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陈炳祥
今年5月,我参与了对一名党员干部的纪律审查工作。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受组织审查的前几天,这位审查对象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言行举止如同地痞无赖,百般抵赖、矢口否认自己有违纪违法问题。
调查陷入了僵局。
审查人员碰头会上,围绕怎么破局,专案组成员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有的说直接亮出证据,有的说外围取证突破,有的说先查生活作风问题,等等,意见一时难以统一。
后来,专案组组长提出了他的建议,在审查场所成立专案组临时党支部,结合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这位审查对象编入临时党支部,与我们一起参加组织生活。大家都觉得这个建议好。重温入党志愿成为专案组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第一个主题。
对此,我尽管没有当面反对,内心其实持怀疑态度:对一名毫无道德底线、对党纪国法毫无敬畏之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还让他跟我们一样拥有参加党组织生活的权利,甚至重温入党志愿,有必要吗?有用吗?
临时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我在第二党小组。“今天下午,我们继续进行组织生活,请你(审查对象)带着我们一起重温入党志愿。”第二党小组组长、专案组第二谈话组组长在审查对象吃完午饭后,宣布进入专题教育。
该审查对象读自己的入党志愿书时,一度因为有口无心的态度被我们及时纠正,他承认入党志愿书上有的内容系他人代写代抄的,所以读起来无所谓。随即,小组长让我将其入党申请书找出来递给他,他也装模作样地读起来,开始声音较大,接着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声音哽咽,难以为继,大家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在我们安慰他几句后,他更是放声痛哭,后来感到不好意思,趴在桌上不肯抬头。
原来,该审查对象重温的那份入党申请书正是其25年前所写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还在环卫部门工作的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要求进步,主动申请入党。为了早日入党,他每天抱着闹钟睡觉,凌晨天没亮就起床,还叫醒其他同事一起上街清扫垃圾。
经受党组织的考验后,22年前他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第二年按期转正,之后被提干、提拔,受到组织重用先后走上多个领导岗位。
看着自己当年的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他百感交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向善之心、羞耻之心、上进之心被党组织重新唤起,并得到了激发,他渴望得到组织的教育和挽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倍加珍惜组织生活,认真做笔记,写了多篇心得体会,他说做人做事还是实在一点好,积极配合组织调查,主动交代了他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
该审查对象发生的变化,给我触动很大,让我想了很多。我之前认为,即将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注定成为阶下囚的党员干部,是纪律审查人员必须战胜的“敌人”,他们为了逃避党纪国法的惩处只会千方百计掩盖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收集证据,让他们面对铁的事实和证据无法抵赖,低头认错。
经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人皆有向善之心,特别是身处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他们大都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着对党组织的忠诚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只是后来放松了自我要求,理想信念动摇了,在诱惑面前投降了,才滑向了违纪违法道路。作为纪律审查人员,平等对待审查对象,让他们参加组织生活、重温入党志愿,既是对党员权利的保障,也有利于唤醒他们对“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忆,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向善之心、羞耻之心,唤起他们对党组织忠诚老实,让他们知错认错悔过,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陈炳祥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纪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陈炳祥
今年5月,我参与了对一名党员干部的纪律审查工作。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受组织审查的前几天,这位审查对象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言行举止如同地痞无赖,百般抵赖、矢口否认自己有违纪违法问题。
调查陷入了僵局。
审查人员碰头会上,围绕怎么破局,专案组成员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有的说直接亮出证据,有的说外围取证突破,有的说先查生活作风问题,等等,意见一时难以统一。
后来,专案组组长提出了他的建议,在审查场所成立专案组临时党支部,结合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这位审查对象编入临时党支部,与我们一起参加组织生活。大家都觉得这个建议好。重温入党志愿成为专案组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第一个主题。
对此,我尽管没有当面反对,内心其实持怀疑态度:对一名毫无道德底线、对党纪国法毫无敬畏之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还让他跟我们一样拥有参加党组织生活的权利,甚至重温入党志愿,有必要吗?有用吗?
临时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我在第二党小组。“今天下午,我们继续进行组织生活,请你(审查对象)带着我们一起重温入党志愿。”第二党小组组长、专案组第二谈话组组长在审查对象吃完午饭后,宣布进入专题教育。
该审查对象读自己的入党志愿书时,一度因为有口无心的态度被我们及时纠正,他承认入党志愿书上有的内容系他人代写代抄的,所以读起来无所谓。随即,小组长让我将其入党申请书找出来递给他,他也装模作样地读起来,开始声音较大,接着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声音哽咽,难以为继,大家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在我们安慰他几句后,他更是放声痛哭,后来感到不好意思,趴在桌上不肯抬头。
原来,该审查对象重温的那份入党申请书正是其25年前所写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还在环卫部门工作的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要求进步,主动申请入党。为了早日入党,他每天抱着闹钟睡觉,凌晨天没亮就起床,还叫醒其他同事一起上街清扫垃圾。
经受党组织的考验后,22年前他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第二年按期转正,之后被提干、提拔,受到组织重用先后走上多个领导岗位。
看着自己当年的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他百感交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向善之心、羞耻之心、上进之心被党组织重新唤起,并得到了激发,他渴望得到组织的教育和挽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倍加珍惜组织生活,认真做笔记,写了多篇心得体会,他说做人做事还是实在一点好,积极配合组织调查,主动交代了他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
该审查对象发生的变化,给我触动很大,让我想了很多。我之前认为,即将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注定成为阶下囚的党员干部,是纪律审查人员必须战胜的“敌人”,他们为了逃避党纪国法的惩处只会千方百计掩盖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收集证据,让他们面对铁的事实和证据无法抵赖,低头认错。
经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人皆有向善之心,特别是身处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他们大都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着对党组织的忠诚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只是后来放松了自我要求,理想信念动摇了,在诱惑面前投降了,才滑向了违纪违法道路。作为纪律审查人员,平等对待审查对象,让他们参加组织生活、重温入党志愿,既是对党员权利的保障,也有利于唤醒他们对“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忆,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向善之心、羞耻之心,唤起他们对党组织忠诚老实,让他们知错认错悔过,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陈炳祥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纪委)