古的实施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加快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立法工作,创造性地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促进了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行、贯彻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民族自治,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①。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并颁布实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又进行了修正。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了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至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现行有效地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共计146件②。这就使得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制保障。

一、内蒙古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加强创制性立法工作。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不论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还是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党一直以来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看成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曾讲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③。因此我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中,经济立法占了地方性法规总数的一半以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区制定了关于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内蒙古自治区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等;为


相关内容

  • 分析吉林省文化区划分
  • 文化区作为一种空间单位,表征了不同地区由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特征上的差异,是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综合吉林省的自然.人文环境,确立以民族为主导因子,以语言为衍生因子的划分标准,将吉林省具体划分为"西部游牧文化区"."中部农耕文化区"以及&qu ...

  • 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 摘 要:我国宪法确立了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中国宪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民族区域自治所处地方的自治权,可以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在宪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授权下,各自治地方具有了广泛的自治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民族区域地方的自治权在利用的过程中也 ...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材料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题的一部分, ...

  •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迎词
  •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请允许我代表内蒙古××××旅行社全体员工,并以内蒙古各族同胞的名义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请让我用蒙古语向前来作内蒙古之旅的每一位朋友深情地问候一声"他,赛白呶(náo)"!--这句蒙古族日常礼仪用语的确切含 ...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 摘 要: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期间,蒙古文期刊方面经历了受挫和恢复发展等不同变化时期.该时期蒙古文期刊(包括合璧)就其内容特点而言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和时代性.就蒙古文期刊作用而言,满足蒙古族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各类近代知识的提升需要,开阔了眼界,为当时和将来蒙古文出版和印刷事业发展打下基础. 关 ...

  •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会议提纲
  •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2011年11月17日) 同志们: 2011年11月10日-13日,自治区召开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胡春华同志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工作报告,这次会议精神主要 ...

  • 论内蒙古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
  •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收入分配问题.所以本文就从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的收入状况入手,分析该地区的收入分配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收入分配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

  •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 学习时间 :2011年11月17日 2011年11月24日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10日) 胡春华同志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 ...

  •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蒙宗教文化交流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民族学人类学分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乌云格日勒在<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第二期发表论文<"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蒙宗教文化交流>,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草原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建设 "丝绸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