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经济与贸易发展概述

丛Q:丝:至Q!Q全±三墨:墅鎏量鎏

兰垒!壁垒丝塑

二战后日本经济与贸易发展概述

口韩佳琳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摘要:岛国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物质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但其却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跃居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日本二战后的经济状况与贸易政策,认为日本政府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政策调整,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日本贸易对外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国民经济受到重创,处于崩溃的边缘。日本政府通过战后的经济改革,不但恢复了国民经济,并于196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的GNP总值,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

国:又于1987年超过原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东洋奇迹”。

日本经济迅速、有效的恢复,与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实行的经济和贸

易政策紧密相关。二战后日本在不同时期推行的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

三个阶段:一是1945年至1955年,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二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1970年,推行的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主张”贸易立国”;三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推行的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

策,强调”逐步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此外,2002年1月日本与新加坡签

署自由贸易协定,显示出日本贸易政策向区域合作方向偏斜的新变化。

一、战后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开始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虽然日本的经济恢复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其经济恢复的速度

非常快。在经历了1946年经济上的混乱之后,从1947年开始努力集中恢复生产,经济逐年上升。1948年的工矿业生产增加迅速,约达到战前

的一半水平。1949年基本制止了通货膨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给

了日本经济复兴与发展的良机,接着经济持续增长到1955年。日本只

用10年光景就把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为以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60.70年代的经济贸易政策

基于日本经济学界逐步形成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构想,日本政府

于60年代初开始推行贸易立国基本发展战略,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具有

规模经济效应的出1:3产业,实现日本经济重工业化。从60年代起到70

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建设和贸易政策以提高本国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推进了日本重化工业的爆炸式的增长。这一时期,日本大力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通过对其的吸收和改进,不但极大提高了本国工

业整体技术水平,更提升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层次,对日本经济的重工业

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1955年至1970年,日本钢铁产量增长了10倍,铝产量增长13倍,石油制品产量增长高达19倍。重化工业不仅成为日本工业经济支柱,并且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

日本经济在整个60年代实现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1970年日本”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以超额41%完成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已跃居第二位。日本的商品出口势不可当,1971年仅汽车就出口184万辆,超过了历来稳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此外,从1970年起日本经济又转向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智能工业,大力生产并出口电子计算机、收录机、录像机、空调、小轿车等尖端科技产品,国家外贸持续多年顺差。经统计在1950—1977年间,日本累积花费60多亿美元,引进了2.9

万多项先进技术,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大的技术输入国。

三、日本80年代的经济贸易政策

由于日本与欧美各国的贸易摩擦的凸显,从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日本向欧美国家出口的机电产品和家电严重受阻,致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对经济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其一,由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将出口转变为国际直接投资;其二,削弱日本贸易保护政策,转向贸易自由化政策。

80年代以后日本的贸易政策实践,是沿着推行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展开的。首先,日本政府提出以”美日共霸”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战略构想,即”环太平洋经济圈构想”。其次,日本积极促进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多边贸易和发展全球经济。80年代日本全球经济的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倾斜,试图通过APEC来实施其亚太战略并谋求对

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策划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向制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意图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

推动亚太地区国家开放市场,主导亚太地区的贸易秩序。

280

万方数据

日本在此阶段的贸易政策发展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利用各种可

行的手段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扩大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经历了直接进口限制,进口商品种类自由化,降低进口关税,最终消除了非关税壁垒,使日本的经济贸易成功走向贸易的自由化。

四、90年代日本的经济贸易政策

进入90年代,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与东亚等国家的发展,对日本在工业品上的竞争力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日本原来在工业品上的竞争力已经开始下滑;在WTO领导下,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近一步向自由化方向迈进,日本面临着开放市场的压力。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日本的贸易政策与之前相比有了较

为显著的改变。一是进一步强化贸易自由主义,具体表现为进口壁垒的

削弱和对待外资态度的转变,由以前的限制逐渐转化为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二是进一步融入了以WTO为首的多边贸易体制,并利用其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将日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三是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开始选择有关国家与地区进行区域双边甚至多方位的贸易经济合作。日本政府希望借助于这样的贸易与投资政策能够促进各个市场间要素的流动性,增加竞争的充分性,以此来激活本国经济。但是,不论日本在贸易政策上出现何种变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国际贸易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除了在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签订了有关开放市场的协议之外,为了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还在各个领域实行了自主的放松管制政策。从1988年日本内阁会议指定放松管制框架起,日本政府先后实行了放松管制计划(1995—1997)、推进放松管制三年计划(1998—2000),前后共涉及到了大约3000个项目。从已

经实施的情况来看,日本放松管制的主要措施就是运用各种可行的手段来降低或者削弱产业进入壁垒,以增强产业的竞争性。

五、2000年以来日本的经济贸易政策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根据其所面临的外部经济贸易环境,在对外贸易的政策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调整。

2002年1月日本政府与新加坡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取

消了除农产品之外的所有产品进口关税,并扩大在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

域的合作。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签订的第一个具有双边性质的贸易协定,它标志着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2003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第九次东盟(ASEAN)峰会上,同ASEAN领导人签署了《AsEAN与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简称CEP),其目标是在2012年与ASEAN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CEP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商业成本,促进地区内的贸易与投资,提高经济效率,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以及增加AS—EAN和日本对资本、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日本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多层面的贸易政策”的新主张,并加紧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并于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与新加坡、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签订了双边的贸易协定。

综上所述,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得力于日本政府针对本国国情,及时而又准确地调整了经济贸易的政策,不仅使日本的产品迅速地占领了国际市场,并使得日本位居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曹考.日本贸易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5)[3].王素芹.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及借鉴[J].商业时代.2007(27)

[4].李远.二战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J】.经济体制改革,2005(6)

作者简介:韩佳琳,女,河南籍,北京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521—889,817—830)

研究生

二战后日本经济与贸易发展概述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韩佳琳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金卡工程CARDS WORLD2010,14(2)0次

参考文献(4条)

1.刘祚昌 世界通史近代卷 1996

2.曹考 日本贸易政策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13)3.王素芹 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及借鉴[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27)4.李远 二战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期刊论文]-经济体制改革 2005(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素芹 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及借鉴 -商业时代2007,""(27)

战后日本贸易经济迅速发展,成为第二大发达国家,其经济崛起的背后有一系列成功经验.我国现在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出口环境恶化,我国应借鉴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我国贸易持续发展.

2.期刊论文 柏承城.柏杨 我国对外贸易转型相关问题研究——借鉴日本贸易成功转型的经验 -商场现代化2008,""(17)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由于长期奉行出口至上战略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这就要求当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3.期刊论文 汪慕恒 2002-2003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3,""(4)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4.学位论文 熊怡 我国汇率变动的贸易结构调整效应分析——借鉴日元升值和日本贸易结构调整的经验 2006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日益加强。1994年起,我国建立起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当前我们面临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特别是其升值的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更是不断。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汇率形成机制作重大改革,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升值趋势明显化。众所周知,汇率的升值将会削弱一国的贸易竞争力,这要求对贸易结构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转变,进而又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升级。这种结构的变化是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发生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汇率的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重点研究长期内趋势性的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分析。首先,本文从揭示比较优势实现的一般汇率条件入手,论证了实际汇率对测量贸易竞争力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基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机制,并阐释了汇率变动下跨国公司行为对一国贸易结构变化的意义。接着,详细分析了日元升值对日本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日本经验带给中国的启示。在本文实证部分,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1980—2004年期间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它们的长期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在资本和技术要素不存在严重制约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有正向带动作用。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借助人民币升值契机,将贸易增长的着眼点置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

5.期刊论文 闵宗陶.闫奕荣 日本对外贸易保险分析及借鉴 -当代经济科学2003,25(2)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各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方的政治或经济动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其它国家或地区,而这也对国际贸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以日本对外贸易保险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制度、组织形式及具体运作特点加以分析并期望能对中国的贸易保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6.期刊论文 杨维中 2000-2001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日本贸易振兴会2001年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1,""(4)

2001年台湾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隔了三年之后回升到6%水平,对外贸易总额也由于受到主要贸易对手国经济好转的影响而创历史最高记录.但是从2000年第四季度起,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核四发电站建设问题等原因引起股市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趋于明显化,2001年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预计均将比2000年有所下降.

7.期刊论文 汪慕恒 2001-2002年台湾外资投资、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走势--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3,""(1)

2001年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初次出现了负增长,贸易总额由于受到了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衰减的影响而减少了20%、外资投资额也减少了30%.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趋向增大,台湾企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据点.

8.学位论文 蒋文锋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中日对外贸易比较分析 2006

1955-1973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78年到现在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的中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都在快速发展,研究日本贸易发展对我国当今的贸易转型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面临国际经济大发展、自由贸易主义盛行的宽松环境,拥有良好的国民素质、高储蓄率和工业发展的背景。根据有利的国内外条件,日本政府以技术高度化和产业高度化为目标,采用战略性贸易理论,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科技政策综合运用,取得了重大的

成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导,实现了贸易顺差,为日本的进口和产业升级、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起了巨大的作用,1973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究其原因,日本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断创造新产品,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促成了贸易的大发展。

比之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贸易在机遇中面临着挑战:面临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抬头,国内拥有众多就业人口,产业竞争力普遍不强,管理水平低下。据此,我国以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采用比较利益理论,大力引进外资,放开贸易经营权,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同样实现了顺差,为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日本比较,我国贸易粗放式增长、结构升级缓慢、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疏远、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暴露无遗,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依据战略性贸易理论,综合运用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促使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9.期刊论文 杨维中 1998—1999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0,""(1)

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出现回升征兆,预计可突破5%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数字,1999年第一季度台湾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3%。尽管民间投资额仍继续了1998年的减少趋势,但出口贸易额与公共投资额等则转为正增长,民间消费额继续趋于增加,据此要断定台湾经济在1999年第一季度已经走出低谷虽然比较牵强,但这种良好经济形势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下去的话,那么1999年全年台湾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回升到5%左右。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预测数……

10.期刊论文 辛波.孔瑞.XIN Bo.KONG Rui 日元汇率变动与日本贸易差额关系的实证分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6)

运用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从汇率对贸易的直接影响、FDI对贸易的间接影响两个角度,对日元汇率与贸易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并对日元汇率变化与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三大区域贸易的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日元升值对日本的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可是由于进口的较好表现,总体上贸易收支受到的影响是有限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kgc201002229.aspx

授权使用:淮阴师范学院(hysfxy),授权号:7efe7f98-6e3c-4170-b65b-9e37013b0487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3日

丛Q:丝:至Q!Q全±三墨:墅鎏量鎏

兰垒!壁垒丝塑

二战后日本经济与贸易发展概述

口韩佳琳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摘要:岛国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物质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但其却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跃居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日本二战后的经济状况与贸易政策,认为日本政府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政策调整,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日本贸易对外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国民经济受到重创,处于崩溃的边缘。日本政府通过战后的经济改革,不但恢复了国民经济,并于196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的GNP总值,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

国:又于1987年超过原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东洋奇迹”。

日本经济迅速、有效的恢复,与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实行的经济和贸

易政策紧密相关。二战后日本在不同时期推行的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

三个阶段:一是1945年至1955年,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二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1970年,推行的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主张”贸易立国”;三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推行的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

策,强调”逐步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此外,2002年1月日本与新加坡签

署自由贸易协定,显示出日本贸易政策向区域合作方向偏斜的新变化。

一、战后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开始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虽然日本的经济恢复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其经济恢复的速度

非常快。在经历了1946年经济上的混乱之后,从1947年开始努力集中恢复生产,经济逐年上升。1948年的工矿业生产增加迅速,约达到战前

的一半水平。1949年基本制止了通货膨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给

了日本经济复兴与发展的良机,接着经济持续增长到1955年。日本只

用10年光景就把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为以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60.70年代的经济贸易政策

基于日本经济学界逐步形成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构想,日本政府

于60年代初开始推行贸易立国基本发展战略,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具有

规模经济效应的出1:3产业,实现日本经济重工业化。从60年代起到70

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建设和贸易政策以提高本国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推进了日本重化工业的爆炸式的增长。这一时期,日本大力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通过对其的吸收和改进,不但极大提高了本国工

业整体技术水平,更提升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层次,对日本经济的重工业

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1955年至1970年,日本钢铁产量增长了10倍,铝产量增长13倍,石油制品产量增长高达19倍。重化工业不仅成为日本工业经济支柱,并且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

日本经济在整个60年代实现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1970年日本”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以超额41%完成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已跃居第二位。日本的商品出口势不可当,1971年仅汽车就出口184万辆,超过了历来稳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此外,从1970年起日本经济又转向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智能工业,大力生产并出口电子计算机、收录机、录像机、空调、小轿车等尖端科技产品,国家外贸持续多年顺差。经统计在1950—1977年间,日本累积花费60多亿美元,引进了2.9

万多项先进技术,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大的技术输入国。

三、日本80年代的经济贸易政策

由于日本与欧美各国的贸易摩擦的凸显,从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日本向欧美国家出口的机电产品和家电严重受阻,致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对经济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其一,由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将出口转变为国际直接投资;其二,削弱日本贸易保护政策,转向贸易自由化政策。

80年代以后日本的贸易政策实践,是沿着推行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展开的。首先,日本政府提出以”美日共霸”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战略构想,即”环太平洋经济圈构想”。其次,日本积极促进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多边贸易和发展全球经济。80年代日本全球经济的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倾斜,试图通过APEC来实施其亚太战略并谋求对

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策划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向制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意图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

推动亚太地区国家开放市场,主导亚太地区的贸易秩序。

280

万方数据

日本在此阶段的贸易政策发展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利用各种可

行的手段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扩大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经历了直接进口限制,进口商品种类自由化,降低进口关税,最终消除了非关税壁垒,使日本的经济贸易成功走向贸易的自由化。

四、90年代日本的经济贸易政策

进入90年代,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与东亚等国家的发展,对日本在工业品上的竞争力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日本原来在工业品上的竞争力已经开始下滑;在WTO领导下,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近一步向自由化方向迈进,日本面临着开放市场的压力。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日本的贸易政策与之前相比有了较

为显著的改变。一是进一步强化贸易自由主义,具体表现为进口壁垒的

削弱和对待外资态度的转变,由以前的限制逐渐转化为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二是进一步融入了以WTO为首的多边贸易体制,并利用其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将日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三是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开始选择有关国家与地区进行区域双边甚至多方位的贸易经济合作。日本政府希望借助于这样的贸易与投资政策能够促进各个市场间要素的流动性,增加竞争的充分性,以此来激活本国经济。但是,不论日本在贸易政策上出现何种变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国际贸易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除了在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签订了有关开放市场的协议之外,为了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还在各个领域实行了自主的放松管制政策。从1988年日本内阁会议指定放松管制框架起,日本政府先后实行了放松管制计划(1995—1997)、推进放松管制三年计划(1998—2000),前后共涉及到了大约3000个项目。从已

经实施的情况来看,日本放松管制的主要措施就是运用各种可行的手段来降低或者削弱产业进入壁垒,以增强产业的竞争性。

五、2000年以来日本的经济贸易政策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根据其所面临的外部经济贸易环境,在对外贸易的政策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调整。

2002年1月日本政府与新加坡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取

消了除农产品之外的所有产品进口关税,并扩大在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

域的合作。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签订的第一个具有双边性质的贸易协定,它标志着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2003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第九次东盟(ASEAN)峰会上,同ASEAN领导人签署了《AsEAN与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简称CEP),其目标是在2012年与ASEAN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CEP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商业成本,促进地区内的贸易与投资,提高经济效率,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以及增加AS—EAN和日本对资本、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日本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多层面的贸易政策”的新主张,并加紧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并于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与新加坡、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签订了双边的贸易协定。

综上所述,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得力于日本政府针对本国国情,及时而又准确地调整了经济贸易的政策,不仅使日本的产品迅速地占领了国际市场,并使得日本位居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曹考.日本贸易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5)[3].王素芹.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及借鉴[J].商业时代.2007(27)

[4].李远.二战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J】.经济体制改革,2005(6)

作者简介:韩佳琳,女,河南籍,北京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521—889,817—830)

研究生

二战后日本经济与贸易发展概述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韩佳琳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金卡工程CARDS WORLD2010,14(2)0次

参考文献(4条)

1.刘祚昌 世界通史近代卷 1996

2.曹考 日本贸易政策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13)3.王素芹 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及借鉴[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27)4.李远 二战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期刊论文]-经济体制改革 2005(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素芹 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及借鉴 -商业时代2007,""(27)

战后日本贸易经济迅速发展,成为第二大发达国家,其经济崛起的背后有一系列成功经验.我国现在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出口环境恶化,我国应借鉴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我国贸易持续发展.

2.期刊论文 柏承城.柏杨 我国对外贸易转型相关问题研究——借鉴日本贸易成功转型的经验 -商场现代化2008,""(17)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由于长期奉行出口至上战略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这就要求当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3.期刊论文 汪慕恒 2002-2003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3,""(4)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4.学位论文 熊怡 我国汇率变动的贸易结构调整效应分析——借鉴日元升值和日本贸易结构调整的经验 2006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日益加强。1994年起,我国建立起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当前我们面临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特别是其升值的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更是不断。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汇率形成机制作重大改革,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升值趋势明显化。众所周知,汇率的升值将会削弱一国的贸易竞争力,这要求对贸易结构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转变,进而又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升级。这种结构的变化是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发生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汇率的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重点研究长期内趋势性的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分析。首先,本文从揭示比较优势实现的一般汇率条件入手,论证了实际汇率对测量贸易竞争力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基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机制,并阐释了汇率变动下跨国公司行为对一国贸易结构变化的意义。接着,详细分析了日元升值对日本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日本经验带给中国的启示。在本文实证部分,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1980—2004年期间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它们的长期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在资本和技术要素不存在严重制约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有正向带动作用。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借助人民币升值契机,将贸易增长的着眼点置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

5.期刊论文 闵宗陶.闫奕荣 日本对外贸易保险分析及借鉴 -当代经济科学2003,25(2)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各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方的政治或经济动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其它国家或地区,而这也对国际贸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以日本对外贸易保险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制度、组织形式及具体运作特点加以分析并期望能对中国的贸易保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6.期刊论文 杨维中 2000-2001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日本贸易振兴会2001年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1,""(4)

2001年台湾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隔了三年之后回升到6%水平,对外贸易总额也由于受到主要贸易对手国经济好转的影响而创历史最高记录.但是从2000年第四季度起,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核四发电站建设问题等原因引起股市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趋于明显化,2001年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预计均将比2000年有所下降.

7.期刊论文 汪慕恒 2001-2002年台湾外资投资、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走势--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3,""(1)

2001年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初次出现了负增长,贸易总额由于受到了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衰减的影响而减少了20%、外资投资额也减少了30%.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趋向增大,台湾企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据点.

8.学位论文 蒋文锋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中日对外贸易比较分析 2006

1955-1973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78年到现在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的中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都在快速发展,研究日本贸易发展对我国当今的贸易转型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面临国际经济大发展、自由贸易主义盛行的宽松环境,拥有良好的国民素质、高储蓄率和工业发展的背景。根据有利的国内外条件,日本政府以技术高度化和产业高度化为目标,采用战略性贸易理论,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科技政策综合运用,取得了重大的

成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导,实现了贸易顺差,为日本的进口和产业升级、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起了巨大的作用,1973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究其原因,日本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断创造新产品,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促成了贸易的大发展。

比之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贸易在机遇中面临着挑战:面临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抬头,国内拥有众多就业人口,产业竞争力普遍不强,管理水平低下。据此,我国以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采用比较利益理论,大力引进外资,放开贸易经营权,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同样实现了顺差,为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日本比较,我国贸易粗放式增长、结构升级缓慢、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疏远、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暴露无遗,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依据战略性贸易理论,综合运用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促使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9.期刊论文 杨维中 1998—1999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台湾研究集刊2000,""(1)

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出现回升征兆,预计可突破5%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数字,1999年第一季度台湾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3%。尽管民间投资额仍继续了1998年的减少趋势,但出口贸易额与公共投资额等则转为正增长,民间消费额继续趋于增加,据此要断定台湾经济在1999年第一季度已经走出低谷虽然比较牵强,但这种良好经济形势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下去的话,那么1999年全年台湾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回升到5%左右。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预测数……

10.期刊论文 辛波.孔瑞.XIN Bo.KONG Rui 日元汇率变动与日本贸易差额关系的实证分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6)

运用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从汇率对贸易的直接影响、FDI对贸易的间接影响两个角度,对日元汇率与贸易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并对日元汇率变化与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三大区域贸易的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日元升值对日本的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可是由于进口的较好表现,总体上贸易收支受到的影响是有限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kgc201002229.aspx

授权使用:淮阴师范学院(hysfxy),授权号:7efe7f98-6e3c-4170-b65b-9e37013b0487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3日


相关内容

  •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025059 总课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预修要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以世界经济的形成 ...

  • 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知识框架复习纲要(SY)
  •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记忆要点]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根本原因: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发动侵华殖民战争,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②第二次鸦 ...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 沭阳县怀明中学导学案--2011-4-8 高中历史必修二 主备:殷晓波 审校:徐 永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学习解读] 课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我们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来唤得你的良心.信心和自尊心! 班级: 姓名: 等第: 第2课 ...

  •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知道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 ...

  • [最新]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 2016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编辑:龙辉 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相 对主义""否定权威""注重实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 .墨子 B .韩非 C . ...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 具体知识点: 一.古代农业 原始农业: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三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木制的耒耜(松土工具)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 ...

  • 历史考试说明
  • VII.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 ...

  •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 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历史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编写依据 初中升学考试是高中招生的选拔性考试.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年朝阳市教育局对初中升学考试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

  • 高考历史真题5
  • 高考历史真题(5) 一.选择题(48分) 1.(原创)柳宗元<封建论>认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柳宗元主要强调封建制是( ) A.古代圣人为顺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