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长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必然要求,是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学校正常运行,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为此,校长作为学校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培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新型思想观念的领导者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创新意识。校长除了扎扎实实做好学校的事务性工作,更要做一个思想上的.引领者。既要指导全盘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又要具有超前的思想和创新发展的头脑,积极营造创新、创优的氛围。要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确立创新观念,光大创新精神,构筑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凝炼办学理念。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引领全校师生进一步理清学校发展的定位、模式,把握学校发展的焦点、难点,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新型办学理念的倡导者

  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其实就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认同。办学思想的传递是一个逐渐影响的过程,是一部分人带动另二部分人,再带动更多人的过程,是在一代代校长和师生的长久活动中积淀下来形成的学校文化的核心。它聚合了众多教师个体的教育思想,又是整个学校教育群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它也需要办学者去有意栽培,最终将其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例如,我校确定了“明德、精学、笃行、创新”作为我校的校训,以“树和谐发展之人,育服务社会之才”为办学目标,以“敬业、爱生、严谨、垂范”作为教风,以“勤奋、守纪、尊师、进取”作为学风,‘学校把这些具有办学理念的标语,贴于醒目地方,时刻鞭策全体师生,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三、新型教师文化的引领者

  教师在学校里扮演着“学生楷模”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是学生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首先应当发展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

  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毫无疑问,能够“作用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个性,只能是长者的个性,师者的个性。正确、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它有助于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继而自觉地去学习和仿效,它甚至比直接的教育过程更具感染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因此,校长要通过创设工作条件,营造气氛,提供平台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从而形成工作上进、严谨博学、和谐健康的教师文化。

  例如,我校通过开设教师阅览室,开辟“文学沙龙”栏目,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书并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为教师在上课之余补充能量,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既给教师调节身心,增进交流创造条件,又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榜样。

  四、新型管理文化的缔造者

  校长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精细的工程,不能仅仅简单把它看作一种约束、限制。学校制度管理是形成校优良园文化的基础,它能有效的促进师生员工按章办事,规范行为,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促进制度文明,进而形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有形无形间奠定学校发展的深厚底蕴。

  在健全校园文化建设上,可成立由校长、中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团队干部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督队等,以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五、新型学生文化的推动者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长应该把对学生应情感的熏陶、意志的磨炼,崇高理想的树立、积极人生观的培养等投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培育新型的学生文化。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认为,要充分利用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使之成为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场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在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中注意要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相互辉映:如设置宣传专栏,开辟“名著导读”、“时政要闻”、“语文天地”、“英语园地”等栏目让学生主动参与栏目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楼通道上地张贴《弟子规》、《新三字经》和一些富有哲理的诗文;在教学楼走廊和教室张挂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张贴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标语等。在宿舍内,让学生自设主题,群策群力,建设宿舍文化。这样使学生身处不同的功能区便有着不同的感受;

  其次,在学校集体活动方面:学校可根据传统与实际,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庆祝元旦活动、教师节、迎国庆诗歌比赛、“五一”书画展、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等传统性教育活动;开展田径运动会、手抄报比赛、“十佳”校园歌手赛等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开展像慰问孤寡老人,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在德育教育方面,确定主题,全员参与,如开展以“学会尊重”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尊重自我,尊重别人;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赛,教育学生学会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和谐发展文化的开拓者

  作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师生平等、合作、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在工作中要能够整合资源,很好地发挥中介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着手于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和谐的关系,使全校师生都能共同努力,共创学校美好前景。

  为了倾听学生心声,及时了解并解决师生之间存在的间题,我校通过设立“校长信箱”搭建师生之间交流信息的桥梁,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总之,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和核心、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应该以高尚优秀的精神引导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人,以优美高雅的环境陶冶人,从而培育学校的优秀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营造具有时代特征、文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必然要求,是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学校正常运行,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为此,校长作为学校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培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新型思想观念的领导者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创新意识。校长除了扎扎实实做好学校的事务性工作,更要做一个思想上的.引领者。既要指导全盘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又要具有超前的思想和创新发展的头脑,积极营造创新、创优的氛围。要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确立创新观念,光大创新精神,构筑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凝炼办学理念。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引领全校师生进一步理清学校发展的定位、模式,把握学校发展的焦点、难点,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新型办学理念的倡导者

  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其实就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认同。办学思想的传递是一个逐渐影响的过程,是一部分人带动另二部分人,再带动更多人的过程,是在一代代校长和师生的长久活动中积淀下来形成的学校文化的核心。它聚合了众多教师个体的教育思想,又是整个学校教育群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它也需要办学者去有意栽培,最终将其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例如,我校确定了“明德、精学、笃行、创新”作为我校的校训,以“树和谐发展之人,育服务社会之才”为办学目标,以“敬业、爱生、严谨、垂范”作为教风,以“勤奋、守纪、尊师、进取”作为学风,‘学校把这些具有办学理念的标语,贴于醒目地方,时刻鞭策全体师生,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三、新型教师文化的引领者

  教师在学校里扮演着“学生楷模”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是学生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首先应当发展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

  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毫无疑问,能够“作用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个性,只能是长者的个性,师者的个性。正确、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它有助于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继而自觉地去学习和仿效,它甚至比直接的教育过程更具感染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因此,校长要通过创设工作条件,营造气氛,提供平台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从而形成工作上进、严谨博学、和谐健康的教师文化。

  例如,我校通过开设教师阅览室,开辟“文学沙龙”栏目,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书并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为教师在上课之余补充能量,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既给教师调节身心,增进交流创造条件,又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榜样。

  四、新型管理文化的缔造者

  校长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精细的工程,不能仅仅简单把它看作一种约束、限制。学校制度管理是形成校优良园文化的基础,它能有效的促进师生员工按章办事,规范行为,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促进制度文明,进而形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有形无形间奠定学校发展的深厚底蕴。

  在健全校园文化建设上,可成立由校长、中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团队干部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督队等,以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五、新型学生文化的推动者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长应该把对学生应情感的熏陶、意志的磨炼,崇高理想的树立、积极人生观的培养等投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培育新型的学生文化。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认为,要充分利用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使之成为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场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在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中注意要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相互辉映:如设置宣传专栏,开辟“名著导读”、“时政要闻”、“语文天地”、“英语园地”等栏目让学生主动参与栏目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楼通道上地张贴《弟子规》、《新三字经》和一些富有哲理的诗文;在教学楼走廊和教室张挂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张贴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标语等。在宿舍内,让学生自设主题,群策群力,建设宿舍文化。这样使学生身处不同的功能区便有着不同的感受;

  其次,在学校集体活动方面:学校可根据传统与实际,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庆祝元旦活动、教师节、迎国庆诗歌比赛、“五一”书画展、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等传统性教育活动;开展田径运动会、手抄报比赛、“十佳”校园歌手赛等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开展像慰问孤寡老人,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在德育教育方面,确定主题,全员参与,如开展以“学会尊重”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尊重自我,尊重别人;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赛,教育学生学会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和谐发展文化的开拓者

  作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师生平等、合作、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在工作中要能够整合资源,很好地发挥中介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着手于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和谐的关系,使全校师生都能共同努力,共创学校美好前景。

  为了倾听学生心声,及时了解并解决师生之间存在的间题,我校通过设立“校长信箱”搭建师生之间交流信息的桥梁,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总之,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和核心、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应该以高尚优秀的精神引导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人,以优美高雅的环境陶冶人,从而培育学校的优秀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营造具有时代特征、文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关内容

  • 如何当好一名校长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83    更新时间:2010/7/9 通化市铁厂镇中心小学校     张和辉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 ...

  • 学校考察报告
  • 学校考察报告 为了了解.学习他校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校长培训班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实验中学考察学习. 我们首先听了校长简要对学校情况的介绍:然后由王校长带领参观了该校的有关教学楼.实验楼.各功能室.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及整个校园,我们与其进行了广泛的交谈,提了许多问题,且得到 ...

  • 校长远程培训总结
  • 总结一: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总结 从2012年9月至2012/11/3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本人通过学习研修收获颇丰,特别是在学校规范化管理.教育理念及办学思想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规范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次的培训,是我 ...

  • 校长跟岗培训心得体会
  • 心得一:校长跟岗培训心得体会 根据陕县教体局师训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中小学校长跟岗培训班第二期学习,于5月28日--6月1日,在陕县第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通过五天的学习培训,我深深感受到陕县二小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学校注重学生的养成习惯培养,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德育教育,&qu ...

  • 参加学校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 2010年3月27至28日,聆听了建华区教育局邀请的北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专家所做的<理想学校的规划与践行>讲座,通过两个半天的学习,使自己原本似懂非懂的学校管理理论有了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认识,增进了对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对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也 ...

  • 为什么说学校是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
  • 为什么说学校是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 答:1.因为学校是联系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天然纽带,学生是家长的希望.是家长关心,爱护的对象,同时学生也是学校的希望,学校关心爱护的对象,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学校是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 2.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活动场地和家长进行沟通教育,所以学校是组织指导家 ...

  •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传承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制度规范.教育设施.校园环境.学校自身文化内涵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对提升教育内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 现场会汇报材料
  • 各位领导:首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 王村小学占地面积 9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3480多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70 人,教师10名,学校教学楼于2013年建成投入并使用,原有音.体.美专业室.少科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教室.图书室.保健室.在2017年又新组建了棋艺室和书法室. ...

  • 白杨张小学依法治校章程
  • 小学依法治校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条制定本章程,以保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第2条 白杨张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牡丹区公立学校. 第3条 学校以 "团结 求实 勤奋 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